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锦绣胭脂-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去洞门便关上,冬儿点亮火把,行在前头。

    大约两个时辰出得山洞,在山中拐来拐去,走一月多的路,来到一个大山谷。

    出去三个月多了,但谷中如走时一样,翠**流,百鸟鸣啭,姹紫嫣红,空气隐香。

    早有护卫跑到相迎,牵马缓行两个时辰,来到隐在林中的柴门前。

    柳宗从门里树间绕出来,老远就朝静琬拱手,“少夫人回来了?没迷路吧?”

    静琬是第一次出山,柳宗路熟,自是他带人出山。

    来朝接过话,“有我带路,不会迷路。”

    望眼周边山脚那一幢幢隐藏树间的独立两层半木楼,静琬从自己骑的那匹马上拿下个大包袱,遂又把冬儿马上驮的两个大包袱拿下,随口问,“柳宗!粮食收完了吧?”

    冬儿接过两个大包袱,从马鞍上抽出铁棒挑着,柳宗道:“已收完。大半已入库。余下些许正在晒着。”

    “这次买得最多的就是盐。够我们吃上一段时间的了。”轻马劳顿,在外三月有余,给柳宗来朝交待几句静琬带冬儿拐上那一条小径。

    带着冬儿来到一幢木楼前,沈刘氏与肖拈从正堂迎出来。

    这小楼一楼正堂左手边住着沈博老两口;右手边住着李婶与李叔与原沈家丫鬟佩儿;楼上住着沈城、肖拈与沈静玉。

    进入正堂,沈博正蹲在地下用凿刀小心翼翼地弄着个半成品的胭脂珠粉小木盒,一地的木屑,她爹何时做过这种活?心头一阵的酸楚,扬起脸强笑道:“爹!你怎么也跟着做胭脂粉盒?交给他们做就行了。”(。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二百九十七章 夕花庄2() 
“没事没事,闲着也是闲着。”三月有余不见女儿,沈博笑呵呵地拍拍手上木屑,站起来反背着手和蔼可亲地道:“胭脂之类的都卖掉了?”

    “都卖掉了,买了点盐,还有些必需品回来。”静琬把手中的大包袱搁放到一张竹椅子上,解开结,望着沈博心头更是难过,“爹!让你跟着孩儿吃苦了。过了冬马上就得过年,我给你与娘还有家里人每人都买了身上好的绸缎,好做身新衣。”

    沈博望一眼自己身上的布袍,神情坦然,“这袍穿着就可以,浪费钱干什么?”

    上好的绸缎立即吸引沈刘氏与肖拈,她俩各拿一块喜爱的绸缎在手,眉开眼笑,爱不释手。

    沈静玉不在,知沈静玉定是在黄氏与章氏住的小楼里玩,静琬唤了冬儿拎着包袱出门。

    来到柴门正对面的在诸多小楼中显得最大的一幢红木楼前,接过冬儿手中的一个包袱,让冬儿不用跟着,先上楼。

    这楼一楼除去正堂,住着来红、小鸢、小雁、云姑、冬儿,二楼则是静琬独住,冬儿习惯在她床前打地铺,因此,实际上二楼是她与冬儿住。

    独自拎着包袱来到另一幢小楼侧面,得知她回来的黄氏带着高丽与沈静玉迎面走来,黄氏老远就笑着喊道:“琬琬!城里可好玩?”

    为节约,连住都没住一宿,敷衍道:“还行!”

    与黄氏寒暄几句来到小楼前,章氏甩帕扭臀带着小曼走出右手边卧室门,妇人笑道:“琬琬!给四姨娘带了什么好东西没有?”

    “带了带了!”静琬连着答应。

    来到正堂,把大包袱解开,望着三种绸缎道:“钱不多,也就给三姨娘、四姨娘、丽儿各买了身衣料。”

    说着,从其中拿出那包米来,望着高丽与沈静玉道:“丽儿、玉儿!这是给你俩带的米。尝尝!”

    高丽高兴得直欢唿,沈静玉则从侧抱住静琬,只把脸挨去,甜甜地道:“姐真好!”

    过了三年的苦日子,高丽与沈静玉都十七八了,仍是如个孩子,没长大,于两人的小女儿家样子静琬已是习惯。

    黄氏与章氏各挑了自己爱的颜色,高兴的在身上比试来比试去,兴奋不已。

    看见黄氏与章氏如此开心,静琬心里甜滋滋的。

    告辞出来,上得红楼楼上,打开最后的一个包袱,让冬儿唤云姑前来。

    云姑来时,她已经收拾好换洗衣裙,走到桌前,把最后一个大包袱交到云姑手中,“云姑!这里面是些算不上好的绸缎料子。你知道,现在不比在王府之时”说着话,眼眶红了,自嘲一笑后又道:“这些绸缎,你拿去,夜里没事时,唤上那几个丫头,一起动手,过年给她们每人都添一身新衣。”

    云姑笑着答应一声,朝门走了几步,转过身来,“少夫人!把你的也给小妇吧,小妇也一同做了。”

    “我的”盈起一抹笑来,“我的我自己做,你不用管了。”

    冬儿撅着嘴,“连奴的都有了,你就独没给自己买。”

    嗔怪瞥眼冬儿,道:“我带出来的衣裙多的是,不用。”

    “少夫人!”云姑颤抖着唤了声,接着抹眼泪。

    “掉什么眼泪?”静琬抱起换洗衣裙,“云姑!护卫们穿的全可都交给了你了。老规矩,中秋、过年,你得保证他们每人都有一身新衣裤。”

    云姑微微弓身,“放心吧!少夫人!织的布已快完工,接下来,就是做衣裤,小雁与小鸢、暗香、暗梅那几个丫头以及那几个护卫手脚麻利着,李嫂闲下来也会来帮忙,不会耽搁的。”

    来朝与高低管着庄里的全盘事务,云姑负责所有人的穿,李婶与李叔负责所有人的吃,高低兼着负责庄子安全,来红负责胭脂珠粉厂,来仪负责木盒子厂,柳宗管着田地,槐明负责工程,柳冶负责些乱七八糟的事务,高磊负责伺养猪羊鸡鸭等等,各负各责,井然有序,一点也不乱。

    初来时,时不时会发生勐兽入侵事件,可过去两年多,勐兽也知道居住在这里的人不是善茬儿,也就放弃猎食的想法,和平相处。

    静琬放心的点下头,云姑退下,冬儿也收拾起换洗衣裙。

    把特制的皂角水与洗澡布带上,两人各端着个木盆便下楼。

    右手边靠山脚的那条小河常年水不干,许是地理的原因,水冬暖夏凉。

    小河作了规划,上段专用于吃的;中段挨着庄子些,是女子专用,兼着洗衣地;河的下段宽去,深去,是男人专用。

    来到河边,来红已经洗好头,正擦试头发。

    见静琬到来,赶紧过来施礼。

    看着清澈的河水,冬儿一阵的咽唾液,欢唿一声,盆往鹅卵石上一搁,也不脱衣裙,径直扑向河去。

    水不深,大约也就一米多深,淹不死人,她在河水里乱扑腾几下,露出个头朝静琬大喊道:“少夫人!这河水是老天赐给咱们的,比外面还要暖和,快些下来。”

    来红一边伺候着静琬宽衣解带,一边嗔怪地道:“冬儿!你这丫头,高兴过头了,连主子都不管了。”

    冬儿讪讪笑几声,又扑腾去,惹得来红直嚷嚷她是在学狗刨。

    世外桃源,缓缓流动的河水暖和爱人,脱得只剩下小*裤便拉来红一块下水。

    洗了头,在水里嬉戏一番,这才上岸。

    冬儿留下洗衣裙,带着来红,踩着暮日余晖向最近的一幢小楼走去。却不入楼,绕到楼后,便是一个山洞。

    沂水山脉中部的山大多一山多洞,这些隐藏在林间的山洞再经过人工开凿,自然宽敞的地段便是极好的存放东西的好地方,更是通往后山的捷径。

    经过山洞,来到山后,便是另一片天地,就见满山的红围着山脚绿油油的菜地,菜地又围着诸多的农田,农田里的水稻已经收割,田埂上还残留着些成堆的秸秆。

    脚下的地势较田地略高些,是一块人工修建黄泥镶小石子地,平坦呈大长方形。

    这块小石子地清晨是护卫们练武之地,秋收时,是最好的晒谷子地。柳宗正与十来个护卫忙着把谷子收进大麻袋里;已是要到开饭的时候,远远的菜地里,隐隐可见两个属厨房的护卫正摘着白菜。(。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二百九十八章 货金贵() 
柳宗领一帮子人施礼后,道:“刚才卑职算了下,今年的粮食有多。”

    那是自然的,这山后,今年又开了些田地,静琬点下头,指着田埂上成堆的秸秆道:“冬天虽不太冷,青草也不会全枯,但终是不能与三季相比。秸秆是马儿冬天的主要草料,趁着干,也赶紧收入洞去。”

    柳宗道:“卑职把这粮食收完,这就收。”

    静琬回到红楼,才知道为庆祝他们回来,也恰好明日是六天中的休息天,李婶让宰了十只老母鸡,晚饭的主菜是鸡炖萝卜。

    连着三个多月啃干饼,冬儿馋坏了,狼吞虎咽地和着馒头吃完一碗鸡炖萝卜,又飞快的跑下楼去食堂盛了一碗来。

    望着冬儿那风卷残云的样子,静琬咽下嘴里馒头,轻轻地道:“冬儿!你就不能文秀点吗?”

    冬儿抹了抹油腻的嘴角,大大咧咧地道:“反正小乔儿也不在,管他的。”

    提到小乔儿,静琬心里有些灰暗,她可以在此隐居一辈子,这随来的护卫他们能吗?

    食之无味,放下碗,走到竹制的闷头橱前,揭了布,望着‘飞’出神。

    冬儿吃完,抹净嘴,望着静琬的背影道:“少夫人!到过年也就三年了,想来圣上早忘了逃走的我们。不如不如你带我们出山吧!”

    三年了,忙忙碌碌,她一点也不觉得漫长,三年!高轩的坟头是否荒草齐腰?

    “高明不会忘了当初逃掉的王府护卫!”

    冬儿蹙着眉道:“可他当初都没对王府护卫动手。”

    “当初不会,并不代表他不会后悔。”冬儿并不知道晖县松镇刘家村发生的事,且沈宅一直有侍卫监视,那是最好的证明。

    。。。。

    休息天,只要不下雨,护卫们会在那块镶嵌着小石子的平坦地比武取乐,李婶会拿出瓜子凑一份子热闹。

    大山里的年不比城里,年三十也就是挂出自制的大红灯笼,大家挤在食堂吃一顿年夜饭。

    年过春即到来,与‘女人世家’的刘掌柜说好春天补货,如月,装了头年剩余的胭脂珠粉各一千盒,让来朝与柳宗带人出发。

    沈刘氏望着渐行渐远的马车,担心地道:“琬琬!会不会太多?”

    静琬胸有成竹地道:“不多!三年前来这儿时我观得清楚,‘女人世家’不止沂县开得有,在南雁郡其他县以及大乔郡近县也开有店铺。牌匾一样,想来是同一个老板。算下来,有八家铺子。头次送的货是五百盒胭脂珠粉,一样才二百五十盒,八家铺子分,一家才二十多盒,一个县才二十多盒,一盒又不了多久,妆厚的也就两个月,再说,货好,用了就不会再用其他的。半年的时间,货早就没了。”

    黄氏笑着扶向沈刘氏,“亲家母!你就相信琬琬,等着来朝他们带着银子回来吧。”

    不相信又能怎样?反正吃喝不愁,胭脂珠粉就算不生产自己也要做,且并不麻烦,只是盒子要麻烦些,沈刘氏也就权当随女儿开心。

    仲夏的一天傍晚,来朝等人回来,听到消息,静琬带着冬儿疾步走到柴门口。

    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