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超星空文明-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开开关,但除了沙沙的噪音,什么声音都没有,桑老婆用手拍了拍,这一招果然见效,很快里面便传出了新闻播报。

    “沙……地球联邦……沙沙……早间新闻,地球舰……队,已……沙沙……出发……”

    声音不是很全,但桑老婆知道那些离开地球的人,今天真的出发了。

    “希望他们能够顺利吧。”桑老婆仰望着天空,心里祈祷。

    忽然她看到天上出现了一连串的亮光,这是一串排列整齐的长龙,安静地从东方位置,一点点向西方进发……

    “桑老婆,桑老婆……”

    悠远的呼唤从远方传来,桑老婆回过神,却有些惊讶地看着从山脚跑上来的人。

    “秦连长,你没有走?”

    “嗯,我选择了留下!”秦连长憨笑着露出牙齿,笑着道:“反正我也没有父母,了无牵挂,既然国家培养了我,那我就留下来照料它吧。”

    “秦连长,你快看天上,那一条会亮的东西,是不是他们?”

    桑老婆指了指天空,不确信地道。

    “嗯,是他们。”说着秦连长从身上掏出自己的联络电台,将开关打开——

    “今时,地球舰队启航在即,天空中的光点是我们最后的印记,地球上的同胞们:再见!再见!”

    电台中反复播报着相同的话,一遍又一遍,叨啕而又冗长。

    “祝他们顺利!”

    “是啊,祝他们顺利!”

    在祁连山的某座土坡上,一老人一青年,站立着看着天空。

    在他们身旁,一座坟头,一片正欲成长的树苗,还有坟头旁边一面迎风飘荡着的斑驳国旗。

    雪域之巅,空气稀薄。

    在雪域高原一个集镇之外,翻越过一座小山头之后,那里便是祖国的边陲。

    浩渺漫长的国境线从此地横亘而过,苍莽起伏的大山成了它的天然屏障,只不过此时的雪域高原已经人去楼空,窅邈的大山,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威严。

    山头,哨所。

    美丽的晨曦刚刚照射到这。

    一个穿着老式军服的独臂老人从“哨所”里走了出来,他的胸前挂满各种荣誉勋章,身后背着一杆土枪,正沿着一条用脚踩出来的小道来到山坡的最高处。

    那里竖着一杆光溜溜的竹竿,老人来到竹竿前,解开了竹竿上透过滑轮垂挂下来的绳子,然后小心取出一面已经破了一个洞的国旗,将国旗串到一根木棍上,沿着竹竿一点一点往上升着。

    没有国歌伴奏,但老人嘴唇一张一合小声吟唱,当旗帜升到顶端的时候,老人看到了一串美丽的光点。

    而在这时,国歌突然响起,回过头,一个中校拿着一部正在播放伴奏的电台走了过来。

    地球上的同胞们:再见!再见!)。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您的,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

第一百六十五章 职业学生() 
“舰长,我们可以启程了!”

    围绕地球绕行一周后,地球舰队又回到了一开始的位置。希雅的投影又一次出现在周晨面前,向他汇报。

    周晨深吸一口气,点点头:“出发吧!”

    这一刻地球舰队再次姿态,从一字长龙型变换成了以文明级战舰打头和护卫两侧的梭形状态,长长的尾焰猛烈喷涌,舰队开始了恒定的加速。

    人类的未来,或许注定是那未知的星河彼端。

    至于前途如何,是风平浪静的蒙蒙的水天一色,还是未知的浅滩暗礁的凶险,谁也不知道,当然也无法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证什么。

    人类能做的,就是不断前行、不断修正,用自己的实践,验证前方的道路!

    几个小时之后,地球舰队重新掠过木星轨道,此时地球舰队的速度已经非常快,颇有些船大难掉头的意思,加速到它这般,每次制动或者拐弯,都会消耗掉的。

    因此稳妥起见,舰队在出发之前就已经设计好了精确的航线,一条近乎笔直的航线直接从木星相应位置出发,直插海神星系的目的地。

    “舰队已经预定航线,接下来开始星际航行模式!”

    希雅空灵的声音向着全舰通报,而随着她的声音刚落,人感觉到一股向后的力道又再一次产生了,只不过比之前驶向地球时那股加速度要小。

    是的,星际航行的加速阶段是非常持久的,正因为它非常持久,所以它的加速度却要比之前的小,这一次加速,大约会接连持续三十二天。

    三十二天后,地球舰队将加速至0。7倍,开始惯性巡航阶段,到那时舰队与地球的距离约是2000个天文单位。

    “我们的旅程开始了。”过了大约几分钟,人们慢慢适应了微弱加速度存在的感觉。这个加速度原本就是非常弱的,稍稍不注意便无法察觉。

    又等了几分钟,似乎没有特别的情况发生,人们渐渐意识到星际航行也就是普通的航行,心里面的那种好奇渐渐消失,于是便不再傻傻等下去,一个个开始忙碌自己的事情去了。

    ……

    “蕾切尔,行政厅的文职雇员招募要求公布了,一共要招募一千五百个岗位,这是相关的岗位招募要求。”

    蕾切尔才刚刚吃完午饭没多久,房门便被叩响,热卜拉普一脸热情地递上来一叠资料。

    这是蕾切尔之前拜托热卜拉普的兄弟迪库拉姆帮忙收集的,用来应付即将开始的行政厅招募。

    “真是太感谢你了,热卜拉普!”蕾切尔一脸高兴道,忙邀请他进来坐。

    “哦,不了不了,我还要回家复习功课呢,咱们第七层要开设一所理工科类的大学,成功入学后可以得到舰队的一份奖励,而且每年都会有相应的补助,我得加把油才行!”

    热卜拉普笑着推辞。

    这时柯利维奇走了过来,见热卜拉普一脸斗志的样子,笑道:“小伙子想法不错,只不过这所大学可不那么好考,咱们第七层一共有三百多万人,有志向考取这所大学的就有几十万呢,而这次一共才招收一万八千多人,竞争压力一点都不比考取行政厅的职员来得轻松,甚至脑力方面的竞争更大!”

    “所以我要加油了啊!”

    热卜拉普一想到自己面临那么多竞争对手,神色稍稍一变,但很快恢复了过来,一脸坚定的模样。

    随着舰队秩序逐步建立,拥有了23亿人口基数的舰队已然具备大规模发展的可能。于是在舰队启航的同时,官方也发布了一份舰队的长期规划,其中科学技术委员会便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推动科技树发展的计划。

    这一系列计划是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对各行各业、各个学科的发展都有着深刻影响,但想要落实这些计划,对人才的需求却是非常大。

    虽然几十年下来,依托地球舰队早期的科学家以及华夏大学等外围培养机构联合发力,已经为舰队增加了许多专业对口的人才。

    但科技树这玩意儿实在太复杂了,各个学科门类、各个学科、子学科、交叉学科,数不胜数,复杂到想要量变突破到质变,没有几个亿的科学家根本玩转不过来,于是这里很自然就存在一个桎梏舰队发展的大问题——地球舰队内部各类人才的储备还是太少了,正处在严重短缺的状态下。

    换言之科技想要发展,就必须先培养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任务可不是那么轻松的。

    好在舰队有23亿人口,大家的基础都还算不错,不过想来也是,毕竟是会集了全球的精英分子了。

    23亿人中,至少有10亿具备深造的潜质,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长期计划是将这些人分阶段地培养成科研人员,不过这个计划现在看来还是太过宏大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想一口吃成胖子,显得那么不切实际。

    不过先培养其中一到两亿应当还是没有问题的。为此六十艘居住舰中,新的大学不断建立,各校的招生计划也向社会公布了。

    按照科学技术委员会公布的计划,未来几年里,全舰共要建设两千所以上的大学,每所大学招生五万到十五万不等,其中原先地球上的知名学府,普遍招生都在十万以上。

    等适应一到两年后,各所大学还会进一步扩招,争取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

    要说此时地球舰队中最火热的职业是什么,那么行政厅的职员以及大学的学生绝对是排在前两位的。

    在舰队里,学生是一种职业,而且是非常吃香的职业。

    行政厅大规模招募职员属于机遇性质的,等将来全额招满了,或许就不会再有这么大的热度,但学生这一职业却不然,这是一个长期都会下去的职业。

    当然更吃香的是教授或者科学家,但想要成为前者,首先要从学生开始,先成为学生,再成为研究员或者科学家,这条道路是充满光明的。

    这里的学生,当然不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是居民从义务阶段毕业后进行深造的“再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是职业,而且是可以领取津贴的。

    配合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招生计划,民事行政委员会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补助政策,这使得成为学生与外出工作有着差别不大的收入。再加上许多民事政策都是优待科学家的,说不定过不了多久,社会上就会形成一股“学以致用,成为科学家”的风气。

    这股风气的形成,自然是周晨乐于见到的。

    当然为避免良莠不齐的状况出现,学校对学生的招生与毕业都实施了非常严格的考核制度。

    想要成为一名可以领取补助津贴的学生,而非传统义务阶段的学生,可不像以前那么容易。(。)

第一百六十六章 见习科学家() 
<;>;不过学生居然成一种职业,这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龄过了四十,早就脱离学生阶段的人来说,原本社会职员做得好好的,到这儿居然又变成“学生”了,恐怕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才能将这一社会角色过来。

    而且“学生”职业的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作为一种常态。这种常态看起来有些畸形,好像是人为地在“催熟”科学家的产生,但如果站在地球舰队现在的处境考虑,这个社会角色的存在又有它的合理性,或许就不觉得那么奇怪了。

    若不是外部压力实在太大,科学技术委员会又何必使出这个明显会给地球舰队财政带来沉重负担的办法呢!

    这种可以领取津贴的学生,还有另外一个更加好听的名字——见习科学家!见习科学家没有学制,什么时候出师,什么时候就走向工作岗位,获得科学家权限!

    不过想要从见习科学家成功晋级为科学家,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从理论上讲,让有限的资金花得更有价值,这一职业应该更具备优胜劣汰的特性,因为只有呈现出恰当的金字塔型结构,才能给予整个群体更大的压力,才能挑选出合格的人才。

    为此,舰队实施的是严格的学科等级制度。

    科学技术委员会将每个学科都分为五级,从学科一级递增到学科五级,每年由舰队官方组织一次学科考试,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场,届时一名在籍的见习科学家都可以报名参考,而且考试方案规定每名见习科学家每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