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908大军阀-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痛蚬戳恕R煌砩暇投撕庋簦蛄宋颐且桓龃胧植患啊!
    孙继直淡然的笑了笑,说道:“快枪快炮还有重机枪,这些我们也有。你就不用多操心这些了,休息好了继续向南走,一路上会有人接应你们的!”
第296章,落井下石
    安德烈兢兢业业的帮吴绍霆联络了一些德国的银行,甚至还动用自己私人关系请动一些财阀出面组织这次借贷,他是满怀信心的,吴绍霆开出的条件简直是太划算了。然而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他万万没有料到从银行到财阀,竟然没有人愿意做这一笔生意。
    德华银行驻武昌办事处给了安德烈一个希望,一百万美元的借贷可以在半年之内分七次支付给广东军政府,并且还要修改抵押的条件,广东军政府必须改用粤汉铁路开办权做为抵押。这个希望对于安德烈来说实在是太渺小,他还清楚的记得英国领事生日晚宴上,吴绍霆再三强调铁路问题的观点,他几乎用脚趾头都能想到吴绍霆会严词拒绝。
    安德烈实在没有颜面去见吴绍霆,索性派了自己的秘书去了一趟都督府。
    吴绍霆在会客室里听完了领事秘书的描述之后,脸色愈发变得阴沉,沉默了片刻,冷冷的笑了道:“本年之内分七次支付,还要用粤汉铁路开办权抵押?”
    领事秘书镇定的点了点头,说道:“就是这样的。”
    吴绍霆缓缓站起身来,脸色犹如寒冰,直盯着面前的德国人说道:“也就是说谈不拢了?”
    领事秘书有些疑惑,他只是奉命前来传达新的贷款条件,至于谈不谈得拢还是要看吴都督答不答应了。他没有回答,只是一脸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
    “行了,我明白了,你回去告诉安德烈爵士,就当我没有去找过他好了。”吴绍霆闷声闷气的说完,转身便向休息室外面走去了。
    侍从官将领事秘书送了出去。
    邓铿跟在吴绍霆后面,连忙问了道:“都督,德国鬼子是故意坐地起价呀。”
    吴绍霆冷声说道:“谁都不想做亏本的买卖,德国人根本不看好我们广东能对付北洋军,所以这次贷款对他们来说风险很大。”
    这一点从德国人修改贷款交付时间就能看出,从二个月改为六个月,而且还是分七次交付,这是银行放贷降低风险和损失最常用的手段。至于粤汉铁路开办权,那是洋人一直梦寐以求的东西,广东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海岸省区,能够掌握广东到武汉的铁路线,就等于掌握从大门口到后花园的捷径。
    邓铿神色沉重,他很清楚这笔贷款对广东的重要性,现在失去了这笔贷款,只怕对付北洋军的优势再度大打折扣。他忍不住追问道:“都督,那现在该怎么办?孙继直昨天从宜章发来电报,湖南讨袁军已经撤下来了,虽然只有八百多人,可是安置下来也很麻烦。”
    吴绍霆看了邓铿一眼,道:“什么点的电报,我怎么没看到?”
    邓铿连忙说道:“昨天晚上我已经放在办公桌上了,都督可能还没有看到。孙团长在电报上还说,北洋军南下的速度非常快,曹锟的主力部队几乎全部冲着广东来了,湖南方面根本就没有分心对付四川的想法。”
    吴绍霆沉吟了片刻,说道:“你去通知李煜堂和张直来见我。”
    半个小时后,李煜堂和张直在都督办公室听完了吴绍霆的话,两个人的脸色齐齐难看了起来。张直叹了一口气,老迈的说道:“都督,几个月前发行的政府公债还没有还清,现在您又要紧急发行两百万的公债,这未免也太说不过去了。这可是两百公债呀!”
    吴绍霆面无表情,近乎冷酷的说道:“第一次我们才发行了几十万公债,这笔款数对比其他省的公债几乎是九牛一毛。如今北洋军大举南下,如果没有足够的财政支持前线作战,别说第一次发行的几十万公债还不了,我们的政府更是不复存在了。”
    张直自然很明白这个道理,而问题的关键也恰恰就出在这里。他无奈的说道:“都督,正是现在北洋军兵临城下,第一次公债的偿还已经失去了信任,各界各方都很担心革命粤军挡不住北洋军,现在没有人还会愿意购买第二次公债了。尤其是都督您这次要发行的额度是第一次的三倍之多,我甚至担心一些吊诡小人会臆测都督这是要携款而逃呢!”
    不等吴绍霆开口,一旁的李煜堂同样纠结的说道:“张部长所言极是。这个时候不是我们不赞同发行公债,而是发行出来也未必有结果。广东现在面临的危机不单单是北洋军南下,上个月都督你动用武力打压了一些商人,这在商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虽然都督的想法是一荣俱荣,可万一失败了,那也是一损俱损呀。”
    “我很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今天请你们来,是希望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提出一些让人不振奋的难题。李部长,张部长,我吴绍霆为广东为革命所有的一切你们都是一步步目睹过的,我吴绍霆是什么人,你们不会不了解。跟曹锟和李纯的这一仗必须打,这是没有退路的决定。”
    吴绍霆大声的说道,他的气势就好像一个站在火线上的将军,面对万千炮火都无惧无悔。
    李煜堂和张直对视了一眼,两个人神色各有不同。李煜堂深受感动,他对吴绍霆的看法一直是理想化的。然而张直却是一副更加忧愁的神态,他比李煜堂要真正了解眼前这个年轻人,听完吴绍霆的这番话之后,他深刻意识到这次发行公债势在必行,而且必须有结果。
    “这件事拜托李部长和张部长了,只要能筹到这笔款项,哪怕是借、是募、是求、求乞我都不在乎。”吴绍霆调整了一下语气,有一种诚恳而认真的口吻说道。
    “我……尽快想办法。”李煜堂缓缓的说道。
    张直一言不发,等着李煜堂转身离去时,他也跟着一起去了。
    当天晚上,吴绍霆正在官邸吃饭,邓铿神色匆匆的冲了进来。
    “都督,不好了,南京丢了。”
    吴绍霆抬起头,微微皱着眉头问道:“什么时候的事情?”
    邓铿手里拿着一份电报,一边递了过去一边说道:“昨天下午张勋和卢永祥的部队攻克了城关,第八镇投降,第二师溃不成军。黄师长只身撤往上海了!”
    吴绍霆眉头皱的更深,厉声道:“黄克强把部队给丢了?”
    邓铿仔细看了一眼吴绍霆的神色,随后委婉的说道:“具体情况还不清楚,这电报是上海转发过来的。都督,哪怕黄师长真的把部队丢了,那也是迫不得已之事,如今安徽、上海、浙江和福建都让北洋军掌握了,广东补给中断,黄师长根本无处可退呀!”
    吴绍霆重重的搁下了筷子,胃口顿时一扫全无。他知道历史上江苏北伐时,黄兴最终是丢掉了革命军自己走了,可此时非彼时,好歹革命粤军第二师是广东的部队,黄兴起码要安置好部队投降或者遣散的事宜,怎能就这么一走了之?
    “罢了。”他最终叹了一口气,脸色凝重,“现在是二次革命最困难的时候,江苏、湖南、上海都没了,江西也差不多了。我广东虽然还算能坚持,可人心惶惶不安,贷款又无着落,也不知道能坚持到什么时候了。”
    “都督,二次革命现在全靠您了。”邓铿郑重的说道。
    “跟上海取得联系,看看孙先生有何打算!”吴绍霆沉默了一会儿,随后说道。
第297章,革命大旗
    孙中山在上海的情况每况日下,上海是革命策应之地,也是第一个被攻陷的地方。
    虽然北洋军在江西、湖南和江苏三地的战事愈发激烈,国民党在上海的地位也愈发动摇。虽然租界的巡捕还没有开始采取行动,可公共租界管理局的美国人已经再三暗示,让孙中山等人尽早安排离开中国的打算。
    昨天南京失陷的消息传来,很多国民党已经放弃了讨袁战争的希望,一些人连夜开始收拾行李陆续离开上海。
    闸北公共租界一栋法属公寓洋楼里,蒋志清带着一份《民立报》快步踩着楼梯来到二楼客厅。客厅里有一些香烟味,不过并不浓。陈其美、廖仲恺、胡汉民和孙中山四人,正在听着无线电消息,此时电台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内容,泛泛而谈让人百无聊赖。
    “先生,报纸买来了,是昨天的旧报纸。徐血儿还在反对我们。”蒋志清走上前,将报纸递给了陈其美。
    陈其美接过报纸只看了一眼头版标题,随后冷冷哼了一声,直接又把报纸递给了孙中山。
    孙中山看完了报纸,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原本忧郁的脸色增添了几分无可奈何。
    这时,陈其美忍不住抱怨道:“早先我们资助过《民立报》不少的经费,以前姓徐的也是积极为我们革命事业做报道,年初渔夫兄遇刺,他也还不畏险阻的报道袁世凯的阴谋。现在可好,一转眼,在我们最困难最需要支持的时候,他偏偏跳出来唱反调。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廖仲恺和胡汉民默不作声,只是看了陈其美一眼,不发表任何意见。
    孙中山严肃的说道:“英士,我不希望再听到你这样的话。徐先生是一个正直的新闻人,他有他的见解,如果一定要强求他人的思想跟我们一直,这跟独裁者有什么区别?由徐先生继续报道下去,不同的意见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反省。”
    陈其美脸色揶揄,他很少反驳孙中山的话,索性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说下去。他站起身来,惆怅的说道:“我先出去抽一支烟。”随后,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出了客厅。
    陈其美刚刚出去,楼梯上再次传来脚步声,胡毅生带着疲惫的神色出现在门外。
    “送之骏先生上船了?”胡汉民站起身来,先一步问了道。
    下午时,胡毅生被孙中山和胡汉民派去为居正送行。上海的情况越来越不好,很多人选择离开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更何况上海国民党党部眼下没有太多的经费,很多外地党员的基本生活水平都无法维持。
    胡毅生没好气的说道:“当然送上船了。不过不止之骏先生一个人,还有行严、伯循、秋实三位先生,也跟着之骏先生一起上船了。”
    胡汉民有些惊讶,连忙道:“什么?于先生他们都走了?”
    胡毅生冷笑道:“他们昨天还说会再留一段日子,结果之骏先生为他们买了船票,今天直接上船走了。”
    胡汉民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廖仲恺没有理会胡毅生的抱怨,他一直认为胡毅生是一个不懂人之常理的年轻人,当即侧过身来看向孙中山,真诚的说道:“逸仙,照我说,你也赶紧离开上海的好。内田先生现在已经在日本安排好接应,犬养先生最近也打听到郑汝成、杨善徳与公共租界管理局的交涉,犬养先生说英国人和美国人很快就会妥协的。”
    “仲恺,展堂,你们明天就走吧。”孙中山突然说道。
    众人听了这句话,不禁惊讶起来。廖仲恺赶紧问道:“逸仙,你这是……”
    胡汉民也跟着问道:“先生,你不会是要单独留在上海吧!”
    胡毅生大声道:“这可不行,就算要走也是大家一起走。这次失败不要紧,我们积蓄实力迟早还能重头再来过。”
    孙中山站起身来,表情十分严厉,肃然正声的说道:“你们在胡说什么?什么是‘这次失败不要紧’?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