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纨绔独霸隋唐-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不愧是自己心目中地头号对手啊,果然不是一般人物,不知道自己对他说出那些斥责的话来是对还是错。
    李冰用眼睛的余光瞥了一下,发下那个人还在那里偷偷的观察。李冰也是轻轻的拽了一下李世民的衣服。示意他看那个人,在李冰的指引下。李世民也是注意到了那个人的异常,听说了李冰已经派人过去了,所以他们都不动声色,李冰先是命令将那几个开始与太原军打架的几个定北军地士兵们杖打军棍三十,以示惩戒,然后就命令定北军这些日子小心一些,忍让一些,不要与太原军起冲突,虽然当着李世民地面,但是李冰也不怎么在意,这也算是对李渊示弱的一种方式,在说完了这些时候,李冰就让那些定北军地士兵们撤走了,而李世民也是挥挥手对着李冰告辞了,往唐国公府上而去,临走前,又朝那个人所在的地方看了一眼,发现在那里已经没有那个可疑之人的身影了,看来是已经被李冰抓住,他朝着李冰笑笑了,拍马而去。
    看到李世民远去之后,李冰的脸色才变得有些疲惫起来,李世民虽然还很年轻,但是现在已经具备了历史上一代雄主的架势,虽然自己现在跟他比起来并不差,甚至要强上很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心中还是有一点点的不安,而且和亲人之间的这种勾心斗角是他所不喜欢看到的,这样一来,心情格外的疲惫不堪。
    李秀宁看到李冰的样子,没有说什么,只是伸出手去讲李冰的手握住,试图给他一丝安慰和温暖,李冰先是一愣,然后又释然一笑,两个人就一同策马往府中而去,夕阳西下,两个人沐浴在夕阳的余晖当中,给他们身上撒上了一层金黄,他们两个人的手并没有分开,骑马并排慢慢的走在一起,没有人说话,静静的感受着这一刻的温馨,看到李冰和李秀宁的样子,李冰的护卫们识趣的没有去打破这种感觉,只是远远的跟在他们的后面,虽然心中并没有起什么波澜,但是李冰有种感觉,在这一刻,他的心中无比的安宁。
    回到府中之后,也许是因为今天下午的数次活动都十分的大胆,李秀宁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在讲自己的坐骑交给下人们牵到马厩之后,她就逃也似的离开了,李冰看着李秀宁远去的背影,不自觉的脸上带上了一丝笑意,心中感觉到一片温暖。
    李冰想了想,打算先去看看那个今天抓回来的那个人有没有审出什么线索来,李冰就叫来几个护卫,到了绝刺的据点,绝刺平日里要护卫李冰武平公府的安全,所以他们的据点就在武平公府的隔壁,到了那里之后,一个护卫就将李冰引到了他们的牢房当中,一个头目模样的人看到李冰来了,急忙恭敬的对李冰行礼。
    “怎么样。问出什么来了吗?”李冰对那个头目问道。
    “启禀少帅。那个家伙嘴很紧。任凭我们怎么用手段。他都不肯说。不过……”那个头目说到这里地时候停顿了一下。看到李冰一脸疑惑地看着他才接着说道:“不过还是发现了一丝线索!”
    “什么?”李冰问道。
    “那个人……那个人是个阉人!”那个头目说道。
    “哦?”听到这个消息李冰有些意外。本来他心中分析一旦冲突起来地利弊得失下意识地就觉得应该是李建成在背后下地黑手。但是没想到那个人地身份还是个阉人。如果是个阉人地话那就值得玩味了。普天之下拥有宦官而且能够指使宦官地。只有那一个地方。而且一旦冲突起来。李家发生内斗地话。还说不定真会给他们机会。想到这里。李冰又想起几天前降军哗变地事情。脸上露出了一副若有所思地笑容。
    这件事他打算先隐瞒下来自己去暗中调查这件事。就先让李世民去猜忌李建成吧。他们两个人斗起来地话也是李冰乐于见到地。两个人斗得两败俱伤地时候。正好他这个渔翁出来得利。当然。这么想也是他地一厢情愿而已。即便是他们两个人再猜忌。估计他们也会先联合起来对付自己吧。
    吩咐绝刺的士兵们继续审讯那个阉人,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让那个阉人开口,看看能不能从他的嘴中得到点什么线索,然后他就回到了自己府上。
    定北军跟太原军冲突的事情当天就被一些有心人传的沸沸扬扬的,李冰冷笑着看着桌子上摆着的关于这件事的情报,在后面推助波澜大肆渲染此事的,一方面是李建成的人,他好不容易抓住了李冰和李世民的把柄,怎么会不好好的利用一下,而再就是长安城内潜伏下来的隋朝的奸细,他们不放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不断的想要离间李家众人之间的关系,但是李渊似乎并没有因为那些传言而对李冰和李世民做出什么来,李渊也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他也是有自己的情报渠道,而且有些事情他也比一般人看的更深刻,由于并没有造成什么大规模的冲突,所以李渊只是稍微的说了他们两句,就把这件事给揭过去没有再提,而且这些日子李渊也是很忙,忙着拥立杨昭的登基大典,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筹划这些事情上面,哪里还有精力再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且他也知道了太原军现在必须得严肃军纪了,就将这件事顺便交给了李世民去办,给了李世民无形中渗透到太原军中的机会……
    第三卷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那条江 二百六十三章 杨昭称帝,李渊拜相
     更新时间:2009…6…18 9:27:10 本章字数:3606
    李建成见李渊居然轻易的就放过了李冰和李世民,虽然有些不忿,但是这个时候还不是和李世民翻脸的时候,他还需要联合李世民对付李冰,所以现在还不能明着对付李世民,只能暗地里面悄悄的下绊子,给李世民找点小麻烦而已,但是李建成不着急,他知道,他还有的是时间,而且他是李渊的嫡长子,未来他们李家一旦建国,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他都是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只需要把那些能够威胁到他的位置的那些兄弟们一个个的剪除掉就是了,李建成心中这么想着,对于李渊的做法,他也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定北军和太原军的冲突似乎很快就在长安城内消失了,百姓们自然不会对这些事情多做什么猜想,与其猜想这些,还不如自己出去挣几个铜钱实在,而那些官员们可是刻意的淡化了这件事,这件事造成的风波就这样平息了下来。
    又过了几天的时间,李渊所有的准备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就等待正式宣布了。
    早朝之上,杨昭看了一眼站在一边的宦官一眼,那宦官会意,扯着长长的嗓音高声喊道:“有事奏来,无事退朝
    “启奏太子殿下,老臣有事!”李渊看了一眼身边的那些官员们,数月以来,经过李家众人的努力,现在的朝堂之上已经完全变成了李家地势力。所有的大小官员全部都是李家之人,朝廷已经完全成了李渊的一言堂,之前地那件事李渊已经商量谋划了很久。在今天的时候,李渊准备开始实施了。
    “唐公请讲杨昭看着李渊说道,杨昭虽然不知道李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现在地他只是一个傀儡,只需要听李渊说就好。李渊走出来,躬身对着杨昭说道:“皇上雄心大志,开凿大运河,东征高句丽,都是不世的壮举。但是其操之过急,而且性格暴戾。弄得名不聊生,百姓哀声怨道,而且由于奸人当道,现在皇上已经被远远地逼至江都,各地的造反的势力此起彼伏,皇上回归尤为艰难,而西边的西突厥、西南的吐蕃都是蠢蠢欲动,内忧外患,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殿下虽然贵为太子。但是毕竟时间久了容易遭人诟病。名不正言不顺,依老臣浅见。还是殿下早日登基为帝,也好稳定民心,在恢复我汉人盛世!”李渊不急不慢地说道。
    在李渊说完之后,那些大臣们纷纷出列跪在地上,高声喊道:“还请殿下早日继位
    杨昭没想到李渊居然打算这样,一时间也是愣在了那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李渊先前并没有跟杨昭提过半个字,但是突然提了出来,让杨昭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他愣愣的看着跪在地上地众位大臣们,虽然他很渴望那个位置,但是真正到了这一天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喉咙很干,心跳的很快,而且隐隐的有些害怕,正当他习惯性的想要拒绝的时候,就听见李渊在下面说道:“殿下,众位大臣都喜欢您早日继位,您的继位乃是众望所归,希望殿下您还是乖乖的听我们臣子们的心声,不要在继续推辞了!”似乎是在符合李渊地话一般,那些大臣们都跪在地上大声地呼喊道:“请殿下继位!”
    杨昭听着李渊那看似建议实际上带着一丝威胁的话,想到自己堂堂地一国太子,居然要收一个臣子的胁迫,心中大是恼怒,但是他根本就无力去改变什么,只能咬牙答应下来,在他答应下来之后,李渊就很自然的定下了登基的日子,仪式就在五天之后,虽然仓促,但是由于李渊之前都已经准备好了,只需要杨昭到时候配合一下就行了。
    五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转眼间就来到了杨昭登基的这天,一大早的时候,天坛就被布置好了一切,案几,衮冕都已经布置在了那里。
    到了吉时的时候,杨昭就被一帮大臣簇拥着走了过来,先是由众位大臣帮他披上冠冕,然后由礼官捧着将国玺交到他的手上,做完了这一切,众位大臣就跪在低山山呼万岁,然后又簇拥着杨昭去拜祭了太庙,将自己的名号写进了太庙当中。
    回到了大兴殿之后,杨昭就正式下诏昭告天下,宣布自己登基为帝,年号康寿,尊在江都的杨广为太上皇,由于现在中原正是乱的时候,所以本来应该前来朝贺的各国使节一个都没有出现在朝堂上,这到也是,虽然杨昭是杨广亲封的太子,但是杨广其余的几个儿子还是之前被人秘密的带走,流落到各个势力的手中,虽然还没有人像杨昭那样被人拥立为帝,但是那些属国们一眼就看的出来,现在中原又到了乱世的时候,所有的杨家子孙都被人称为正统,而且杨广到现在还好好的活着,所以那些属国们都选择了观望,甚至有的蠢蠢欲动,想要趁着中原元气大伤的时候捞点什么好处。
    下诏书昭告天下之后,杨昭又大封群臣,虽然现在李家是实际的掌控者,朝上的众位大臣也完全是李家一系,但是新皇登基还是要做足这些,穿着一身龙袍的杨昭端坐在大殿之上的龙椅上,对着那个礼官示意了一下,那个礼官会意,拿起了早就已经写好的诏书,在大殿上高声宣读了起来,封唐国公、光禄大夫、大将军、太尉李渊为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以武德殿为丞相府,陇西公李建成为唐王世子、开府仪同三司,敦煌公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公,武平公李冰为辅国大将军、兵部尚书、总领京师大都督。该封汉公,榆林公李元霸为赵公、镇军大将军,灵武公李元吉为齐公、冠军大将军、中书令。其余李家诸臣皆有各种封赏。
    登基结束后。李冰等人就在诸位大臣们一片奉承似地恭喜道贺中,跟随着李渊来到了武德殿,此时的武德殿上面已经高高的挂上了一块牌匾。上面用金漆漆着三个大字…………丞相府,父子六人就一同进入了殿中。看到李渊父子他们似乎是有什么要事要谈,那些一路跟随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