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工业中华-第1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他在听完了鲍尔的抱怨后,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制衡手段已经发挥出了作用,“亲爱的鲍尔,贵国在对华问题上,可远不像你这样的公正,而最终导致中英军事冲突的杯具,你的来意,我已然明白,但可能完全无法满足贵国的要求,中国的贸易将是开放和公平的,我们的工厂。也不可能将来自海外的订单置之不理……我想,这一点你一定可以理解!”

    “啊……秦总理,这一点格莱斯顿首相和内阁都非常理解,所以,大英帝国希望能在某些方面与伟大的中国达成一致意见!”鲍尔一脸期待、略显无耻的开口逢迎起秦铠来,同时,他取出随身的公文放到秦铠面前,“秦总理,这是伦敦方面的一些建议,请您务必考虑一下!”

    鲍尔对于秦铠这样的回答。显然早有心理准备,这一次的上海军事博览会,拥有欧洲极大军事优势大英帝国,也不得不拼命购入那些拥有极端军事价值的产品和技术。而中国人显然对于和欧洲的贸易拥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包括短途无线电在内的产品,除了一次性授权费外,英国企业每仿制一件,都将缴纳2000英镑的巨额专利费。

    问题是,英国海军部以及承接建造军用无线电的彼德摩尔军工厂在研究了中国的技术授权后。都意识到另外一个严峻的问题,这项技术和之前在德国间谍传回的信息,都表明了一点——德国方面可能在一年、甚至更早的时间前已经获得了技术授权,或者是已经获得了类似的产品,这让英国人极度抓狂,在无线电技术上,即便是工业实力强劲的大英帝国,依然是个门外汉,而自己的敌人,则已经在这方面领先了!

    所以,鲍尔此行的真正目的,事实上只有一个,那就是延缓中国技术上的对外扩散,为英国追赶这方面的落后地位争取到时间……而现实是,中国政府在技术和军备上的扩散,已经完全进入了常态化!

    秦铠笑眯眯的接过来公文,掠过那些外交术语后,英国人的意图已经表露无遗……甚至,在两国极度军事对抗刚刚结束不到两年的时间,英国政府甚至将数年前的想法重新提了出来,格莱斯顿首相甚至希望与中国建立军事同盟,以稳固两国共同关心的海外贸易以及军事协作。

    不过,对于同盟……秦铠自然明白这其中的意味,对于现在的中国,那就意味着义务……尤其是如今欧洲纷乱格局之下,更是如此,所以……他立刻否决了这一条,“亲爱的鲍尔,中国政府是一个崇尚和平的政府,建立军事意义上的同盟有违我国对人民的承诺,这一点,恐怕无法给出让你满意的答案!”

    鲍尔脸上立刻显露出极大的失望,威廉?格莱斯顿首相以及伦敦内阁对于达成同盟,事实上自我感觉良好,即便中国拥有不俗的军事优势,但是,两国事实上的利益冲突并不明显,即便在远东,得益于秦铠低调的自由港政策,在达成了停火协议后,两国贸易额已经迅速恢复,并且处在高速增长中。

    至于南非的那场小小的冲突,在伦敦看来,不过是爱好扩张中国政府的一个小小尝试,毕竟,这时代唯一的殖民地空间,已仅仅存在于非洲大陆,不过,在预判过中国国内一系列的政策后,英国的高层也判断,中国并没有在遥远非洲大规模扩张的意图,中国政府如今更紧迫的任务在于国内。

    鲍尔眼看着最大的外交计划受挫,倒是表现出了充足的应对能力,他立刻追问道:“秦总理,大英帝国对于促成两国的同盟,可以说是极为重视,您不同意两国为和平而达成的军事互助计划,能否给我一个向伦敦方面反馈的原因……”

    “这也需要原因呢?”秦铠微微一笑的反问了一句。不过略一思索,立刻自信的说道:“亲爱的鲍尔,你也在中国已经工作是十余年,作为新政府的领导人。我的首要任务是让新中国和他的人民富裕、强大,而不是为同盟国的利益付出,所以,我更看重的是国家的利益,事实上。以目前中国的力量而言,我们完全没有需要同盟国来共同对抗的敌人!”

    这番话立刻让鲍尔也哑口无言,秦铠率领的中**队,确实为为中国打下了难以逾越的巨大伟业,遥远的国境线,向北一直延伸到贝尔加湖,向南直抵南海尽头,就是法国、英国在南亚的些许殖民地,事实上已经被中国和他的藩属国彻底的包围,而且。这个庞大国家,如今依然拥有超过80个师的庞大军力,更惊人的是,常规军力外还有数倍之多的预备役,这在战时就是随时随地的正规军!

    不过,显然鲍尔不甘心就这样向伦敦方面报告,他立刻决定,即便作出一些外交让步,也必须让中国政府不在欧洲局势上为大英帝国添乱……好在,今天看起来这位秦大总理似乎十分有空。尽管鲍尔提出各种建议,都被一一否决,但他竟然获得了整整一个上午的会谈时间,这完全出乎了意料!

    最终。在中午之前,秦铠虽然一再拒绝了一系列的中英合作设想,但最终还是在鲍尔的死缠烂打下,最终勉强接受了一个后来被称为《中英军事协定草案》的建议,相比之前鲍尔提出的中英同盟条款中一系列的同盟义务,这个军事协定中几乎完全撇除了双方的军事义务。取而代之的是双方在军事贸易商、技术壁垒上的一些婉转措辞!

    鲍尔代表英国政府向秦铠保证,大英帝国愿意促成欧洲各国向中国提供贸易保护,享受恰当的低关税政策,当然,即便是大英帝国也无法去说服德意志帝国取消他们高关税壁垒,但鲍尔确信,英国政府能够在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多个国家发挥极其关键的作用。

    双方为此将实现海上护卫的互相协作,当然,护卫的内容仅限于两国贸易,这一条款倒是其中最让秦铠关心,在中英战争结束后的近两年间,中国海军为了远洋护航,开列了巨额的海军军费,这已经是在极其低廉的中**制下的价格,若是采用欧洲的募兵制,估计财政部总长唐绍仪又要来找自己麻烦了!

    如果这一系列的条款兑现,对于海外贸易正蓬勃增长的中国而言,将意味着一大笔惊人的国家收益……既然英国人主动提出,他自然也就顺手笑纳,而替英国政府花钱的鲍尔,显然也对于这其中的利益心知肚明,不过,要维系日不落帝国的荣耀,这点点的代价,显然是必须的!

    出于对英国人慷慨的回报,秦铠十分小气的表示,中国政府愿意向英国出售尚处于机密状态的潜艇技术,并且可以以授权费的形式,向英国转让相关技术……当然,如今转让的,仅仅是4年前旧式的海狼级100吨潜艇的技术,续航能力、水下作战能力也就是刚刚能用而已!

    不过,这已经足以让英国人感到满意,毕竟,相比与战列舰、巡洋舰技术上的壁垒,潜艇技术显然是英国人目前另一个巨大的短板,英国海军部下令由德文波特海军造船厂试制的潜艇,至今没有成果,而如果能够直接从中国获得该项技术,很显然,英国的工业能力将能很快消化相关技术!

    最终,秦铠同意,在《中英军事协定草案》末尾添上了相关技术转让的原则,大英帝国希望能够获得中国在各类技术上排他性的转让优先权,也就说,鲍尔希望,中国政府如果有新技术要转让,英国政府希望购买后,就暂时不能卖给其他国家!

    英国人既然希望做冤大头,秦铠自然立刻满足了对方,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潜艇技术,他立刻告诉鲍尔,如果英国政府不希望中国向德国、奥匈甚至是法国、俄国出售该技术,那就必须支付至少300万英镑的排他权益费用……这让鲍尔直接差点吐血。

    一艘100吨的海狼级潜艇,秦铠算上专利授权,也才开了20万英镑,结果一个权益约定,就要让大英帝国付出15倍的价格,但这决定权显然并不在于他,他立刻表示,他将立刻向国内报告,但希望秦铠在条约签署前,确保不给欧洲添乱!

    秦铠微笑的立刻同意了这一小小的要求,但事实上,在送走鲍尔后的不到一个小时,一封机密电报送来来自欧洲的消息,立刻让他决定再次在英国搞点事情!(。)

第1121章 免费的射击指挥仪() 
3月的伦敦,依然寒冷而又潮湿,不过,随着全球第十四次经济危机的过去,英国经济开始大面积复苏,不过,中英战争的失利虽然让大英帝国在远东跌了面积,但却意外的刺激了英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两年间,皇家海军迫不及待的发布了一系列的招标,战列舰的吨位也在欧洲邻国的刺激下飞涨。

    毫无疑问,在这个巨舰大炮横行于大海的时代,战列舰是所有战舰中最具威慑力也是最为复杂的,对于建造条件的要求无疑也是最为严苛的,同时对于武备、装甲、动力装置、船体等分系统的设计制造能力以及整合能力也有着极高要求。

    而大英帝国在这方面无疑有着世界各国都没有的巨大优势,即便是如今堪称主力的威严级战列舰,整个英国就拥有十二家大型造船厂能够拿到竞标的入场券,而在同时,各家造船厂也在进行的更长远的计划,纷纷兴建两万吨以上的巨型船坞。

    迅猛增长的海军军备竞赛,也向英国工业界注入了巨大的火力,参与战舰外围产品供应的私营公司,也迅速扩大在装甲板、动力系统以及所有军方提到的周边产业上的投入!而各大工业集团对小公司的兼并也是越演愈烈……

    位于伦敦的泰晤士钢铁厂显然也激情澎湃的投入到这一前途远大的工业竞争之中,不过,引发秦铠注意的,显然不是这座刚刚获得雷神级战列巡洋舰建造大单的重工集团,而是在钢铁厂附近、旨在为钢铁厂提供小型精密配件的一家机械厂——海森伯精密机械公司。

    英国海军在远东失利后,从未停止过对失利原因的思考,而在费舍尔上台后,关于传说中中国海军使用的射击指挥仪早已经让这些英国将军们耳朵磨出老茧了,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射击指挥系统,至少在英国的战舰上从未出现过。

    不过,得益于英国工业能力上的历史积淀。1893年,巴尔…斯特劳德公司已经研发出第一代军用测距仪,而之后,英国获得了中国方面转让的TX90型测距仪。购买相关技术授权后,巴尔…斯特劳德公司为皇家海军制造出来第二代性能先进的FA2型测距仪。

    事实上,FA2型测距仪就目前性能而言,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准确定,受益于英国工业在光学系统制造上的先进性能。这型配置5英尺基线、16倍光学系统放大率的测距仪,在6000米的距离上,测距误差不超过150米,完全达到3%以下的技术要求,这已经基本与中国出口型的测距仪性能接近。

    但是,将距离转换为真正意义上的火炮控制数据,这对于英国海军而言,依然是完全摸不找方向的事情,不过,9个月前英国谍报人员偶尔从德国伏尔铿造船厂正在舾装的皇帝级战列巡洋舰上观测到一具据认为是德制射击指挥仪的设备。这让英国海军部更加迫切的提出了加速研发的需求。

    1895年5月,海军部就此进行了公开竞标,不过,很显然这玩意可不是什么高利润产业,即便算上专利授权费,海军方面提供的采购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