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暴君刘璋-第6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里像西域,因为不断与中亚交互,环境不好资源又少,中原王朝不重视,几千年也没同化掉。



虽然都是领土,但刘璋觉得应该重心在东部,这样有利于华夏今后的发展。



“就拿土地来说,辽东,高句丽,就能比西域产出多,海洋,不止可以供渔民打渔,还有许多资源。



所以本王想将重心放在东部。”



“蜀王的其他意思,曹冲听不太懂,但是曹冲知道一点,如果往东发展都极致,有大洋包围,我们大汉会更安全。”



曹冲沉思一会:“说实话,曹冲也不理解蜀王心里想的什么,为什么扩张了这么大的大汉版图,许多地方,比如莎车以西,高句丽,基本都是累赘,会花费大汉大量的钱财去控制,得不偿失。



不过既然这些君王的野心,而且现在大汉在蜀王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粮食丰足,兵力强盛,那扩张是必然的,也没什么不合情理。



如果蜀王一定要将战略东移,要向东发展到极致,所有东部领土濒临海洋,那都城必定要从长安往东北方向移动,以便控制辽东,高句丽,甚至征服高句丽以南国家。



我觉得蓟县就不错。”



“你和我想到一起去了。”刘璋说道,还真没想到曹冲这么聪明,竟然一下子就和自己想的一样。



曹冲却摇摇头:“蜀王恕罪,曹冲只是猜的,蜀王将蓟县改为北平县,渔阳郡改为北平郡,又花大力气整治,把蒋琬调到那里当一个太守。



在联想蜀王刚才说的话,所以曹冲猜测了一下。”



刘璋略有些尴尬,这些神童反应也太敏捷了吧。



曹冲继续道:“北平县,虽然以前是燕国都城,但是相较于其他国家都城,邯郸,邺城,北海等,还差的远,更别说长安洛阳成都,只比江东三城好一点。”



蜀王能想到北平县,实在匪夷所思,不过曹冲现在看地图,还真觉得这个地方很符合蜀王的野心。



北平县位于幽州西部,距离高句丽较近,如果这个地方为都城,征服高句丽后,管理起来实在不费什么力气。



曹冲预计,只要政策连续,大汉不生变故,高句丽必然变成大汉的固有领土,再往南扩张不是什么难事,不出意外,蜀王的东部野心将很容易达成。



其次,就战略地位来说,北平可谓天子守国门,蜀王野心囊括北方草原,北平正好制住北方草原。



北平以北,科尔沁草原(那时又叫火儿慎,鬼方,科尔沁之名已经出现,这里取熟悉的地名)以及东部其他肥美草原,自古是北方民族诞生和发展之地,仅次于河套。



大汉如果定都这里,北方草原就在掌中,只是。”



曹冲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凡事有利就有弊。首先幽州穷困,定为京城要消耗很大的人力物力。



北平靠北,那西南滇州,西域之地的控制肯定会受影响。



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以蜀王在益州,滇州的影响力,西域的完整都护模式,再加上大汉现在丰富的物力,解决起来不难。



最难的是。”曹冲说道这里仰起头看向刘璋,沉声道:“定都北平,不符合川军麾下众臣的利益。”



刘璋听着曹冲说话,也坐到了地上,听到曹冲最后一句话,刘璋心里一动,曹冲真的看到了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刘璋心中最大的忧虑。



曹冲是三国时代的人,对自己定都北平只能分析出这些好处,那就是对朝鲜半岛和北方草原的控制。



但是刘璋深深知道,定都东部城市,面对着海洋,对华夏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西域以西,根本就是鸟不拉屎的地方。



可是这的确不符合众臣工利益。



首先,现在川军下面,尤其是粮食丰收以后,涌现出大批的商人,这些商人除了国内买卖,最大的仰仗就是西南丝绸之路和西域丝绸之路。



如果定都北平,他们还是可以继续买卖,但是毕竟京城才是一个国家的中心,也是商人总部聚集地,如果往北平运输,这会浪费很多。



商人是不会赞成迁都北平的。



而说到臣工,别看曹操麾下那么多文武投降川军,实际上大部分魏军文官都没投效,川军的文官大多来自西部。



谁都有乡土情结,谁愿意大老远跑到燕京。



刘璋不觉得这个迁都措施,会得到多少人支持,不止那些考虑自己利益的臣工和商人,包括黄月英这些人,肯定也不会理解自己。



但是刘璋必须这样做,第一是东部资源比西域和中亚多,应该成为重心,第二为了控制北方草原和朝鲜半岛,第三,有利于华夏后世发展,第四,如曹冲所说,面对海洋,领土稳固。



第五,刘璋何尝不想削弱川军现在的文武影响力,川军起源于西部,发展于西部,东部定鼎太快了,以后肯定东西分化。



如果定都北平,很好的平衡了这种效果,不会形成西部保守势力,更有利于统和。



这些理由,已经足够让刘璋下定决心迁都。



这也是他命令王越打下高句丽的原因,如果定都长安,高句丽就算打下来也守不住,可是定都北平,就会完全不一样。



“这就是我为什么找你来商议的原因。”刘璋对曹冲说道。



曹冲睁大眼睛看着刘璋,眼睛很清澈,可是眼神却很复杂,过了好一会,曹冲道:“蜀王,你这是把我当枪使。”



刘璋这是要让曹冲来主持迁都,曹冲心里何尝不明白,只要自己接下这个任务,那所有反对势力,矛头都会对准自己。



明显的,原川军官员不会愿意迁都,自己一个东部人,还是曹操的儿子,跑来支持迁都东部,迁都到偏僻的幽州。



别人很容易就想到,自己这是削弱原川军集团,然后为东部和北部人谋取利益,这不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吗?



“你敢当这把枪吗?”刘璋问道。



“可以先迁都邺城吗?”



“不行,一步到位。”刘璋坚决地说道。



曹冲皱起了眉头,作为一个好学而且有才的人,曹冲是不想就这么荒废,从此以后过普通人生活的,总是想一展所长。



所以刘璋愿意委任他重任,他乐于接受。



可是这个任务简直就是烫手山芋,搞不好就得死在那些川军臣子手上,自古以来这种得罪众人利益的举动,出头的人都是一个死。



不过以刘璋的强势,曹冲至少不是很担心在刘璋有生之年变卦。



第九百四十四章周瑜入江东



曹冲转念一想,如果不是这么烫手的山芋,刘璋需要自己吗?



一般的任务,刘璋**不到人,非得要他曹冲?



自己本是曹操的儿子,魏军灭亡后不该为官的人,现在这无疑是个重任,如果自己因为烫手就不敢接受,那自己也太庸弱了吧?



曹冲看着地上的地图半响,对刘璋道:“好,主公,曹冲接下了。”



“好,有任何困难,找我。”刘璋说道。



“这幅地图我拿走了。”曹冲卷起地图,略显吃力地抱了出去。



第二曰,曹冲被破格册封为河北总提调官,这是川军继任用女子为官,周不疑未及冠礼从政之后,又一次大胆用人。



但是这次任用曹冲,相比于任用女子为官,没有缓冲,相比于任用周不疑,年龄更小,而且还是曹操的儿子,消息立刻传遍天下,一片哗然。



但是因为这河北总提调官,听起来很大,可是没有人摸得着头脑这是干嘛的,幽州牧,冀州牧都已经敲定,各行各事,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总提调官还有什么权力。



后来,直到曹冲在北平郡建立安居点,所有河北,幽州难民,草原移民全部移居北平郡,所有人明白了,完全这是个赈灾的官。



于是再也没人在意。



只是商人嗅觉灵敏,北平县这么大阵仗扩建,吸收这么多难民,肯定是要扩建为北方重镇,很多人都猜测这是为了制衡草原和实现对辽东的控制。



大批商人进驻北平郡,建立商户和作坊分部,每一个大城市,这些商人都不会放过的,只是比起长安的投资规模,实在小了太多。



建立安居点后,趁着还没播种,曹冲划出了几条道路建设线,分别是北平郡通往邺城,北海,洛阳,河套的。



准备在农闲时,让道路经过的当地人,以及移居北平的难民修筑道路,提供报酬后,改善难民生活。



除此之外,曹冲还规划了一条连通海河(起太行山注入渤海湾,京杭大运河北方)和黄河的运河,打算用十年到二十年时间完成。



并且试图挖通颖水到淮河,连通春秋时期挖掘的邗沟(京杭大运河最古老时期的河段,连通淮河长江钱塘江)。



不过这只是曹冲放出的风声,他只是河北总提调,管不到中原。



如此大的工程规划,引起了许多人的警惕,不过还是不知道要干什么,看到刘璋默许,以为刘璋这是为了加强幽州与中原联系,以此增强控制北方草原和朝鲜半岛的能力。



这样大的工程出现后,大批商人涌动,准备在这些大工程中攫一杯羹。



刘璋看着曹冲用这种方式开展前奏,为北平成为都城提供交通和必要的基础建设条件,同时加强北平的繁华,也没什么,这应该是最温和的方式了。



只是该爆发的矛盾迟早会爆发,那是回避不了的。



所有东征的兵力,刘璋没有往长安回调。



曹彰夏侯渊阿科追击曹丕,张任率领大军准备收长江以北最后一个州,青州。



王越率领赵云麾下大宛骑,兀突骨麾下藤甲军,高句丽那些野人完全被一边倒的杀,平原作战被大宛骑一冲就垮,山地作战有藤甲军。



高句丽所谓的城池,还不不上西域,别说带兵,王越一个人都能冲上去,无论平原,城池,山地,高句丽都被打的遍地跑。



高句丽战线迅速推进,已经攻下高句丽都城,在刘璋命令下,王越继续向南挺进。



张辽回雁门,张颌回上谷,田豫镇辽东。



马超王双率领骑兵驻守科尔沁草原,分为两个大营,一练兵,而养马,三来拱卫北平建设。



樊梨香的神威军调入北平,成为北平护卫军。



唯一往西调的,就是徐晃率领数万军队与原有长安潼关驻军一起驻防关中。



大汉天下,除了即将拿下的青州,就剩下江东了。



魏延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在法正督促下,终于没有冒进,与卫温的水军配合,步步为营,以川军的实力,慢慢逼退敌军,现在的江东军,即将失守水路门户鄱阳湖。



江东一片愁云惨雾,正在江东人要绝望的时候,突然传来福音,从豫州南下的周策部,愿意与江东军配合,共抗川军。



周策被河北世族军派到豫州后,似乎知道川军不会进攻,大肆扩军,将原来的一万军队又扩充了一万,一万骑兵一万步兵,实力不弱。



后来颖水的川军一发起进攻,周策立刻南下逃跑,保存了实力。



虽然两万军队不多,但是也不少,尤其是还有一万骑兵,这正是江东军对付川军所缺少的,有这两万人加入,还可以多支撑些时候,说不定有什么变数。



现在魏军基本是灭了,曹丕带着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