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晋书-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应作版檐,嗣命以茅代之,版付船官。转西阳、襄城二郡太守,镇夏口。后领江

夏相,卒官。追赠南中郎将,谥曰靖。子胤嗣。

胤字茂远。少有清操,虽奕世华贵,甚以恬退见称。初拜秘书丞,累迁中书

郎、秘书监。玄甚钦爱之,迁中书令。玄篡位,为吏部尚书,随玄西奔。玄死,

归降。诏曰:“夫善著则祚远,勋彰故事殊。以宣孟之忠,蒙后晋国;子文之德,

世嗣获存。故太尉冲,昔藩陕西,忠诚王室。诸子染凶,自贻罪戮。念冲遗勤,

用悽于怀。其孙胤宜见矜宥,以奖为善。可特全生命,徙于新安。”及东阳太

守殷仲文、永嘉太守骆球等谋反,阴欲立胤为玄嗣,事觉,伏诛。

谦字敬祖,详正有器望。初以父功封宜阳县开国侯,累迁辅国将军、吴国内

史。孙恩之乱,谦出奔无锡。征拜尚书,骠骑大将军元显引为谘议参军,转司马。

元兴初,朝廷将伐玄,以桓氏世在陕西,谦父冲有遗惠于荆楚,惧人情向背,乃

用谦为持节、都督荆益宁梁四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假节,以安荆楚。

玄既用事,以谦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加中军将军。谦兄弟显列,玄甚倚

杖之,而内不能善也。改封谦为宁都侯,拜尚书令,加散骑常侍。迁侍中、卫将

军、开府、录尚书事。玄篡位,复领扬州刺史,本官如故,封新安王。

及桓振作乱,谦保护乘舆,颇有功焉。然而暗懦,尤不可以造事。初,劝振

率军下战,己守江陵。振既轻谦用事,故不从。及振败,谦奔于姚兴。先是,谯

纵称藩于姚兴,纵与卢循通使,潜相影响,乃表兴请谦共顺流东下。兴问谦,谦

曰:“臣门著恩荆楚,从弟玄末虽篡位,皆是逼迫,人神所明。今臣与纵东下,

百姓自应骇动。”兴曰:“小水不容大舟,若纵才力足以济事,亦不假君为鳞翼。

宜自求多福。”遂遣之。谦至蜀,欲虚怀引士,纵疑之,乃置谦于龙格,使人守

之。谦向诸弟泣曰:“姚主言神矣!”后与纵引谯道福俱下,谦于道占募,百姓

感冲遗惠,投者二万人。刘道规破谦,斩之。

修字承祖。尚简文帝女武昌公主,历吏部郎,稍迁左卫将军。王恭将伐谯王

尚之,先遣何澹之、孙无终向句容。修以左卫领振武将军,与辅国将军陶无忌距

之。修次句容。俄而恭败,无终遣书求降。修既旋军,而杨佺期已至石头,时朝

廷无备,内外崩骇。修进说曰:“殷、桓之下,专恃王恭,恭既破灭,莫不失色。

今若优诏用玄,玄必内喜,则能制仲堪、佺期,使并顺命。”朝廷纳之。以修为

龙骧将军、荆州刺史、假节,权领左卫文武之镇。又令刘牢之以千人送之。转仲

堪为广州。修未及发,而玄等盟于寻阳,求诛牢之。尚之并诉仲堪无罪,独被降

黜。于是诏复仲堪荆州。御史中丞江绩奏修承受杨佺期之言,交通信命,宣传不

尽,以为身计,疑误朝算,请收付廷尉。特诏免官。寻代王凝之为中护军。顷之,

玄破仲堪、佺期,诏以修为征虏将军、江州刺史。寻复为中护军。玄执政,以修

都督六州、右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假节。寻进抚军将军,加散骑常侍。玄篡,

以为抚军大将军,封安成王。刘裕义旗起,斩之。

徐宁者,东海郯人也。少知名,为舆县令。时廷尉桓彝称有人伦鉴识,彝尝

去职,至广陵寻亲旧,还遇风,停浦中,累日忧悒,因上岸,见一室宇,有似廨

署,访之,云是舆县。彝乃造之。宁清惠博涉,相遇欣然,因留数夕。彝大赏之,

结交而别。至都,谓庾亮曰:“吾为卿得一佳吏部郎。”语在彝传。即迁吏部郎、

左将军、江州刺史,卒官。

史臣曰:醨风潜煽,醇源浸竭,遗道德于情性,显忠信于名教。首阳高节,

求仁而得仁;泗上微言,朝闻而夕死。原轸免胄,懔然于往策;季路绝缨,邈矣

于前志。况交霜雪于杪岁,晦风雨于将晨,喈响或以变其音,贞柯罕能全其性。

桓茂伦抱中和之气,怀不挠之节,迈周庾之清尘,遵许郭之遐轨。惧临危于取免,

知处死之为易,扬芬千载之上,沦骨九泉之下。仁者之勇,不其然乎!至夫基构

迭污隆,龙蛇俱山泽,冲逡巡于内辅,豁陵厉于上游,虔振北门之威,秀坦西阳

之务,外有捍城之用,里无末大之嫌,求之名臣,抑亦可算。而温为亢极之资,

玄遂履霜之业,是知敬仲之美不息檀台之乱,宁俞之忠无救弈棋之祸。子文之不

血食,悲夫!

赞曰:矫矫宣城,贞心莫陵。身随露夭,名与云兴。虔豁重世,冲秀双美。

国赖忠臣,家推才子。振武谦文,寻邑为群。归之篡乱,曷足以云。

 卷七十五 列传第四十五

◎王湛(子承承子述述子坦之祎之坦之子恺愉国宝忱愉子绥

承族子峤袁悦之祖台之)荀崧(子蕤羡)范汪(子宁叔坚)刘

惔张凭韩伯

王湛,字处冲,司徒浑之弟也。少有识度。身长七尺八寸,龙颡大鼻,少言

语。初有隐德,人莫能知,兄弟宗族皆以为痴,其父昶独异焉。遭父丧,居于墓

次。服阕,阖门守静,不交当世,冲素简淡,器量隤然,有公辅之望。

兄子济轻之,所食方丈盈前,不以及淇。湛命取菜蔬,对而食之。济尝诣湛,

见床头有《周易》,问曰:“叔父何用此为?”湛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

济请言之。湛因剖析玄理,微妙有奇趣,皆济所未闻也。济才气抗迈,于湛略无

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栗然,心形俱肃。遂留连弥日累夜,自视缺然,乃叹

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之罪也。”既而辞去,湛送至门。济有从马

绝难乘,济问湛曰:“叔颇好骑不?”湛曰:“亦好之。”因骑此马,姿容既妙,

回策如萦,善骑者无以过之。又济所乘马,甚爱之,湛曰:“此马虽快,然力薄

不堪苦行。近见督邮马当胜,但刍秣不至耳。”济试养之,而与己马等。湛又曰:

“此马任重方知之,平路无以别也。”于是当蚁封内试之,济马果踬,而督邮马

如常。济益叹,还白其父,曰:“济始得一叔,乃济以上人也。”武帝亦以湛为

痴,每见济,辄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及是,帝又问如初,

济曰:“臣叔殊不痴。”因称其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

以上。”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湛闻曰:“欲处我于季孟之间

乎?”

湛少仕历秦王文学、太子洗马、尚书郎、太子中庶子,出为汝南内史。元康

五年卒,年四十七。子承嗣。

承字安期。清虚寡欲,无所修尚。言理辩物,但明其指要而不饰文辞,有识

者服其约而能通。弱冠知名。太尉王衍雅贵异之,比南阳乐广焉。永宁初,为骠

骑参军。值天下将乱,乃避难南下。迁司空从事中郎。豫迎大驾,赐爵蓝田县侯。

迁尚书郎,不就。东海王越镇许,以为记室参军。雅相知重,敕其子毗曰:“夫

学之所益者浅,体之所安者深。闲习礼度,不如式瞻仪形;讽味遗言,不若亲承

音旨。王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在府数年,见朝政渐替,辞以母老,求出。

越不许。久之,迁东海太守,政尚清净,不为细察。小吏有盗池不鱼者,纲纪推

之,承曰:“文王之囿与众共之,池鱼复何足惜耶!”有犯夜者,为吏所拘,承

问其故,答曰:“从师受书,不觉日暮。”承曰:“鞭挞宁越以立威名,非政化

之本。”使吏送,令归家。其从容宽恕若此。

寻去官,东渡江。是时道路梗涩,人怀危惧,承每遇艰险,处之夷然,虽家

人近习,不见其忧喜之色。既至下邳,登山北望,叹曰:“人言愁,我始欲愁矣。”

及至建邺,为元帝镇东府从事中郎,甚见优礼。承少有重誉,而推诚接物,尽弘

恕之理,故众咸亲爱焉。渡江名臣王导、卫玠、周顗、庾亮之徒皆出其下,为中

兴第一。年四十六卒,朝野痛惜之。自昶至承,世有高名,论者以为祖不及孙,

孙不及父。子述嗣。

述字怀祖。少孤,事母以孝闻。安贫守约,不求闻达。性沈静,每坐客驰辨,

异端竞起,而述处之恬如也。少袭父爵。年三十,尚未知名,人或谓之痴。司徒

王导以门地辟为中兵属。既见,无他言,惟问以江东米价。述但张目不答。导曰:

“王掾不痴,人何言痴也?”尝见导每发言,一坐莫不赞美,述正色曰:“人非

尧舜,何得每事尽善!”导改容谢之,庾亮曰:“怀祖清贞简贵,不减祖、父,

但旷淡微不及耳。”

康帝为骠骑将军,召补功曹,出为宛陵令。太尉、司空频辟,又除尚书吏部

郎,并不行。历庾冰征虏长史。时庾翼镇武昌,以累有妖怪,又猛兽入府,欲移

镇避之。述与冰笺曰:

窃闻安西欲移镇乐乡,不审此为算邪,将为情邪?若谓为算,则彼去武昌千

有余里,数万之众造创移徒,方当兴立城壁,公私劳扰。若信要害之地,所宜进

据,犹当计移徙之烦,权二者轻重,况此非今日之要邪!方今强胡陆梁,当畜力

养锐,而无故迁动,自取非算。又江州当溯流数千,供继军府,力役增倍,疲曳

道路。且武昌实是江东镇戍之中,非但捍御上流而已。急缓赴告,骏奔不难。若

移乐乡,远在西陲,一朝江渚有虞,不相接救。方岳取重将,故当居要害之地,

为内外形势。使窥窬之心不知所向。若是情邪,则天道玄远,鬼神难言,妖祥吉

凶,谁知其故!是以达人君子直道而行,不以情失。昔秦忌:“亡胡”之谶,卒

为刘项之资;周恶檿弧之谣,而成褒姒之乱。此既然矣。历观古今,鉴其遗事,

妖异速祸败者,盖不少矣,禳避之道,苟非所审,且当择人事之胜理,思社稷之

长计,斯则天下幸甚,令名可保矣。

若安西盛意已耳,不能安于武昌,但得近移夏口,则其次也。乐乡之举,咸

谓不可。愿将军体国为家,固审此举。

时朝议亦不允,翼遂不移镇。

述出补临海太守,迁建威将军、会稽内史。莅政清肃,终日无事。母忧去职。

服阕,代殷浩为扬州刺史,加征虏将军。初至,主簿请讳。报曰:“亡祖先君,

名播海内,远近所知;内讳不出门,余无所讳。”寻加中书监,固让,经年不拜。

复加征虏将军,进都督扬州徐州之琅邪诸军事、卫将军、并冀幽平四州大中正,

刺史如故。寻迁散骑常侍、尚书令,将军如故。述每受职,不为虚让,其有所辞,

必于不受。至是,子坦之谏,以为故事应让。述曰:“汝谓我不堪邪?”坦之曰:

“非也。但克让自美事耳。”述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及

也。”坦之为桓温长史。温欲为子求婚于坦之。及还家省父,而述爱坦之。虽长

大,犹抱置膝上。坦之因言温意。述大怒,遽排下,曰:“汝竟痴邪!讵可畏温

面而以女妻兵也。”坦之乃辞以他故。温曰:“此尊君不肯耳。”遂止。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