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晋书-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难详。至于三代,则并建明德,及兴王之显亲,列爵五等,开国承家,以藩屏

帝室,延祚久长,近者五六百岁,远者仅将千载。逮至秦氏,罢侯置守,子弟不

分尺土,孤立无辅,二世而亡。汉承周、秦之后,杂而用之,前后二代各二百馀

年。揆其封建不用,虽强弱不适,制度舛错,不尽事中,然迹其衰亡,恒在同姓

失职,诸侯微时,不在强盛。昔吕氏作乱,幸赖齐、代之援,以宁社稷。七国叛

逆,梁王捍之,卒弭其难。自是之后,威权削夺,诸侯止食租奉,甚者至乘牛车。

是以王莽得擅本朝,遂其奸谋,倾荡天下,毒流生灵。光武绍起,虽封树子弟,

而不建成国之制,祚亦不延。魏氏承之,圈闭亲戚,幽囚子弟,是以神器速倾,

天命移在陛下。长短之应,祸福之徵,可见于此。又魏氏虽正位居体,南面称帝,

然三方未宾,正朔有所不加,实有战国相持之势。大晋之兴,宣帝定燕,太祖平

蜀,陛下灭吴,可谓功格天地,土广三王,舟车所至,人迹所及,皆为臣妾,四

海大同,始于今日。宜承大勋之籍,及陛下圣明之时,开启土宇,使同姓必王,

建久安于万载,垂长世于无穷。

臣又闻国有任臣则安,有重臣则乱。而王制,人君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

长不以贤,此事情之不可易者也。而贤明至少,不肖至众,此固天理之常也。物

类相求,感应而至,又自然也。是以暗君在位,则重臣盈朝;明后临政,则任臣

列职。夫任臣之与重臣,俱执国统而立断者也。然成败相反,邪正相背,其故何

也?重臣假所资以树私,任臣因所籍以尽公。尽公者,政之本也;树私者,乱之

源也。推斯言之,则泰日少,乱日多,政教渐穨,欲国之无危,不可得也。又非

徒唯然而已。借令愚劣之嗣,蒙先哲之遗绪,得中贤之佐,而树国本根不深,无

干辅之固,则所谓任臣者化而为重臣矣。何则?国有可倾之势,则执权者见疑,

众疑难以自信,而甘受死亡者非人情故也。若乃建基既厚,藩屏强御,虽置幼君

赤子而天下不惧,曩之所谓重臣者,今悉反忠而为任臣矣。何则?理无危势,怀

不自猜,忠诚得著,不惕于邪故也。圣王知贤哲之不世及,故立相持之势以御其

臣。是以五等既列,臣无忠慢,同于竭节,以徇其上。群后既建,继体贤鄙,亦

均一契,等于无虑。且树国苟固,则所任之臣,得贤益理,次委中智,亦足以安。

何则?势固易持故也。

然则建邦苟尽其理,则无向不可。是以周室自成、康以下,逮至宣王,宣王

之后,到于赧王,其间历载,朝无名臣,而宗庙不陨者,诸侯维持之也。故曰,

为社稷计,莫若建国。夫邪正逆顺者,人心之所系服也。今之建置,宜审量事势,

使诸侯率义而动,同忿俱奋,令其力足以维带京邑。若包藏祸心,惕于邪而起,

孤立无党,所蒙之籍不足独以有为。然齐此甚难,陛下宜与达古今善识事势之士

深共筹之。建侯之理,使君乐其国,臣荣其朝,各流福祚,传之无穷。上下一心,

爱国如家,视百姓如子,然后能保荷天禄,兼翼王室。今诸王裂土,皆兼于古之

诸侯,而君贱其爵,臣耻其位,莫有安志,其故何也?法同郡县,无成国之制故

也。今之建置,宜使率由旧章,一如古典。然人心系常,不累十年,好恶未改,

情愿未移。臣之愚虑,以为宜早创大制,迟回众望,犹在十年之外,然后能令君

臣各安其位,荣其所蒙,上下相持,用成藩辅。如今之为,适足以亏天府之藏,

徒弃谷帛之资,无补镇国卫上之势也。

古者封建既定,各有其国,后虽王之子孙,无复尺土,此今事之必不行者也。

若推亲疏,转有所废,以有所树,则是郡县之职,非建国之制。今宜豫开此地,

令十世之内,使亲者得转处近。十世之远,近郊地尽,然后亲疏相维,不得复如

十世之内。然犹树亲有所,迟天下都满,已弥数百千年矣。今方始封而亲疏倒施,

甚非所宜。宜更大量天下土田方里之数,都更裂土分人,以王同姓,使亲疏远近

不错其宜,然后可以永安。古者封国,大者不过土方百里,然后人数殷众,境内

必盈其力,足以备充制度。今虽一国周环近将千里,然力实寡,不足以奉国典。

所遇不同,故当因时制宜,以尽事适今。宜令诸王国容少而军容多,然于古典所

应有者悉立其制,然非急所须,渐而备之,不得顿设也。须车甲器械既具,群臣

乃服彩章;仓廪已实,乃营宫室;百姓已足,乃备官司;境内充实,乃作礼乐。

唯宗庙社稷,则先建之。至于境内之政,官人用才,自非内史、国相命于天子,

其余众职及死生之断、谷帛资实、庆赏刑威、非封爵者,悉得专之。今臣所举二

端,盖事之大较,其所不载,应在二端之属者,以此为率。今诸国本一郡之政耳,

若备旧典,则官司以数,事所不须,而以虚制损实力。至于庆赏刑断,所以卫下

之权,不重则无以威众人而卫上。故臣之愚虑,欲令诸侯权具,国容少而军容多,

然亦终于必备今事为宜。

周之建侯,长享其国,与王者并,远者仅将千载,近者犹数百年;汉之诸王,

传祚暨至曾玄。人性不甚相远,古今一揆,而短长甚违,其故何邪?立意本殊而

制不同故也。周之封建,使国重于君,公侯之身轻于社稷,故无道之君不免诛放。

敦兴灭继绝之义,故国祚不泯。不免诛放,则群后思惧;胤嗣必继,是无亡国也。

诸侯思惧,然后轨道,下无亡国,天子乘之,理势自安,此周室所以长在也。汉

之树置君国,轻重不殊,故诸王失度,陷于罪戮,国随以亡。不崇兴灭继绝之序,

故下无固国。下无固国,天子居上,势孤无辅,故奸臣擅朝,易倾大业。今宜反

汉之弊,修周旧迹。国君虽或失道,陷于诛绝,又无子应除,苟有始封支胤,不

问远近,必绍其祚。若无遗类,则虚建之,须皇子生,以继其统,然后建国无灭。

又班固称“诸侯失国亦犹网密”,今又宜都宽其检。且建侯之理,本经盛衰,大

制都定,班之群后,著誓丹青,书之玉版,藏之金匮,置诸宗庙,副在有司。寡

弱小国犹不可危,岂况万乘之主!承难倾之邦而加其上,则自然永久居重固之安,

可谓根深华岳而四维之也。臣之愚,愿陛下置天下于自安之地,寄大业于固成之

势,则可以无遗忧矣。

今阎闾少名士,官司无高能,其故何也?清议不肃,人不立德,行在取容,

故无名士。下不专局,又无考课,吏不竭节,故无高能。无高能,则有疾世事;

少名士,则后进无准,故臣思立吏课而肃清议。夫欲富贵而恶贫贱,人理然也。

圣王大谙物情,知不可去,故直同公私之利,而诡其求道,使夫欲富者必先由贫,

欲贵者必先安贱。安贱则不矜,不矜然后廉耻厉;守贫者必节欲,节欲然后操全。

以此处务,乃得尽公。尽公者,富贵之徒也。为无私者终得其私,故公私之利同

也。今欲富者不由贫自得富,欲贵者不安贱自得贵,公私之涂既乖,而人情不能

无私,私利不可以公得,则恒背公而横务。是以风节日穨,公理渐替,人士富贵,

非轨道之所得。以此为政,小大难期。然教穨来既久,难反一朝。又世放都靡,

营欲比肩,群士浑然,庸行相似,不可顿肃,甚殊黜陟也。且教不求尽善,善在

抑尤,同侈之中,犹有甚泰。使夫昧适情之乐者,捐其显荣之贵,俄在不鲜之地;

约己洁素者,蒙俭德之报,列于清官之上。二业分流,令各有蒙。然俗放都奢,

不可顿肃,故臣私虑,愿先从事于渐也。

天下至大,万事至众,人君至少,同于天日,故非垂听所得周览。是以圣王

之化,执要而已,委务于下而不以事自婴也。分职既定,无所与焉,非惮日昃之

勤,而牵于逸豫之虞,诚以政体宜然,事势致之也。何则?夫造创谋始,逆暗是

非,以别能否,甚难察也。既以施行,因其成败,以分功罪,甚易识也。易识在

考终,难察在造始,故人君恒居其易则安,人臣不处其难则乱。今陛下每精事始

而略于考终,故群吏虑事怀成败之惧轻,饰文采以避目下之谴重,此政功所以未

善也。今人主能恒居易执要以御其下,然后人臣功罪形于成败之征,无逃其诛赏。

故罪不可蔽,功不可诬。功不可诬,则能者劝;罪不可蔽,则违慢日肃,此为国

之大略也。臣窃惟陛下圣心,意在尽善,惧政有违,故精事始,以求无失。又以

众官胜任者少,故不委务,宁居日昃也。臣之愚虑,窃以为今欲尽善,故宜考终。

何则?精始难校故也。又群官多不胜任,亦宜委务,使能者得以成功,不能者得

以著败。败著可得而废,功成可得遂任,然后贤能常居位以善事,暗劣不得以尸

禄害政。如此不已,则胜任者渐多,经年少久,即群司遍得其人矣。此校才考实,

政之至务也。今人主不委事仰成,而与诸下共造事始,则功罪难分。下不专事,

居官不久,故能否不别。何以验之?今世士人决不悉良能也,又决不悉疲软也。

然今欲举一忠贤,不知所赏;求一负败,不知所罚。及其免退,自以犯法耳,非

不能也。登进者自以累资及人间之誉耳,非功实也。若谓不然,则当今之政未称

圣旨,此其征也。陛下御今法为政将三十年,而功未日新,其咎安在?古人有言:

“琴瑟不调,甚者必改而更张。”凡臣所言,诚政体之常,然古今异宜,所遇不

同。陛下纵未得尽仰成之理,都委务于下,至如今事应奏御者,蠲除不急,使要

事得精可三分之二。

古者六卿分职,冢宰为师。秦、汉已来,九列执事,丞相都总。今尚书制断,

诸卿奉成,于古制为重,事所不须,然今未能省并。可出众事付外寺,使得专之,

尚书为其都统,若丞相之为。惟立法创制,死生之断,除名流徙,退免大事,及

连度支之事,台乃奏处。其余外官皆专断之,岁终台閤课功校簿而已。此为九卿

造创事始,断而行之,尚书书主,赏罚绳之,其势必愈考成司非而已。于今亲掌

者动受成于上,上之所失,不得复以罪下,岁终事功不建,不知所责也。夫监司

以法举罪,狱官案劾尽实,法吏据辞守文,大较虽同,然至于施用,监司与夫法

狱体宜小异。狱官唯实,法吏唯文,监司则欲举大而略小。何则?夫细过微阙,

谬妄之失,此人情之所必有,而悉纠以法,则朝野无全人,此所谓欲理而反乱者

也。

故善为政者纲举而网疏,纲举则所罗者广,网疏则小必漏,所罗者广则为政

不苛,此为政之要也。而自近世以来,为监司者,类大纲不振而微过必举。微过

不足以害政,举之则微而益乱;大纲不振,则豪强横肆,豪强横肆,则百姓失职

矣,此错所急而倒所务之由也。今宜令有司反所常之政,使天下可善化。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