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暴君刘璋-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百四十四章诸葛亮的下马威



刘璋呵呵一笑:“孝直,你放心吧,要说论辩,十个刘璋加起来也不是诸葛村夫的对手,可是要说到意志坚定,不被动摇,我还是有些把握的。”



“哦,那倒是。”法正心里暗道,你哪是意志坚定,难被动摇,根本就是坚如磐石,雷打不动,直到现在,无论四科举仕,江州屠杀,土地令等等,都是你一意孤行出来的,哪怕满朝反对,也不见妥协半分。



对于坚定这一点,法正完全相信刘璋。



“那法正就去了,只是去荆州之前,法正有几句话劝主公,虽然主公看起来冷血,其实心里感情比谁都重,对于黄月英,法正知道主公是动了真心。



可是主公不要忘记我们当初在江州说的话,已经事隔快四年了,在推翻世族,重建清明天下这条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坎坷,很多阻碍,很多迷惑人心的事物和人。



这些都会动摇我们的信念,让我们忘记初衷,强大的敌人可以让我们害怕,安逸享乐可以让我们懈怠,大胜可以让我们骄傲自满,而爱情,也同样可以让我们失去理智,甚至丧失斗志,迷茫,偏移我们自己选择的路。



主公,无论你多爱黄月英,我们已经为大业做了这么多了,决不能放弃,理智和清醒,必须时刻伴随着主公。”



法正说完便出去了,在当初出征荆州之前,法正就为自己定下的任务,就是让刘璋一直清醒。



产生宏伟的理想简单,坚持却难。



实际上从江州开始,不知不觉,法正早已没将刘璋当主公看待,而是一个自己理想的寄托,他要与刘璋一起完成理想。



这是法正已经确定了四年的目标。



“理想。”刘璋默念一下:“来人,把今年参加春试的名册拿过来。”



……诸葛亮与随从阿三来到成都,正是五月毒月,曰头晕眩,城门口成都百姓心烦气躁地穿梭而过,不时擦一把脸上汗水。



“岂有此理,先生是刘皇叔军师,早已递了函文,刘璋竟然不派人迎接,太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吧。”阿三看着城门口寥落的几个士兵站岗,心有不平。



“人家还真没把我们放在眼里,算了,进城吧。”



“是。”



诸葛亮骑马到了城门口,憋足中气喊道:“左将军刘皇叔刘备帐下军师中郎将,诸葛亮来访。”



声音吸引了烈曰炎炎的人群,可是那些百姓只看了一眼,就又出城的出城,进城的进城,一个推着白菜的大爷,喊道:“嘿,那个姓猪的,你当着我路了。”



白菜板车嘎吱而过,一名士兵上前:“骑马进城,依例交十个钱,两匹马二十文。”



“你……”阿三怒不可遏。



士兵一招手,另一个士兵立刻拿出一张告文展示在诸葛亮面前。



“识字吧,这是牧府颁发的收税公文,我可没乱收费,不交钱就下马,没钱骑什么马,装什么阔。”



阿三不得不交了二十文钱。



“先生,这益州果然是虎狼之地,毫无礼仪,太可气了,先生刚才报上姓名,这些人竟然……”



两人骑马走在成都大街,诸葛亮向两旁看着,正是中午炎热之时,行人相对稀少,店铺店主都没精打采,可是看林林总总的店面,可以想象到了人流高峰,一定非常繁华。



“阿三,你是想说,我明知这些蜀人无礼,还大声报出姓名,是自讨没趣吧。”



阿三沉默不语。



诸葛亮微微一笑:“好了,去把我们带了纸文分发给成都百姓,四处张贴。”



“这些蜀人都不待见我们,我们……”



“快去。”



“是。”



……牧府凉亭之内,刘璋手里拿着一张纸文,黄月英也探过头来看,正是诸葛亮发给成都百姓的告文,周不疑在不远处指导刘循写字。



“汉室倾危,巨贼窃国,挟持天子,皇室宗族多已不存,枝叶凋零,今惟有汉皇后裔皇叔刘备,皇叔刘璋,各据土地,各掌甲兵,以匡扶汉室为己任。



时值大汉危亡之秋,曹贼雄霸中原河北,势力强大,为留存忠汉最后血脉,大汉皇叔左将军刘备,特派麾下军师中郎将诸葛亮,与蜀候刘璋结盟,营救天子,共扶汉室……”



刘璋微微一笑,将纸文放在桌上,黄月英问道:“主公,诸葛亮说什么啊。”



“你过去点,热。”



黄月英挨着刘璋,衣裳很薄,彼此能感受到身体的温度,刘璋嫌弃地看了黄月英一眼,现在刘璋已经习惯了黄月英这样,只把她当了正常笨女子。



“哼哼。”黄月英不满地挪开一点。



“诸葛亮睿智,名不虚传啊。”



刘璋感叹一声,诸葛亮此举,一箭双雕。



诸葛亮来的目的已经再明显不过,是害怕刘璋征服南蛮后,紧接着发兵西凉,那对刘备统一西凉的大业非常不利。



而这信文一出,成都百姓都知道,这是大汉天下另一个皇族后裔,要和刘璋这个皇族后裔结盟了,是为了匡扶汉室,刘备占尽大义。



如此义举,如果刘璋不答应结盟,岂不忤逆民心?



这就是为自己的使命造势。



第二点恐怕一般人看不出,诸葛亮作为刘备头号智囊,乃天下名士,数一数二的谋士,也就是在去世族化的成都,百姓不待见,要是去其他地方,就算是曹操辖地,当地豪族世族子弟都会对他恭恭敬敬。



而诸葛亮正是刘备的最大依仗。



诸葛亮也会害怕自己到了成都,就面临杀生之祸,就算不杀,也害怕被各种理由囚禁,这样一宣传,成都百姓都知道诸葛亮来的目的,如果自己杀了他,一定被人诟病。



诸葛亮才刚来,就给了自己一个下马威,看来不能小觑这个三国第一智者。



只可惜法正去了荆州,王煦留在西羌,黄月英……“周不疑。”



周不疑回过头来,一边吃橘子一边回道:“啥事?”



“这诸葛亮牙尖嘴利,肯定来游说我不要攻打西凉,我要是找人与他辩论,我看蜀中的官员,没人是他对手,如果不与他辩论,又丢了颜面,而且这村夫一定到处发宣传册,于我不利,不如你去和他辩吧。”



如今蜀中文武上上下下,能称得上名士的极少,干练的也没几个,辩才更别提了,都是一群从下层提拔起来,接受了几个月官员培训的歪瓜裂枣。



这些人最大的优点是勤奋,努力,珍惜现在的地位,而且了解民间疾苦,而缺点……多不胜数,最大的缺点是知识少,见识狭窄,说不定连许多儒家法家经典都背不出来,要和诸葛亮这样的大才较量,差得远。



没办法,只能找周不疑了。



“不是我不愿和他辩,我根本辩不过。”周不疑一边吃橘子一边说道……



“你辩不过?妄自菲薄了吧。”



“我压根不是什么谦虚的人,大人,这次诸葛亮来的目的太简单不过,就是要大人暂时不染指西凉,而理由就简单了,两个皇族后裔,大汉皇叔,当然应该联合起来攻打国贼。



诸葛亮站在道德高度,立于不败之地,大人找蜀中官员与他辩,会弄个灰头土脸,我去和他辩,也一样灰头土脸,就算大人再找一个诸葛亮和他辩,也一样下场。”



“那怎么办?就让诸葛匹夫在我蜀中嚣张下去不成?”



刘璋可不想让自己重蹈群英会覆辙,让自己的官员都变成诸葛亮的靶子,全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名声。



“办法有三个,第一,拖,大人不见诸葛亮就是,或者召见就密召,不要其他人,诸葛亮在大人面前舌颤莲花,大人也可置若罔闻,相信以主公姓情,一定能让诸葛亮感到对牛谈琴的无奈。



第二,赖,诸葛亮不是口口声声说什么铲除国贼吗?那好啊,大人就叫他现在攻许昌,我们从樊城出兵协助。



刘备现在在和韩遂打仗,肯定不可能攻许昌,这我们就有话说了,你刘备既然一心为汉,关中之地与许昌相隔,近在咫尺,为何不去剿贼?你攻打韩遂,不就是想获取地盘吗?”



“好主意啊,除了对牛弹琴本侯听着不舒服,其他都还好,那第三个主意呢?”



“转移,减轻辩论分量,一场国士级的辩论,就算说句:你吃饭了吗?也会引起天下人关注,可是一群孩童在街头争论,无论你多么慷慨陈词,别人也只会觉得逗趣。”



“转移?”刘璋皱眉思索。



周不疑呵呵一笑:“其实辩论什么的,最虚假了,不过是图个嘴快,只要拖下去,诸葛亮就会给主公亮底牌,会从实际意义说服大人不要去打西凉。



诸葛亮的才能不会是舌颤莲花那么简单,必然有一番说辞,那时候才是考验大人意志的时候。”



……黑夜,诸葛亮没有点灯,一个人坐在黑暗的房间里,这是一家客栈,驿馆说客满,没让诸葛亮住。



外面脚步声响起,诸葛亮长出一口气,显得有些疲惫,点燃纱灯,光线随着火焰慢慢明亮。



第四百四十五章让诸葛吃瘪的辩题



阿三从外面走进来:“先生,今天下午听到成都街上的百姓议论纷纷,说主公一统关中,击败韩遂,将在三月之内,从潼关武关出兵,攻打许昌,营救天子,还都称赞主公是大汉忠臣。”



“刘璋的反应好快。”诸葛亮惊了一下:“我们才刚说要联合刘璋,共抗曹操,没想到被刘璋反将一军,不对啊,法正去了荆州,月英又……蜀中官员,还有谁有如此才能?看来我小觑了蜀中俊杰。”



“先生,都两天了,刘璋竟然还不接见,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



“再等等吧。”



“先生一定想到怎么应对刘璋的冷落了。”



诸葛亮良久点点头,心里苦笑一下,自己能有什么主意?这个结果来之前自己就预料到了,刘备实力还是太小,无法左右天下大势,根本没有什么好处能拿出来,让刘璋重视。



别说冷落,如果自己不向成都百姓宣传自己的身份,很可能被软禁或杀掉。



……正值成都四科举仕春试,各地学子纷纷涌入成都,没到曰头偏西,温度转凉,成都大街挤满了人流,繁华程度超过了诸葛亮的想象,自己和阿三走在街上,几乎被人流冲散,所在客栈也挤满了人。



为此,诸葛亮不得不付了三倍房费,才和阿三挤了一间。



迟迟得不到刘璋召见,诸葛亮想到了一个主意。



……“各位蜀中英杰,多谢各位继续听我诸葛亮说书,上次我们说了刘关张桃园结义,共讨黄巾贼寇,虎牢关外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今天我们说说衣带血诏。



话说建安四年,国贼曹操与我主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我主直言,益州刘季玉,乃天下英雄,但是曹操却出言不逊,说什么……”



听了士兵的回报,刘璋已经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个诸葛亮,说他不拘小节吧,可是却是世族的忠心拥护者,宁愿烧掉草庐远走,也不愿跟随自己,说他正经,竟然可以以一个使臣的身份,跑到榆树街,当街说书。



那些士子早早来了成都,还没开考,反正考试并不是引经据典,而是活学活用,正好听听这个天下名士讲什么,说不定对考试有帮助,纷纷围了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