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瑾风华-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瑾就抱着嬷嬷撒娇:“谁说不能?嬷嬷也夸我医术高,定能叫嬷嬷长命百岁,咱们长长久久在一处。”
林嬷嬷就笑:“有姑娘这片心就够了。姑娘就是嫁了人,嬷嬷也要跟去伺候的呀。总不成真做了姑子?别说嬷嬷不答应,就是忠勇伯府也不能不要脸面,真叫姑娘青灯古佛一辈子。”
若瑾却道:“真出家有什么不好?不知省多少烦恼呢!那府里只怕早忘了我了,每年除了送庵里一百两银子,何曾有人来看过我一回?倒成全我们自在逍遥。”
林嬷嬷忍不住笑:“姑娘这会儿说得轻巧。瞧姑娘常日里爱捣鼓那些霜啊膏啊,还有什么面膜的,说是保养皮肤。真要出家,姑娘可舍得这一把好头发?”又打趣道:“再有这贪嘴的毛病儿,也算不得六根清净。”
直把若瑾说的耳朵根儿都红透了,跺脚不依道:“嬷嬷惯会取笑阿瑾!阿瑾就是不嫁,一辈子缠着嬷嬷!”
第六章 过往()
若瑾前后两辈子加起来,最大的爱好就是吃。可惜如今年幼体弱,又身处尼庵,过得简直像只兔子。偶尔开荤解馋,未免显得急切了些。此时被林嬷嬷一语戳中要害,忍不住“老脸一红”。
林嬷嬷却以为若瑾年轻女孩儿提起亲事来害羞了,呵呵一笑道:“罢了罢了,眼下且先不论这个。”说着,回身取出一个不起眼的蓝花包袱,打开来,里面是一摞账本并一个小小的木匣子,笑道:“姑娘猜猜,这些铺子今年给姑娘赚了多少银子?”
提起铺子来,话却长了。若瑾手里有十来间铺子,绸缎、制衣、胭脂水粉等等不一而足,店面本钱有大有小,却也颇有几间在京城也小有名气。都是先忠勇伯周硕悄悄儿置下的,不但从没入过公中,并连结发妻姚氏也是毫不知情。
周硕与姚氏原本夫妻颇为相得,成婚多年,身边只有年少时太夫人给的两个通房。姚氏肚子也甚是争气,进门一年就生下了嫡长子周玠,早早站稳了脚跟。之后几年虽是一直没再开怀,周硕也不曾纳过妾室。
姚夫人第七年上才再度有了身孕,全家自然是上上下下俱都欢喜非常。谁知生产时才知是一胎双胞两个女娃儿。居长的正是如今忠勇伯府大小姐周若瑜,容貌才情在京城贵女中也算是一等一的。
小的这个,自然就是二小姐若瑾。据说出生之时就是寤生倒产,姚氏吃了不少苦头,心里就有些不喜。
偏偏若瑾生下来又是瘦瘦小小,远不如同胞姐姐圆润可爱。姐妹两个做“百日”,姚夫人一时兴起请了高人替她们批命格,姐姐命局官星当令,富贵福寿旺夫益子。妹妹却是七杀朝斗格,生而带煞。
再想到当日生产就险些丢了性命,姚夫人对这小女儿越发不喜,难免对长女更精心些,渐渐就对若瑾轻忽起来。
外面看着一样是伯府的小姐,内里却和姐姐若瑜差得多了。身边服侍的人原就少不说,也跟着不大上心。若瑾三天两头小病不断,还是后来忠勇伯周硕亲自过问,又找了林嬷嬷进来伺候方才好些。
周硕与妻子谈过几次,姚夫人依然故我,时候久了,连这夫妻二人也有了隔阂。无奈之下,周硕只好自己慢慢替若瑾安排,只望将来到若瑾出嫁也能和若瑜一样有份体面的嫁妆。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周硕英年早逝。因去的突然,临终前只将些铺子交托给林嬷嬷,田地庄子都还未来得及置办。幸而林嬷嬷与总掌柜吴通不但忠心兼且能干,铺子出息越来越好,近几年也在京城附近买下些良田庄院。
说到收益,这两年着实不少,去年一年光铺子就有小二十万的进项。此时若瑾信手取过那匣子,说道:“有嬷嬷您掌总儿,又有吴大掌柜坐镇,铺子自是年年赚钱的。今年必定也不少。”打开匣子却也小小吃了一惊,一万两一张汇丰号的龙头票子竟有厚厚一摞,少说也有二三十张。
林嬷嬷这才笑道:“姑娘好福气,今年咱们挣了足足三十六万!往年铺子也都是赚钱的,只今年锦绣坊的连掌柜攀上了内务府,走了徐內监的路子,连接了宫里几个大单子!”
有钱赚,若瑾自然是高兴的,也笑道:“连掌柜辛苦!既赚了钱,是咱们大家的福气才对!大伙儿卖力干活儿,做东家的也不能小气叫他们寒了心。我记得各铺子的大掌柜是分两成利?今年给连掌柜加到三成!”
林嬷嬷闻言笑道:“知道姑娘必定是这个心思。前天已是许了连掌柜了。铺子里的伙计们过年时也是上上的红封儿!他们让给姑娘磕头呢。”
若瑾听了,却挽住林嬷嬷,幽幽叹道:“磕什么头,要谢,也该是我谢他们。我现在这个境况,说是伯府的嫡小姐,也跟孤女不差什么,那些铺子又没过了明路。若是那些掌柜起了私心,真吞了,我也不能怎样。难得他们个个忠心。”
林嬷嬷拍拍她手道:“姑娘不必伤感。嬷嬷经过的事儿多了,姑娘虽是这些年受些困顿,将来必定是有大福的!再说那些掌柜,这十来个人原都是受过……受过先头伯爷大恩的,不然当年也不能挑了他们。伯爷他……实在是个好人!临终前还不忘替姑娘打算……”
若瑾来时,已身在庵中,对这位父亲全无一丝印象,只听林嬷嬷叙说,时时替这不受宠的小女儿想在前头,这一片慈心真叫人感佩。可惜自己没福,无缘得见慈父,却也有幸,毕竟托得他的荫蔽。
正自出神,又听林嬷嬷道:“都怪嬷嬷,好端端的叫姑娘想起伤心事。伯爷在天之灵,也愿姑娘开开心心的。还有件事儿,姑娘听了一准儿高兴!”
若瑾忙笑问:“是什么?”
林嬷嬷道:“姑娘的同仁堂,真正在京里闯出名堂来了!”
若瑾名下的铺子,有卖笔墨纸砚的,有卖胭脂卖绸缎的,连当铺也有一间,却偏偏没有药铺。
若瑾本就是医生不说,到了栊翠庵,又机缘巧合得以研习这异世的医药之学。虽不敢有“普救众生”的宏愿,也希望能以胸中之术为百姓们造些福祉。
可是开药铺毕竟不简单,门面小了做不起来,若要开得大,药材还好说,坐堂的大夫医术也要颇看得过去才行,并连抓药的伙计也不能对药材一窍不通。筹谋了许久,今年三月间才算将这药铺开起来。
这药铺就叫做“同仁堂”。若瑾一向是取名无能,说到药铺脑海里就只记得这个。又觉得同仁堂“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两句古训说得极好,索性盗版到底,叫人刻成楹联就张挂在铺子门口。林嬷嬷还夸她文采立意都好,若瑾也只好厚着脸皮受了。
药铺虽然好歹开了起来,可是论药材,这京城的大药铺都称得上品类齐全。论起郎中来,有名望的大夫大都有自己的医馆。同仁堂这位坐堂的刘大夫医德甚佳,医术却只平平。
是以开业这大半年来生意一直惨淡,此时乍听同仁堂闯出名头来,若瑾怎么不喜?连忙拉住嬷嬷细问究竟。
第七章 论嫁()
“说起来,还多亏了姑娘您出手。那个‘七珍丹’都快被京城传成神药了!”林嬷嬷一脸与有荣焉地道。
原来若瑾见同仁堂生意一直没起色,就想拿自己制的成药试试。思来想去,择了一味改良版的“小儿七珍丹”放到柜上。这药是若瑾根据古方结合梁地特有的草药精心调配,专能消积导滞,通便泻火,镇惊退热,化痰息风。孩童们常日里有个感冒发热,夹食夹惊,服这个正是对症。
这“小儿七珍丹”定价又不贵,又是成药,服用也方便。口口相传,越来越受欢迎。因只在这里才有的卖,带挈的同仁堂的名头也越来越响亮。
“如今啊,说起京城有名的大药铺,同仁堂也算得上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了。”
听林嬷嬷细细分说,若瑾笑得合不拢嘴。别的铺子赚钱,她只能算坐享其成,同仁堂能有今日,自己也有一份功劳,心境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忍不住笑道:“第一步站稳了脚跟,接着能小有名气,再往后,咱们就在别的州府开分店!”
说到这里,若瑾兴奋得在屋里转了个圈儿:“我再好生做几种成药出来,给同仁堂创招牌。嗯……安宫牛黄丸?乌鸡白凤丸?还是大活络丹?到时候,铺子开到哪儿,咱们就到哪儿,逍遥自在,衣食无忧,那才叫痛快!”
林嬷嬷拉住满眼憧憬,手舞足蹈的若瑾,摇头笑道:“姑娘是疯魔了!说到医啊药啊的就着了魔似的。锦绣坊也好,同仁堂也罢,那都是给姑娘挣嫁妆银子的,将来到婆家有底气。名门闺秀,寻常出个门都不易,哪还能抛头露面到处跑的?”
若瑾停下来,攥住林嬷嬷的手,说道:“嬷嬷别笑,阿瑾是真心这么想的。不嫁人,就咱们几个,快快活活过日子。”
林嬷嬷哪里肯信:“姑娘这话不通,女子不嫁人怎是了局?姑娘没听过,嫁人那叫“归家”!能寻到良人托付终生,再有几个孩子,相夫教子,才是过日子啊。”
若瑾却道:“嬷嬷经的见的自然比我多,何谓良人?结亲结亲,结的两家姻亲。哪家不是看的门第高低,算的背后助力?我如今身份,说低不低,说高,也就是孤女一个。除了嬷嬷您,家里有谁是真心疼我,肯为我寻个良人?恐怕我这命硬克亲的名声早传得人尽皆知了,谁肯娶我?谁敢娶我?”
林嬷嬷见若瑾说得认真,脸上的笑意渐渐收了,又听她接着说道:“就是有人肯娶,必定也别有居心。真嫁了过去,不知道多少磋磨等在前头,何必为了个“归宿”,把自己折进去?”
林嬷嬷不由道:“姑娘这命格,庵主静玄大师不是说过,纯是无稽之谈!那是小人作祟,编了出来败坏姑娘名声的,姑娘何苦放在心里?”唯恐若瑾当真矢志不嫁,此时也顾不得什么避讳,又道:“若说良人,咱们趁早打算起来,找那门第不高的,慢慢相看,到姑娘及笄之时,未必就找不到。”
若瑾接口道:“嬷嬷也说‘未必’,可见全无把握。天下男子,不论门户高低俱是一般。农户多收两斗粮,也想着纳妾。女子要守贞守志,男子三妻四妾却是天经地义,这世道待女子本就太苛!”
林嬷嬷饶是素来口舌便给,此时听若瑾说得这般爽利,也禁不住瞠目结舌。
林嬷嬷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看若瑾顺顺当当嫁人生子,过得美满幸福。如此方对得起主子的信任和托付。这些年不辞劳苦,山上山下往来奔走,皆因早已认定忠勇伯府是靠不住的。没有能撑腰的娘家,姑娘将来要在夫家站得稳当,嫁妆就得丰厚。
眼看姑娘一天天长大,人是越来越出挑,产业也生发得相当可观,田地庄子也都置办的差不多了。伯府里想必对这亲事不会上心,不过不太出格不叫人戳脊梁骨罢了。到时候悄悄物色个合适人家,叫底下人打听清楚了,再暗中使些手段推波助澜,岂不是水到渠成?
林嬷嬷自打算得妥妥当当,此时乍听若瑾斩钉截铁地咬定不嫁,如何不惊?
若瑾见林嬷嬷被自己三言两语惊得说不出来话来,便拉了她坐下,放缓了口气道:“嬷嬷别怪阿瑾惊世骇俗。我虽困在这栊翠庵中不曾下山,这些年除了医书,旁的也看了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