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5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咳,还不是那事,如今,就怕陛下框我们呢,要是我们都改领军票了,那往后可就只发军票了,万一日后这军票换不了银子,那又改咋办?咱们这俸禄,本来就极少了,如再折下去,可就没了啊!”李姓的小官又解释道。
    “就是,这本色俸本就不足,如果再将这本色俸折没了,那咱们可都得喝西北风了。”也有很多唱反调的,觉得皇帝这事有阴谋。
    “哦,原来如此,诸位是担心这个啊!嗯,这倒是个问题啊!”青袍小官也陷入了深思,这确实是个问题,他们原本的俸禄里,有三十几石米都是给折成钞和其他的,这三十几石米折到如今,就只有几钱银子了,这都是宝钞害的,如今皇帝又把他们本色俸里的银子改成纸钞,也就是说,日后极可能也和折色俸一样,给折没了,这个担心不是没道理。
    “呵呵,我看,诸位倒是杞人忧天了,想陛下如今手里握着几千万的银钱,还会讹咱们几个银子?诸位还是别太小看陛下了,陛下什么时候短过银子?依我看,咱也不用争了,该领银子的领银子,想领军票的领军票吧,老是聚集在这户部,要是给有司盯上了,怕又要挨训的。”另外一个绿袍小官倒是看得开,带着一些闽南口音,倒是力挺皇帝的政策。
    “胡大人倒是说得对,依我看,诸位还是散了吧,该干嘛干嘛去,反正银子也能领,军票也能领,老是在这里议论是非,确实有些不成体统,陛下又不限定只能领军票,依我看啊,这军票也挺好的,也不是不能使,也是足额兑换纹银呢……”另外一个小官,也附和刚才那个闽南口音的小官,为皇帝的政策叫好。
    情况已经很明白了,又有人附和和唱赞歌,也有人有各种担忧,各自都有道理。很多人还是选择了去领军票,他们大小也都是个官,这军票的事,他们也都知道,军票的坚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管你是谁,拿着军票,绝对可以足额兑换到银币,这可是实打实的,至于以后的事,很多人虽然觉得确实是个麻烦,却也管不了那样多,反正如今俸禄就够少的了,他们就还不信,皇帝还能都给折没了。
    “那就多谢几位大人的指点,在下家中还有事,要先走一步,告辞,告辞了!”青袍小官听了众人的议论,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了,他这个月能领的俸禄,也不到三两银子,如果能额外多二成,那可是四五钱银子,四五钱银子虽不多,可也够他给家里人置办几身新衣裳了,这不就结了么?这不是涨俸了么?这可是好事啊!不过一想到自己原本被折掉的那三十几石米,他的心,又疼起来,要是皇帝能把它们的薪俸给发足了,那就好了,他绝对承认皇帝是个千古一帝,日后有啥事,也绝对站在皇帝这一边,啥事都跟着皇帝走。
    这个小官告辞之后,径直进了户部,很快的领了军票作为俸禄,再出来时,这外面依旧是聚集了不少人,依旧在议论着领军票的优劣。
    ……
    今日俸禄忽然改成军票的事,也让朝中的大佬们意识到,如今的皇帝,已经是一个相当强势的皇帝了,今天打定了主意,明日就可以通过实施,根本无需事事都和他们商量,皇帝手下,从大学士到尚书,再到下面可都有人,办什么事,这边一个奏本,上面就可以批。
    这种情形,让不少大佬意识到皇帝的不同了,如今这个皇帝,已经不是原来那个皇帝了,自从这皇帝扳倒了盐商,手中的实力当真是大涨!除了帝党的原班人马,更是收拢到了不少依附者,更有不少人“看中了”皇帝手里的银子,认为皇帝有如此之多的银子,还有什么事是皇帝不能办到的?
    平定东虏?当年神祖十几万人远征朝鲜打倭国人,也才不过花了八百万两银子,可如今这位陛下,手里掌握着三四千万银子,这还只是抄盐商抄来的,其他的就不算,皇帝如果说他要平定东虏,这还有疑问么?说起来,皇帝富可敌国,绝不是假话,如今跟着皇帝干的,只要坚持下去,那个不是要名留青史的?有皇帝这样多银子支撑,想不留名都难啊!
    徐光启的移民,动用千万两银子,这个算不算古往今来的大事?能不往史书上写?能不留下美名?
    毕自严一句话就收了五百万两银子的盐课,这句话该不该载入史册?青史留名难不难?
    就连施凤来那个墙头草一般的窝囊人,皇帝也每年花大笔银子给他买政绩,纵使不如前两位,可史书上,也少不了他那一笔。
    其他的就更不说了,跟着皇帝干的帝党,如今那个不是卯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博个青史留名?既然路子已经有了,而且成功了不少,当然要朝着这条路走。RO!~!
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水岭和传说
    第五百一十二章分水岭和传说
    皇帝忽然改俸禄发放方式的事,让朝中一直感觉良好的大臣们感觉到了压力和寒意,原来,皇帝不是缺了他们就什么事都干不了。
    到底是站在皇帝的对立面和皇帝对着干,还是站在皇帝的麾下,给皇帝摇旗呐喊,到了此时,不管是大官,还是小官,透过皇帝稍稍显露的狰狞,知道自己该是选择的时候了。
    站在皇帝的对立面,无外乎如以前一样,和皇帝唱反调,以反对皇帝为荣,如今的事实是皇帝扳倒了魏逆,扫清了盐商,站在皇帝对立面的人,几乎就没什么好下场,往这个位置靠,即便是最“勇敢”的人,也要三思,要不要站到那最核心的位置去。
    站在皇帝的麾下,就如那些帝党一般,努力办事,争取皇帝看上眼,或许一个“超级工程”就会落到自己头上,博个名流青史也不是难事,即便不能和徐光启他们比,但是,开创一代先河,也不是件难事,看如今帝党们的“成就”,这条路明显是条康庄大道,更多的人几乎就是下意识的选择了这条路。
    改俸禄发放方式,看似一件小事,却实际上是皇帝“霸权”显露的分水岭。
    文渊阁。
    内阁大学士日常办公之地。
    施凤来捧着一个小奏本,神情小心的进了文渊阁。
    “施首辅,陛下可是有什么吩咐?”施凤来一进门,一旁的张瑞图就赶忙问道,言语之间带着奉承,领军票这件事的后果就是一夜之间,朝堂上的风向为之一变,众臣终于想起来,一直以来,那个温润好说话的皇帝原来也有狰狞的一面,是靠向皇帝这边,还是站在皇帝的对立面,成了每一个当官都要选择的事。
    张瑞图本来打算一直就是打酱油,什么事也不表态,等皇帝厌烦他了,他就辞职回老家,他是个“魏党余孽”,朝堂上的事,也不想管,也不敢管,可如今,他也不得不给自己的屁股选择一个位置,到底是站在皇帝麾下,还是站在皇帝的对立面。
    原本打算低调回老家的张瑞图,此时的心思,更活络开了,施凤来这个比他还窝囊的人都可以跟着皇帝干的风生水起,这首辅的位置坐得稳当当的,他为何就不能学施凤来?施凤来也是阉党呢。
    张瑞图也不想要太多,只要皇帝如支持施凤来那般,给他谋一两件好差事让他顶个名,也就足够他名流青史了,这样就行了,与其这样平淡的退下去,还不如学施凤来,跟着皇帝,让皇帝拿银子给他“买”个青史留名,想皇帝如今有那样多的银子,还有什么事是干不成的?只要分润一点点出来,就足够给他张瑞图“买”个青史留名了,这是一件极简单的事,难与不难,也就是皇帝一句话。
    皇帝这次不经意间的显露狰狞,倒是让打算打酱油的张瑞图猛然间惊醒,一条金灿灿的金光大道就摆在自己面前,自己却只把脑袋埋在裤裆里走路,浑然不觉,着实是不该,故此,此事过后,立刻转变了态度,人也变得积极起来,开始和施凤来套近乎了,期望着皇帝看他顺眼,给他双“金鞋”穿。
    “是张阁老啊!陛下确实有事,吩咐在下办点小差事。”施凤来原本还有些严肃的脸上,笑开了花的和张瑞图说道。这个张瑞图和他是一样的,都属于魏党之列,他能留下靠的是及早的转投到皇帝的麾下,皇帝也需要他这个软绵绵的人当首辅,故此,他这个位置也还算稳当,这个张瑞图可就不一样,关系可比他牢靠多了,张瑞图和懿安皇后有些关系,当年懿安皇后生重病,魏忠贤打算动懿安皇后老爹,进而动懿安皇后,就是这个张瑞图给搅黄的,故此,懿安皇后也一直念着他的好,而皇帝又对懿安皇后相当好,故此,这个张瑞图在阁臣的位子还是很牢靠的,皇帝向来是个念旧情的人,故此,即便是这个张瑞图一直把酱油打到底,对他,却也必须给予足够的尊重,不看僧面看佛面,何况这尊佛的面子相当的大。
    “呵呵,不知是何事?在下能否帮得上忙?”张瑞图如今也算是想通了,与其打酱油回家,不如弄点什么名堂出来,也不枉自己当一回大学士。
    “呵呵,倒不是什么大事,陛下吩咐,给几位办事牢靠,成绩优秀的移民官换个正式的官职,也不忘他们辛劳一场,算是对去年那批新晋进士的褒奖。”施凤来笑呵呵的说道,这气氛,相当的融洽。其实,施凤来也奇怪,这个张瑞图向来不是什么事都不管么?怎么忽然变得这样热心了?
    “哦?呵呵,这倒是好事,想那些新晋的进士确实也不容易,天南地北的四处奔波,安置灾民,确实辛苦,也是该给他们换个地方了,……却不知道那几位能获如此殊荣,成为第一批转正的?”张瑞图笑呵呵的说道。
    “呵呵,诸多移民官中,要数功劳最大的,声望最高的,莫属史可法,史宪之了,此人的事迹,那是陛下都亲口赞誉的,故此,此次转正,就是以史可法为首。”施凤来笑呵呵的说道。
    “哦,史可法?史宪之?那可是左遗直之徒,不错,不错,确实是个人才,当予以重视,不知陛下此次准备把此人放到哪里去呢?”张瑞图先是称赞一番,然后又问去什么地方当官。
    “陛下说,让此人去上海县任县令。”施凤来说道。
    “上海?……县令?”张瑞图惊讶的问道,如在以前,他都不知道上海在那个角落里,可如果和徐光启联系起来,这就不同了,和他同样是阁臣的徐光启,老家就是上海,故此,他也就对上海知道一些,故此,惊讶的问起,了解同样是阁臣的一些基本资料,这是常识。
    “确实,是上海县。”施凤来答道。
    “可我怎么记得这史宪之是六品官啊!怎么这六品官去任县令,怕是有些不合规矩吧?……再,陛下不是说要给移民官褒奖么?这去任七品县令,岂不是降级了?”张瑞图不解的问道,全天下的县令都是七品官,这是定例,一个六品官去当县令,可就不是褒奖,而是不同寻常的降级。
    “张阁老可就理解错了,这可是陛下在培养史宪之呢,你想,他日如此人要入阁,焉能没有州县任职的经历?故此,虽然是六品官了,可陛下还让他去任县令,就是此意,这是陛下在刻意磨练他呢,这在外人看来是贬了,可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简在帝心啊!”施凤来一副羡慕的模样解说道。
    “唔,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怪不得,怪不得,也是在下理解错了,如此一看,可就确实是陛下看重此人了,此人倒是好造化,能得陛下如此亲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