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西秦霸业-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代国君,至今梁国已经在大河西岸存在了一百多年。

    秦公抬头一看,这才看清楚城头上站着的正是梁国的国君赢可居,此时赢可居正拿着剑指着城下的秦公任好。

    看来这一场辩论是躲不过去了,今天必须有一个了解。

    秦公手扶着车轼,仰头对赢可居道:“梁伯,你说的不错,同为赢氏后裔,本应该和睦相处;无奈赢氏祖先统一关中,饮马大河的宏愿,任好不敢忘记,只能东征西讨来完成。实话告诉你,秦国自西向东一路过来,不知有多少国家已倒在了秦国的车轮之下,梁国当然也不能幸免。”

    看来嬴任好早就把什么事情都想好了,只要是能够完成祖先饮马大河的宏愿,不管前面是谁,他都要一一扫除。

    听完秦公的话,梁伯赢可居还有什么话好说的呢?他清楚梁国只是秦国东进车轮下面的一只蚂蚁,挡不住秦国这辆大车前进的方向。

    “好啊好,今天我梁国灭亡在自己人手里,也算是赢氏应有报应啊!”梁伯望着苍天,“梁国的列祖列宗,不肖子孙赢室来了。”其实,从秦国水淹少梁的那时候起,梁伯就做好了城破之日就是他葬身之时的决心,现在他要实现自己的决心了。

    说罢,梁伯赢可居捧起佩剑,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最后放在了自己的脖子上,猛一用力,“嚓………”的一声,鲜血喷流而出,随后整个人摇晃了几下,像一只掉了翅膀的鸟儿一样掉下城去。

    秦公原本很兴奋的心情一下子黯淡下来,原本他还想与梁伯好好谈谈,跟他说明一下厉害关系,并答应把朝邑以及周边的土地作为赢可居的封邑;哪曾想他竟然会是如此的刚烈,真不愧是赢氏的子孙,带着祖先身上那种特有的刚烈。

    “来人,厚葬梁伯。”

    “诺………”

    梁伯虽然自杀了,但他的死依然挡不住秦军进入少梁城。

    初冬了,梁国太子带着家人在秦军的护送下,前往自己的封邑。西风吹来,里面夹杂着淡淡的雪花。

    赢演抬起头,任由寒风吹进自己的胸膛。

    此时他觉着自己的胸口里压着某种又热又重的东西,只有这寒风吹过,他才觉着稍稍能够放松一下。

    走了大半天的路,车队来到一座山岭处。山岭靠阳面的地方就是梁国祖先陵寝所在地,百里奚之所以建议秦公把朝邑封给梁国公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距离梁国先祖的陵寝较近,每逢重大节日,可以来祭奠。

    现在他的父亲也埋在了这里。

    赢演望着不远处的梁国祖先的陵寝,呆呆的,不肯离去。

    “孩儿,你怎么了?”这时母亲的车驾过来了,见他呆呆的不肯走,于是问道。

    “母亲大人,这里就是我梁国先祖的陵寝,我们就在这儿休息一会吧。”赢演对母亲说道。

    “也好。”

    队伍停了下来,众人在距离梁国先祖陵寝不远的地方休息。

    “母亲大人,梁国就此亡国,孩儿建议今后我们这些公室的后裔,从今以后就以梁作为我们的姓氏,以此来纪念梁国的列祖列宗。”赢演对母亲以及周边的子弟们说道。

    “这个好办,就以你的建议,我们的后辈儿孙就称为梁氏,与秦国的赢氏有所区别。”母亲和梁国公室的成员们都同意了赢演的建议。

    说完这些,众人望着不远处梁国祖先的陵寝,心中无限感慨。哎………,祖先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自此就结束了,谁人能不为之叹息。

    “母亲,前面就是先祖的陵寝,孩儿想过去祭拜一下。”

    “去吧。”

    得到母亲的同意,赢演一个人向山岭方向走去。见太子离开,原来梁国的内侍赶紧跟了上来。

    “我去祭拜先祖,你不用跟过去了。”赢演制止了内侍。

    “诺………”内侍停止了脚步,任由赢演一个人前往祖先的陵寝,这一去就是好长的时间。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天都已经黑了,梁国太子赢演还没有回来,这下君夫人坐不住了,便对身边的带着孩子的太子妃说道,“祭奠祖先也用不了这么长的时间啊?这都去了好几个时辰,不会出什么事情吧。”

    “对啊,要不派人过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君夫人对内侍道:“你过去看看太子为何还没有过来?叫他快点,这天都要黑了。”

    “诺………”内侍应道,转身向陵寝方向跑去。

    进入陵寝还没过多长时间就传来了内侍惊恐的大喊声,“快来人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众人心中一紧,意识到肯定出了大事,赶紧向山岭上的祖先陵寝方向跑去,路上君夫人接连跌到了好几次,幸好赶过来的太子妃等人搀扶住她,这才跌跌撞撞的跑向陵寝。

    “到底是怎么了?”还没到陵寝跟前,君夫人急切的问道。

    “太子,他、他、他自杀了。”

    转过前面的墓碑,梁国君夫人看见儿子赢演静静的跪倒在地,他面向东方,面前正好是夫君梁伯赢可居的坟墓,越过坟墓继续往东,就是梁国了。

    “孩子………”君夫人大呼小叫的冲到太子面前,她吃惊了,只见太子的胸前插着一把刀,刀柄上的血迹已经流干,看样子他已经死了好长时间。

    “啊………”梁国君夫人再也忍受不住了,大叫一声晕倒在地。

    这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国君刚死没几天,这下太子又死了,梁国真的是没救了。

    简单的埋葬了梁国太子,众人七手八脚的将君夫人抬上车架,继续向朝邑赶去,再晚点,城门可就要关了。

    初夜时分,下雪了,纷纷扬扬的,慢慢覆盖了关中大地;众人不禁回首望了望渐行渐远的梁国,它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了。

    。。。

第350章 天子的无奈(一)() 
等待比死亡更可怕。

    芮国都城。

    芮伯昭早就是坐卧不宁了,他不知道秦国到底想要做什么?梁国被灭了,秦公带着大臣们也撤走了,却把孟明视和一万多军队留在了少梁城,虎视眈眈的盯着近在咫尺的芮国,这让芮伯昭难以忍受。

    秦国这到底想干什么呢?

    他们到底要做什么?

    “相国,你说说秦国到底是想干什么呢?”芮伯昭气急败坏的问道。

    芮国宰相姬文一脸无辜的说道,“秦国到底想要做什么,臣也猜不出来,不过有一件事可以肯定,那就是秦国已经把下一个消灭的目标锁定了芮国。”

    “既然已经锁定了芮国,那秦国的大军为何还不来呢?这种煎熬的日子寡人实在是受够了。”芮伯昭愤怒的叫喊道。

    “或许秦国是等过完年后,再发兵来攻芮吧!或者是让芮国自己投降秦国,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臣也就不得而知了。”宰相姬文想不出更加合适的解释来,只好这样说道。

    此时芮国北面是秦将孟明视的上万大军,西面不远处是秦将公孙枝率领的几千秦军驻守在镐京,要说消灭芮国,随便那一支军队过来,都有可能将芮国消灭。

    可是秦国就是不发兵来攻芮。

    秦国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难道他们仅仅是为了过年那么简单,还是要让寡人投降秦国?

    不………

    肯定不是,他们一定有更大的野心,只不过眼下还看不出他们的野心罢了。

    芮伯昭实在是想不出秦国的真实意图,他也知道当时秦国灭梁国的时候,姬文怪自己没有出手援助,但事已至此就算是后悔也没有办法,还是好好想一想如何对付秦国即将到来的灭国吧!

    “相国,寡人知道你对芮国没有出手援助梁国有些看法,但是你也知道就以我们芮国实力,即便是出手援助也无济于事;现在还是好好想想芮国该如何办啊!”芮伯昭几乎是用祈求的声音对宰相姬文说道。

    “君上,不是臣不愿意为芮国出谋划策,只是事已至此臣也没有办法啊!原来最有可能帮助芮国的是东方的晋国,现在晋国也被秦国打败,还把太子作为人质留在了秦国,所以他们是根本不可能来帮助我们了;再有就是北边的梁国与芮国乃是同病相怜,原本可以相互帮助,此时梁国也已经不存在了;指望绵诸吧,远隔千山万水,还没等到他们来帮助我们,芮国早就灭亡了。事到今天,臣也想不出来什么好办法了。”相国姬文不客气的说道。

    听完姬文的话,芮伯昭一屁股坐在了大殿的台阶上,“芮国真的是没有希望了吗?”

    芮伯昭一脸痛苦的望着外面阴沉沉的天,喃喃的说道。

    见国君痛苦的表情,姬文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或许可以一试,“君上,臣有一策可以一试。”

    芮伯昭抬起头,惊喜的望着他,“快快讲来。”

    “不管怎么说芮国也是周王室的同姓国家,当此生死存亡之际,我们为何不找找王室,请王室出面阻止秦国灭芮。”姬文说道。

    请王室出面阻止秦国?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不管怎么说秦国也是王室的属国,为了得到王室的认可,也应该听听王室的意见吧。

    “对啊!我们是姬姓国家,不管怎么说也比他秦国一个放马的要强得多吧。现在姬姓国家面临危机,王室应该出面帮助才是啊!寡人就不信只要王室出面他秦国还敢对芮国动手。”

    芮伯昭终于看出一丝希望,高兴地站了起来,“相国,以寡人之见,此事非你出面不可。赶紧收拾收拾,多带些礼物前往洛邑拜见天子,请求天子出面制止秦国的鲁莽行径。”

    说这话的时候,芮伯昭充满了豪迈,似乎又找到了姬姓国家特有的那种高傲。

    姬文领命,他知道这个主意是自己给国君出的,也应该由自己来完成。

    简单收拾一下,姬文便出发了。虽然对国君没有帮助梁国有些意见,但作为芮国的公室成员,又是一国的宰相,当此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能耍性子吗?

    从芮国道周王室所在洛邑,路途并不远,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条是从芮城向南路过秦国的河西之地,向东过了桃林、函谷关,便可以到达洛邑。但由于这条路要路过秦国的地盘,姬文不打算走。

    另一条路则是从芮国直接越过大河,进入晋国的土地一路向南也能到达周王室的都城洛邑,左右权衡了一下,姬文决定走第二条路。心急速度就快了,两天后姬文来到了洛邑。

    周王室都城洛邑。

    周天子姬郑正在王宫内仔仔细细的查看象征王权的九鼎。

    “爱卿,你对这九鼎的来历和象征清楚吗?”周天子一边查看,一边问身边的的大臣周公阅。

    对于九鼎的来临以及象征意义,周王室的子嗣们个个熟记于心,想都没想,周公阅就答道,“大禹建立夏朝后将天下划为九州,令九州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在铸九鼎之前,大禹派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就象征了天下九州,也就是天下的意思。”

    周天子听罢,不以为然的说道,“不不不,这些天孤王在想,这九鼎不单单象征的是天下。”

    “难道王上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