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他们吃什么?穿什么……”
    ……
    “那里离西域诸国还有多远……”
    ……
    杨改革努力的回答着,但是,杨改革回答东,孙丽娘就以为在西;杨改革答南,孙丽娘就以为在北,不一会,地球的地壳运动,因为过于频繁移动而当机了。
    杨改革判明,这孙丽娘,估计是个路痴,和路痴讨论道路,地理方位问题,实在是……
    杨改革头晕,在自己还不太明白的情况下,更是解释不清。本来还有点谱的现代地理常识,被这样一搅和,立刻成了一锅粥,一会,三哥飞到新疆去了,一会黑叔叔又出生在了美洲,埃及人又在南美建金字塔了,当真是一锅大杂烩……
    最后,没有办法的杨改革,只能借故遁去,算是败逃……
第七十八章 东江镇来信
    '''cp|:499|h:3o2|a:1|u:78。jpg'''(图为明朝和后金对战形式图)
    杨改革拿到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是三月初五。
    信,是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毛文龙派人送过来的。
    杨改革细细想了一下,从自己接下毛文龙的粮饷任务,给那边“送信”,到现在,已经半个月了。这来回一趟,当真不容易啊!
    翻开一看。
    第一行字就是:臣毛文龙隔海焚香叩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下来就是:……臣接陛下圣言,如获至宝,如获天恩,感激涕零,再顿拜上……,陛下关怀,臣当无悔以报天恩……
    ……可恨东虏鞑子残暴,害我辽东父老,臣心中夜夜泣血,不得安宁……
    ……接陛下圣言,臣清点东江官兵,共有男丁十五万由余,妇孺皆不计在内,其中兵七万二千余……,皆具真实,有名可查,有册可点,具可战之士,和东虏后金皆有不共戴天之仇……
    臣一心以恢复辽土,奈何粮饷,物资皆不足,有心杀贼,却手中无饷,仓中无粮,窘迫,悲苦异常……
    ……
    东江镇来信,杨改革断断续续的读了个七七八八。对于这古代的书信,读写能力还是有所欠缺,这东西,又不能让他人代劳,杨改革只好辛苦的去读了。
    这封信总的来说。先,表了毛文龙的忠心。再接着,就是表达了东虏后金的残暴,辽东人民都很恨他们,然后,办了崇祯皇帝交代的事,清点人数,有十五万的男丁,其中当兵的有七万多。最后就是一些吹牛皮,要钱粮的话了,这次却再没说什么别人贪污他的钱粮了,也没报告说太监索要贿赂了。原因很简单,在京城的耳目说,皇帝接下来了他钱粮供应的事,算是直接找皇帝要了,和那些文官武将再没瓜葛了,所以,也用不着扯皮了。
    杨改革看着这东江镇毛文龙的来信,心中细细的思索。为了毛文龙的事,杨改革自从送走了“邮差”,没少梦回百度,搜寻毛文龙的事迹,可以说,对毛文龙未来的历史走向,命运,对于毛文龙干过什么,准备干什么,有多少人,有多少兵,和谁有仇,比毛文龙自己还要清楚些。
    看着这纸,兵丁的数目上,已经比以前报给兵部的人数少了一半,以前报给兵部说有十五万多的兵,现在才说有七万出头,可见,已经砍去大半,当真比那买衣服的杀价还厉害,一照面,就是腰斩。当然,如果是买衣服,你腰斩还价,以为得利,其实,卖衣服的还心中洋洋得意,乐开了花,心想,又遇到一个二傻子,起码能赚一两百。这水分,还是相当的足,再腰斩一次再说。
    杨改革拿手指敲击着桌面,没人打搅,这事也不好跟别人商量,只能一个人思考。
    杨改革想起梦回百度的时候,搜到的结果是袁崇焕计斩岛帅,后来也就定了两三万的兵,这样看来,这毛文龙的水分,还是很大啊!还要再挤挤。
    ……
    思索了半天。
    杨改革拿起竹管笔,写开了。
    “……信已收到,再谈一次保密问题,此事,朕知,你知,若有其他人知道,则‘臣不密失其身’……”
    杨改革写信用古代的语言,十分的难受,也只好平白的叙述了。先强调的就是保密问题。
    ……
    “……东江官兵,务必如实报来,此事,朕心中已有数目,望毛帅唯以真诚二字对朕……”
    第二句写的就是你东江镇的官兵水分实在太大,还不准确。
    “……东江之事,事关社稷安危,奈何诸岛悬浮海上,无地养民,不是长久之计,宜早作打算……”
    这句,就是杨改革准备招募辽东人作为新军的来源,辽东人和野猪皮有血海深仇的不在少数,所以,有必要从辽东的招募一些有心报仇的人去对付野猪皮。战力,必将大涨。
    “……朕听闻毛帅贩货于海上,物通朝鲜,东虏,对此事,朕知毛帅为养兵,乃无可奈何之举,情有可原,但,枪械武器,火药盔甲,粮食,药材,钢,铁,布匹,书籍,严禁流入东虏,必须有严格把关,能流通的仅奢侈品,例如白糖,珠宝,奇货,丝绸,等,此事,朕会派专人督导,详列物资清单,也会有详细的规划,统一运作此事,……此事,务必保密……,毛帅务必认真对待,严查进出物资,不可使鱼目混珠……”
    这件事就是杨改革一直想的,和毛文龙一起做生意,用利益把毛文龙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比什么说教忠诚,卡脖子强得多,自己准备组建公司,就像后世比较出名的东印度公司那样【其实,东印度公司此时早已成立,并且运作了,无语了。】专门做这辽东,朝鲜,后金的生意。形成一个巨大的具有殖民色彩的资本运作大鳄。
    也一再强调了保密问题,如果这事被那群大臣知道了,估计会喷死毛文龙,自己也顺带着挨骂,虽然不会对自己的皇位造成实质影响,但是却耽误了自己的计划。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了。钱,也不多了。
    走私这个东西,杨改革觉得,就算以自己皇帝之尊,也消灭不了,因为全国的大小官僚,地主们都在干这事,自己还不想没到崇祯十七年就混不下去,那就只有自己参与进来了,相信以自己的强势,走了这条路,别人也就无路可走了,反正这年头,文官们是拼了老命的反对收关税,正好,你们能干走私,我也能干,那就看谁强势和有能力了。
    这样,就可以比较好的控制住进入后金的物资,输入一些高消费的奢侈品,对于粮食,武器等战略物资则严格把关。起到分化和瓦解后金斗志的作用。
    蒙古那边,杨改革也准本同样对待,自己断绝不了所有的走私行为,那就只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自己参与进去,以自己的强势,那些人还有路可走吗?以大明朝皇帝的强势支持,这个公司一旦运作起来,比那个什么东印度公司可要强力给力的多。杨改革相信,资本的威力,会横扫一切的。
    想到这里,杨改革就热血沸腾起来。仿佛看到了一个级的资本巨鳄,带着强烈的殖民色彩,不断的吞噬,蚕食着世界各地所有能站人的地方。
    “日月照耀之地,就是我大明帝国的疆土。”杨改革很想甩嗓子喊出这样一声来。日月为明,日月照耀的地方都必须是我大明帝国的土地,这才对得起“明”这个字。
    热血澎湃的好一会。
    杨改革又才写道:“……今日,朕先拨付给你二十万两银子,作为你的开支费用,东江翔实情况,务必报于朕,朕绝不辜负毛卿……”
    写到这里,信已经基本完结了。
    杨改革想了想,又提笔写道:“另……朕赐一密匣给卿用,此匣,乃特制,如无钥匙,强行打开,匣中纸会化为乌有,作为保密只用,此匣之中秘密,仅你我君臣二人知晓,切不可有第三人知晓,谨记‘臣不密则失其身’……”
    杨改革准备推行这密匣制度了,先第一个,就给毛文龙试用一下,看看效果。另外再给毛文龙上一次紧箍咒,让他注意保密。
    杨改革写完,用密匣封好,交给王承恩,让他把匣子送给毛文龙去。
    看着王承恩转身离去,杨改革觉得,历史,恐怕从这里,就要分岔了啊!
    杨改革心中充满了斗志。
第七十九章 伴君如伴虎
    送走了信。
    杨改革独自一人坐在椅子上,默默的注视着空气。
    眼神没有焦点。心思,也在到处飘荡。
    东江镇那边,自己已经暂时稳住了。袁崇焕,也被自己训斥了几顿,估计应该学会收敛了,也该学会容忍了。
    东江镇的粮饷,自己接了,现在一次性就给了二十万两,自己的腰包,又是大出血一回。想想,觉得郁闷,自己这饷奴也不是白叫的。日后,自己死了,该给自己一个什么尊号呢?嗯,饷帝?按揭宗?还是及时还款皇帝?
    想到这些莫名其妙的帝号,杨改革就一个人闷着傻笑一下。银子,最近花得可如水一般,哗啦哗啦一阵响,就没了,收入呢,一个子也没看到。真是郁闷。
    玻璃还没做出来,彩票还在搞,那种东西,作为穷人的止痛剂比较好,要说赚多少钱,杨改革,估计,悬。收藏一幅也没卖掉。南方的甘蔗?现在刚刚到春天,离下个春天,还有整整一年。
    最靠谱,也是比较稳定的,就算是魏案的买罪钱了。想到这里,杨改革想起来,负责收钱的那两个小太监,自己可有段时间没见着他们了,还有那个什么方弘瓒,也该叫来问一问了,应该也有所了解了,这魏案,也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自己的钱包就可以装老鼠了。
    想到了就去做。
    “大伴……”杨改革一声喊。王承恩刚好交代完“邮差”的事回来,就听到崇祯皇帝大叫自己,连忙奔进屋。
    连忙问道:“奴婢在,皇上又什么吩咐?”
    “大伴,这个,那负责魏案的那两个小太监……哦,对了,叫什么二喜子,小顺子的,还有那个方弘瓒,……哦,对了,还有个小官的,他们这事都办的如何了?朕要见见他们,看看他们都完成的怎么样了。”杨改革又想起来,这负责魏案的人中,还有一芝麻小官,叫什么来着?自己忘记了。
    “是,皇上,奴婢这就去叫……”王承恩一听就明白是什么事,立刻答应下来,叫人去找人了。
    ……
    过了个把时辰,这几个人才找齐,算起来花了挺多的时间,实际上,这已经是相当的快了。皇城有多大?京城有多大?还要准确的知道谁在什么地方,还要把他找来,没有一点时间和能力,很难完成。
    ……
    方弘瓒是锦衣卫指挥使同知【第三章的是锦衣卫指挥使,应该是锦衣卫指挥使同知。】站在最前面,后面跟着的是两个小太监,二喜子和小顺子,最后面还跟了一绿袍小官。
    “臣(奴婢)xxx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群人磕头请安。各自喊各自的名字,有的是臣,有的是奴婢。有的是微臣。
    这,喊臣的估计就是方弘瓒了,奴婢当然是太监,微臣,估计就是那个绿袍小官了。
    “……起来吧,……你们四位都是替朕完成魏案的重要人物,也不要拘谨,坐吧,今日,朕想询问一下这魏案的进展……谁有罪,谁交钱了?都理明白了吗?”杨改革可是被银子逼的昏了头,上来就问得相当的直接,谁交钱?谁有罪,明显的,这魏案不魏案的,跟自己关系不大,关系大的是谁要多交银子,交了多少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