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宁氏才女-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千机,千种杀机。

    玉面要走了,她也该服下这药了。

    千机的味道,入喉的感觉比毁声的药水还让人觉得舒服。

    喉咙是一汪清泉,千机便是清泉两侧逐一绽放的花朵,美丽妖娆而芬芳。

    千机中有一味药,是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这种花长在野外的石缝里、坟头上,被称作“黄泉路上的花”。

    宁朝来把手放到轮椅上,从今以后,每时每刻都陪着她的,只有它了。

    妖冶的曼陀罗华在风中肆无忌惮的晃动着,一眼望不到边。

    花丛的中央有一棵参天大树,大树下置了一个秋千,有一个穿着红色纱衣的女子坐在秋千上,咯咯笑着,与遍地殷红的花朵融为一体。

    他一步步的靠近,终于看清了女子的容貌,刚要伸手,那女子却纵身一跳,摔进了花丛里。

    她看着他笑,眸子像星辰一样美丽。

    他站在一边,看着她周遭的曼陀罗华消失不见,看着她起身,往前走了几步,坐在长廊上,仰起脸对他笑。

    他伸手,似乎握住了她指尖的冰凉,又好像握不住。

    “宁朝来!”

    太叔奂猛然睁开眼睛,手在书桌上四下摸索,想要找回那若有若无的触感。

    “大人,你做噩梦了。”小令道。

    太叔奂近来夜不成寐,一天睡不了几个时辰,今夜看书时不小心睡着了,想着太叔奂太累,好不容易睡熟,小令便没有叫醒他。

    谁成想,不过睡了半个时辰,便惊醒了。

    看太叔奂满头的大汗,还有叫“宁朝来”时的恐惧,梦里一定是与宁朝来有关的噩梦。

    至于梦里出现了什么,小令不得而知。

    “宁朝来!”

    太叔奂又喊了一声,在房间里踱来踱去,寻找宁朝来的身影。

    小令默默的看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满脑子都是寻找宁朝来,所以睡觉时梦到的还是寻找宁朝来。

    没日没夜的找宁朝来,小令觉得,太叔奂快要找得走火入魔了。

    长廊,对,宁朝来坐的长廊,是将军府的长廊。

    太叔奂想起梦中所见的长廊,立马拉开房门,往院子里的长廊跑去。

    长廊上的灯笼将长廊照得明亮,除了长廊两侧花木的倒影,什么也没有。

    太叔奂狠狠的拍打脑袋,试图回想起宁朝来坐的具体位置。

    是在长廊的这头,在长廊的那头,还是在长廊的中间?

    他什么都想不起来,越是想要记得什么,越是什么都记不得。

    “第一天早晨的时候我还见过她,她说再也不愿见到我,待我第二天再去找她,边再也找不到她。”太叔奂颓然的抱头蹲下,喃喃自语。

    小令蹲到太叔奂面前,柔声道,

    “公子,朝来小姐肯定时找丞相大人去了,柳府的人不也说了吗,朝来小姐早就跟他们说过,说要来长安,要找丞相大人。她或许是不想让你们知道她回来了,所以刻意躲着你们。”

    是啊,若不是宁朝来有意躲藏,他们不可能连她的具体去向都找不到。

    但是,如果真的是宁朝来有意躲避,依照宁朝来的聪明,他要何时才能将人找到?

    梦里的花,是彼岸花,被妖魔化的不祥之花,太叔奂不知道,它的出现是偶然,还是在预示着什么。

    “这么晚了怎么还没有睡?”太叔侯披衣站在两人身后。

    小令拱手拜道,“将军。”

    太叔奂对小令道,“时候不早了,回去休息吧。”

    小令应声退下。

    太叔侯拢了拢外衫,坐到长廊一侧,太叔奂紧挨着坐下。

    “这个时候才后悔惋惜,又有多大的意义,若是你的,兜兜转转还是你的,若不是你的,无论如何也不会是你的。”太叔侯语重心长道。

    宁家一出事,太叔奂就跟着魔怔,如今宁相生与宁朝来都是下落不明,太叔奂也该醒了。

    “阿翁,我感觉自己丢了东西,不清楚丢了什么,但又拼了命的想要找回来。”

    这样的感觉,太叔侯亲身体会过,当初穆紫“死”时,他也觉得天都塌了。醒着,睡着,脑袋里都只有一个人的影子。

    扔不掉的执念就和抓不住的影子一样。

    人生在世,不就体味人生八苦,痛得麻木了,自然就忘了。

    “宁家女公子是有福的人,少不了上天的眷顾。”太叔侯薄唇抿成一条直线,“倒是你,你拒绝上阳公主,竟然撒下好男风这样的弥天大谎,还是好好想想怎么救自己的命吧。”

    今时不同往日,太子与皇帝的隔阂一天比一天严重,做事稍有不慎,就可能卷入是非中。

    “是。”

    太叔奂点头。

    流言他不怕,朝堂中的事情,他会睁大眼睛好好看着。

第一百三十七章 终温且惠() 
宁朝来接过紫竹楼,玉面不会久待。猜测玉面今日就会离开,宁朝来早早起身,等着玉面来。

    宁朝来昨夜服下千机,在玉面的预料当中。

    他将宁朝来连人待轮椅一同带到楼下。

    宁朝来笑道,“师父神武,若换了别人,怎么也得两个人才能将我与轮椅拿下来。”

    拿?宁朝来说的是拿,连她自己都不将自己当人看。

    玉面站到宁朝来背后,推着轮椅往竹林深处去。

    “我说的不让你出紫竹楼,是你不能走着出去,但若是借助轮椅,你想去哪里都是可以的。”玉面道。

    竹叶盘旋着落下来,冷冷清清,只剩落寞。

    她没有可去的地方,又能走到哪里去?

    宁朝来拿下落在肩上的一片竹叶,仔细摩挲上面的纹路。

    道,“师父离开紫竹楼,想去哪里?你我师徒二人,何时才会见面?”

    要去哪里,并不,只要李素舞找不到他,宁朝来找不到他,他远离他们二人是非恩怨就好。

    何时才会见面,这也是玉面回答不了的问题,但不管什么时候见面,玉面和宁朝来,总还会见面的。

    “公子,公子!一大早的又忙着做什么了。”

    启娘的声音传过来。

    宁朝来对玉面说道,“师父与启娘应该道过别了,那就走吧。”

    启娘要是见了宁朝来这个样子,一定会责怪玉面。

    好好的师兄妹,感情深厚,宁朝来不想他们临别了因为她的事情闹得不快。

    玉面却说,“启娘才是个孩子性情,她不能当面骂我,指不定哪天就会扎个小人诅咒我,反正我都要走了,她要骂,就让她骂个痛快好了。”

    玉面说刚说完,启娘便走近了。

    一面走一面说笑道,“你们师徒平日不见亲近,这时候来个师徒情深,看得我鸡皮疙瘩都掉了一地。”

    笑容在看到宁朝来坐在轮椅上的一刻凝固于脸上。

    “这轮椅……”启娘看看宁朝来,又看看玉面,茫然无措。

    他们两人,谁能告诉她这是怎么回事。

    “公子,你这好端端的坐在轮椅上做什么?偷懒也不是这种偷法。”启娘强颜欢笑。

    宁朝来让她准备轮椅,玉面安排做的轮椅,她之前为什么就没在意两者之间的关联。

    “启娘,你家公子不是偷懒,是身中剧毒,以后都只能坐在轮椅上了。”

    玉面语气之轻松,像在说别人的事。

    启娘一把将玉面从轮椅边推开。

    她没见过这样狠毒的人,不让宁朝来回长安,成全李素舞,他竟真的舍得。

    不是他说他一直再关心守护着宁朝来吗?骗子!

    是她看错了人,误以为他对宁朝来是真心的好。

    原来,只不过是李素舞,都只不过是李素舞!

    “你给她紫竹楼,要她用命换,她救下自己的命,你就留下她的腿。时至今日我才明白,玉面罗刹是什么。”

    启娘字字珠玑,每说一句,便将玉面往后推一分。

    宁朝来两手抓着轮椅两侧,她想起身劝阻,但不能,她必须记着,她不是假装不能走,是真的不可以走,一步都不可以走。

    “你走啊,想要的得到了,答应别人的也做到了,还留在这里做什么!”

    启娘泪如雨下,推搡玉面的手渐渐没有力气。

    玉面负手倒退两步,沉声说,“天意不可违,我做的,都是在顺应天意。”

    像是在对启娘说,像是在对宁朝来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

    短短几字,说得无尽沧桑。

    玉面说了最后一句话,片刻没有逗留,转身离去的背影,带着苍老之感。

    蓦然回首,梦还是一样,黯然离别后,再也没有同行,飞花轻似雾,奈何风吹起,细雨如愁,无声无息,花落满地,只留下芬芳依昔。

    启娘站在原地,掩面痛哭,宁朝来,也玉面。

    说启娘是个孩子,可见玉面是了解启娘的。

    所以才会用宁朝来中毒的事启娘将离别的泪水一道流了。

    宁朝来握紧腰带上别着的玉佩,她想告诉启娘,没有什么是忘不了的,先忘了样子,再忘了声音,忘了说过的话,忘了经历的事,一天忘不了,就用一个月,一个月忘不了,就用一年。

    总会有忘得一干二净的时候。

    朝堂上三足鼎立的局势,因为宁相生的出局而摇摇欲坠。

    皇帝要是找得到他在找的人,太子就成了没用的棋子,要是找不到那人,皇帝只能扶太子上位。

    皇帝留着太子,只是备不时之需,不想给太子构成威胁的机会。

    宁相生垮了,太子的靠山倒了大半,这时候,皇帝当然想将太子的势力一网打尽。

    大将军与御史大夫对皇帝忠心,皇帝自当提拔他们的后代,用以拉拢人心,巩固自己皇位。

    皇帝道,“大将军之子太叔奂德才兼备,是不可多得之栋梁,朕斟酌之后决定,封他为太中大夫,秩奉比一千石。”

    古往今来,年纪轻轻就有此成就的人屈指可数,可见皇帝对太叔奂的看重。

    太叔奂领旨谢恩。

    皇帝又道,“御史大夫之子徐少桥英勇神武,可封为公车司令,秩奉比六百石,掌殿司马门,夜缴宫中。”

    恩赏虽不如太叔奂,但放眼天下,能与他比肩的没有几人,皇帝对徐少桥仍是欣赏的。

    徐少桥上前,拜道,“臣谢陛下隆恩,只是如今匈奴猖獗,臣不敢偏安一隅,臣有个不情之请,想请旨去镇守边疆。”

    多少人挤破脑袋都来不了长安,成不了自由出入宫廷的臣子。徐少桥竟然不要繁荣闲适的生活,要去偏远边疆,饱受羁旅之苦。

    有人说他傻,但皇帝对这样的举止赞不绝口。

    皇帝道,“徐大夫教子有方,才能教育出这样一个满怀爱国热忱的儿子,朕心甚慰,许你一千石秩奉,为西域都护丞,即日动身前去。”

    徐少桥起身谢恩。

    太子站在一侧低首垂眸,父子一场,他自然知道皇帝想做什么,提拔贤臣之后,就该轮到他了。

    “太子!”皇帝喊了一声。

    太子上前一步,不卑不亢答道,“儿臣在。”

    “朕念及宁相生多年来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特免了他的死罪,没想到他胆大包天,竟然杀了押解官吏,逃之夭夭,朕命你出宫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