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7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旦袁绍病死,袁绍膝下的儿子肯定会为了争权夺利相互争斗。那时候,曹操渔翁得利,可以轻易的拿下并州和幽州。曹操现在有冀州、青州、兖州、徐州、豫州,再加上幽州和并州,立刻有了和王灿抗衡的资本。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击败袁绍的基础上,否则曹操不可能腾出手攻打王灿。
    曹操大袖一拂,说道:“诸公,袁本初内忧外患,已经是将死之人,诸公有什么办法再给袁绍下一剂猛药,让袁绍气急而死。”
    曹操求胜心切,万分的盼着袁绍病死,他就可以横扫北边。
    司马懿站出来,抱拳说道:“主公,袁绍已经病重,若是想要加速袁绍的死亡,可以用攻心之计让袁绍心急如焚,忧心而死。”
    曹操笑问道:“仲达,你有什么高见?”
    历史上,曹操因为司马懿的相貌,以及司马懿的托病不出,而不喜司马懿。
    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曹操发现了司马懿满腹才华,立刻倚仗为股肱之臣。王灿麾下有郭嘉、贾诩等谋士,他曹操也有刘晔、司马懿等人。双方各有谋士,曹操心中才平衡了下来。司马懿的出现也冲淡了曹操战败的悲恸,他麾下有了人才,才有和王灿抗衡的资本。
    司马懿说道:“禀主公,在下认为要促使袁绍早死,需双管齐下。”
    曹操问道:“怎么双管齐下?”
    司马懿道:“目前,我军虽然取得了胜利,却还没有势如破竹的趋势。因此第一步就要宣扬我军的兵威,把我军宣扬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主公只需要数月时间,就可以拿下整个幽州,剿灭袁绍。如此一来,让袁绍时刻忧心他目前的现状,让袁绍的神经时刻处于紧绷的状态。袁绍心急如焚,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忧心焦虑,离死就不远了。”
    曹操听了后,眼睛贼亮贼亮的。
    他身体微微前倾,仔细的倾听司马懿的建议。
    司马懿继续道:“其二,袁绍家大业大,诸子都已经成年,却没有立下世子,这就是主公打击袁绍的第二道催命符。世人皆知,袁绍喜欢幼子袁尚,厌恶长子袁谭和次子袁熙,不愿意立袁谭为世子。”
    “袁绍想立袁尚,主公就和袁绍反其道而行之。”
    “在宣扬我军节节胜利的时候,可以宣扬袁熙和袁谭,把两人说成浴血奋战的好儿郎。试想一下,两人在不敌的情况下仍在苦战,这不是很好的人才吗?只要主公操作得当,一步步的增强两人的威望,最终让两人和袁尚分庭抗礼。”
    “如此,袁绍的三个儿子站在一个层面上,袁绍更加难以抉择。”
    “袁绍想立袁尚,可袁熙和袁谭都还不错,都是可以扶持的人,袁绍难以确定到底立谁为世子更好。这就让袁绍日夜考虑,更加的焦急。”
    “长此以往,袁绍不仅要考虑糜烂的局势,还要考虑自己的接班人,不管是外事还是内事,都让袁绍处在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袁绍的神经时刻都紧绷着,肯定会迅速地消瘦下去,最终一命呜呼。”
    司马懿说完后,又朝曹操揖了一礼。
    他回到队列当中,恭恭敬敬的站立着,显得极为平静。
    似乎,刚才的话只是小菜一碟。
    曹操朗声大笑,说道:“好,好一招攻心之计。这个计谋只有对袁绍这样偏袒幼子的人才行。仲达,这件事情你和昂儿商量着处理,尽快完成。”
    “诺!”
    司马懿和曹昂同时应下,两人相视一望,点头致意。
    曹操满意的看了曹昂一眼,心中暗暗庆幸。他的长子曹昂谦恭敦厚,刚毅果断,有这样的继承人曹操是很高兴的,因为袁绍那厮又矮了他一截。
    一阵脚步声传来,一名士兵急匆匆的跑进来,递交了一封竹简。
    曹操接过后仔细的查看,先是大喜,然后脸色大变。
    最后,曹操扔掉手中的竹简,大骂道:“孙坚竖子,竟然让王灿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荆南之地,简直是蠢货。孙坚放任王灿收降荆南之地,简直是找死。”
    陈群捡起地上的竹简,看完后表情变幻不定。
    竹简上的内容,是王灿的水军遭到惨败,以及王灿收服荆南之地的消息。
    等所有人看完后,曹操沉声说道:“王灿拿下了整个荆州,更加的强大。不久后,王灿定会发兵攻伐孙坚,一旦王灿平定江东孙氏,矛头定然会指向北方。所以,我们的时间很紧迫,必须在今年内击败袁绍,争取更多的时间。”
    曹操接连下令,将一些稳扎稳打的战事提前。
    攻伐袁绍,已经刻不容缓了。
    ……
    九江郡,太守府。
    大厅,孙翊正在大发雷霆。
    孙翊大吼道:“王灿太可恶了,我们还没来得及出手,王灿就已经派人拿下了荆南之地。这样一来,我们没能招揽到对付王灿的人,反而出现了无数的敌人。太史将军,目前情势危急,你说该怎么办?”
    太史慈沉声说道:“一步错,步步错,我们晚了王灿一步,现在处处都很被动。末将认为我们应该收拢士兵,加紧防守,并且传信给鄱阳湖的周公瑾,请他时刻注意长江的动静,这样才能守住九江郡,立于不败之地。”
    孙翊皱眉道:“太史将军,难道我们龟缩不出吗?”
    这一点,不符合孙翊的想法。
    他知道孙坚遭到失败,却从未认为王灿就是无敌的。孙翊初生牛犊不怕虎,想着建功立业,想着击败蜀国的军队,而且孙翊也知道荆南没有王灿的大将,应该容易攻打。
    正是如此,孙翊有了出兵的想法。
    但是,决策的人是太史慈,不是孙翊。
    ps:三更之一;
    :
第1095章 议定攻伐九江郡
    太史慈从坐席上站起身,在大厅中来回踱步。****
    良久后,太史慈正色道:“三公子,主公带走了大军,留在九江郡的士兵不多。至于九江郡本地的士兵,缺乏训练,需要重新整顿才行。我们想要对江夏和荆南各郡用兵,至少也得半年之后。即使出兵,也得联合大公子的水军,才能确保顺利,想出兵不容易啊。”
    孙翊战意盎然的说道:“太史将军,战场就是练兵的最佳地方,也是最快的办法。纵然是孬兵,去战场上走了一遭,也比训练一个月更好。”
    太史慈点头道:“三公子言之有理,慈也认同这个说法。但是,我军兵力少,战场交战时士兵的折损太大,我们承受不起啊。”
    孙翊怒气冲冲的说道:“太史将军,若是一味的防守,如何守得住九江郡?”
    太史慈正色道:“有水军协助,足以守住九江郡。”
    孙翊叹了口气,最终没有话说。
    他虽然有着孙坚儿子的名头,可孙翊也不想以势压人,所以最后听从了太史慈的命令。孙翊眼珠子转了转,说道:“太史将军,我们不进攻,去袭扰王灿总可以吧。你给我一千士兵,我去袭扰长沙郡,佯装攻打,调动王灿的兵力。”
    太史慈喝道:“不行,若是三公子出了差池,我怎么向主公交代?”
    孙翊大怒,寸步不让的说道:“太史将军,我虽然是父王的儿子,却也是军中将领,要报效国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还能做什么呢?父王让你镇守九江郡,难道你就甘愿做一个守家之犬,不想开疆拓土吗?”
    太史慈脸色大变,说道:“三公子,开疆拓土并不是说两句就行的。”
    孙翊见太史慈坚持,大袖一拂,直接离开了。
    太史慈望着孙翊离去的背影,一脸苦笑。
    孙坚让他守住九江郡,这本就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若是主动出击,九江郡空虚,很容易被王灿趁虚而入。
    太史慈叹息一声,离开了太守府,朝校场奔去。
    这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训练出一支精兵,才能随机应变。
    ……
    鄱阳湖,万里碧波蔚蓝。
    一艘大型战船上,周瑜正在训练水军。
    周瑜手中拿着令旗,不停地号令士兵进行操练,让一艘艘战船摆出各种战阵,培养水军士兵的默契程度,增强水军士兵的水性。
    一身脚步声传来,孙策迅速走来。
    周瑜回头望去,笑问道:“伯符,打探到甘宁水军的老巢了吗?”
    孙策点点头,说道:“的确打探到了,甘宁的老巢就在洞庭湖里面,可惜甘宁那厮非常狡猾,剩下的水军士兵早就转移了,我们的人扑了个空。”
    顿了顿,孙策继续说道:“虽然没有找到甘宁,却又打探到一个惊人的消息。王灿一纸诏令,已经招降了荆南各郡,实现了荆州的统一。王灿现在号令荆州各郡,好不威风,恐怕不久后江东也要重临战火了。”
    周瑜点点头,说道:“可惜荆南四郡的太守没有反抗,太可惜了。”
    孙策无奈的说道:“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公瑾,此番我来找你,是和你商讨水军的事情。我们的水军休整了一段时间,可以上战场了吧?”
    周瑜抱拳道:“当然可以!”
    孙策笑道:“好,我们商讨一下,该怎么对付荆南各郡,给王灿增添麻烦,以免王灿回过头来对付我们。”
    周瑜点头道:“有道理。”
    两人转身朝船舱行去,商量接下来的事情。
    ……
    江夏,太守府。
    王灿再次召集了贾诩、徐庶和郭嘉,商议事情。
    这一次,王灿召集三人商讨的不再是荆南的各项事情,而是关于九江郡的事情。九江郡和江夏郡接壤,王灿想要往东扩张,就得拿下九江郡,再不断地扩张版图,蚕食江东。王灿欲图谋江东,也得先攻打九江,才能成功。
    王灿缓缓说道:“荆南已平,荆州已定,曹操忙着对付袁绍,我们也得抓紧时间对付孙坚。故此,我准备攻打九江,事情如此,说说各自的看法。”
    贾诩道:“主公,攻伐江东必须要水军,现如今水军遭到重创,恐怕有困难。”
    徐庶接着说道:“孙坚离开了九江,却留下周瑜和孙策率领水军留在鄱阳湖,一旦我军兴兵,周瑜和孙策肯定会率领水军驰援。一旦江东的水军横亘长江,肯定会阻断我军的后路,总之,没有水军支援,我军的情况相当艰难。”
    郭嘉沉声道:“元直和文和言之有理,嘉就不再赘言了,请主公三思而后行。”
    “请主公三思而后行!”
    三人同时出言劝说,希望王灿能仔细考虑。
    事实上,攻打江东没有甘宁的水军辅助是相当难的问题。江东水系发达,到处都是河流,不利于铁骑冲锋,轻舟小船反而最合适。孙坚借着江东的地理位置,才敢放言说给曹操五十万大军,也难以打到吴郡去。
    江东的位置,便是孙坚的底气。
    王灿见三人坚持,并未动怒。
    他笑了笑,解释道:“文和、奉孝、元直,你们的意见我都已经考虑过了,且听我细细道来。先分析一下文和提及水军遭到重创的事情,我军损失了三万余水军士兵,的确是军力大损,但荆州的水军远不止三万余,近十万水军。虽说十万人都是一盘散沙,但交给甘宁训练,十去其九,十万人留下一万人,应该可以吧?”
    说完后,王灿看向贾诩。
    荆州水军是熟悉水战的士兵,只是政令不通,训练不勤,只要经过甘宁的**,肯定能迸发出强大的战斗力,这是王灿想出来弥补水军的办法。
    贾诩拱手道:“主公英明,诩拜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