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玉堂缘-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见皇后有些尴尬,便接过话头道:“陛下是身心俱伤,难怪恢复的慢了点,好在有王爷他们日夜陪护,圣体定当痊愈。”

    皇后也颔首道:“是这个理儿。这几日天气凉快了,兴许能好的快些。”

    阮良娣意味不明的看了我一眼,转头向皇后问道:“娘娘,如今太子被废已经快两个月了,王爷他”

    正说着话,有侍女从殿外急匆匆进来:“禀娘娘,太后娘娘来了。”话音刚刚落地,就听见宫外内侍扬声唱喝:“太后驾到!”

    皇后笑道:“你们帮我迎一迎。”

    我与阮良娣听了便即刻起身,疾步出殿外,下了台阶五六步,正迎上太后仪仗。

    太后今日十分和颜悦色,笑道:“是你们两个啊。起身吧,陪哀家进去看看你们母后。”

    跟着太后进了大殿,就见皇后挣扎着要起身。太后一把按住,嗔怪道:“皇后病着呢。等好了再跟哀家见礼吧。”说着很是亲热的在皇后榻前椅子上坐下了。

    我见太后对皇后比之前爱惜许多,正在琢磨原因,就听太后似乎漫不经心的道:“下去吧,我们婆媳三代说说家长里短。”挥退了殿内伺候的人。

    我与阮良娣听太后话里的意思,便安坐不动,没有跟着告退。

    太后便问了几句皇后族兄王尚书的伤势。

    皇后拥被坐在榻上,直着身子恭敬答了。

    太后扫视大殿一眼,微微眯了眼睛,道:“皇后,往后曜儿担子会更重,你们的身子骨可都要争气,别让他分心才是!必要的时候对他也是个助力。王氏族里,要约束好,不可借此骄奢生乱!”

    我与阮良娣对视一眼,俱都明白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雨幕灯前() 
此次二皇子被废,储君之位便是在年纪大些的皇子中考虑。而晟曜占嫡占长,太后又素来爱重晟曜。听太后适才的语气,应该是她在威帝面前提醒、商议了此事,而威帝已经首肯。她便特意走这一趟,给皇后递话。

    太后见我们凝神静气,并未一惊一乍,满意的点头道:“皇家女子,正该如此端庄自持。”

    她起身道:“皇后好好养着吧。哀家改日再来。”

    皇后伏在榻上,语气诚挚:“臣媳谢母后!”

    皇后谢的是一语双关。

    太后的确是位贤后,没有因为淑妃是自己的侄女而偏袒年幼的十一皇子,偏袒自己的家族。而是以国事为重,立已经长成、建有军功又有昭明历等文治功绩的萧王。

    我与阮良娣亦躬身相送。

    快出殿门的时候,殿外有阳光扑进来,将太后的缓缓前行影子拉的很长。我正垂首束手,亦步亦趋的恭送太后出殿,却见太后的影子停了下来。

    耳边传来太后不疾不徐的声音:“对了皇后,这太子妃,就指了虎贲将军府的六小姐吧!”

    身后是皇后温婉平静的话语:“母后一向眼光好,思虑周全,臣媳听母后的。”

    我躬身未动。

    太后的影子停了一瞬,继续朝前移动了。

    过了良久,我才徐徐直起身子,眨了眨干涩的眼睛。

    到了晚间,叫人胆颤心裂的隆隆雷声过后,瓢泼般的大雨倒了下来。

    我将珠儿她们都打发了出去,自己一人在屋里,立在窗前看着雨幕发呆。

    窗扇半开着,室内一灯如豆。

    一阵阵的闷热的风夹杂着密集的雨点扑进来,打在身上,吹得烛火摇曳不定,忽明忽暗的勉力支撑着,映照着一室的阴影重重。

    脚上是双软底绣鞋,地砖的坚硬已经透过薄薄的鞋底让双脚麻木,可我依旧立在那里没有动,由着小腿、膝盖也渐渐变得酸麻。

    其实不是不想动弹,只是脑子仿佛停滞了。

    这茫茫天地间,雨幕灯前,只得我一人,与黑夜相对。四周黑影仿佛不知名的怪兽,挤压过来,叫人无处可逃、亦动弹不得。

    也不知就这样过了多久。外间仿佛有人拍门,又传来几句说话声。

    有沉稳的脚步声朝里屋走来。

    我没有回头。

    身后一暖,熟悉的双臂将我圈进怀抱里。

    “怎么就留了一盏灯?屋里这样黑。”晟曜的衣袖和声音都弥漫着雨汽,感觉湿漉漉的。

    “嗯。”我轻声应了句,推开他的手,转身略有些蹒跚的走回桌前,坐了下来。

    他有片刻愣神。

    大步过来桌前,弯腰看我脸上神情,不确定的问道:“怎么了?侍候母后累着了吗?”

    我摇了摇头,声音淡淡的:“不曾累着。”

    晟曜便扬声唤了珠儿进来掌灯。

    明亮的烛火亮起来,将室内照的一览无遗。

    “你哭了!”他挥挥手让珠儿退了出去,关切的在我身边坐下来。

    我飞快的伸指在脸上拂过,侧转头去。

    一旁的菱花镜里清楚的映出我眼下、脸上的红肿和泪痕。

    口中却道:“是雨水。”

    室内一片静默。

    良久,他开口道:“今日午后,父皇召许相议事,之后着中书省拟定了一道明旨,待明日门下省审复。后日,父皇说后日他会复了早朝,在朝堂上颁发这道旨意。”

    我抬眼看过去:他发间犹自带着晶亮的雨滴,落在冠上的雨珠这会儿凝成一线,朝他左边额角淌了下来。

    我举起手中帕子帮他擦拭了。“王爷这么晚来,就为了说这个么?”

    晟曜听了,先仔细打量了我,问道:“你不问我是什么旨意么?”

    我将攥在手中的帕子捏得愈发紧了。

    然而帕子上还留着方才给他擦拭的雨水,心中忽然酸软无比:他冒雨前来,总是在乎我的。

    我凝视着他,起身款款拜了下去:“昭训曲氏,恭贺太子殿下!”

    他眉尾轻轻扬起,语带喜悦,笑道:“你已经知道了?”

    “是,太后娘娘今日来看过母后。”

    他展臂将我搂过来坐在他膝上,乌黑的眸子直视着我的眼睛:“旨意的另一半内容,你也知道了?”

    我垂下眼睑,没有说话,可颤动不已的长长睫毛却泄露了我内心的不平静。

    他将我搂的更紧了些:“太后的意思是,废太子在储君之位多年,他的外家柳氏一族,自元后掌坤时,就势力雄厚,前太子妃亦是出自他家。这么多年下来,盘踞朝中,稳如磐石。一时之间,只怕难以撼动。所以要我徐徐图之,瓦解蚕食。可在这之前,确保他们不骤然发难的,只能是军中势力。”

    他将脸挨在我腮边,低声道:“母后一族是琅琊世家,文采风流的才子多,愿意入朝为官的务实之人少。这么些年,还是有了大皇兄前车之鉴的警醒,王氏族里为官的,仍只有两位舅父。任吏部尚书之职的,是母后族兄,名讳桓之;外放在永安节度使任上的是母后胞兄,名讳庆之。永安节度使虽然手握重兵,可是非召不得擅离属地,于拱卫京都上,鞭长莫及。这军中实力,实在不足。”

    他声音愈发低了些:“太后说,虎贲将军府,堪为良配。我本来不愿意的,我心中一直期许着的妻子,不是武尚华。可是眼下形势逼人,这些事又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小莞,我实在是”

    我在心内叹息:晟曜,这些我都懂啊。正因为深深懂得,我才不知道如何说、如何做、如何反应,因此才动弹不得!

    我以奴婢之身得封昭训,旁人看来,已是万分侥幸!哪里能为太子妃。我又哪里有立场去说什么,做什么,争什么!

    若是当年的顾氏明琰,倒是有一争之力!

    可我现下不是。

    我现在的身份,是低到尘埃的曲小莞。

    若是没有落了一颗心在他这里,就好了。

    我会对侧妃的名分十分知足,对他宠爱其他人淡然处之,安心固宠,等他掌了权势,召回顾氏,庇佑顾氏。

    可早就晚了。

    

第一百七十章 子非良人,奈何情深() 
我欢喜他、恋慕他,便不愿他身边有昭告天下的正妃——我做不到心如止水,看他身边名正言顺的妻不是我。

    甚至于,内心深处,我希望他身边再没有其他的枕边人!我最眷恋、最欢喜的,是与他鸳鸯双飞蝶双栖的日子,那些亲密无间的时光。

    这些隐秘而纷乱的心思,哪里能说出来!

    女子妒忌是失德!

    一个善妒的皇子侧妃,更是大逆不道!

    我心中百转千回,却不知出口在何处。

    窗外的雨更急了!

    晟曜见我侧身垂首不语,便扳过我身子,捏着我下颌,在我唇上印下一吻。

    在他辗转深入之前,我用力推开了他。

    死死忍住心尖上的痛感,低声道:“太后娘娘说的不错,王爷坐稳储君之位,需要武氏襄助。今夜风雨交加,王爷请早些回父皇那里陪护。父皇身子若能早日痊愈,于大齐有利,更是王爷的福气。”

    他身子倏忽僵住。

    过了半晌,轻轻松开了手臂。

    我立起身子,躬身行礼:“恭送王爷。”

    他静默的起身。

    快走到门口的时候,晟曜忽然说了一句:“我知道你心里不痛快。”

    这是他第二次对我说这句话了。

    我的心事,或许他是有几分明白的。

    顿了一顿,他又道:“我知你心中所虑,却盼着你对此事平静接受,又欣喜于你对这件事的在意。实在,是个坏郎君。”

    说完便大步走了。

    我立在当地,心中郁结,却被他这突然的一句坏郎君引得苦笑。

    子非良人,奈何情深!

    ************************************************

    第二日清晨醒来,风停雨歇。

    昨夜那样大的风雨,今日却是这样的大好晴天。

    我盯着窗扇上明晃晃的日光怔忪不已。

    依稀记起皇后前日提了句:清晨荷叶上的露珠儿拿来做点心是极好的。这会儿心中空落落的难受,不如找些事情来做,劳乏其身,或许能纾解柔肠百结的心。

    还有饱受煎熬的脑袋,我苦笑着伸手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

    起身下床,扬声唤了珠儿、兰馥进来伺候梳洗。

    珠儿手势轻柔的为我梳理长发,笑道:“昭训真美。比去年在宫里住着的时候更美了。”

    我微微笑了,没有说话:萧王府的玉堂静好,晟曜的宠溺,自己心有所托的甜蜜,自然都是养人的。

    兰馥将衣箱打开,笑道:“昭训看,这套妃色襦裙可好?”

    珠儿停下梳篦,我扭头看了眼,道:“这件下裙是六幅素绢的,又有小拖尾曳地。换件简便的,一会儿要去为母后收集荷上清露。”

    兰馥便挑了套玉色小袖短襦的衣裙。

    让珠儿简单挽了个螺髻,额间点了枚黄金花钿,耳上两枚白玉环,和颈项上的凤纹玉佩相映成趣。带了几只采集露珠的碧玉盏,一行三人去了宫中荷花最多的地方——太液池。

    此时晨光初明,太液池上弥漫着一层似有若无的轻雾。

    与珠儿、兰馥分别上了一叶小舟——三人一起动手会快些,若晚上一时半刻,一会儿阳光炽热起来,这露珠儿可就烟消云散了。

    静水深流,小舟缓缓朝莲花丛中滑去。

    我跪坐在小舟上,不断探出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