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快穿之六七十年代-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拉着手,笑了起来,他们经历多世,感情已经有了变化,不再像单纯的恋人或者夫妻,还有一个身份也符合他们,合作伙伴。多世都是他们俩在一起轮转。

    “梅子,我们要换一个称呼。”

    “确实,入乡随俗。”

    彼此都有很深的默契,不需要多言,侯洪兵也细细的和孟红梅说自己是怎么到这里的,还有现在外边的情况。

    “那这么说,我们是一天同时来的。”

    “嗯。”

    夫妻俩又说了原主的心愿,孟红梅的是,原主希望自己能帮助家里度过难关,孩子们都健健康康的。

    陆洪兵的是,原主希望能善待老妻,半辈子辛苦,没能好好补偿她。

    “看来还是一个有良心的男人。”

    “嗯,不过三个儿子都哀嚎,怎么不见家里的孩子和儿媳妇们。”

    “这时候都上山挖野菜去了,春天不上工就是挖野菜。”

    “忘记了,我看看家里还有没有什么吃的,给你补一补。”陆洪兵起身准备到厨房去看看,孟红梅一把拉住他,“别去,家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吃的,我想吃鱼,我弄两条大的出来,你放在篓子里面遮住,再去溪边逛逛。”

    “还有什么溪边,一年没有下雨,都干了。”

    “还有的,快去,你去找找有水都地方。”

    孟红梅支使陆洪兵出去是有计划的,自己不想这么憋屈,没水,怎么过日子。

    “行,我去拿篓子过来。”

    装了两条鱼,陆洪兵背着篓子走了出去,孟红梅这才开始打量这房子,不错,虽然是土砖造的房子,看土砖的厚实程度,不会出事,屋梁的木头也是很结实的,还有上面很难得不是茅草,而是瓦片。

    回忆了一下,这还是陆洪兵从部队回来以后盖的房子,当时大儿子刚结婚,想着另外两个儿子也大了,一次性的盖了一个大院子,除了在一个锅里吃饭,等于是分了家,只要围墙就可以围住三套房子,应该当初的规划是中间的房子归老大,夫妻俩跟老大生活。

    两边的房子归老二和老三,每套都是三正东西两间,一共七间房子,还有后面都有一间茅房和一个柴房,一个猪栏屋。盖的齐齐整整。只有老大的房子多了两间正房,总共是五间正房,东边两间正房归老两口住,正中间是堂屋,待客,吃饭用。西边两间是老大夫妻俩的。

    合着是个大院子,四周都是土胚围墙。当时这么盖,村里的人都羡慕坏了,以前的陆洪兵意思是这些年一直不在家,没有尽到做爹的责任,盖房子是为了以后,但是自己在不分家,他想自己有工资伤残补贴,可以多照顾几个儿子一些年,可是才几年,又出现了灾荒,其实他们家条件不错,以前每月还有细粮补助的,只是灾荒来了才没有家里的日子比生产队其他的人家,那算是好的。可是原来的孟红梅早年累垮身体,又遇到现在这样的灾荒年,吃的差,还经常生气,就这样呜呼哀哉了。

    房间里面没人,孟红梅打开房间后面的窗户,没有一会儿,无风无乌云的桃源生产队上空开始下起淅沥沥的小雨,大家都喜笑颜开的往家跑。

    等到家的时候,都淋湿了衣裳,但是大家高兴,淋湿衣裳怕什么。

    陆家的三个儿媳妇带着孩子们都回到家里,庆余年从下雨开始就披着蓑衣出去接孩子们。

    孟红梅听到响动,知道他们都已经回来,用一个木棍拄着,走到门口,对着老大喊:“老大,你过来。”

    “嗳,娘有事吗?”

    “等你媳妇儿换衣服以后,过来找我。还有让你弟他们两家都过来,你喊一声去。”

    “行。”

    见到娘身体好了一些,陆家庆心情不错,脸上不再愁苦。

    孟红梅在房间的矮柜上放了一包纸包发红糖。

    自己就靠在床上去恢复身体,运转异能,修复已经千疮百孔的身体,真是糟蹋的很彻底,这具身体已经油尽灯枯,即使自己有异能也是要一段时日才会恢复的。她打算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耿春花换好衣服就来到婆婆房间,轻声的喊:“娘,我来了,有事不?”

    “嗯,矮柜上有一包红糖,家里应该还有姜的,你去熬一锅红糖生姜茶,大家都喝喝,别生病了。”

    目不斜视的耿春花这才看到矮柜上真的还有一包红糖,不过应该不会有一斤,看样子是半斤左右。心里一喜,可是还是不敢立马去拿,谁知道脾气不好的婆婆会不会反悔,到时自己又要挨骂。“娘,这是您养身子的,我们怎么能熬茶喝,不行的。”

    “怎么啦,翅膀变硬了,不再听话了,让你去就去,都要喝,趁热喝,知道?”

    “是是是,我这就去煮。”

    见到婆婆脸色一变,耿春花吓的拿起红糖就想走,不得了,婆婆变了脸色,要不是生病,估计又要出事。

    雨越下越大,陆洪兵也跑了回来,下雨了,自己抓住鱼,也说的过去。

    康二丫听到大伯哥来喊他们,心里嘀咕:老婆子又要起什么幺蛾子。

    看了一眼自家男人,没办法,在男人心里还是娘亲,自己带着儿子怎么也得过去。心里不是没有怨言。

    陆家年和彭瑛也听到大哥喊的那一声,他们麻利的换好衣服带着孩子们走了过来。

    老三夫妻先带着孩子们到孟红梅的房间来,“娘,好些了没有?”

    两个小孩子也是走到床边,张着大大的眼睛,“奶奶。”声音萌萌哒,听的孟红梅心里软成一片。摸着秋玲的头,枯枯的头发,心里难受,灾荒时期,孩子们的营养跟不上,以后都身体都有影响。

    “我没事,就是早年身体累垮了,如今又遇到灾荒年,才支持不住的,以后多养养会慢慢好的。”

    “娘,您以后别做事了,有什么事,交给我们做,三个儿子儿媳都能帮您做事的。”

    听到娘说身体是累垮的,心里不好受,娘当年吃了多少苦,他是记得的。彭瑛是个聪明人,知道男人对婆婆的敬重还有孝心,她心里不满也不会经常嘀咕的,不过婆婆确实脾气坏,别的都没有什么,就是看不得她们几妯娌休息,恨不得她们三不休息二十四小时的干活,还有家里的吃食都是紧着男人吃,她们和闺女只能吃一点点。

    “好了,你们先出去?我休息休息。”

    打发老三一家出去,自己闭目养神。

    陆洪兵回来直接把鱼交给三个儿子,告诉他们晚上做一条,清淡的炖汤,说是他们娘要喝的鱼汤,自己喝完一碗煮的红糖生姜茶,就进屋换衣服。

    外边的孩子们看着鱼,都高兴都蹦了起来,大人们看见鱼也高兴,今晚终于能吃点好的。

    陆洪兵进屋见孟红梅睡着了,也是轻手轻脚的,怕吵醒她。看脸色虽然好了一些,看她瘦的皮包骨,也知道身体很差。心里盘算好,什么时候上山去打猎,给梅子好好补补。

    一觉从中午睡到下午黄昏时候,外面已经天黑,房间里面虽然都是前后有窗户,但是房间里面也是黑漆漆一片。

    “滴答滴答”的雨声,敲打着屋顶的瓦片,声音说不上动听悦耳,但是这时候对农民来说,这是最最悦耳动听的声音。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莫过于此。

    没有一会儿,陆洪兵拿着手电筒走了进来,这是以前就有的。

    “梅子,醒了啊,你是自己去堂屋吃饭,还是我给你端进来。”

    “端进来,我就不去了。”

    “好。”

    这样的日子一连过了十来天,孟红梅才走出门,不是矫情,也不是娇气,确实是身体糟糕透顶,她不得不多休息,加上用异能温养身体,才窝在床上十来天。

    前后一共弄了两次非自然降雨,到处都是蓄满了水,河流溪水库都是蓄满了水。

    南方除了山地都是水田,水田里面都是满满的水。

    农民看到这一切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没有什么比田地里面的丰收更让人值得高兴的事,水田有水,什么都不怕,秧苗早就插了下去,现在又有了水,真是太好了。这次按习惯插秧,桃源生产队也是顶着压力的。附近很多都是改了种红薯这些抗旱的作物,只有桃源村的人要种水稻。

    现在下了几天雨以后,桃源生产队的人没有一个不是乐呵呵的。

    桃源生产队不算很偏,地理环境也不是最好的,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是桃源生产队只有一条大河,并不是什么湖泊,一个供全村水田水源的水库,还有一座堪堪算是大山的山,最高的山顶也就五百多米。

    唯一的是,这山很大,连绵起伏延伸到很远的地方,算是一个靠山吃山的安慰。

    这条河东西走向,最远到哪儿,村里人没人知道,东河是深水区到底有多深也没有人知道,西河是浅水区,最浅五十公分,最深两米不到,西河每隔上十米就有一个能供五六个人洗衣服的码头,全村这样都码头一共有四个,一排排的排在一起。

    这里也是生产队的八卦集散中心,这里能听到全队所有的八卦,还有河对面就是队里的田,简直像现代的模式,工作和生活区域是分开的。

    过河走过草坪,就是村里的水田。

    草坪是孩子们玩闹的地方,春天很多孩子都在这儿玩闹。

    春耕插秧以后,没有多少活,一般都是男人在下田的多,女人都在家里料理家务,管理自留地和菜园,耿春花几妯娌提着洗衣篮刚到西河边上,就有队里的妇女凑过来八卦,“春花,你婆婆真的病的很重呀?”

    “嗯,是挺重的。”

    “你婆婆不会是熬不住了?”

    “不会的,现在慢慢好了起来。”

    耿春花面上是滴水不露,没有啥表情,村里的人最喜欢说小话,她可不想让自己男人和公公婆婆知道,自己和外人嚼婆婆的舌根子。

    另外的康二丫和彭瑛也不说这些话,婆婆再不好也是自家人,不能在外边说。

    洗完衣服赶快走,要不然又有人要问,自己家婆婆都好多天不出门了,队里好奇的人多了去了。

    陆洪兵扶住孟红梅坐在院子里面,搬出来一把躺椅,上面铺好薄被子,孟红梅才坐下,身上都是骨头,直接坐,硌得慌。

    两人坐在一起说话,孩子们早跑出去了,“兵子,你以后别去队里上工,你有工资和粮食补助,还队里上工不好,以后也许会有瞎话传的。”

    “好,我不去了。我等会儿去找家丰把活计退了。”

    “嗯,顺便看看大哥,关系还是要维系的,他是过继给了大伯,但是也是你大哥。”

    “我还真没想这茬。”

    “自己”有一亲大哥陆洪堂,十多岁的时候过继给了大伯家里。

    陆洪兵还真是忘记了这事,来到这里以后梅子身体一直不好,自己心里想的都是梅子的事。哪儿能想到别的事。

    大哥也就比自己大两岁,年轻的大队长家丰就是他的儿子,家里的条件也不错。

    “干脆,我上一躺县里,带些东西回来,再去。”

    “也行,你把那个有盖大背篓拿来,我把背篓装满,你再去县城。”

    “嗯。”

    今天没有阳光,天气有些阴沉,看似要下雨,不过孟红梅知道不会下雨的。安心的睡在躺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