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粉丝是昏君-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过腊八粥,年的气味越来越浓。这些日子,家家户户都是炊烟不断,香气四溢的。

    这年头可不像后世商业发达,基本过了二十四,好多店铺就该歇业了。了不起的,那些本地商户还会做到小年,但过了这时,基本得出了元宵,这市面上才能丰富起来了。

    而有些工作更如入冬没多久就展开了,比如各类腌制品。

    雪菜,咸菜这些不提,像简宁这样的人家,还得做上许多腊肠,咸鸡,咸肉咸鱼什么的。初次之外,等二十三吃过送灶神的团子后,除了掸檐尘(打扫卫生)外,还得趁着市面热闹时,买上新鲜的大青鱼回来打鱼圆。

    鱼圆,肉圆,肉皮,硝肉,豆斋饼,四季如意菜,这些都是常州人家过年必不可少的东西。往往是做一锅,要吃到出年的。

    简宁只觉家里这些日子来,家里的人忙个不停,好似有使不完的劲,本对各种节日都有些抵触的简宁竟也感到了一些温暖,竟是主动投入大家的活动中,帮着做起事来。

    年的气氛是越来越浓了,到了年三十这天,上午蒸团子馒头,下午在团圆饭开始前,还有一项重要的事要进行:祭祖。

    二哥举着香,简家的大门大开着,二哥喊着父亲,祖父的名字,召唤着列祖列宗回来吃饭,而简宁则是在桌前跪着烧纸。

    喊过三声,二哥回来了,将香插到香炉上,红烛点燃,兄妹二人轮流给祖宗们磕头,表达孝心的同时也是祈求祖宗保佑平顺安康。

    简宁也是认真祷告,希望简父与三娘在天之灵能保佑她和二哥健健康康,顺顺利利的。自打魂穿了,简宁对圣人这句“敬鬼神而远之”有了深切体会。

    你可以不信,但起码要有敬畏心。

    祭祖完毕,张娘就将桌上的豆斋饼和豆芽菜给端了去,她得用这两样烧成“家祭头”,这是常州人家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简宁趁着做菜的空当上了楼,拿出红纸袋子,将早就准备好的金叶子包进红包里。所谓金叶子并非是黄金打造的叶子,而是类似书页的东西,这东西起源宋朝,是当时商贾贸易经常使用到的东西。

    因着携带方便,质地柔|软,可剪可折叠,故而到了明代也是很受欢迎。

    简宁手里的金叶子是让人打的,一片正好差不多是一两金。张娘与李娘做事颇为尽心,两个小子也是忠厚老实的,今日过年,身为老板,自然得发些年终奖。

    一人一两金,其实也就四两银子,用来奖励员工那是刚刚好。

    除此之外,她又另外包了四个红包,这是年初一给的压岁钱,不能跟年终奖混一起去,毕竟,公私分明且会收买人心的老板才是好老板嘛!

    年夜饭开始了,张李二人也无其他家人,索性便是在一起过节。简宁举杯道:“我兄妹二人举目无亲,多亏几位照顾,日后还请诸位多多帮忙,三娘感激不尽。”

    她说罢便是仰头喝掉杯中腊酒,道:“以后你们就叫我姑娘吧。”

    张妈等人心里一热,这是将他们当自己人看了,连连起身敬酒,“能遇上姑娘这样的主家是我们的福气,以后还望姑娘多多提携。”

    一番客套,简宁掏出红包,笑着道:“今年我的话本卖得不错,这多亏了你们用心照顾二哥,打点家务,今个儿过年,这是给你们的,不多,就是个心意。”

    几人忙行礼,“谢姑娘。”

    拿了红包的几人明显更高兴了,纷纷给简宁夹菜,一家人吃着丰盛的团圆饭,听着外面的炮竹声,只觉年的气氛已将他们包围,浑身都洋溢着快乐与幸福。

    吃完年夜饭,几人也走出了家门,放了爆竹,便是提前给邻居们拜年,相互赠送干果礼物,整个麻巷都似成了欢乐的海洋,爆竹响个不停,小孩儿嬉闹的声音传出老远老远

    孙家也是送来了礼物,这倒让简宁有些意外。不过既然人家送来了礼物,自己也不能失礼,挑了几块各色手工皂,又加了两瓶纯露,让福大送了去。

    过了一会儿,福大就回来了,一脸喜悦地道:“大姑娘,孙老太太很喜欢您送的礼物,说是出了年,让您去她家做客,她要好好招待你。”

    简宁抿嘴笑了笑,道:“知道了。”

    她抬头望向天空,烟花在天际绽放出绚烂的颜色。自唐时爆竹问世以来,爆竹烟花的工艺就不断进步。到了宋时,便是种类繁多,并具烟、火、光、声等效果。

    到了明朝,工艺再进一步,虽还不及后世那般绚烂,可在这单调的古代,天际的烟花五彩缤纷的好似彩云,也颇感赏心悦目。

    热热闹闹的过节气氛持续到子时被彻底推向了高峰。在家家户户燃放的爆竹声中,不远处天宁寺与钟楼寺的新年钟声远远传来,在灿若云霞的烟花中,倒映出节日的喜悦。

    四邻又是相互道贺,简宁拿着红线串好的铜钱发给那些小孩儿,在小朋友们中“嬢嬢”的呼喊声里,简宁瞬间觉得自己老了。

    可不是老了么?新年一过,自己又大一岁了。

    忙了一天,过了凌晨这一波,爆竹声也渐熄灭,直到早上五点了,爆竹声再度响起。

    年初一的开门炮仗是必不可少的,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揉着睡眼的简宁走出家门时,就被这场面震撼到了!

    后世可看不到这些呐!

    满街的红灯笼被点燃,在旭日前的黑暗里蜿蜒成一条红色长龙,倒映在运河两岸,只觉美得不似人间般。

    又见穿戴一新的邻居们纷纷涌向街头巷尾,少时,便见一群人调着龙灯,舞着狮子,跳着财神敲锣打鼓地行来。一群孩子们你追我赶,嬉闹声传出老远,硬生生将黎明的寂寞打破,似要将这欢乐传达上天般,一寸一缕,一步一路间都是欢乐,都是幸福。

    看完街道民众们的表演,简宁便是回到屋里,与二哥吃完甜油酥与咸油酥,便是等着张娘等人上门了。

    没一会儿,穿着新衣服的张娘等人上门了。

    “大姑娘新年好!”

    “新年好!”

    简宁笑着将红包递给他们,“莫推辞,拿着。”

    “这昨天姑娘给过了”

    “那是奖励你们的,跟这个不一样,这是红包。”

    简宁笑了,“只要大家用心,我不会亏待大家,都是自家人就不用客气了。张姆妈,李姆妈,福大,富有,走了,喝元宝茶了。”

第35章谣言四起() 
大年初一,老鼠要嫁女儿,故而这天得早早睡下,免得扰了老鼠一家子办喜事。

    简宁觉着有些好笑,这话头也不知是哪个懒鬼传出来的,这一来二去倒成习俗了。

    想来也是,从大年夜早上起来便是忙活到年初一早上,若是再不回去睡个囫囵觉,恐怕第二天走亲访友就没力气了呢!

    年初二,胡彦书送来了礼物,是一支银质地的蝴蝶插梳。插梳做得十分精致,当简宁打开盒子那一刻,只觉两个眼睛挪不开了!

    做得太精致了!

    想不到大明的珠宝匠人如此厉害,能将一把银插梳做得这么好看!

    这插梳两头有两只对称的蝴蝶,其眼睛用琥珀点缀,两只蝴蝶朝下的复翅上还垂下了一条细细的链子,末端是四颗小小的略带粉色的珍珠。

    而在两个蝴蝶中间则是用一块芙蓉石(水晶的一种,也是粉色的)打磨出花朵模样,再加一排流苏相连,只觉这插梳美得不可思议。

    这把插梳用料并不昂贵,水晶在古代也不是很稀奇的东西。只是这玩意质地虽硬,却很脆,在打磨的过程中很容易裂开,再加之佩戴时,碰碰撞撞很容易坏,所以也不是太得贵人们喜欢。

    不过水晶虽不稀奇,但若是能打成水晶杯,或者其他工艺品,那就立刻身价百倍了,也就是说,自己手里的插梳料不贵,可其手工费却是难以估算,其价值远远超过用料。

    唉,这样想想,胡彦书还真是个大暖男,选礼物太用心了!简宁都被感动了,但感动不等于爱情,她对胡彦书真没那感觉,所以也只能辜负别人的爱意了。

    随着插梳一起来的还有胡彦书的信,简宁打开看了下,心里有些释然了,冲那小厮道:“跟你家主人说,出了年等他一起去兴隆园吃饭。”

    “嗳!”

    小厮欢喜地拿过红包,给简宁行了个礼,“小的这就回少爷去。”

    望着小厮离去,简宁抿嘴一笑,胡彦书能想开就最好了!虽说可能相处还是会有点尴尬,但大家都放下了,不就会好了么?

    所以礼物简宁也就坦坦荡荡地收下了,那啥,自己若再端着就太不讲人情了,胡彦书好歹是自己的伯乐呐!

    新年欢乐的气氛持续到了正月十九,各街坊里的彩灯才被撤换下去,到了这一天,也意味着“年”真正过完了。

    说来过了正月十五就该出年了,只是人们似想把这节日再留一留般,直到十九日才撤灯,一群新年明显胖了一圈的小孩子们地望着灯笼被撤下,依依不舍的同时又开始期盼下个年节的来临。

    快乐悠闲的日子总是短暂,休息了近一月的简宁也觉自己该收心了,该把吃饭活计再捡起来,开新书了。

    三笑传的大卖给了她极大信心,本想着再写本类似的,可哪里晓得,近来江湖上竟有人频频点她名,说她写文太女气,没准就是个小娘们。

    这话越传越离谱,传到后来百小生是女子好似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更让简宁诧异的是,居然还有人道出她住在麻巷,让她本能地感到了一股阴谋。

    唐寅那几个朋友是知道她住哪的,但那几人不像是多嘴多舌的人,且这年头的文人还是比较有风骨的,断不会做出失信之事,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简宁百思不得其解,再想想便觉罢了。就算知道自己是女子又如何?只是这些读者来信里有几封言语实在激烈,甚至已在羞辱自己的人格了,自己若不反击一下,那岂不是显得自己太软弱呢?不想惹事不代表她懦弱,该反击时她也不会客气的。

    所以这回她打算写一部武侠。至于写什么?自然是曾经风靡祖国大陆的射雕英雄传了。

    当然,跟以前一样,这故事她依然只记了个大概。这些书都是读初中时看的,后来又看了翁美玲版,胡歌版的射雕,所以就情节来讲,可能还是电视剧版的记得更为深刻下。

    不过就算深刻,她也不可能把台词都记得,所以这回她写的依然只能算是同人。依托金庸先生创造的骨架,重新自己创作。

    好在,她前世写了千万字,也写过修真类的,对于打斗描写倒不是太陌生。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所谓仙侠就是武侠的升级版。

    至于书名,她思索了很久,便起了个射雕传,去掉英雄二字算是对金庸先生的致敬吧。

    她提笔开始写提纲,这样的长篇故事没提纲是不行的,况且射雕里面人物颇多,时间的跨度也很长,就算知道了故事走向,还是得做提纲,好好梳理一番思路。

    花了七天时间,简宁将提纲与人物卡做好了。有了这些,写起来就快了。很快的,张妈等人就发现,他们家的大姑娘几不露面了,整个白日里都埋首在伏案前,可谓废食忘寝。

    他们也知近日坊间出了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