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晋书-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令圣世与唐虞比隆。陛下粗察臣之愚款,而识其欲自效之诚,是以授臣以方牧之

任,委臣以征讨之事。虽燕主之信乐毅,汉祖之任萧何,无以加焉。受恩深重,

死且不报,而以顽疏,举错失宜。陛下弘恩,财加切让,惶怖怔营,无地自厝,

愿陛下明臣赤心而已。

浑又腾周浚书,云濬军得吴宝物。濬复表曰:

被壬戌诏书,下安东将所上扬州刺史周浚书,谓臣诸军得孙皓宝物,又谓牙

门将李高放火烧皓伪宫。辄公文上尚书,具列本末。又闻浑案陷上臣。臣受性愚

忠,行事举动,信心而前,期于不负神明而已。秣陵之事,皆如前所表,而恶直

丑正,实繁有徒,欲构南箕,成此贝锦,公于圣世,反白为黑。

夫佞邪害国,自古而然。故无极破楚,宰嚭灭吴,及至石显,倾乱汉朝,皆

载在典籍,为世所戒。昔乐毅伐齐,下城七十,而卒被谗间,脱身出奔。乐羊既

反,谤书盈箧。况臣顽疏,能免谗慝之口!然所望全其首领者,实赖陛下圣哲钦

明,使浸润之谮不得行焉。然臣孤根独立,朝无党援,久弃遐外,人道断绝,而

结恨强宗,取怨豪族。以累卵之身,处雷霆之冲;茧栗之质,当豺狼之路,其见

吞噬,岂抗唇齿!

夫犯上干主,其罪可救,乖忤贵臣,则祸在不测。故朱云折槛,婴逆鳞之

怒,庆忌救之,成帝不问。望之、周堪违忤石显,虽阖朝嗟叹,而死不旋踵。此

臣之所大怖也。今浑之支党姻族内外,皆根据磐,并处世位。闻遣人在洛中,

专共交构,盗言孔甘,疑惑观听。夫曾参之不杀人,亦以明矣,然三人传之,其

母投杼。今臣之信行,未若曾参之著;而谗构沸腾,非徒三夫之对,外内扇助,

为二五之应。夫猛兽当途,麒麟恐惧,况臣脆弱,敢不悚慄。

伪吴君臣,今皆生在,便可验问,以明虚实。前伪中郎将孔摅说,去二月武

昌失守,水军行至。皓案行石头还,左右人皆跳刀大呼云:“要当为陛下一死战

决之。”皓意大喜,谓必能然,便尽出金宝,以赐与之。小人无状,得便持走,

皓惧,乃图降首。降使适去,左右劫夺财物,略取妻妾,放火烧宫。皓逃身窜首,

恐不脱死,臣至,遣参军主者救断其火耳。周浚以十六日前入皓宫,臣时遣记室

吏往视书籍,浚使收缚。若有遗宝,则浚前得,不应移踪后人,欲求苟免也。

臣前在三山得浚书云:“皓散宝货以赐将士,府库略虚。”而今复言“金银

箧笥,动有万计”,疑臣军得之。言语反覆,无复本末。臣复与军司张牧、汝南

相冯紞等共入观皓宫,乃无席可坐。后日又与牧等共视皓舟船,浑又先臣一日上

其船,船上之物,皆浑所知见。臣之案行,皆出其后,若有宝货,浑应得之。

又臣将军素严,兵人不得妄离部阵间。在秣陵诸军。凡二十万众。臣军

先至,为土地之主。百姓之心,皆归仰臣,臣切敕所领,秋毫不犯。诸有市易,

皆有伍任证左,明从券契,有违犯者,凡斩十三人,皆吴人所知也。余军纵横,

诈称臣军,而臣军类皆蜀人,幸以此自别耳,岂独浚之将士皆是夷齐,而臣诸军

悉聚盗跖耶!时有八百余人,缘石头城劫取布帛。臣牙门将军马潜即收得二十余

人,并疏其督将姓名,移以付浚,使得自科结,而寂无反报,疑皆纵遣,绝其端

绪也。

又闻吴人言,前张悌战时,所杀财有二千人,而浑、浚露布言以万计。以吴

刚子为主簿,而遣刚至洛,欲令刚增斩级之数。可具问孙皓及其诸臣,则知其定

审。若信如所闻,浚等虚诈,尚欺陛下,岂惜于臣!云臣屯聚蜀人,不时送皓,

欲有反状。又恐动吴人,言臣皆当诛杀,取其妻子,冀其作乱,得骋私忿。谋反

大逆,尚以见加,其余谤,故其宜耳。

浑案臣“瓶磬小器,蒙国厚恩,频繁擢叙,遂过其任”。浑此言最信,内省

惭惧。今年平吴,诚为大庆,于臣之身,更受咎累。既无孟侧策马之好,而令济

济之朝有谗邪之人,亏穆穆之风,损皇代之美。由臣顽疏,使致于此,拜表流汗,

言不识次。

濬至京都,有司奏,濬表既不列前后所被七诏月日,又赦后违诏不受浑节度,

大不敬,付廷尉科罪。诏曰:“濬前受诏径造秣陵,后乃下受浑节度。诏书稽留,

所下不至,便令与不受诏同责,未为经通。濬不即表上被浑宣诏,此可责也。濬

有征伐之劳,不足以一眚掩之。”有司又奏,濬赦后烧贼船百三十五艘,辄敕付

廷尉禁推。诏曰“勿推”。拜濬辅国大将军,领步兵校尉。旧校唯五,置此营自

濬始也。有司又奏,辅国依比,未为达官,不置司马,不给官骑。诏依征镇给五

百大车,增兵五百人为辅国营,给亲骑百人、官骑十人,置司马。封为襄阳县侯,

邑万户。封子彝杨乡亭侯,邑千五百户,赐绢万匹,又赐衣一袭、钱三十万及食

物。

濬自以功大,而为浑父子及豪强所抑,屡为有司所奏,每进见,陈其攻伐之

劳,及见枉之状,或不胜忿愤,径出不辞。帝每容恕之。益州护军范通,濬之外

亲也。谓濬曰:“卿功则美矣,然恨所以居美者,未尽善也。”濬曰:“何谓也?”

通曰:“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之事。若有问者,辄曰:‘圣主之

德,群帅之力,老夫何力之有焉!’如斯,颜老之不伐,龚遂之雅对,将何以过

之。蔺生所以屈廉颇,王浑能无愧乎!”濬曰:“吾始惧邓艾之事,畏祸及,不

得无言,亦不能遣诸胸中,是吾偏也。”时人咸以濬功重报轻,博士秦秀、太子

洗马孟康、前温令李密等并表讼濬之屈。帝乃迁濬镇军大将军,加散骑常侍,领

后军将军。王浑诣濬,濬严设备卫,然后见之,其相猜防如此。

濬平吴之后,以勋高位重,不复素业自居,乃玉食锦服,纵奢侈以自逸。其

有辟引,多是蜀人,示不遗故旧也。后又转濬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特

进,散骑常侍、后军将军如故。太康六年卒,时年八十,谥曰武。葬柏谷山,大

营茔域,葬垣周四十五里,面别开一门,松柏茂盛。子矩嗣。

矩弟畅,散骑郎。畅子粹,太康十年,武帝诏粹尚颍川公主,仕至魏郡太守。

濬有二孙,过江不见齿录。安西将军恒温镇江陵,表言之曰:“臣闻崇德赏

功,为政之所先;兴灭继绝,百王之所务。故德参时雍,则奕世承祀;功烈一代,

则永锡祚胤。案故抚军王濬历职内外,任兼文武,料敌制胜,明勇独断,义存社

稷之利,不顾专辄之罪。荷戈长鹜,席卷万里,僣号之吴,面缚象魏,今皇泽被

于九州,玄风洽于区外,襄阳之封,废而莫续;恩宠之号,坠于近嗣。遐迩酸怀,

臣窃悼之。濬今有二孙,年出六十,室如悬磬,糊口江滨,四节蒸尝,菜羹不给。

昔汉高定业,求乐毅之嗣;世祖旌贤,建葛亮之胤。夫效忠异代,立功异国,尚

通天下之善,使不泯弃,况濬建元勋于当年,著喜庆于身后,灵基托根于南垂,

皇祚中兴于江左,旧物克彰,神器重耀,岂不由伊人之功力也哉!诚宜加恩,少

垂矜悯,追录旧勋,纂锡茅土。则圣朝之恩,宣畅于上,忠臣之志,不坠于地矣。”

卒不见省。

唐彬,字儒宗,鲁国邹人也。父台,太山太守。彬有经国大度,而不拘行检。

少便弓马,好游猎,身长八尺,走及奔鹿,强力兼人。晚乃敦悦经史,尤明《易

经》,随师受业,还家教授,恒数百人。初为郡门下掾,转主簿。刺史王沈集诸

参佐,盛论距吴之策,以问九郡吏。彬与谯郡主张惲俱陈吴有可兼之势,沈善其

对。又使彬难言吴未可伐者,而辞理皆屈。还迁功曹,举孝廉,州辟主簿,累迁

别驾。

彬忠肃公亮,尽规匡救,不显谏以自彰,又奉使诣相府计事,于时僚佐皆当

世英彦,见彬莫不钦悦,称之于文帝,荐为掾属。帝以问其参军孔颢,颢忌其能,

良久不答。陈骞在坐,敛板而称曰:“彬之为人,胜骞甚远。”帝笑曰:“但能

如卿,固未易得,何论于胜。”因辟彬为铠曹属。帝问曰:“卿何以致辟?”对

曰:“修业陋巷,观古人之遗迹,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帝顾四

坐曰:“名不虚行。”他日,谓孔颢曰:“近见唐彬,卿受蔽贤之责矣。”

初,邓艾之诛也,文帝以艾久在陇右,素得士心,一旦夷灭,恐边情搔动,

使彬密察之。彬还,白帝曰:“邓艾忌克诡狭,矜能负才,顺从者谓为见事,直

言者谓之触迕。虽长史司马,参佐牙门,答对失指,辄见骂辱。处身无礼,大失

人心。又好施行事役,数劳众力。陇右甚患苦之,喜闻其祸,不肯为用。今诸军

已至,足以镇压内外,愿无以为虑。”

俄除尚书水部郎。泰始初,赐爵关内侯。出补邺令,彬道德齐礼,期月化成。

迁弋阳太守,明设禁防,百姓安之。以母丧去官。益州东接吴寇,监军位缺,朝

议用武陵太守杨宗及彬。武帝以问散骑常侍文立,立曰:“宗、彬俱不可失。然

彬多财欲,而宗好酒,惟陛下裁之。”帝曰:“财欲可足,酒者难改。”遂用彬。

寻又诏彬监巴东诸军事,加广武将军。上征吴之策,甚合帝意。

后与王濬共伐吴,彬屯据冲要,为众军前驱。每设疑兵,应机制胜,陷西陵、

乐乡,多所擒获。自巴陵、沔口以东,诸贼所聚,莫不震惧,倒戈肉袒。彬知贼

寇已殄,孙皓将降,未至建邺二百里,称疾迟留,以示不竞。果有先到者争物,

后到者争功,于时有识莫不高彬此举。吴平,诏曰:“广武将军唐彬受任方隅,

东御吴寇,南监蛮越,抚宁疆埸,有绥御之绩。又每慷慨,志在立功。顷者征讨,

扶疾奉命,首启戎行,献俘授馘,勋效显著。其以彬为右将军、都督巴东诸军事。”

征拜翊军校尉,改封上庸县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朝有疑议,每参预焉。

北虏侵掠北平,以彬为使持节、监幽州诸军事、领护乌丸校尉、右将军。彬

既至镇,训卒利兵,广农重稼,震威耀武,宣喻国命,示以恩信。于是鲜卑二部

大莫廆、敗蔚炔⑶彩套尤牍薄<嫘扪#逵瘴蘧耄驶莨惚弧K炜鼐删常

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自温城洎于碣石,绵亘山谷且三千里,分军屯守,烽堠

相望。由是边境获安,无犬吠之警,自汉魏征镇莫之比焉。鲜卑诸种畏惧,遂杀

大莫廆。彬欲讨之,恐列上俟报,虏必逃散,乃发幽冀车牛。参军许祗密奏之。

诏遣御史槛车征彬付廷尉,以事直见释。百姓追慕彬功德,生为立碑作颂。

彬初受学于东海阎德,门徒甚多,独目彬有廊庙才。及彬官成,而德已卒,

乃为之立碑。

元康初,拜使持节、前将军、领西戎校尉、雍州刺史。下教曰:“此州名都,

士人林薮。处士皇甫申叔、严舒龙、姜茂时、梁子远等,并志节清妙,履行高洁。

践境望风,虚心饥渴,思加延致,待以不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