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水火中原-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亮部进入豫东后,与汤恩伯的豫东游杂部队数次交锋,这些游杂部队闻风丧胆,纷纷逃离我根据地,根据地迅速恢复、壮大,地方武装也迅速得以扩大,抗日政权得到巩固。日寇当然不会坐视,此后,徐亮部队与日寇特别是骑兵第四旅团的战斗成了一个时期的重点。开始,日寇的骑兵对徐亮部队的外出活动的小股部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一些小部队在野外和一些村落遭遇敌人骑兵时,往往全体战死殉国。后来,徐亮组织起主力依托村落等地形对鬼子骑兵部队进行了几次伏击战,狠狠打击了鬼子的嚣张气焰。由于皖北、豫东一带还有新四军和国民党的骑兵部队活动,鬼子的骑四旅也无法全力对付徐亮。一来二去,徐亮利用缴获的敌人战马和少部分采购的马匹也组成了一个骑兵连。新四军第四师骑兵团应他们的要求给他们派来了骑兵教官还支援了一批装具。这一来水东区更加壮大,而且越过黄泛区发展了部分水西区域。
  鬼子发动“1号作战”前夕,第四骑兵旅团驻淮阳的一个联队向陇海铁路沿线集结。我抗日根据地趁机迅速扩大,临近根据地的日伪据点相继被拔除。水东根据地几乎要与豫皖苏根据地连成了一体。
  日军开始向豫中进攻后,20日徐亮根据党组织向西发展的指示,亲自率领38团最精锐的直属连和骑兵连向西渡过了黄泛区。此时西岸的国军游杂部队刚刚溃败,大批散兵游勇向南涌来,这些人似惊弓之鸟,如漏网之鱼,还不断骚扰沿途的百姓。徐亮命令部队将遇到的散兵游勇一律缴械。有些俘虏经过教育被补充进水西新成立的地方抗日队伍中。原来水西区仅有十来个村庄建有抗日政权,而且多数是地下、半地下的状态,水西区还算不上根据地,顶多算得上是游击区,但自从4月20日徐亮率部西渡,到5月中旬,水西区已经发展到了占有40多个村镇,六、七万人口的区域,抗日政权和地方武装都建立起来了,根据地还在不断地扩大,地方工作的同志兴奋异常。但是徐亮清醒地认识到水西区的局限,西面是平汉铁路,东面是黄泛区,回旋余地十分狭小,而且全部处于地下水位很高的平原地带。一旦日军在正面战场的战事告一段落,腾出力量对付抗日根据地,水西区是非常难于巩固的。
  要想在豫中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越过平汉铁路向西发展是必然的选择。此时的平汉铁路以西是日军与国军厮杀的战区。徐亮知道不能带太多的部队过去,而且还不便带重武器。经过考虑,决定只带100多名骨干越过铁路。
  徐亮的计划得到了上级的支持,在河南腹地建立根据地正是中共此时的工作重点之一。上级此次给徐亮的过路部队的任务是实地侦察路西的情况,发展地方武装,建立和发展基层党组织,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和支持地方抗日政权。上级还提供了路西一些地下党组织和几支新成立的游击队的情况以及联系的方法。
  随徐亮行动的人员挑选出来了,不仅有身经百战的战斗骨干,还有擅长宣传和地方政权建设的同志。上级给了这支部队一个独立的番号称为“西进先遣队”又称“西进支队”,虽然只支队伍只有100多人,上级却把它的规格定的相当高,任命徐亮为“西进支队”的司令员兼政委。可见上级对这支先遣队是寄予了厚望。这支既是战斗队,又是宣传队、工作队的队伍,在上级的眼里可不是100多人,而是100多颗种子,投入到目前日军和国军仍在厮杀中的豫省中西部广袤的山区,将会变成1千、1万甚至更多的人马,还会建立起大大小小的根据地,成为中共经略该地区的重要的先遣力量。
    正文 第八十四章 遭遇伏击
     更新时间:2008…8…7 11:29:16 本章字数:2375
          “西进支队”队员主要的武器是日本三八式步枪,整支部队配备了四挺歪把子轻机枪和两具掷弹筒。弹药还算充足,每支步枪至少有二百发子弹。每人身上挂了四颗手榴弹。每人的干粮袋都装得满满的。还有几匹骡马用来驮运物资。
  5月下旬,这支精干的队伍从水西区出发了。先向南前进,5月25日也就是洛阳失守的那天半夜,这支八路军的特殊部队从许昌与洛河之间越过了平汉铁路。此时,平汉路沿线北路日军龟缩于许昌及其以北地区,国军5战区部队据守于漯河至确山一线,许昌至漯河间的平汉铁路成了一片“空白”地带。
  初夏之夜,铁路两侧的田野中虫叫蛙鸣,田野中散落的坟头上磷火点点,只是夜空中弥漫的硝烟味和远处不时传来的零星的枪声提示着战争的在这片土地上的存在。
  越过铁路,队伍一刻不停地向西北方向疾进。沿途尽量避开大路和村镇。晴朗星空中闪烁的星斗和指南针、地图一起为他们指引着方向。天蒙蒙亮的时候,队伍已经接近了嵩山南麓的浅山区。
  部队相当疲劳。徐亮命令在一条小河边的柳树林中休息。
  徐亮打开地图,借着手电筒的光亮核对部队现在的位置。这里是两县交界的传统的“两不管”地带,应该已经接近成立不久的扎崖山游击队的活动区域了,怎么和他们取得联系呢?天亮后进了山,找个村庄进驻,让部队休整一下,找老乡打听一下情况,顺便找个向导。到了山区,如果没有向导,只靠地图和指南针可没办法搞清那些大大小小的沟沟岔岔。
  忽然,前面警戒的一个战士急急跑了回来,到徐亮跟前低声报告:“报告司令员,前面有情况!”
  “什么情况?”
  “有人在我们的附近窥探,被我们发现了,现在他们向西北方向跑了,辛连长让我来报告,他还在前面监视。”这个战士说的辛连长就是徐亮部队里武艺高强的辛兴,在参加西进支队前在38团已经当了连长。部队休息时,几个骨干分别带一个警戒小组四外警戒,辛兴带着这个战士在西面警戒,此时发现了情况,处理得相当冷静,既未草率开枪也未大声叫嚷,而是一边继续监视,一边派人报告。
  徐亮立即带着孙大有随着这个战士到前面亲自察看。辛兴见徐亮到了,伸手向西北方向指了一下,徐亮举起望远镜:晨曦中,有三个人向西北方向飞跑,其中一人背着一支没有刺刀的步枪,一人身上斜挎着盒子枪的枪套,还有一人手里拎着一把大刀,三人奔跑速度很快,一会儿绕过一个小山包不见了。
  其他几个警戒组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徐亮心中思索:“这是些什么人?土匪?还是我们的民兵或者游击队?天已经大亮了。不管怎么说,此地不宜久留,要赶快进山。”
  西进支队继续西进。警戒加强了。辛兴带两个老战士在前面充当尖兵。张林带两人拖后殿后,两翼也派出了搜索警戒人员。
  小麦快要成熟了,浅山区土质山体上可见层层的梯田,麦浪后面隐约可见一些废弃的窑洞洞口。沟壑边沿到处生长着榆树和酸枣树,初夏时节,早已是绿意闹枝头了。浓密的灌木和萋萋芳草遮住了人们望向沟底深处的视线。
  忽然“啪!啪!”侧后两声枪响,紧接着噼里啪啦的声音不绝于耳。
  西进支队的人们立即选择有利地形卧倒隐蔽,徐亮略一观察,命令:“小旺子,赶快带两挺机枪抢占左边这个山头,倪德平你带两个班去前面支援辛兴。”
  徐亮的命令立刻就被执行了。这些久经沙场的骨干没有丝毫的慌乱,到目前为止,徐亮的部队还未发一枪。虽然弹药还算充足,但是他们从来没有盲目射击的习惯。
  噼啪的声音虽响,却并未见有子弹飞来。后面传来一阵喧哗叫嚷:“不好了,鬼子追上来了,快跑呀!”叫嚷声一阵高过一阵。
  徐亮亲自带了三十多个战士向后增援张林的殿后小组。
  远远望见两个战士挟着一个被绑着的农民奔过来,张林手持一支上了刺刀的三把大盖步枪在后面断后,再往后,有一伙人叫喊着追了上来。徐亮急忙带人抢占阵地,机枪、掷弹筒也都做好了射击准备。张林他们退过来,不等徐亮问就抢先报告:“这个家伙躲在林中在洋铁桶里放鞭炮,让我们声东击西绕过去抓住了。问了几句,什么也不说,就会乱骂。他的同伙追上来了,我就塞了他的嘴,先把他带回来再说。说实话,看今天的阵势,我也怕打误会了,没敢开枪。他们要是土匪也没啥,要是咱们地方上的民兵,打伤了就麻烦了。不过现在看来是自己人的可能性小,要是自己人,就算没见过八路军,咱们臂上的“八路”两个字总该看见了。”
  那被俘的农民忽然又是拼命摇头又是扭动,被毛巾堵住的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孙大有怒喝一声:“老实点!”
  那人头摇得更急了。徐亮说:“把他嘴里的毛巾拿出来。”
  那伙人接近了,徐亮这边的步枪、机枪、手榴弹都在等待一声命令后立刻发威。
  嘴里除掉毛巾的农民大叫一声:“先不要打!不要打。”又向对面那些人大喊:“老韩,你们先不要过来,他们说是八路军!”又冲着张林问:“你们真的是八路军?”
  张林道:“你没看见我们胳膊上写着‘八路’的牌牌?”
  那农民:“对了,应该没错,就两个字,前面这个是个‘八’,后面这个字准是‘路’,八十五军的牌牌上也有这个‘八’,他们的是四个字,再说汤恩伯的队伍听见俺们喊‘鬼子追上来了’,就该像兔子一样猛跑了。”
  原来这人不认识字,搞不好后面这一伙人里也没人认识字。这在当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徐亮部是第一支进入这个地区的八路军部队,仅凭军装,这些个刚刚拿起武器不久的农民也不可能将他们辨认出来,况且当时八路军各部的军装也不统一。
    正文 第八十五章 游击队
     更新时间:2008…8…7 11:29:16 本章字数:2352
          徐亮问:“你们是什么人?”
  “俺叫于根,俺们是秦队长的队伍。”
  看见张林他们忍不住好笑,又说:“你们笑啥,俺们秦队长本领大着呢。”
  徐亮说:“你们是秦飞虎领导的扎崖山游击队吧。”
  “这位首长也知道俺们队长的名字?首长,您是谁呀。”
  “我叫徐亮。你们秦队长呢?”
  “您是徐司令?怪不得手下人这么厉害,我的腰差一点叫这位弟兄给踢断了。”
  众人强忍住笑。于根喊道:“老韩,老韩,快过来,徐司令到了。”
  那伙人呼呼啦啦奔了过来,有十几个人,只有三个人手里拿的是七九步枪,其他人手里,老套筒、单打一、大刀、长矛、洋铁桶、牛角号,五花八门,持着这些武器的一帮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人竟敢攻击装备精良的徐亮支队,胆子的确是不小,幸亏徐亮乃至张林事先都怕误伤自己人,没有真的对他们发起攻击,否则这些人就惨了。
  这些人正是上级通报给徐亮的当地新成立不久的共产党扎崖山游击队一部分。徐亮面前这伙人,为首的叫韩东山,40出头,是抗战初期当地发展的地下党员,也是这支游击队最初的创始人,现在是这支游击队的副队长。
  老韩见到徐亮他们,高兴得不知说啥好了。徐亮拉着他的手:“老韩,你们咋伏击起我们了?差一点大水冲了龙王庙,你们秦队长呢?”
  “徐、徐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