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人执宋-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让许多人慌了,帝王的威仪不容受损,但是文中煞有介事说的那些下毒谋害又显得确有其事的‘污蔑’,这个时候,就急需官府出面了,官府只需要需要澄清这种报纸上刊载的文章乃是谣言,那么汴京城的****就会迅速平息下去。

    可是偏偏官府在这个节骨眼上,掉链子了。

    户部的官员已经把此事反应上去了,但是上面却迟迟未做回应,朝中的几位大佬居然集体失声,就连三省中,都没有一个官员敢跳出来说话。

    这其实也正常,因为姜胤当夜撒报纸的时候,着重照顾了一下汴京城的官员住宅区。

    所以当汴京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最先看到那些报纸的不是汴京的百姓,而是那些住在汴京的官员。

    新皇篡位。

    这种大逆不道的事,不论是真是假,都是一个说不明白的糊涂账。

    这个情况下,任何官员都不敢去轻易站队,这很有可能狐狸没打成,结果惹得一身骚,众人都在观望,期待着上面能有人出面来将此事解决。

    如果有大佬背锅的话,那风险就会小上很多。

    可是朝中的大佬也不傻,这是皇帝本人的事情,需要皇帝来做一个明确的解释,他们只会按照皇帝的吩咐去做。。。。。。

    。。。。。。。。。

    赵光义的头很疼。

    特别是当他低下头就能看到那张阴魂不散的报纸时,他的头就会更疼。

    大殿上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说话,三省的官员还有中车府令以及几位宰相都来了,可是没有一个人敢抬头看自己。

    赵光义此时很想把制作这张报纸的人的脑袋砍下来,可是他做不到,他甚至不知道这张报纸是从哪里流传出来的,仿佛一夜之间,整个汴京就被这种报纸给铺满了。

    不知何时,有一名小厮偷偷的从殿外走了进来,随即在宰相赵普的耳畔耳语了一番,然后小心翼翼的退出了殿外。

    “陛。。。陛下。”赵普抱着玉板走了出来,能看的出他脸上极大的不情愿。

    “据探子来报,汴京周遭州县,清州、郑州、毫州等七个州,今日皆出现了此种谣言报纸,引得周围州县百姓议论纷纷。。。。”赵普说完,脸上就如同吃了苍蝇一般,他现在已经打算出去之后,就把那名传信的小厮杀掉了。

    “什么?!”果不其然,坐在龙椅上的赵光义,脸色已经变成了猪肝色。“则平以为朕当如何?”

    赵普虽然脸上极不情愿,但该说的话还是要说,“从这种报纸的文章和数量来看,显然是沧州的叛贼一手策划的此事,

    臣以为陛下应当早日定下结论,禁止这种谣言报纸的流通,敢私藏或流传这种报纸的,斩立决,此刻唯有果断,才能将这种报纸对陛下的影响降到最低。”

    听完赵普的建议,赵光义脸上的表情果然从慌张渐渐过度到了果决,看完报纸上的消息,他也是明白了大致的经过,先前他派遣去沧州剿匪的一万名禁军居然投诚了,这让他又惊又怒,现在,这些匪徒居然还敢公然叫嚣。

    赵光义的牙齿咬的咯咯直响,大殿上的气氛,一时间陷入了冰点。。。。。。

第七十一章 恼羞成怒() 
“朕观此报纸,妖言惑众,蛊惑人心,先是折辱朕的威仪,而后竟是大言不惭的在沧州拉起叛军大旗,蛊惑天下百姓弃明投暗,如此乱臣贼子,其心着实可诛。”赵光义脸上的寒气怎么都驱散不掉。

    “朕记得,这报纸之上还说了忠远将军杨久书率一万禁军投诚了沧州新宋,此事现在能否确认?”

    “回禀陛下,青州的传令使来报,一万禁军确实出现在了沧州城内,而且并没有同叛军作战,恐怕确实已经判出我大宋。”大殿下,一名黑甲老将声音严肃道。

    赵光义的脸色阴的可怕,过了好长时间,他的声音才从大殿上传来。

    “抓捕杨久书以及此次出征叛军将领的家眷,全部没入官籍,女眷全都带入后宫充作奴婢。”

    “回禀陛下,末将今早已经派人去了杨久书等禁军将领的家中,可是去时却已发现早已是人去楼空,不知何时他们的家眷早已离开了。”黑甲老将一板一眼道。

    “什么?!”这下不但连赵光义惊到了,就连朝堂上的那些官员们都长大了嘴巴,不敢相信此事的真假。

    但黑甲老将不是别人,乃是大宋赫赫有名的战将潘美潘仲询,他可是跟随过太祖一路打天下,参加平定李重进叛乱,镇守扬州、潭州,累迁防御使。开宝三年,为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军攻灭南汉,被封为韩国公,位极人臣。

    他的话,就算是再离谱,也不得不让人相信。

    “可有人知晓,他们是何时离开?”

    “末将派人去各处府邸周遭询问,从那些百姓口中得知,这些府邸,从几日之前,就不见有人来往了。”黑甲老将已经很严肃。

    “混账!”赵光义脸上的怒气终于爆发了,不仅仅是因为报纸皆了他的短,更是因为他居然发现,自己身为堂堂皇帝,在有人敢威胁自己的时候,居然拿不出任何能够对付的手段。

    这种感觉让他十分恼怒。

    “韩国公。”赵光义虽然身上每一个细胞都在嘶吼,但是他仍克制住了,用冷冷的声音唤了一声那名黑甲老将。

    “末将在。”潘美立马单膝跪下,神情严肃。

    “朕封你为征西大元帅,可帅四万禁军,加六万京畿兵,共十万大军,加之将作监最新赶制的一批神臂弩,朕要三月之内,务必听到你剿灭沧州乱匪的消息,你可能做到?”

    潘美脸上仍是那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依旧用他那低沉的男低音道:“末将领旨。”

    大殿上,众人皆是倒吸一口凉气,四万禁军,加六万京畿兵,共计十万大军,再加上神臂弩,这种配置,基本上去远征辽国都够了,可是现如今的皇帝,铁了心要置沧州的新政于死地。

    “陛下,臣以为,此举恐怕有待商榷。”赵普擦了擦额头的汗,走上来道:“辽国觊觎我大宋边境已久,虽然他们现如今扶持北汉,不攘边患,但若我大宋贸然出兵,京浙一带必然兵力空虚,如果辽主趁虚而入,我大宋可能要遭逢重创啊。”

    赵光义坐在皇倚上,一言不发,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臣以为赵左丞所言极是,臣赞议。”

    “臣赞议。。。。”

    大殿下的文武百官,半数都纷纷跪了下来,表示希望赵光义再考虑一下。

    大殿上的气氛一时间诡异至极,但是因为事件的特殊性,也没有人敢继续声张,于是就这么僵持了一炷香的时辰。

    赵光义才缓缓开口,“留下两万禁军镇守汴京,余下两万出兵沧州,加之京畿兵,共八万军士,攘外必先安内,朕要尽快看到沧州叛政的覆灭!潘帅,你去吧!”

    一直跪着的潘美毅然决然的点头道:“末将领旨。”随即龙行虎步地走出了大殿,只留下面面相觑的众人。。。。。

    。。。。。。。。。。

    京城闹翻了天,姜胤完全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闲人,到处传播赵光义的事迹,汴京的各大酒楼,茶肆,今天争相开始流传姜胤说出去的那些版本故事。

    人嘛,就是爱听故事,这事几千年都变不了。

    牛顿可真不是一个苹果掉在脑袋上就发现了三定律,人家那可是经过大量钻研后得出的物理学规律。

    可是要给那些普通老百姓说,牛顿是在实验室里刻苦钻研发现的三大物理学定律,那一定会被人嗤之以鼻。

    但如果加上一个苹果砸脑袋的故事,那么一切又都完全不一样了。

    一个好故事,完全可以让事情以光的速度传播,特别是那种半真半假的故事。

    姜胤就特地为赵光义编了那么几个故事,什么偷偷看上了被软禁的南唐后主李煜的小周后,什么趁着大哥不在强幸小周后,还打算毒死南唐后主。。。。。

    这样的花边新闻,在后世也能吸引一大票眼球,搁这一千年前,简直就是茶点饭后最有价值的谈资。

    虽然皇帝的威严仍在,但奈何法不责众啊,一旦大家都讨论起皇帝来,那就没什么大事了,毕竟人人都开了口,这要抓,岂不是所有人都要抓起来。

    所以,姜胤流传出去的故事传播的更快更广泛,甚至要比他印刷的报纸传播的还要快,总之,赵光义的名声现在是彻底难洗白了,对于没什么新闻的大宋人来说,皇帝的污点这种事,完全是能记住一辈子的。

    姜胤接下来就等待着赵光义的反击了,为此,他还特地跑到了太和殿的大殿梁柱上,去“旁听”赵光义最终对沧州的处置结果。

    结局也并没有出乎姜胤的预料,恼羞成怒的赵光义派出了潘美这样成熟稳重的大将,八万大军,准备一榔头把自己彻底敲死在沧州,可是他还是有些急了,他没有仔细看看杨久书的那段采访。

    八万大军算什么,那只是一万大军的八倍而已,对于这个数字,姜胤表示,他现在拥有的海岛,足以困住八百万大军。

    当然,这些潘美是不知道,所以,他也即将踏上了与杨久书一样的不归路。。。。。。

第七十二章 士子请愿() 
赵光义这一次算是下了决心。

    八万大军迅速以汴京为中心集结,骑兵云集,刀戟林立,杀气腾腾。

    临行前赵光义把新组建的重兵集团的两位主帅召集到一起,面授机宜,再次确认此行的战略目标。

    此次出征的重点是剿灭沧州叛军,以姜胤为首的叛军人数约有两万人,赵光义要求在初春之前,将之剿灭在沧州等地,最不济,也要占领沧州,将叛军撵入北汉或者辽国。

    对此任务,两位主帅都表示信心满满。

    其中大帅乃是韩国公潘美为云、应、朔诸州行营马步军都部署,统领八万大军,副帅为迁侍卫马军都虞侯李继龙,负责沧州都部署,右卫大将军吴元辅为镇军,顺州团练使刘文裕为都监。

    这样的将领配置,在大宋开国,已经算是豪华阵容。

    纵观这几位将领,几乎涵盖了朝中老中青三代将官,从潘美这等开国第一代宿将,到李继隆这样的新一代主战名将,再到刚刚冒升的刘文裕,可谓是毫无保留,精锐尽出。

    从这种配置也能看的出,赵光义现如今是多么怕夜长梦多!

    不过尽管是这样,他现在过的也依旧不好受。

    从汴京开始的收缴报纸行动,从一开始就遭到了种种抵抗。

    士子们仗着自己是读书人的身份,一点都不配合官府收缴报纸,不但不配合,他们还变本加厉的继续讨论、传播。

    最让官府们头疼的就是那些士子了,他们是世上最聪明的一群人,但他们也是这世上最冥顽不灵的一群人。

    士子们可不会因为这是皇帝的丑闻就遮遮掩掩,反而越是因为这是皇帝的丑闻,他们闹的就越是带劲。

    这个时代,人命并不稀罕,稀罕的是名节。

    有的女人,守一辈子活寡,为的就是那一块官府发的贞节牌坊,有的谏官,呈了一辈子的谏言,为的就是那一句百官认证的忠臣。

    所以,在种环境之下,造就了一大批想要青史留名的‘忠心’之臣。

    开宝九年,十二月二十九。

    姜胤散播报纸的第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