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晋书-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统县十六,户三万三千四百。

寿春成德下蔡义城西曲阳平阿有涂山。历阳

全椒阜陵汉明帝时沦为麻湖。钟离故州来邑。合肥逡遒阴

陵当涂古涂山国。东城乌江

庐江郡汉置。统县十,户四千二百。

阳泉舒故国,有桐乡。灊天柱山在南,有祠。皖寻阳

居巢桀死于此。临湖襄安龙舒六故六国。

毗陵郡吴分会稽无锡已西为屯田,置典农校尉。太康二年,省校尉为毗陵郡。

统县七,户一万二千。

丹徒故朱方。曲阿故云阳。武进延陵毗陵既阳无

锡有磨山、春申君祠。

吴郡汉置。统县十一,户二万五千。

吴故国。具区在西。嘉兴海盐盐官钱唐武林山、武林水所

出。富阳桐庐建德寿昌海庐娄

吴兴郡吴置。统县十,户二万四千。

乌程临安余杭武康。故防风氏国。东迁于潜有潜水。

故鄣安吉原乡长城

会稽郡秦置。统县十,户三万。

山阴会稽山在南,上有禹冢。上虞有仇亭,舜避丹朱于此地。余姚有句

余山在南。句章鄞有鮚埼亭。鄮始宁剡永兴诸暨

东阳郡吴置。统县九,户一万二千。

长山有赤松子庙。永康乌伤吴宁太末信安丰安

定阳遂昌

新安郡吴置。统县六,户五千。

始新遂安黝歙海宁黎阳

临海郡吴置。统县八,户一万八千。

章安临海始丰永宁宁海松阳安固横阳

建安郡故秦闽中郡,汉高帝五年以立闽越王。及武帝灭之,徙其人,名为东

冶,又更名东城。后汉改为候官都尉,及吴置建安郡。统县七,户四千三百。

建安吴兴东平建阳将乐邵武延平

晋安郡太康三年置。统县八,户四千三百。

原丰新罗宛平同安候官罗江晋安温麻

豫章郡汉置。统县十六,户三万五千。

南昌海昏新淦建城望蔡永修建昌吴平豫

章彭泽艾康乐丰城新吴宜丰钟陵

临川郡吴置。统县十,户八千五百。

临汝西丰南城东兴南丰永成宜黄安浦西

宁新建

鄱阳郡吴置。统县八,户六千一百。

广晋鄱阳乐安余汗鄡阳历陵葛阳晋兴

庐陵郡吴置。统县十,户一万二千二百。

西昌高昌石阳巴丘南野东昌遂兴吉阳兴

平阳丰

南康郡太康三年置。统县五,户一千四百。

赣雩都平固南康揭阳

惠帝元康元年,有司奏,荆、揭二州疆土广远,统理尤难,于是割扬州之豫

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合十郡,

因江水之名而置江州。永兴元年,分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二县置寻阳郡,属

江州,分淮南之乌江、历阳二县置历阳郡。又以周玘创义讨石冰,割吴兴之阳羡

并长城县之北乡置义乡、国山、临津并阳羡四县,又分丹阳之永世置平陵及永世,

凡六县,立义兴郡,以表纪之功,并属扬州。又以毗陵郡封东海王世子毗,避毗

讳,改为晋陵。怀帝永嘉元年,又以豫章之彭泽县属寻阳郡。愍帝立,避帝讳改

建邺为建康。元帝渡江,建都扬州,改丹阳太守为尹,江州又置新蔡郡。寻阳郡

又置九江、上甲二县,寻又省九江县入寻阳。是时司、冀、雍、凉、青、并、兖、

豫、幽、平诸州皆沦没,江南所得但有扬、荆、湘、江、梁、益、交、广,其徐

州则有过半,豫州惟得谯城而已。明帝太宁元年,分临海立永嘉郡,流永宁、安

固、松阳、横阳等四县,而扬州统丹阳、吴郡、吴兴、新安、东阳、临海、永嘉、

宣城、义兴、晋陵十一郡。

自中原乱离,遗黎南渡,并侨置牧司在广陵,丹徒南城,非旧土也。及胡寇

南侵,淮南百姓皆渡江。成帝初,苏峻、祖约为乱于江淮,胡寇又大至,百姓南

渡者转多,乃于江南侨立淮南郡及诸县,又于寻阳侨置松滋郡,遥隶扬州。咸康

四年,侨置魏郡、广川、高阳、堂邑等诸郡,并所统县并寄居京邑,改陵阳为广

阳。孝武宁康二年,又分永嘉郡之永宁县置乐成县。是时上党百姓南渡,侨立上

党郡为四县,寄居芜湖。寻又省上党郡为县,又罢襄城郡为繁昌县,并以属淮南。

安帝义熙八年,省寻阳县入柴桑县,柴桑仍为郡,后又省上甲县入彭泽县。旧江

州督荆州之竟陵郡,及何无忌为刺史,表以竟陵去州辽远,去江陵三百里,荆州

所立绥安郡人户入境,欲资此郡助江滨戍防,以竟陵郡还荆州。又司州之弘农、

扬州之松滋二郡寄在寻阳,人户难居,并宜建督。安帝从之。后又省松滋郡为松

滋县,弘农郡为弘农县,并属寻阳郡。

交州。案《禹贡》扬州之域,是为南越之土。秦始皇即略定扬越,以谪戍卒

五十万人守五岭。自北徂南,入越之道,必由岭峤,时有五处,故曰五岭。后使

任嚣、赵他攻越,略取陆梁地,遂定南越,以为桂林、南海、象等三郡,非三十

六郡之限,乃置南海尉以典之,所谓东南一尉也。汉初,以岭南三郡及长沙、豫

章封吴芮为长沙王。十一年,以南武侯织为南海王。陆贾使还,拜赵他为南越王,

割长沙之南三郡以封之。武帝元鼎六年,讨平吕嘉,以其地为南海、苍梧、郁林、

合浦、日南、九真、交趾七郡,盖秦时三郡之地。元封中,又置儋耳、珠崖二郡,

置交趾刺史以督之。昭帝始元五年,罢儋耳并珠崖。元帝初元三年,又罢珠崖郡。

后汉马援平定交部,始调立城郭置井邑。顺帝永和九年,交趾太守周敞求立为州,

朝议不许,即拜敞为交趾刺史。桓帝分立高兴郡,灵帝改曰高凉。建安八年,张

津为刺史,土燮交趾太守,共表立为州,乃拜津为交州牧。十五年,移居番禺,

诏以边州使持节,郡给鼓吹,以重城镇,加以九锡六佾之舞。吴黄武五年,割南

海、苍梧、郁林三郡立广州,交趾、日南、九真、合浦四郡为交州。戴良为刺史,

值乱不得入,吕岱击平之,复还并交部。赤乌五年,复置珠崖部。永安七年,复

以前三郡立广州。及孙皓,又立新昌、武平、九德三郡。蜀以李恢为建宁太守,

遥领交州刺史。晋平蜀,以蜀建宁太守霍弋遥领交州,得以便宜选用长吏。平吴

后,省珠崖入合浦。交州统郡七,县五十三,户二万五千六百。

合浦郡汉置。统县六,户二千。

合浦南平荡昌徐闻毒质珠官

交趾郡汉置。统县十四,户一万二千。

龙编苟漏望海西于武宁朱鸢曲易

交兴北带稽徐安定南定海平

新昌郡吴置。统县六,户三千。

麋泠妇人征侧为主处,马援平之。嘉宁吴定封山临西

西道

武平郡吴置。统县七,户五千。

武宁武兴进山根宁安武扶安封溪

九真郡汉置。统县七,户三千。

胥浦移风津梧建初常乐扶乐松原

九德郡吴置,周时越常氏地。统县八,无户。

九德咸驩南陵阳遂扶苓曲胥浦阳都洨

日南郡秦置象郡,汉武帝改名焉。统县五,户六百。

象林自此南有四国,其人皆云汉人子孙,今有铜柱,亦是汉置此为界。贡金

供税也。卢容象郡所居。朱吾西卷比景

广州。案《禹贡》扬州之域,秦末赵他所据之地。及汉武帝,以其地为交址

郡。至吴黄武五年,分交州之南海、苍梧、郁林、高梁四郡立为广州,俄复旧。

永安六年,复分交州置广州,分合浦立合浦北部,以都尉领之。孙皓分郁林立桂

林郡。及太康中,吴平,遂以荆州始安、始兴、临贺三郡来属。合统郡十,县六

十八,户四万三千一百二十。

南海郡秦置。统县六,户九千五百。

番禺四会增城博罗龙川平夷

临贺郡吴置。统县六,户二千五百。

临贺谢沐冯乘封阳兴安富川

始安郡吴置。统县七,户六千。

始安始阳平乐荔浦常安熙平永丰

始兴郡吴置。统县七,户五千。

曲江桂阳始兴含洭浈阳中宿阳山

苍梧郡汉置。统县十二,户七千七百。

广信端溪高要建陵新宁猛陵鄣平农城元

谿临允都罗武城

郁林郡秦置桂林郡,武帝更名。统县九,户六千。

布山阿林新邑晋平始建郁平领方武熙安广

桂林郡吴置。统县八,户二千。

潭中武丰粟平羊平龙刚夹阳武城军腾

高凉郡吴置。统县三,户二千。

安宁高凉思平

高兴郡吴置。统县五,户一千二百。

广化海安化平黄阳西平

宁浦郡吴置。统县五,户一千二百二十。

宁浦连道吴安昌平平山

武帝后省高兴郡。怀帝永嘉元年,又以临贺、始兴、始安三郡凡二十县为湘

州。元帝分郁林立晋兴郡。成帝分南海立东官郡,以始兴、临贺二郡还蜀荆州。

穆帝分苍梧立晋康、新宁、永平三郡。哀帝太和中置新安郡,安帝分东官立义安

郡,恭帝分南海立新会郡。

 卷十六 志第六

◎律历上

《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夫神道广大,妙本于阴

阳;形器精微,义先于律吕。圣人观四时之变,刻玉纪其盈虚,察五行之声,铸

金均其清浊,所以遂八风而宣九德,和大乐而成政道。然金质从革,侈弇无方;

竹体圆虚,修短利制。是以神瞽作律,用写钟声,乃纪之以三,平之以六,成于

十二,天之道也。又叶时日于晷度,效地气于灰管,故阴阳和则景至,律气应则

灰飞。灰飞律通,吹而命之,则天地之中声也。故可以范围百度,化成万品,则

《虞书》所谓“叶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者也。中声节以成文,德音章而和备,

则可以动天地,感鬼神,道性情,移风俗。叶言志于咏歌,鉴盛衰于治乱,故君

子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盖由兹道。太史公律书云:“王者制

事立物,法度轨则,一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之本,其于兵械尤所重焉。故云望

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百王不易之道也。”

及秦氏灭学,其道浸微。汉室初兴,丞相张苍首言律,未能审备。孝武帝创

置协律之官,司马迁言律吕相生之次详矣。及王莽际,考论音律,刘歆条奏,大

率有五:一曰备数,一、十、百、千、万也;二曰和声,宫、商、角、徵、羽也;

三曰审度,分、寸、尺、丈、引也;四曰嘉量,龠、合、升、斗、斛也;五曰权

衡,铢、两、斤、钧、石也。班固因而志之。蔡邕又记建武已后言律吕者,至司

马绍统采而续之。汉末天下大乱,乐工散亡,器法堙灭,魏武始获杜夔,使定乐

器声调。夔依当时尺度,权备典章。及武帝受命,遵而不革。至泰始十年,光禄

大夫荀勖奏造新度,更铸律吕。元康中,勖子藩嗣其事,未及成功,属永嘉之乱,

中朝典章,咸没于石勒。及元帝南迁,皇度草昧,礼容乐器,扫地皆尽,虽稍加

采掇,而多所沦胥,终于恭、安,竟不能备。今考古律相生之次,及魏武已后言

音律度量者,以声明于篇云。

《传》云:“十二律,黄帝之所作也。使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

取竹之嶰谷生,其窍厚均者,断雨节间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曰含

少。次制十二竹筒,写凤之鸣,雄鸣为六,雌鸣亦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