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最强粉丝系统-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以这么说,我在海里浸泡了几百年,再过几年,也消失了。我掌握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告诉你好了。”

    “什么秘密?”

    “一个关于佛头的秘密,你把我送回祖籍地,我会再次托梦给你的。”

    人影说完话,顿时消失。丁张忽然惊醒,坐起来,看着船上的金斗瓮,不由得再次打个冷颤。

    “我见鬼了。托梦?又是什么鬼?”

    佛头的秘密?难道是朱元说的那件事情?几个国家暗中寻找了几百年,还找不到的东西,竟然被金斗瓮里面的鬼魂掌握着?

    郑家的族长已经遇难几百年,就是说佛头的秘密,也隐藏了几百年,没有人现?

    丁张睡意全消,不停思索,还是感觉不可思议,是不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造成的幻觉?

    但是感觉又如此真实,不像是假的。

    他感受一下空气中的温度,果然比刚才低了一些,莫非,鬼神真的存在?

    丁张深吸一口气,算了,不敢想了。赶紧把这两个金斗瓮送回泉府,太不吉利了。

    闽省的闽南地区有三个城市,厦漳泉,都是最早富裕起来的地区。尤其是泉府,民营经济极为达,小小的地方,竟然有几百个全国知名品牌。泉府鞋服更是畅销全世界,不容易。

    泉府的人传统文化保留得很好,很多民俗,都还是几百年前甚至一千年前的样子。

    丁张从未去过,但也听过这几个城市的名号,对他们还算了解。

    三天之后,丁张的隐形船在泉府港口停下,顺着晋江往上开,可以直达泉府gc区古城西街,就是郑公的老家。不知道老房子是不是被拆掉了。丁张看着两个金斗瓮,很无奈,抱上去的话,实在是太显眼了。算了,先上岸,找找西街郑家老宅。

149 轮椅老人() 
丁张出现在河岸边的龙眼林之中,没有任何人发现。om沿着河道往上走,就是gc区进入城区迎面而来的,就是老房子带来的历史风味。

    他问了几个人,终于找到西街郑氏老宅。

    “竟然还有人居住,太神奇了。”丁张看着郑氏老宅的外围,至少一两百年的光景。

    估计郑公在海上遇难的时间,少说也在200年左右,这样传下来,也有将近十代人的传承了,不知道他们还认不认郑公这个远古的祖先。

    郑公不说,估计郑公的两个孩子,郑一伦和郑海洋,即使没有在海上遇难,也有将近200年了,肯定都忘记了。

    丁张走上台阶,抓起门上的老式铁环,轻轻敲了几下,“有什么在吗?”

    过了一会,里面传出一个老人的声音,“你蹭啥?”

    丁张反应了一会,这是闽南语,就是“什么事情”的意思,不过这三个字,口气不怎么友好。

    “我是咱厝人,想味问看看,咱是不是有祖公叫郑一伦和郑海洋?”丁张也用熟练的闽南话对答。

    老人走出来,看着丁张,许久,才回答道,“我不哉。”

    丁张无语了,老人连字都不认识,而且似乎只有老人住在这里,他还真不好沟通。要不是有语言学习能力,马上掌握了闽南话,不然早就被轰出来了。

    闽南人把所有讲普通话的人都当做“阿北仔”“阿骚”,对外地人的防备,跟申城人有得一笔。当然,你要是跟闽南人喝几次酒,他们就会诚心诚意的接纳的。

    这点而言,闽南人比申城人更好相处,没有高高在上的态度,看全国都是穷人的感觉。om

    “咱厝内有族谱麽?”

    厝,就是房子。咱厝人,就是咱们这里的人,同乡。

    “我不哉啊!”老人站在门口,就是不让丁张进去,“你想昧蹭啥?”

    “我是咱郑老一家的朋友,在飞利比讨吃。早间郑公出去讨海,出代,我到来处理一下。”

    丁张说自己是郑家的老友,在菲律宾生活。早年的时候,郑家人出去海外,出事了,他回来帮忙处理。

    “几百年了,楼祖死昧百多年了。”老人背后,有人发出声音,看样子,他才是房子的主人。

    不过这个老人坐在轮椅上,开门的人,应该是老人请的男保姆,“阿达,让伊进来。”

    丁张点点头,走进古大厝。这栋房子,有闽南特有的燕尾脊,墙壁更是砖石结合,同时雕饰很有南洋的风格,偏向欧化,就是中西结合的产物。

    房子有两进,走进深井,丁张跟轮椅上的老人打了招呼,“阿伯你好,这里没有年轻人居住吗?”

    轮椅老人须发皆白,很有读书人的气质,一眼就看出丁张不是本地人,直接用普通话说道,“都出去外国了。大儿子在美国,小儿子在英国,都出去了。”

    “您一个人看家?”

    “住习惯了,不舍得走。儿子们偶尔会回来看看我这个老古董,呵呵”老人的神情,似乎有点向往。

    安静了一会,他对男保姆说道,“阿达,把我床头的族谱拿出来。”

    “呵!”闽南语里面,“呵”就是“好”的意思。

    “年轻人,你怎么知道我先祖的名字?”老人声音不高,但还很清楚,“这栋房子,就是海洋公寄钱回来建的。都有一百五十几年了。楼祖也就是海洋公,我的先祖。”

    丁张从深井看进去,大厅案桌上,有一尊画像,就是楼祖,郑海洋。闽南不少地方,都有这种习俗。

    “我在海上捕捞,不小心捞到一个金斗瓮,里面就是您的先祖。郑公的神祖牌也在里面,是郑一伦和郑海洋两个人立下的。”

    老人接过族谱,一页页翻开。

    “海洋公的老爸,就是郑阿土,当年下南洋讨生活。我们这一支,是海洋公的后代。一伦公的一支,都搬到菲律宾去了。”

    丁张不由得感叹,一本族谱,作用实在是太大了。

    “你把我们祖先的金斗瓮送回来了?”老人反应过来,“你就是我们家族的恩人。阿土公终于能进入祖墓了。”

    轮椅老人谈到这里,眼睛有点湿润,“将近200年了。我叫所有的孩子都回来,一起祭拜祖宗。”

    在闽南有一句民谚,“年兜没回是没姆,清明没回是没祖。”春节没回家的人,是没老婆的;清明节没回家的,是不认祖宗的。

    清明节的游子,都会回家祭拜祖先。

    “我先把金斗瓮给您送过来?到时候要什么礼仪,您也清楚。”

    “好,我腿脚不便,就麻烦您了。”老人紧紧握住丁张的手,不停在颤抖,显得非常激动。

    “不会,这是应该的。”丁张赶紧叫了一辆三轮车,从龙眼地附近,搬出两个瓮,放上车。

    “狮仔,你放金斗瓮在我车上,我运气就衰了。”

    狮仔是跟人打招呼的说法,大意是同志这类的意思。车夫明显不开心了,死人的东西,放在车上,很不雅观的。

    丁张掏出200元,“歹势,到西街郑氏老宅就好了。”

    歹势就是闽南语的不好意思,抱歉这类的意思。

    车夫想了一会,收起钱,叮嘱道,“你拿黑布盖住,不要让人看到,不好看。”

    刚到郑氏老宅门口,阿达就冲出来,拿着一张烧金纸,折成一个特殊的造型,在车夫身上抹了几下,嘴里念念有词。

    大意是“晦气都走,别入门”这类的意思。

    然后,又往车上口袋塞了一个大红包,车夫这才离开,什么话都没说。

    阿达抱起一个金斗瓮,从偏门进去,“走这里。”

    丁张也跟着他,帮忙把另外一个金斗瓮搬进去,放在偏房。

    阿达又赶紧拿出烧金纸,在丁张身上各处抹了几下,嘴里念念有词,然后也给了丁张一个大红包。

    轮椅老人也给了阿达一个大红包,事情总算完成。

    这是一种仪式,敬宗追远,丁张不想评论。

    “少年人,休息一会再走。”老人已经在客厅泡了茶,“喝点观音茶,今年的秋茶,味道还可以。”

    丁张点点头,坐了下来,事情总算告一段落了。

    茶叶的香气,扑鼻而来,他以前喝的茶叶,都不一定有这么浓烈的茶香,不愧是好茶。

    看来老人家境极好,只是不想离开故土,才在这里居住。丁张品了几口茶,不知不觉之间,一阵睡意袭来。

150 贼() 
轮椅上的老人,安静地看着丁张,似乎知道丁张会睡着一般,也不惊讶,更没有其他动作。

    他的手,还在冲着茶水,然后端起茶杯,轻轻品了一口,两行浊泪,从眼眶中滑落,顺着满是皱纹的脸,掉落地上。

    “年轻人,感谢你。我的愿望,终于完成了。”

    丁张迷迷糊糊之间,又看到一个身影,正是郑公郑阿土,他似乎有一种得偿所愿的满足,无比的放松。

    “我告诉你佛头的秘密。那个佛头,是从藏边过来的宝贝,经过历代高僧加持,奥妙无穷。本来,我家族拥有佛头,让我家族兴旺发达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

    “佛头埋藏地点,就在这里。”虚空之中,似乎有一张图,映入丁张眼帘。

    丁张只需要看一眼,就能清晰记住。

    然后,图纸消失,“要找到佛头,需要我老屋大梁上的罗盘,你去取来吧!”

    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不见。丁张睁开眼睛,老人正笑眯眯地看着他,“我们先祖托梦给你了?指点你什么东西?”

    丁张看着眼前的老人,忽然也有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罗盘。”

    老人沉吟一会,“罗盘,罗盘。”他抬起头,看向房梁,“罗盘就在大梁上面,你自己拿吧!”

    “多谢!”丁张站起来,深深鞠躬。

    然后,阿达搬来扶梯,丁张爬上房梁。木质结构的房顶,很是宽敞,房梁之上,放着一团黑布,沾满灰尘,一百多年没人动过了。

    他拿起黑布,带了下来。老人点点头,“你带走吧!”

    丁张点点头,问道,“您是不是修炼过国术?”

    轮椅老人点点头,“30年前,我是永春白鹤拳的教学师傅,我的父亲,还参加过抗日,就在承天寺出发北上的。”

    丁张想了一会,“我这里有一张心法,不知道能不能请您帮忙讲解一下?剑道心法,我看不懂。”

    丁张拿出自己抄写的傲绝剑道心法,交给轮椅老人。

    老人也不客气,看了一遍之后,结合自己的修炼,跟丁张讲解其中的意思。还拿出白鹤拳作比较。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丁张已经基本明白其中的道理,修炼的话,也有门道了。

    “你不建议你现在就修炼这套心法,太高深了。要不是我祖辈也有精深国术功底,就算是我,也没办法悟透。”

    老人想了一会,“你就先修炼白鹤拳吧,比剑道简单得多,扎好根基,再修炼精深的,才不会走火入魔。”

    “阿达,帮我把床头的白鹤拳谱拿出来。”老人微微一笑,“我年纪大了,留着这些东西,以后只能被卖掉,不如送给你。”

    丁张接过一本黄皮书,书皮陈旧,厚重的纸张都已经磨得很薄,但是纸质还不错,相当耐用。

    他翻开看着,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还有图画。

    这是轮椅老人的修炼心得,还有一些更加陈旧的笔迹,可能是他的父辈记下来的。

    “多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