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探芳春-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宝钗站着一一听了,又笑着答道:“劳老太太惦记着。我这病倒也没什么,只是咳喘些。歇歇就好。如今府里又有这样大事,我最怕人多,索性避了避。鸳鸯姐姐请坐。”

    鸳鸯便坐了炕沿上。薛宝钗只得收回往桌边指的手,回身坐了回去,仍旧表情平静地上了炕,继续描着花样子,口中只跟鸳鸯说些闲话。不外乎是府里最近来了什么客,老太太身子如何,最近姐妹们在做什么等话。

    莺儿倒了茶来,便忽闪着眼睛站在旁边听着。

    鸳鸯看了她一眼,笑道:“瞧见莺儿我倒想起来了。前儿三姑娘还问起薛大姑娘,说如今春天,正是吃各种花的好时候,又说薛大姑娘之外,莺儿也是喜欢的。你姑娘病着出不得屋子,你没事的时候,时常也往我们那边走一走,给你姑娘顺点儿好吃来的也是好的啊。”

    莺儿便笑了起来,拽了腰间的香袋儿举了起来:“鸳鸯姐姐说晚了。您瞧,这是三姑娘送了我们姑娘的香花袋,姑娘如今病着,闻不得这些香气,便赏了我。我这每日里佩着,身上都是香的呢!”

    鸳鸯便回头去看宝钗,笑道:“啊哟!这我可就不知道了。回去得告诉老太太,如何没有她老人家的?”

    宝钗眉梢轻动,终于露出了个笑容:“三妹妹细心。知道我病着怕是不得乱吃东西,所以才装了一袋子花瓣儿来。如今也快败了。我早晨还说,让莺儿自己再去摘些呢。”

    鸳鸯便从莺儿手里接了香袋儿仔细看针线,啧啧称赞:“若说起针线,我们家倒是养了一大群针线上的人,我成日家给老太太做东西,手艺也算还看得过去。可就是无论如何赶不上三姑娘这心思。瞧瞧,见过绣花瓶儿的,谁见过连瓶架子也一同绣上去的?”

    薛宝钗听她说的这话,再看看手里正在描绘的西番莲的花样子,忽然间没了兴致。遂撂了笔,回头捏了捏脖子:“今儿低头功夫大了,怪酸的。”

    鸳鸯把香袋儿还了莺儿,笑着站了起来:“薛大姑娘就算病着,也常站起来走走,老这么坐着,腰上累。”又嘱咐莺儿:“姨太太如今天天帮着我们二太太忙活,姑娘这里倘若有什么要吃的要玩的,你一时不够手,便直接去找老太太。”然后笑着告了辞。

    宝钗笑着答应了,令莺儿送客。

    鸳鸯拉着莺儿的手出了门,又悄笑着塞了一把奶糖给她,低声道:“翠墨那蹄子逼着我给你带来的。”挤挤眼儿,走了。

    莺儿又惊又喜,连忙先把糖藏好,才又笑嘻嘻地转回了房间。

    回到正房,鸳鸯便跟贾母悄悄回了话,叹道:“薛大姑娘心里不自在,见着我也不似往日里喜笑颜开。”

    贾母心中明白宝钗这是在为元春晋封之后,她就没有理由入宫而不悦,冷笑一声,却不跟鸳鸯解释,只道:“这几日,你留心着宝玉些。他自幼跟他大姐姐好,前几年一说到大丫头会二十五岁时放出宫来,他就高兴得蹦蹦跳跳的。如今这只怕是一辈子都出不来了,他心里也不高兴。”

    鸳鸯笑了笑,一边给贾母捏肩,一边笑道:“二爷还小孩子似的。大小姐在宫里熬了这么些年,终于能有个好结果,这是天大的好事。哪怕宫中岁月漫长,说到底,也是为了这个家的荣耀。大小姐不容易,二爷便为了这个,也该好好地用功,替长姐争口气才是——我听袭人说,前儿三姑娘当着她的面儿劝了这些。谁知道二爷站起来就走了。”

    贾母哈哈地笑:“三丫头没恼了吧?”

    鸳鸯摇摇头,噗嗤一声笑:“说起来三姑娘才有趣。见他走了,站起来就去坐了二爷的位置,在窗下整整临了一个时辰的字。临走还嘱咐袭人,把她写的字都收起来,改日她去了,再接着写。袭人说,她当时都看傻眼了。”

    贾母哈哈大笑,笑完了,又叹道:“若是宝玉有三丫头一半的心思,我也能闭了眼了。”

    贾探春却不管宝玉的古怪行径,转天找了个袭人等人都不在身边的机会,拽了他去自己房里,关上门,一个人逼问他:“二哥哥,你这些日子不对,你有大心事。你快跟我说,究竟是为了什么,大姐姐封妃的消息一传来,你就不高兴了?到底怎么回事?”

    贾宝玉这些日子东游西荡,却总不肯在内宅。因为只要他不出门,满耳朵里不是听着人谄媚奉承,就差喊出一声国舅爷来,就是宝钗等人苦口婆心地劝他上进,不要给元春丢脸云云。如今贾探春终于肯问一句,他究竟是为了什么不高兴的,他也算松了口气。

    只稍稍犹豫,贾宝玉便站了起来往窗外看,见院子里肃静得很,方回头对探春道:“三妹妹还记得给先蓉儿媳妇送灵回来,你问我的话么?”

    贾探春心里打了个突,忙止住他说话,快步走到门口,扬声问道:“人呢?怎么二哥哥来了,连盏茶都没有的?”

    翠墨连忙从隔壁耳房里出来,笑着端了茶点,道:“姑娘好性急,沏茶也得烧水,点心也要摆碟,这不就来了?”

    贾探春见是她,便问:“你待书姐姐呢?”

    翠墨会意,走进来,一边笑嘻嘻地给宝玉倒茶,一边道:“赵嬷嬷家去看一眼,下晌才回来。所以趁着这个没人唠叨她的功夫,待书姐姐去领月钱了。小蝉跟几个小丫头在院子外头玩儿,就我一个人在廊下,姑娘有事儿不用喊别人,只喊我就是。”

    探春点了点头,命她:“别乱跑,好生听着。”

    眼看着翠墨出去,合了门,贾探春方才又回到桌边坐下,敛了笑容,问道:“二哥哥,发生了什么事?你去北府瞧见了什么?”

    贾宝玉愣了半天,方回过神来:“我去北府谢恩,北静王爷留了我吃茶。他说,为了大姐姐,他折了宫里七八个眼线。他让我回来问老爷,贾家,打算怎么谢他。”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二回 秦钟死后再无秦() 
贾宝玉的话便似霹雳一般。

    即便是贾探春早就有了北静王心怀异志的心理准备,但一旦听见这样确实的话,也吓得脸色煞白,冷汗一下子冒了出来。

    贾宝玉看她的样子,便知道她已经明白了过来,憋闷了多时的心事有人懂了,便也忍不住红了眼圈儿,一边伸手去擦,一边低声道:“他疯了”

    贾探春被他一语惊醒,紧紧地抓了他的手,盯着他的眼睛问:“你回来可说了?老爷怎么答?”

    贾宝玉苦笑:“老爷只是呵呵地笑,一言不发,然后便挥手让我退下了。”

    竟是没有恐惧,只是得意?!

    贾探春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贾家会败得那样快了,眼底一片冰寒,脸上却伤心地哭了起来:“一个功高震主的世袭王爷,手里又有人才又有名声,竟然还费心心思地拉拢宫妃家人,他到底是想要做些甚么?咱们家如今不过是个小小的将军府,仗着老太太还在世才厚着脸皮没拆了国公府的门楣,难道还能给他做刀做枪不成?祖宗九死一生拿命才换回来的这份基业啊,难道就为着这么一个可有可无的宫妃位置,就这样坑家败族了不成?!”

    荣宁二公到了晚年都是伤病缠身。荣公挪了院子去一个人修道养静,宁公则干脆开炉炼丹,早早地“飞升”了。家下人猜着,只怕是太难受,干脆自己了断算了。所以私下里,贾母常说如今这偌大的荣宁二府,乃是当年两位老国公的性命才换回来的。

    宝玉记起小时候常被贾母搂在怀里这样说话,忍不住也哭了起来:“我不明白,我不明白老爷太太和大姐姐这是为了什么,到底要做什么我不明白,就这样不好么”

    贾探春听见这个话,心里顿时感慨到了十二分。

    历来对红楼梦中男主角贾宝玉的评价,都说他是个真人。虽然肩不能担,手不能提,但是他有自知之明,也有几分知人之明。他乐于结交的,都是些率性脱俗的世外之人;他欣赏保护的,至少在骨子里都有几分自强自傲。他管逐名追利的读书人叫做“禄蠹”,又说倘若君主昏聩,上天完全可能令更英明的统治者取而代之,而那些邀名直谏而死的文臣,和那些血性莽勇的武将,都死得毫无价值。

    也许这些观点多少有些天真偏激;但在红楼梦这个忠孝节义的大环境下,能够清醒地说出贾府如今这样已经很好的话,至少说明,贾宝玉在不择手段实现权势这一点上,与贾府诸人,恰是背道而驰。

    贾探春一边哭着,一边拉了贾宝玉的手:“二哥哥,你以后可万万离他们远些。我宁可你什么都不做,也不希望你去做这种蝇营狗苟之事——这是要搭上性命,要送一家人进火坑的啊!”

    贾宝玉连连点头,握着她的手,痛哭失声。

    翠墨在外头听见哭声,脸色不动,手指却微微地颤了起来。

    自家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她撞头醒来,其实自己就开始有些看不懂了。上次待书跟姑娘不知回禀了些什么,姑娘写了整整一下午的字,不过晚间便恢复了正常。但是除了见着林姑娘那回,姑娘却几乎从未再失态过。

    宝二爷自幼娇气,说动话就能哭起来。可是自家姑娘就不一样了。尤其在宝二爷面前,三姑娘几乎次次都扮演着更加年长的角色,哄、劝、骗、吓,种种手段,都能瞬间把宝二爷治得服服帖帖。可这次是怎么了?姑娘先让自己紧紧地守着房门,接着竟然能跟宝二爷一起哭了起来?

    必是大事!

    翠墨越想越觉得心惊胆战。

    就在这时,院门外忽然有人探头。翠墨忙起身,提了声音问道:“那是谁?有什么事儿?”

    一个小丫头子陪笑着进了院子,道:“我是宝二爷屋里的坠儿,茗烟儿在二门外绕来绕去的找二爷。我来瞧瞧,二爷在不在这里。”

    宝玉在里头听见,忙擦了泪,开门出来,问道:“茗烟儿找我什么事儿?”

    坠儿见他果然在这里,又惊又喜,满脸堆笑地迎上来:“他不肯说,但是急得跳脚。我回来就跟袭人姐姐说了,她也正到处找您呢。”

    贾宝玉哦了一声,回头告诉探春:“我出去瞧瞧,妹妹歇着吧。”

    贾探春这边哭得眼睛通红,点点头,并不说话,只是嗯了一声,挥手示意他快走。

    翠墨见坠儿巴巴地紧跟着宝玉跑了,方回过头去看自家姑娘,默默地打了水,伺候她又洗了脸,方小心翼翼地问:“姑娘可是跟二爷拌嘴了?我瞧着二爷十分伤心。”

    贾探春这时候却早已经收了伤心难过神情,面色如常,摇头,道:“并不是。他说小秦相公恐怕不中用了,又说起大姐姐只怕是再也回不来家了。所以伤心。我不过是陪着他掉几滴泪而已。你在外头守着,我给赵国基写封信,你马上交给姨娘,赶早儿送过去。”说着,坐下神情肃然地铺纸磨墨。

    翠墨见她果然立即便不难过了,便信了这话,放了心,点头又回去坐好。

    谁知贾宝玉出了二门,见着了茗烟,果然是说秦钟病危的消息。吓了一跳,连忙回禀了贾母,换了衣裳飞奔去了。

    贾探春这边交付了差事,一个人慢慢地走到贾母正房。一院子的人都知道她在贾母面前多有体面,所以竟没有一个人拦着,就这样让她静静地走到了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