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僧有毒-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经便是《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经中记载,佛于灵山会上,手拈金婆罗花一言不发,众弟子均不解其意,唯独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即说道,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付嘱摩诃迦叶。这便是禅宗法门的由来。”

    智觉二人与静真等人均感疑惑,智觉道:“何以此经我等从未耳闻?”

    此时李宗平突然插言:“诸位大德,小王能否一言?”

    静真忙道:“二皇子请讲。”

    李宗平道:“此经我倒是知道,皇家藏书之中便有此经。”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面露诧异之色,心想素问莫不是和这二皇子已经有了什么关联?

    他看了素问一眼继续说道:“我因素问禅师的缘故,对佛法颇有兴趣,空闲时多从皇室馆藏中寻找佛书阅读,故曾见过此经,但此经因多涉帝王问佛之事,故历代皆藏于皇室,禁止民间流通,却不知素问禅师是如何知晓的?”

    素问微微一笑,对李宗平说道:“一切万法不出自性,贫僧虽智慧浅陋,道力微薄,。”

    这话说得高深莫测,李宗平不是很明白,也没有接话,但心里不禁对素问更是敬畏。

    其他人也心想,这素问莫不是真开悟了?

    素问见众人都已无言,正想把话引向佛门和睦团结一事上去,却在此时从殿后走来一个年轻僧人,静真问道:“克己,你有什么事?”

    那僧人作礼答道:“玄彻师祖吩咐,该用斋饭了,不要怠慢了贵客。”

    静真赶忙起身道:“唉呀,若非师叔提醒,贫僧真要怠慢了,光顾着说话,吃饭都忘了。不如我们先去斋堂用餐吧。咦,克己你还有什么事吗?”静真见克己站着没动不禁疑惑。

    克己道:“师叔祖还说,佛法是修证之法,光说无用,因此冒昧邀请素问禅师切磋一下禅定的功夫,不知禅师是否方便?”

    素问一听也感诧异,想不到还有和禅师比静定功夫的人,想必他是欺我年轻,以为我心性不定,这却不能怪我以强凌弱了,当即应道:“贫僧没有异议,用完斋饭便来。”

    众人遂去斋堂。

    围观群众一看正主散了,自然也就三三两两散去,到处都是议论纷纷。今天的场面对他们来说简直闻所未闻,出家人当场辩难久不现世,他们看得既感新鲜,又觉精彩,心情十分激动,有些摄了影像的人已经迫不及待要发到网上去了。

    “完全听不懂啊,不过有种舌战群儒的既视感。”

    “是舌战群僧吧?虽然听不懂,不过还是觉得好帅啊。”

    “这个素问住持年纪轻轻,看起来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可看看人家那气场,确实不是普通人所能比的。”

    “虽然和尚是专门研究经文的,但能做到他这样,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别的不说,那几个和尚据说都是法师律师的,几个人加一起也说不过他一个啊。”

    “确实牛b,我要是也有这样一天就好了,当然前提不是在和尚寺里。”

    很多网友本来对佛法不太感兴趣,不过素问本身就在网上有一定名气,因此不少人都点开看看,纷纷议论不已。

    而更多的人则是先看到评论再去看视频,很多妹子不管素问说的有没有理,只是被素问的言辞风姿气度所迷住,竟然在后面又出现了一长排要给素问生猴子的队形。

    众人用斋不提,玄彻的弟子静觉却去了玄彻关房,担忧地说道:“师父您怎么决定和那素问比坐禅,这万一有个好歹……”

    须知坐禅入静不可勉强,若强行久坐,一来于身体不利,二来容易邪火上扬,招致内外魔扰。

    玄彻宽慰道:“无妨,为师六十年的修心功夫还比不过他一个毛头小子吗?”

    静觉还是不放心:“可您毕竟上了年纪,弟子怕您的身体受不住。”

    “别多虑,我一入定境,至少可以两天两夜,他早熬不住了。”

    吃过饭,静真便领着大家去了玄彻关房。

    在门口时素问便吩咐净心寺众人安心在外等候,叫大家一切听从道衍安排,必须要与吾真寺同道和睦相处。

    其余人也都退散了,但都没离寺,智觉二人、法相宏愿也想知道比试的结果。

    然后素问便入关房与玄彻见礼,两人互相对视一眼,没有多言。一人一个蒲团,相对而坐,两腿跏趺,手结大三昧印,垂帘逆听。不一会儿都入了定境,呼吸绵长细微,似有若无。

    一转眼到了第二天中午,大家吃完饭便轻声走到关房外听动静,但依然没有反应。

    第三天中午,关房里还是没动静。静觉都着急了,这都整整两天了,师父到底能不能撑住啊,可别直接圆寂了啊!

    若进门一看就会发现,素问还是面色自若,但玄彻已经浑身颤抖了,豆大汗珠挂满脸颊,明显到了极限。这天下午四点,房里终于传来玄彻的声音:“静觉在吗?”

    静觉就候在门外,一听师父的声音虚弱不堪,急忙推门而入,说道:“师父您怎么样?”玄彻说道:“扶我起来。”静觉小心翼翼帮助玄彻散了跏趺坐,又帮他推拿活血,忙碌了一番才扶玄彻起身。

    玄彻看看素问依然纹丝不动,不由感慨道:“后生可畏啊!我们出去吧,不要打扰素问禅师。”

    玄彻率先出定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全寺,这就代表吾真寺彻底落了下风,现在就等素问出定了。

    却说素问此时正入了佳境,在净心寺忙于寺务,难得有这样专心习练坐禅的机会。如今正好借机修炼。

    前段日子为了应付吾真寺之行,很是下了一番苦功,深研经教,琢磨义理,自己也颇有慧解,现在修定,正是解行并重,定慧等运,所以状态奇佳。沉空守寂到第三日,突然光明现前,眼不睁而能观六路,耳不听而能闻八方,心不想而感知众人所想,吾真寺一切人事物皆入心镜,门墙不能阻隔。

    一天过去,两天过去,三天过去,很多人都开始焦虑起来,哪怕净心寺中的一些年轻弟子也是如此。那个玄彻长老早就从房间中出来了,可素问在里面仍然没有一丝一毫动静。

    很多居士也都议论不已,要知道玄彻已经是吾真寺长老,在里面也不过入定了两天两夜就不得不出来了。可这素问已经在里面入定五天五夜了,还没有一点要出来的意思。他的身体真的能够承受得住么?一个男人不吃饭还能多坚持几天,可不喝水只能活三天。

    一些心里阴暗的却在想,若是素问坐化在里面,那就好玩了。

    不过看寺中众人面上虽然有些焦虑,不过并没有其他异色,想必素问在里面仍然没有太大问题,只是看他还要多久才能出来了。

    不管怎么说,不吃不喝在里面入定五天五夜以上,这也太厉害了,应该可以申请世界纪录了吧?

    还真有不少人上网查关于不吃不喝的世界纪录,让人没想到的是,不吃不喝最长的时间竟然是十天,当然那人到后来基本已经虚脱了。不过十天这个数字还是出乎不少人的意料。

    现在很多人每天都来吾真寺,就是想看看素问到底什么时候从里面出来。(。)

第二百七十四章 辩法(完)() 
    素问这个状态,就是如如不动而了了常知,即经中所谓禅那。八一中文?=≤。他于定中慧,真正开启了眼、耳、心三中通力,可谓精进非浅。一连坐到第七日中午,素问忽然心有所感,再坐无益,便睁开双眼,散坐起身。

    素问金钟罩练至中级,肉身之强非玄彻可以想象,因此他略微活动了一下便已无碍,心中喜悦满满,状态前所未有的好。

    众人都候在关房不远处,静真也开始有些坐不住了。要知道素问已经在里面呆了足足七天七夜,粒米未进,滴水没喝,一个人怎么能够抗得住?若不是每次推开门都看素问呼吸平稳,且随同素问一同前来的道衍一直都说无事,恐怕早就有人叫救护车了。

    就在这个时候众人看到素问推门出来,简直就像看到神仙菩萨一样,一时都忘了说话。整个场中寂静的可怕,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刚刚推门而出的清秀僧人,阳光打在身上极为耀眼,加上那一身宁和气息,真的宛如传说中走出来的高僧一般。

    还是道衍最为淡定,冲素问合十道:“恭喜住持道业精进!”

    素问笑着应道:“有劳师兄久候了。”

    静真也定了定心绪冲着素问说道:“禅师终于出来了,一次入定七天七夜,少有人闻,实在让我等大开眼界。”

    素问早就察觉到静真最近在门前焦虑,笑着说道:“有劳住持挂心了。”

    智觉、智威以及法相、宏愿几人,这几人来每日白天都在屋外等候,如今终于看到素问出来,心中也是百感莫名,经此一趟,净心寺住持素问算是无有不知了。

    入定七天七夜,再出来之时神采奕奕,这可不是其他人所能做到的。哪怕如今佛门长老,南亚高僧,又能几人能够如此?而素问如今只有二十二岁,再修行下去又会有何成就?

    玄彻闻讯赶来,见着素问便问道:“禅师定境如何?”

    素问合十答道:“息情绝虑,一丝不挂。”

    玄彻正色又问道:“近似草木顽石?”

    “非也,草木顽石无知,而我了知,每天几个人来听动静,草丛里哪知蟋蟀摔断了腿,我都一清二楚。”素问轻笑着回答。

    玄彻仍问道:“既然了知,如何定心?”

    素问道:“虽然了知,心无分别;心无分别,故能了知。了知是慧,无分别是定,定慧一体,本来无二。”

    玄彻听了之后却是心折,又说道:“老衲问最后一个问题,禅师认为净土法门如何?”

    素问闻弦歌而知雅意:“贫僧早就说过,净土法门收机最广,入门最易,实乃最极殊胜之法,是如来最彻悲愿。我禅宗只接上根人,若论度众功德,万难与贵宗相比了。”

    玄彻见素问连用四个最字,终于放心,对素问道:“从今以后,净土宗愿与禅宗交好,共同弘扬正法。”

    素问合十称谢:“长老慈悲!净禅本来不二,念佛入实相,证理一心不乱,即同禅宗明心见性,法门虽异,归元实一。愿贵我两宗友谊长久!”

    静安在一边上前一步冲素问合十一礼,说道:“前些时日却是贫僧浅薄了,说了许多浅薄之语,犯了妄言之戒,心中羞愧,今日过后当禁闭三月,以作惩戒。”

    素问连忙说道:“法师不必如此。”

    静安又是开口:“禅师不必劝阻,此事若是任之,如鲠在喉,他日于我修行有害无益。不为禅师,只为自求心安。”

    素问见他如此,也只好不再多说。

    智觉二人算算时日留在此处已久,是该回去了。不过两人对素问的功行、见地也极为钦服,临别前还嘱托素问达摩祖师的手书刊刻流通后,定要寄一套给他们研究,若有其他著作也请不吝赠送,以后机缘成熟,天台宗也要与禅宗交流访问,素问一一答应。

    法相和宏愿也是如此,不过却没过多言语。毕竟在栖霞寺之时,几人早已交流过,心中都有数。这次见识了素问知识渊博,辩才无双,且修行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