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异时空之大中国-第3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怕。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作战以及补充,我们英法联军仍然还有约四百万部队,其中,在里尔及布洛涅一带有三十三个军共一百六十五万人,占我们联军总兵力地四成以上。其余地方。南部三十多万,东北、东部一带有一百五十万左右。巴黎一带还有十个军约五十万的总预备队。从兵力部署来看,东北、东部仍然是我们防守最最严密的地方,凭着那里的坚固工事,我们可以挡住协约国三至五倍兵力的攻击。梅斯及其周围的地区现在有五个军共二十五万兵力,其中。三个法国英勇无敌的精锐正规军驻守梅斯城,右翼是英国的一个正规军,左翼是我们法国地一个正规军,如此配置,足可以挡住德国两个集团军群的攻击,当然,其前提是中国地装甲部队不在东北方面出现。同时,科尔马、斯特拉斯堡、南锡、贝尔福一带有约二十个军的兵力。特别是南锡,那里是我们英法联军东部、东北方向防守的中心。南锡这个位置太重要了。离科尔马、贝尔福以及梅斯都不远,驻那里的部队,随时可以对几个方向进行增援。所以,我们在南锡一带放了十二个军,这十二个军可以在一天之内赶到梅斯,并且可以立刻投入战斗。有如此强援在后,梅斯的防守固若金汤。对这种情况。同盟国当然是了然于胸。他们不会在梅斯一带硬碰硬。德国第三集团军群进入法国境内,直逼梅斯。其用意跟中国人派日本雇佣军在南部登陆一样,就是给我们施加压力,不让我们顺利地从东北和东部一带调兵,从而达到他们地战略目标。”
    戴高乐点了点头,这些高级将领的想法与自己一样,看得出来,法国军中还是人才济济啊,是人都会来几次战略分析,咱一个堂堂正正的总统,自然不能输给他们,就算德国人进攻再猛烈,梅斯方向的情况再紧急,也不能把里尔一带的兵调过去,毕竟里尔一失,巴黎就成了不设防的城市,三下五除二就会落入中国人的手中。而梅斯失去了,法国还有南锡,还有大片的缓冲地带,足可以再支撑一段时间。
    正要与将领们见面、讨论一下这些情况时,总统府的一个高级秘书匆匆走了进来,递给了他一份文件:“总统阁下,瑞士政府发来照会。同盟国方面几个小时前向瑞士提出借道攻打法国东部,同盟国说了,如果不借道,同盟国方面将不再承认瑞士永久中立国地地位。瑞士政府要求我们原谅,现在,已经有一个奥匈帝国的正规军前移到瑞奥边境,凭着瑞士的军力,根本就无法反抗,他们不得已,只能同意同盟国方面的借道。”
    戴高乐气得一把撕碎了电报:“可耻,实在是可耻,做为一个自称的永久中立国,竟然轻易答应别人借道,还有脸请我们英法两国原谅。早知如此,当时攻打德国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顺手把它给灭了。”
    萨科齐上将苦笑着说道:“总统阁下,你还是别嚷了,再嚷,瑞士那边也听不到。想一下,法国要是处于瑞士这种情况,总统阁下会怎么办?协约国败局已定,瑞士何苦为了保持一个所谓的永久中立国地地位,而得罪正士气旺盛地同盟国军队呢。要知道,同盟国军队所动员的兵力,是瑞士人口地二十倍以上,你就是再给他们十个胆,他们也不敢不答应同盟国的要求。说老实话,当年要不是想着利用瑞士那永久中立国的地位,与德国人进行某利私底下的联系,估计瑞士早就被我们干掉了吧,怎么可能等到让同盟国动手?现在最关键的问题不是生气,而是判断一下,同盟国如此行事的用意何在。”
    “还用判断什么啊,挺明白的事情。奥匈帝国的目的是科尔马和贝尔福,我们在这两个地方驻军近四十万,是一支不小的战略力量,一旦这支力量投入到敦刻尔克战场,将会对战局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这又是一次佯攻,拖住这两个地方的兵力,拖住南锡的兵力。我敢保证,用不了几天,就会有几十万奥匈帝国大军进驻瑞士,说不定还会包括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保加利亚王国的兵力,总加起来可能会超过百万。”
    同盟国多方进攻,可是,主攻方向却是静悄悄的,这让戴高乐很是难受。在与手下将领交流意见并与英国首相布莱尔多次商量之后,戴高乐还是决定,现阶段最好是乖一点儿,以不变应万变,看看情况再说。毕竟,同盟国可以在某条战线失败,他们的兵力足够连着发动几次的大规模总攻,而协约国则不行,他们败不起啊,只要失败一次,对协约国来说就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连着三天,中国空军对梅斯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前前后后出动的飞机已经达到了三万架次左右,以梅斯为中心的联军防线可倒了大霉。三万架次的飞机啊,就算一半是“飞鹰”一型,一半是“飞鹰”二型,投下来的炸弹,也有四万多吨。这可是四万多吨中国人的高爆炸弹,其威力跟协约国搞出来的那些炸弹,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根本就无法做比较。梅斯城内,屋倒墙毁,几乎没有一座还站着的建筑。不过,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梅斯城已经成了一座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垃圾场了,可是实际上,中国空军对法国工事的破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在遭受了中国空军连续不断的打击后,法国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考虑新型的阵地战战法。以往的那种堑壕战,在面对中国空军的时候已经不适用了,那简直是一个钢筋混凝土做成的棺材,一旦被重镑航空炸弹击中,里面的士兵一个也别想跑,连具完整的尸体都找不到。堑壕对天敞开着,正好凑炸弹落下;周围密闭的空间,让士兵们不能顺利地逃跑;里面的防炮壕,在面对巨型炸弹爆炸时产生的强大气浪时,束手无策。在布尔格之战中,一颗五百公斤的重镑炸弹击中,就有可能夺去一个连甚至更多士兵的生命,而在以前,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几十发炮弹能够干掉一个士兵,那些指挥官们就会偷着乐了。在索姆河战役中,数万门协约国的重炮对德国的阵地整整打了七天七夜,发射的炮弹无数,可结果呢,德国军队的损失也不过几万人而已。空军的崛起并加入战局,改变了整个战争的形式,对于没有制空权的法国人和英国人来说,只能想办法在其它方面进行补救了。
    第十四部 第五十章 攻打梅斯
     更新时间:2009…3…24 14:16:44 本章字数:3165
    法国是一个真正的军事大国,如果不考虑其士兵战斗精神并撇开刚刚出现的空军不算,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法国都可以排在世界的前五名。战前法国海军的吨位可以排在世界的前三,不过,由于其世界上有名的海军士兵素质,其战斗力被排在第五名左右。陆军就更加厉害了,法国人一直自称是世界第一陆军大国,虽然有些言过于实,不过,单论武器装备及兵员数量等,排在前三那是绝对可以的。除了德国和中国外,法国人没有把其它的国家放在眼里过。美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他们的士兵虽然装备精良,可是,兵员不多;俄罗斯士兵人数众多,可是,其武器装备差得可怜,都不是法国人的对手。
    法国人在军事上的投入相当多,也因此,他们对军事新事物的研究也相当透彻。空中出现了新威胁,法国人发现,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在空中与中国人相抗衡,为了尽可能减少空军对自己军队的威胁,法国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投巨资研制防空火炮,研制新型飞机等等。只是,他们研制出来的防空火炮射高不够,打不到中国人,研制出来的新型飞机就更加不用说了,一上空就遭到中国人的痛击,只不过几个月时间,法国的空军就只剩下了一个空架子,想找到一架能飞的东西都有点儿困难。不过,法国人在研制防空的新工事方面,却有着相当大的成效。一看堑壕不行,相当于把士兵送进钢筋混凝土棺材里,然后再抬着送到中国人的炸弹前面,死伤格外严重,所以,法国人用了十几天的时间,设计出了一种新的防御工事,并将其应用在了压力最大的东北以及东部前线。以梅斯为例。这里的工事,全是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半封闭半地下工事。单位面积内的屯兵人数不多,火力点处处,很多火力点都隐藏在想象不到地地方。有些移动不方便的重炮,也被设成了固定重炮,藏在工事里面。炮口对准了最最危险地方向。工事与工事之间,用明的或者暗的战壕相互联通,这些战壕。即可以做为交通壕,在战时也可以做为阻击对方步兵进攻的有效工事。空袭时,士兵们大部分躲进半地下工事里面,就算重镑炸弹穿透了工事,把里面的士兵一扫而光,可是,附近地其它工事却不会受到影响。如此一来,就大大地减少了士兵的伤亡。
    连着三天的轰炸,虽然梅斯及其附近地区地地面建筑全被炸了个精光,可是,半地下工事却大部分存在,里面的士兵伤亡也并不是很大。重炮的损失倒是不少,除了几天前为威慑德国、把一部分重炮拖出掩体,结果遭到中国空军袭击而损失惨重外,最最关键的一点是。法国人的时间不足,他们在修建完屯兵工事外,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和建材去修建重炮掩体了,起码有六七成的重炮还呆在野外的掩体里面,这些重炮,自然而然就成了中国空军最喜欢地目标了。防空火炮的损失更加惨重,不为别的。你防空火炮想打中国的飞机。肯定就得暴露自己的藏身之处,正好凑中国飞行员们练一练投弹巧。
    六月二十八日凌晨。德军的地面进攻战开始了。正如前线指挥官施里芬所预料的那样,梅斯城及附近地区,已经成了一个垃圾场,空中侦察得知,那里没有一栋仍然站着的建筑,而且,好象也没有看到几个正在地面防守的士兵。施里芬当然知道法国地防御工事跟以往的不一样,可是,他对中国空军的炸弹有着一种莫名的信任,他认为,在如此的轰炸下,法国士兵要么死伤大半,要么早就已经放下武器,有多远跑多远去了,所谓的半地下工事,根本就对付不了中国的空军。所以,侦察飞机没看见多少士兵,在施里芬看来,是相当正常地。
    施里芬元帅是一个有着丰富做战经验较极高军事才能地老将,在同盟国中威名赫赫,当上德军的第一号人物也有些年头了。不过,施里芬有一个最大地缺点,他总是过于信任自己的部队,过于信任自己手中所握着的牌。刚开战时,施里芬设计了一个闻名于世的“施里芬计划”,计划中,德军将在几个月之内击败法国,逼法军投降后,再调过头来跟俄罗斯做战。按理说,施里芬的计划也没有多大的缺点,以前几十年法军的表现来说,这个计划的可行性相当高。只是没有想到,现在的战争已经进入了堑壕时代,进入了机枪加铁丝网的时代,施里芬的计划倒在了法国的马克泌机枪之下,激战数年,不但不得从法国境内撤出,就连德国自己都被协约国占领了大半。当然,这与意大利叛变以及美国突然加入战争有关,可是,再怎么说,做为德军的总指挥,开战之前过于乐观,怎么着也摆脱不了关系吧。
    此次攻打梅斯,施里芬元帅的老毛病又犯了。他认为,梅斯一带只有二十五万英法联军,其中,英国人五万,法国军队二十万,按照他的战斗力计划,法军满打满算,也只能当成八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