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探芳春-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妃却不许她走,笑着命:“三妹妹将方才的诗词都誊录出来罢,也让外头大老爷他们瞧瞧。”

    探春好字一事,确是众人皆知,此事此刻也的确非她不可。

    王夫人虽然明白这一点,却终归有些不太高兴,便低头端了茶抿了一口。薛姨妈见机,凑过来低声笑道:“你们家娘娘好风姿。”

    虽是一句调侃的笑话儿,但听在王夫人耳朵里,却知道这是嫡亲的妹妹在安慰自己:那个庶女便在此刻出了风头,又能如何?还不是被自己的亲女儿当笔墨使唤?当了主子娘娘的,可是从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元春!

    王夫人气色渐平,唇边又添了笑影。

    贾探春在彩嫔的指点下,在旁边端然坐下,融墨提笔,在彩笺上将元妃及众姐妹、宝玉所作十数首诗都抄了一遍。

    就在抄写的过程中,贾探春慢慢地平心静气,做了决定:看元妃有没有示意,如果有,自己随机应变;如果没有,只能找机会无事生非了。

    誊抄完毕,贾探春恭敬捧了亲手进给元妃。

    元妃坐在御座上,抬头仔细看了她一眼。

    一向听说,这个庶妹胆大心细,利落干脆,祖母十分信赖倚重。今日一看,果然俊眼修眉,见之忘俗。

    如今照着三姐妹一模一样的打扮,穿在迎春身上显得木讷,穿在惜春身上有些富丽过头,偏偏这一身金彩辉煌的衣衫,配上满头的珠翠,却显得这位三姑娘别有一番典雅华贵的滋味。

    元妃有些恍惚。

    这个庶妹的这个样子,她好似见过一般,但又想不起来像谁。

    探春见她眼神游离,知道她在发愣,便眨了眨眼。

    元妃回过神来,微微冲她笑一笑,低头看那张彩笺,不由得赞不绝口:“一看就是用了功的。三妹妹如今一天练多久的字?”

    探春肃手低头,答道:“白天有时间便写写,晚上是固定了要练一个时辰的。”

    元妃含笑点头,勉励道:“如今妹妹们渐渐大了,陶情冶性的功课不能丢了,同时也该跟着祖母母亲学着做些正经事。三妹妹聪明,这些话不消我多嘱咐。日后姐姐还指望着你替我孝敬祖母母亲呢。”

    探春只答是一字,而已。

    贾母在下头看着元妃肯跟探春多说话,心中十分高兴。但又见探春竟然没有什么机灵的回话,又是一阵恨铁不成钢。

    鸳鸯侍立在贾母身边,自然都明白,不由嘴角轻扬。

    这个三姑娘,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老太太竟然还替她担心!

    元妃见探春态度恭谨,心中满意,便低头再去看那些诗。

    抄诗的时候,探春故意把林黛玉的那首五律抄在了薛宝钗的七律前头。所以元妃先看见了林黛玉的,再一联想杏帘在望一首的遣词风格,不由得眉心一跳。

    即便在诗词一道上并不擅长,她也能一眼看出来这两首都是林黛玉的手笔,而且,她自己份内的这一首十分敷衍,倒是那一首杏帘在望,反而用了心。

    这须是有对宝玉多好,才能这样行事?

    元妃的眉心微微隆起,想起祖母和母亲分别对自己说的话,有些犹豫了。

    贾母分说得十分明白:“林家的钱都给了我,除了省亲时的园子,还有你在宫中的使费——想必你也觉出来了,最近手头宽裕。林家也没了别的想头,林如海唯一托我的事情,就是把他的女儿嫁给宝玉。”

    林家的钱,已经花了。人,到底娶不娶,完全看贾府和自己的良心。

    王夫人却给元妃剖析地十分清楚:“你父亲也就是这样了。日后若是你还有旁的福气,一家子指望的就是你弟弟一个。他是个怜香惜玉的性子,他的内人倘若不刚强周全,只怕日后一座荣国府都能让他翻过来。论起来稳重和平,也论起来亲疏远近,唯有宝丫头最合适。何况薛家的蟠儿只能靠着他妹妹照看,以后薛家的家事,也都只有这位姑奶奶说了算。娶了宝丫头,便是娶了整个薛家。”

    所以,除了一个能干周到、深合世家大妇规范的弟媳之外,薛家还有皇商家的万贯家资。

    相较起来,后者显然更有吸引力。

    元妃一边沉吟,一边顺便去看薛宝钗的那首七律:“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字字颂圣,句句颂圣,时时颂圣。稳重谦卑得恍如历尽世事。

    但是,的确很稳重,很识时务——很适合辅佐着宝玉撑起荣国府。

    元妃觉得自己的心思,微微又向着薛家这边倾斜了一点。

    贾探春站在一边,果然发现元妃对宝钗有些不一样的欣赏。轻轻一顿,开口:“大姐姐雍容华贵,宝姐姐十分仰慕。”

    仰慕?我?

    元妃愣了一愣,立即明白过来。探春是在悄悄地告诉自己:宝钗很羡慕自己的宫中地位,宝钗很想进宫。

    这个消息怎么没有人告诉自己?就算是母亲不知道,怎么祖母也没有察觉么?

    而且,是宝钗自己想要入宫,还是薛姨妈也想要让她家的女儿入宫?

    看来,自己要仔仔细细地问问这几日来教导规矩的嬷嬷们。

    念头在心里一转,元妃便压了下去,笑容温和地看着探春,轻声道:“妹妹又是怎样看我?”

    贾探春完全没有想到元妃竟然问到了自己头上,脸上一白,咬了咬唇,垂头说了一句:“大姐姐不容易。我们亲妹妹们,自然是除了心疼,想不到旁的。”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零六回 贵妃娘娘() 
一瞬间,元妃只觉得百感交集。

    旁人只看到自己怎么风光,怎么位高权重,怎么得圣宠。只有自家人,才知道自己在宫里煎熬得有多么难,才会对着自己有这份心疼的意思。

    ——凭它怎么分嫡庶,姓贾便是姓贾。这一份血脉至亲是假不了的。

    随手把彩笺给了彩嫔,令她交给太监拿出去给贾政等人传阅,元妃这边自己却拿了帕子压了压眼角,勉强笑道:“你又招我。”

    贾探春听这一句的亲热,比方才近了不知道多少,自己忙也红了眼圈儿,吸吸鼻子,低声道:“大姐姐可以看戏去了。”

    元妃微微颔首,站了起来,也不用旁人,就扶了探春的手,笑向贾母道:“听得说外头戏台子上已经预备好了?咱们去罢?”

    贾母见她姐妹这样亲切稠密,心下大定,高兴得眼眶都湿了,忙扶着鸳鸯也站了起来,连连点头:“好。”

    王夫人心中不高兴,紧走几步,一把把贾宝玉推到了元妃身边。

    跟着元妃的抱琴瞧见了,不动声色地拽了拽探春的袖子。

    探春早已留神到了,偏头看了元妃一眼,轻声道:“大姐姐,二哥哥很想你。”

    元妃微微一怔,转过脸来看她,却只看到探春面色淡然的侧脸,以及感到了手下正在悄悄抽走的胳膊。

    元妃手指一收,正好抓住了探春的柔荑。

    温和一笑,元妃轻声道:“三妹妹是个明白人。家里多一个明白人,我便多放一份心。”

    贾探春见众人都装作不经意地竖起了耳朵,便抿抿嘴,低声抱怨道:“谁明白都不如二哥哥明白,二哥哥明白了,咱们家才能好。只是大姐姐当年太惯着二哥哥,都惯坏了。”

    元妃愕然,随即轻声地笑了起来:“啊哟!宝玉,快瞧,你妹妹告状呢。”

    众人忙都跟着凑趣,也轻笑起来。

    王夫人这才舒了口气,神色淡然地往前走。

    元妃顺势放开了探春,深深地看了宝玉一眼,方伸手一左一右挽了贾母和王夫人,笑道:“正好,我也跟祖母和母亲说一声。”

    二人忙道不敢,轻轻地抽回了手。

    元妃手上一空,心里便觉得一丝异样,但还是继续说道:“宝玉年幼,家里溺爱些,也是常事。但如果一味溺爱,则不成器矣。”

    贾母和王夫人虽然颔首称是,但明显敷衍。

    元妃心中叹息,便去看探春,却只见她深深低着头,安顺地走在一边,丝毫没有再开口的意思。

    抱琴这时候静静走上来扶了元妃。元妃看她一眼,却发现抱琴的眼神也去溜探春,心中一动,反而不急着再说下去,且安心去看戏了。

    管着一众小戏子的人乃是贾蔷,贾珍最宠,与贾蓉兄弟也极亲近。这一次省亲事宜,除了贾蓉领着打造金银器皿的肥差外,就属他这份差又清闲又舒服。贾蔷本也是个性情中人,前次就是他看见金荣欺负贾蓉的小舅子秦钟,心里十分恼火,所以才挑唆了茗烟儿揍了金荣一顿,大闹了学堂。如今他管了采买小戏子的差事,自然是慧眼识人,颇寻得了几个同样性情中人的女孩子。

    一时元妃点了戏,听完,便赏了其中的龄官许多物事。贾蔷十分高兴。

    贾探春在一旁看着,龄官再上台来,相约相骂果然唱得十分爽脆。元妃就喜欢这样的女孩子,命人去告诉管事的贾蔷:“好生教习着,不要难为这个女孩子。”

    众人都看戏,探春也看戏,不妨抱琴悄悄地走了过来,附耳问道:“三姑娘,娘娘让问问姑娘,还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她说的?”

    探春怔了一怔,心头立即对元妃有了三分好感,也更加敬佩当年贾母的教养手段,笑着摇了摇头,低声道:“娘娘心里其实都有数,只是有些时候碍着情面不肯多说罢了。”

    抱琴会意,低头走了。

    戏毕,赐赏众人。

    元妃看着太监呈上来的赐物略节,微微皱了皱眉。

    这里头,贾母自然是独一份,邢夫人和王夫人并肩,然后文字辈一例,玉字辈的几位媳妇一例,玉字辈里让出了宝玉,草字辈里让出了贾兰,宝玉是随同府里的姑娘们,贾兰则是单独的一份。

    元妃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探春,侧头低声命抱琴:“把环儿也同了姑娘们。”

    抱琴自然知道应当如此,但这单子是在宫里拟好了的,此刻又要改,只怕措手不及,迟疑地低声道:“听得说,环爷病着,今夜并没有来”

    元妃便知道必是有为难之处,只得叹口气,日后再补。

    赏赐了,众人谢恩。

    执事太监启道:“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

    四下里顿时一片安静,只有夜风吹着幔旗,呼啦啦地乱响。

    元妃的眼泪早就又滚落下来,却又强撑着弯着嘴角,下座拉了贾母和王夫人,叮嘱了好生保养,又道:“家里姐妹兄弟本就不算多,若要家族昌盛,便须得个个出息。宝玉和环儿兰儿如此,迎探惜三位妹妹亦是如此。”

    话说得王夫人顿时色变。

    元妃却紧紧盯着她更加进了一步说明:“如今天恩浩荡,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娘儿们见面是尽有的,何必伤惨?我也思念姐妹们,老太太和太太记着时常带三妹妹进来瞧我。”

    这下子连邢夫人的脸色也不好了。

    贾母却是心怀大畅,连连颔首,出声道:“皇家有规范,还请娘娘善自珍重。”

    元妃看着王夫人只是哭得哽噎难言,却始终不肯松口,不由得失望地先放了她的手,转而向着贾母,泣道:“老祖母,您可万万保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