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医夫人-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方安定,少了后顾之忧,前方将士才能勇往直前。陆如雪并不知,是因为她一时不忍,这才加速了这场战争的结束。
这场战争,前后历时两年多,总算是要落下帷幕了。又赶上陆太夫人的除服礼,陆崇武正好以此为借口返乡。
陆如雪为二人打点好了行装,不过这一次徐竺英不用再女扮男装骑马,而是改坐了马车。
陆如雪不只派了侍卫一路上严加保护,甚至还让采芙带着四果和四珍,一路上跟着去伺候。
四珍是陆太夫人还在世时,赏给陆如雪的,陆府的家生子。出来这些年,正好让她也趁机回去见见爹娘亲人。
四珍心里感激,临行前,非要来给主子磕头谢恩。
陆如雪除了给家中的亲人,备了些薄礼。还给柳姑姑准备了礼物,一并交给了采芙。
且她还给祖母写了封信,请徐竺英回去替她上香时,一并烧给祖母,以慰其在天之灵。
她原是想陪着堂兄返乡,可燕王妃不允,穆玄阳更是来信劝阻,怕她再有什么危险。
就连陆崇武也不同意,就算这一路只是坐马车。且陆如雪经过细心调养,身上也补了回来,不再瘦骨伶仃的,可他还是担心。
徐竺英也反对,陆如雪只好认命留下。并给父母写了信,又给祖父写了信。不过多是安慰劝抚。
知陆崇武要返乡,穆玄阳又见大势已定,便将这些日子,陆崇武助妻子安置流民、伤兵一事,私下里告诉了父亲。
“你是说这件事,不是三儿媳的主意?”燕王有些不解的看向儿子,既然不是儿媳的主意,当初又为何将功劳都归到儿媳的身上。
可话一问出,便已想通,陆府是怕皇上迁怒。这倒也是可以理解的。
“是,陆氏她正在养病,连府门都出不得,哪里还有那个心力。”
“当初儿子在京为质时,皓苍与儿子便已是结义兄弟,后又有着姻亲的关系。一路从南而来,见了不少的流民得不到安置,心里着急,这才想着帮儿子一把。”
穆玄阳这话说的巧妙,以义气相挺为由,即拉近了陆府与燕王府的关系,更不会有邀功之嫌。
“可碍于怀远县尚在皇上手中,怕牵连了家人,这才不得不冒名顶替。”
穆玄阳太了解妻子了,妻子从不在乎这些名利,当初给他写信,言明真相,也是想他能在关键的时刻,为陆府争得一席之地。
就算将全部的功劳,都落到陆崇武的身上,妻子也不会有一丝的不喜,这样反而更合了她的心意。
燕王听后,也不疑有他,毕竟他能胜过皇上,这个三儿子可是立了大功的。
第四百章,()
因为有陆如雪暗中斡旋,燕王这才将这份功劳,全都记在了陆府的头上。对当初太傅陆承祖,未能留京助他一臂之力,也不再耿耿于怀。
不过燕王围困京师后,并不急着攻城,而是派出使节,与皇上谈判。
为的正是自己的长子,如今被扣于京中为质的燕王世子。当初,燕王妃派了韩松进京,甚至几次想带着世子和世孙,逃出京师,却都无功而返。
所以燕王才不得不围而不攻,就是想和皇上交涉,救下长子一家的性命。
早在卫国公连连败退,辽东都司和鲁地接边失守之时,皇上便知大势已去。可即坐了这个位子,他也会心有不甘。毕竟他才是高祖皇帝亲封的皇太孙,依诏登基名正言顺的皇上。
所以就算是死,至少也要用燕王世子一家的性命,为自己的妻儿留一线生机。
至于自己的性命,他从未奢求,以燕王阴狠的性子,绝不可能放他一条生路。所以皇上从未向燕王低头,甚至为自己求情。
而燕王也真如皇上所想,只一心想要斩草除根,永绝后患,所以又怎会轻易应允,留皇上的儿子们一命。
两边一时间僵持不下,谈了几次,都无法令双方满意。
最后还是燕王的幕僚出了个主意,贬皇上的儿子为郡王,去为高祖皇帝守陵。且郡王位三代世袭,五代内不得入朝为官。若敢犯上作乱,遇赦不赦。
五代下来,也有数百年了,人事已非,谁又还会记得,这些人曾是先皇的亲眷。
燕王听了,这才同意让步。不过也有条件,要皇上写下退位诏书。
皇上毕竟是九五之尊,被逼至此,又怎会甘心。竟活活将自己吊死在了奉天殿,也不肯写退位诏书。是想死后借着言官史书笔伐,留着让后人给自己讨一份公道。
可成王败寇,燕王当初发兵,以“清君侧”为由,如今又对外召示,皇上是死于逆臣齐泰等人之手。
就算史官们明知这一切是假的,是皇上为百年身后,留得清名一世,而杜撰出来的。可也不敢拿九族人的性命,为已死之人去讨什么公道。更不可能据实著述。
所以从古至今,才会有那么多的野史记、秘闻录。
建文帝一生崇尚儒学,相信人性本善,最后连死,都只落得个不明不白的下场。其子孙,更不得不去给高祖守一辈子的陵墓,被人当猪狗一般圈养一生。
皇上死后,驻守京师的守军打开城门,迎燕王大军入城。可燕王虽率军进驻皇城,却迟迟不肯继承帝位。直到百官上书劝进,燕王这才于同年八月廿七,即皇帝位。
不过却废除了建文年号,而沿袭了高祖在位时的洪武年号,改建文三年为洪武三十四年。并连下数道圣旨,缉拿齐泰等乱臣,定罪灭族。
一时间京中再刮起了血雨腥风,刑场上血流成河,牢房内哭嚎连天。不过有人悲,便有人喜。
燕王登基后,先是下旨恢复了高祖皇帝制定的所有法规、官制,以此向天下人召示,其起兵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登基称帝,而是为了恢复祖制。
下旨次年初,改年号永乐。同时重建奉天殿,雕刻玉玺,并将燕王妃徐氏和侧妃,及众儿女们一并接进了京师。
封徐氏为皇后,两个侧妃的娘家都有出力,所以生有庶二子的常侧妃,封为贤妃,生有庶长女的于侧妃封为惠妃。三个育有子嗣的姨娘,因四少爷今年刚好及冠,母以子贵,也被封为顺妃。
而齐姨娘和石姨娘,因为都只生了庶女,所以只被封了德嫔和丽嫔。
却并未立即封立世子为太子,而是将已成年的四子,分别封王赏赐封地。
世子穆玄炽被封为谷王,三子穆玄阳封为汉王。二子穆玄燧封赵简王,四子穆玄爔封安惠王。
而三个儿媳的娘家,也都一一封赏,连刚除服的陆承祖也都官复原职。倒是陆承宗虽被免去通政司左参议正五品的官职,却连升两级,外放为西北大同府正四品的知府。
即便皇上对代王再放心,可还是派了自己人,去任知府,借以监视代王。
而陆承耀也不必再回望平任知县,而是留京任正六品翰林院侍读。依着皇上的意思,是想再多提拔提拔陆承耀,毕竟今日之胜,也有儿媳陆如雪的功劳。
还是陆如雪上书,请皇后转达了祖父和父亲的意思。陆承宗已连升两级,外放当了知府。陆府若再有人连升两级,只怕会引百官不满,反而乱了朝纲,有辱皇上的贤名。
皇上对于陆府诸人的态度,很是满意,得此辅政贤臣,为百官表率,反让那些居功自傲的武将们,也都有所收敛。
陆府三人接旨后,举家又搬回了京师太傅府。不过京中景物依旧,却已人面全非。
陆如雪进京后,再见穆玄阳,两人分开已近两年不见,儿子庭儿都已两岁,能言会走。
在新皇心中,一直都记得,三儿媳当初做的那个飞龙在天的胎梦。所以一登基,便给三子的儿子,起了个响亮的名字,穆瞻域。瞻,临视也;域,疆土也。其深意不言而明。
且皇上不仅封了三子为汉王,且迟迟不立太子,而只封世子为谷王。不仅如此,还亲笔手书,封三儿媳陆如雪,为“第医夫人”。赏其先助徐皇后驻守北平,后出谋划策安置流民、伤兵之功。
且此战能胜,也是因燕王的粮草充足,这里面也有陆如雪当年献计献策之功。
不过对于“第医夫人”这个封号,有不少文臣,都表示了不满。认为依祖制,女人不可习医。
可跟着皇上从北而来的武将们,却都是心服口服。特别是助燕王妃镇守北平的诸将官,不仅上书为汉王妃鸣不平,甚至纷纷上书,支持皇上举贤不避亲。
而皇上坚持给三儿媳这个封号,一是不想将这天大的功劳,全都赏给陆府。毕竟在文武百官的眼中,陆府诸人一直在乡丁忧避世,于社稷无助。
二是也存了想立三子为太子的心思,毕竟以陆如雪的出身,不足以执掌六宫。可有了这个封号,这份功绩,便大为不同。
第四百零一章,双喜临门()
陆如雪如今也是一品王妃,宫中早依制,送来了王妃的朝服,穿了朝服接旨后,还要进宫去谢恩。
如今新皇登基,高祖的诸位儿子,鲁王等藩王,都留在京师王府,等着朝贺新皇登基。
所以四位刚分封的王爷,虽各有封地,但于京中尚无府第,便依然住在燕王府中。
穆玄阳陪着妻子进宫去谢恩,皇上当众夸赞了儿子、儿媳,还叮嘱儿媳,常进宫来给皇后请安。
陆如雪对于这个“第医夫人”的封号,并没有太多的感觉。她做这些也不是为给自己争什么名利。
不过看了顺妃,让她明白,何为子以母贵。为了儿子,她也必须坦然接受这个封号。
跟着穆玄阳谢恩后,又去中宫的坤宁宫,给皇后请安。只是徐皇后刚掌六宫诸事,宫中人心不稳,陆如雪也不好久坐。听皇后教诲了几句,便起身告辞。
出宫后并未急着回王府,而是和穆玄阳,领着儿子,转道去了太傅府。
怀远家中一别,已近三年,陆如雪早已归心似箭。不等采月挑帘来请,陆如雪先一步自己挑帘下了马车。
陆崇文三兄弟出门来迎,陆承祖、陆承宗和陆承耀刚巧都在宫中未归。
“大堂哥!”陆如雪先给陆崇文行了一礼,这才笑着去看二堂哥和兄长。
“听二堂哥说你产子时亏了身子,现在可好些了?”等不及入内去给祖父请安,陆崇宇拉着妹妹,先关心了起来。
“一直调养着,每日除了吃便是睡,想不好都难。”不忍兄长为自己担心,陆如雪讲的轻描淡写。
侧目间,正好看到穆玄阳抱着儿子下了马车,将儿子接过,向诸人行礼。
“这是庭儿吧!来,给舅父抱抱。”庭儿瞪着一双大眼睛,长的虎头虎脑,很是壮实。
陆如雪很宠爱儿子,但受前世的影响,对孩子的教育,却也看得更重。所以庭儿虽认生,却并不胆怯。
挣扎着从母亲的怀里下地,给陆崇宇三人行了个大礼,“庭儿给舅父请安。给表舅父请安。”
看着跪在地上,规规矩矩向众人行礼的庭儿,陆崇武脸上难掩欢喜,上前一把将庭儿给抱了起来,“庭儿,可还记得表舅父?”
庭儿用力的点着头,也许是随了陆如雪,庭儿的记忆力好的出奇。陆崇武在北平时,因为事忙,很少来王府。可庭儿仍记得他就是那个陪着自己玩闹的表舅父。
“庭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