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工业中华-第6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器装备上略有亮点外,与其他腐朽的军队并无二样,而自己统帅的这广东六镇军,则是真正又有军魂的士兵

    而他们的军魂则来自于那个缔造他的教官,军官、士兵都知道他们为谁而战,不仅仅是为了战功、荣誉,他们身后还是各自的家小、两广五千万民众

    沉思中周瑞东的思绪飞的很远,想了很多,终于,门外传来了急促的奔跑声,很快门口的亲兵大声的报告:“大人,一镇陈冬、情报司欧阳大人到了”

    周瑞东站起身,来到桌案前看了看那个花翎顶戴,然后微微一笑来到门口,挑起书屋的帘子,看了看门外这两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年轻人,三人忽然间都是会心一笑

    欧阳庆别看现在可是秦总督座下相当神秘的人物,寻常人根本都不知晓南洋体系内有这么一号大人物,不过体系内的高层可是清楚的很,不过他当年也是马尾学堂出身,在周瑞东的一营任小队长而已

    不过,由于在越北对法作战中被单列为情报司进行前敌情报侦察,这位不起眼的欧阳庆一小子似乎找到了最适合他的位置,由于出sè的情报功绩,这才被周瑞东举荐给秦铠,他们未曾在一起共事,细数起来也有数年之久了

    “欧阳,没想到这一次又要携手啦”周瑞东难得露出一丝欣喜的神情,伸手一把拉住欧阳庆的胳膊,两人手挽着手进了屋内

    欧阳庆只是便装,看起来像是一个商贾,不过脸上平静沉稳之sè却未有丝毫变化,只是在与周瑞东携手的一刻略显暖意,这可都是同窗好友,跟随教官奋斗着7年来,丝毫未有懈怠和放松,那不都是等着这只在脑海中出现过的时刻

    三人坐下后,欧阳庆看了看旁边端坐的陈冬,陈冬也是他们的同窗,同为秦大总督当年的一期子弟,光这份资历,现在在南洋体系内就是一份吓死人的资本,“瑞东,阿冬,běi jing那边的计划已经在落实了,岑鹏、刘盛负责具体的实施,他们负责的是a计划,我这边还有一个替代的b计划,一旦他们失手,将由我亲自来主持”

    周瑞东脸sè凝重,要由这位情报司的大佬亲自赴险,可见对这次任务的极端重视,虽然目前a计划的内容,他也并不是十分的清楚,那是有教官亲自联络和指挥的计划,但是,结果他和欧阳庆都早已预料到了那将会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地震

    他想了想,也没有深入这秘密计划的意思,而是直奔主题,“廊坊军学校,从10月20ri起就会进行长途拉练,计划是从廊坊乘船出海,到海城、辽阳编练当然,这只是幌子,陈冬的4个营会入驻,3个步兵营、一个炮营,那地方不大,再多人的话,就不好遮掩了!”

    陈冬点点头,接口说道:“4个步兵营都是从一镇12营中特别挑选的,军官全部是青年社的骨干,士兵也是清一sè老兵,绝对的jing锐和可靠”

    说道这里,欧阳庆想了想,还是追问道:“瑞东,四个营?好像不大够把,京师的禁军八旗有兵4万余不过都是些老爷兵,缺额严重,倒是小患,固安有淮军4营、通州有练军2营、顺义、昌河、大兴三地各有练军一营,恐不受节制”

    周瑞东点点头,“10月1ri起,我亲帅一镇5个营、三镇7个营由吕提督协助到琉球岛进行登录作战训练,北面将由一直内河炮艇编队到上海来进行船体维护,估计到时候真好泊在天津港”

    “教官一再强调,一定要等候最佳机会,电报线已经拉到廊坊了,一旦有风吹草低,到时候务必控制先控制电报局,北洋舰队进不了内河,最坏打算是他们封锁天津卫海口,这自然由教官和吕翰来处理,不过教官说了,李中堂那边应该不会是最大的问题”

    “对京城才是问题的关键,就怕事情起不来,”周瑞东仔细听着欧阳庆的分析,他身后墙上的一副地图上,早已在京师周围标注了密密麻麻的记号,这是一次不允许有任何差错的大行动,他对于入驻廊坊的队伍,jing细到每个人的情况都进行单独核验

    “后天一早,我就出发了,先陪郑观应大人跑一趟两江、两淮,所有消息都由我这里单线联系,马尾海运的货船泊在廊坊南亭码头,若有异动,可保退路无忧”

    三人商谈到深夜,第二天,陆军部的动员令就已经下发到各镇,不过消息进行了全面封锁,军官士兵们得到的命令是要进行两个月的实战训练,这对于拥有长期实战经验的粤军六镇来说倒也是寻常的事情,只是这一次的时间拉得有些长

    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第533章 功德寺() 
10月的běi jing城已入初冬,肃杀的西北风吹来,来往的路人都夹紧身上的袄子紧走几步,虽然福建报上清流干将们关于缅甸问题的讨论还在继续,不过在京城里,这问题的争执显然已经渐渐的平息了

    礼亲王世铎对于自己处置这起复杂藩属国纠纷上的策略自然是十分满意,整件事情的处置,他都跟醇亲王仔细报告过了,而醇亲王对于让云贵总督岑毓英出兵缅甸边境之事,还是进行了小小的微调

    这也是唯一让世铎感到有些奇怪的地方,侍郎宝廷和几个兵部官员竟然十分凑巧的在这时刻上奏,请从云南出兵缅甸,扶持缅甸王西保,至少为藩属国保住一片领土,在后续与英国人的谈判中也好留有余地

    对此,宫里面刚开始似乎略有不喜,不过经过醇亲王奕譞和礼亲王世铎解释后,这只是象征xing的驻兵,并不谋求与英国人交战,英国人那边有李中堂大人正在谈判解决,这件事情倒也就波澜不惊的推了下去

    麻烦推给了云贵总督岑毓英,为此,世铎还专门拍发了电报,请这位在西南权势滔天的大佬尽早出兵,甚至允了来年云贵的饷银尽早派发这等上好条件,就是这样,世铎还是担心这岑毓英借故拖延,到时候英国人真的打倒边境上了,那自己要做的文章可就难了

    不料,岑毓英那边接到军机处的电报后倒是很快复电了,岑毓英称病卧在榻所以让他弟弟岑毓宝领兵镇守缅中边境,另外派出腾跃杜斯李文秀入缅甸探查情况,准备发兵南堪、孟休二城,原本这就是云南边兵曾今驻扎过的地方重入驻十分容易

    世铎见事情办的顺利,倒也是大喜,不过又恐岑家军在缅甸惹出乱子来,忙以醇亲王的名义急电岑毓英,电文罗里啰嗦一大通道理,只是这要说的内容只有八个大字——“谨守边防,勿动刀兵”

    在他看来,和英国人在缅甸的纠纷一切都可以以谈判来解决,只要许以一些小利,英国肯定不敢明目张胆就把这缅甸给吞了,毕竟中法为了越南之事的大战可就是眼前才几年的事情,一切似乎都在他运筹帷幄之中

    10月25ri是翁同龢小寿诞,贵为帝师的他自然不放过这次彰显圣眷的机会,虽然现在这个小皇帝还只是宫内那个女人的傀儡而已,不过没有一个人会认为,马上就要亲政的皇帝,ri后会是一个傀儡

    虽然太后还要训政一些时ri,但是按照大清祖制这太后训政原本也就是多余的,这也就是给宫里那个老太太一些必要的礼遇而已何况这还是小皇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主动提出来的建议,这面子满朝上下谁又能不给

    所以,几年的翁府寿诞显得格外隆重,毕竟平ri里能够上这位清流大佬的门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现在有机会套套近乎,留个印象,ri后有帝师提点一二,那可都是一辈子受用不尽的好处

    翁同龢倒也并非是有意如此炫耀,不过这寿宴摆下后,却意外的有些收不住手,前来拜会的官员、门生络绎不绝,而在寿宴上,一些下面人溜须拍马之言多少有些过头了,而作为寿宴必须的环节,今年贺寿的辞赋未免就显得太多了点

    对此,按照惯例是由主家悬挂于寿宴厅内供众人观瞻的,不过等下午时分翁同龢自己到宴厅走了一圈时,却被其中十几幅辞赋吓了一跳,也不知道是那个门生写的,竟然在文章中将小皇帝睿智**都刻意写成是因为有自己这个严师所致这自然是赤果果的马屁,不过现在却有些不合时宜

    大清的皇帝陛下,怎么说那也是太后一手培养的,就是自己这个帝师,那也是太后为皇帝陛下亲自选定的

    翁同龢皱着眉头仔细看了看题跋,似乎是几个并不太熟悉的门生子弟,看看络绎不绝进进出出的贺客,这让他皱了皱眉头,立刻吩咐仆人取下这些辞赋,等进屋后,他还是觉得不放心,又让管家把宴厅内的所有贺词都撤了

    这原本就是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了,不过却在一个极不合时宜的情况下呈送到了慈禧的面前,正在为自己毫无意的圣寿节发愁的老女人,忽然又听到下面人竟然因为小皇帝快要亲政,都跑去巴结那位帝师

    结果,小皇帝和翁同龢以及几位教授皇帝科目的老师都被叫去慈宁宫请安,而慈禧却意外的多休息了半个时辰才出来,当着还不知道什么情况的小皇帝,慈禧是指桑骂槐、劈头盖脸给了翁同龢一通臭骂,随后也不听什么解释,直接拂袖而去

    小皇帝不明就里,不过他为人可不笨,回到御书房便找他老师翁同龢商议这事,翁同龢自然不便隐瞒,他也大致猜到了应该是自己寿宴上出了的那点纰漏,不过小皇帝听了之后,却是脸sèyin晴不定

    他的前任,太后的亲子同治帝当年事情,宫里面可不是什么秘闻,太后一手把持的朝政,同治帝可是做了一辈子的木偶这个和自己有着血亲关系到姨母,小皇帝载湉可清楚的很,那绝对不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

    翁同龢退下后,光绪皇帝左思右想,自然心中颇多惊惧,毕竟他这十几年的皇帝可都是在慈禧垂帘听政下做的傀儡,虽然依据祖制,过了年之后,很快就会安排亲政仪式,但是同治皇帝的经历却在让他看到一些危机

    而随着皇帝亲政的倒计时,除了翁同龢向光绪推荐了几位清流干将外,现任的广州将军志锐也推荐了翰林编修文廷式而这位文大学士现在已经成为了除翁同龢外、帝党的一位重要人物,当ri,文廷式正在醇亲王府中赴宴,结果接到光绪召见的消息匆匆离开醇亲王府,入宫后,一直到傍晚时分才出来

    原本这也只是凑巧而已,不过这些消息却不知为何很快就落到了李莲英的耳朵里,这位总管太监自然是忠心耿耿的又瞅了机会报给了慈禧,不过因为这一次涉及到小皇帝的亲爹、醇亲王奕譞,所以李莲英倒也没有落井下石的意味,趁着太后听戏正乐呵的时候才小声的报告了一番

    不过这一次,慈禧的反应显然也出乎了这位小莲子的意料,竟然立刻摆驾回宫,当天就召见了醇亲王奕譞而奕譞当天回府之后就告病闭门谢客数ri,就是帝师翁同龢过门拜访也被婉拒,这让京师的气氛一时间颇为紧张

    京城出了德胜门西北的功德寺早就残破了多年,不过最近忽然从南面来了几位贵人,通过附近天光寺的普正方丈提出要重修这座古刹这自然是好事情,很快,贵人就招来了一帮子瓦工木匠开始在功德寺的旧址上大兴土木

    功德寺原本就地方偏远,这地方上的差役倒也来看过一回收了好处后自然再也不来打搅,这可是修庙积功德的事情拿了银子自然也要积一份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