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承恩也是大急。连忙招呼后面的“保安”,叫他到前面去开道。当然,肯定不能坏了皇帝的兴致。
    上了二楼。
    “保安们”不知道用什么手段,居然准备好了一处好地方。
    临街,有窗户,在大厅的一角,用屏风隔开了的“包厢”。既可以听见外面士子们的高声谈论,又可以阻隔视线,这些“保安”,是下来些心思的,至于用的什么手段,杨改革也就没那个心思追究了。
    一些士子对于这样霸道的行为虽然表示有意见,但是一看别人管家,奴仆,家丁样样齐全,而且似乎很有势力的样子,也就装作没看到。这京城里,别的不多,就是官多,你惹不起的人,数学不好的人还算不过来呢。
    杨改革坐定下来,王承恩站在一边,两个跟班站在稍远一点,靠“门”了,再外面一点,就是“保安”的位置了。
第七十五章 茶楼
    '''cp|:146|h:188|a:1|u:。jpg'''(图为明朝巾服大帽,仔细看看,肯定会觉得惊奇。)
    “各位仁兄,请安静,请安静,且听我叶自根一言,今日咱们齐聚雅阁楼,所论之事,就是昨日早朝上的一桩奇事。”
    这位说话的书生声音很洪亮,杨改革透过屏风的细缝看过去,约莫三十来岁,和自己一样,巾服大帽。从衣料上看,普通一般,浆洗很多次了,不似大富人家,在这里聚集一些读书人的,一般都是全国各地来的考生,等待今年的恩科,都是有功名的,一般都是举人,所以,那种寒酸的穷秀才模样的人,倒没有看到,中了举人,就是官了,家里再不富裕也不至于穷酸。但是常年的习惯,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的。
    此人不过三十来岁的样子,这个年纪,在众多的读书人当中,当真不算年纪大,想想,中举就可以做官,可以做个**品没问题,甚至是知县,那就是七品,相当于现在的正处级,三十来岁做到这个官,相当的年轻了。古语说:三十老名经,五十少进士可不是白叫的。
    另外一人附和道:“正是,听别人说,昨日朝上生了一件奇事,本来,我等学子临近考试,应该在家中温习功课,不该在外流连,荒废了功课,奈何,这件事,实在和我们读书人的关系颇大,所以,不得不召集大家来论一论……”
    另外一个人接腔道:“……,xx兄,快说什么事吧,不要老是这样吊我等胃口……”
    下面一阵热闹,都叫着快点把这个消息公布出来,关心朝堂上的动静,也算是提前接触政治了,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因为现在这些人,已经可以做官了。
    其中一人接口道:“自根兄,可是说这‘竹管笔’?”这位的消息挺灵通的。
    那个自称叶自根的人道:“这位仁兄,果然是消息灵通,确实不错,正是这‘竹管笔’,这可是件大事,有可能改变我朝天下读书人的书写工具和习惯,故此,顾不得打搅各位在家中学习了。也要把各位请来议上一议了……”
    众人一听是什么“竹管笔”,都热闹的议论起来,想看看什么叫“竹管笔”,号称改变天下读书人的书写工具和习惯,这牛B,吹的不是一般大。
    “大家且安静安静,我这里有一些自行制作的‘竹管笔’,是根据朝堂之上大人所见自行削制的,各位请看一看……”这位自称叶自根的人把一些“竹管笔”分给众学子。
    ……
    杨改革在包厢里听得津津有味。这个比听那些大臣和太监们的说话可有意思多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桌子上,已经摆满了一桌子的菜。
    看着这些菜,烹制的还算精良,杨改革准备夹点试下味道。王承恩见皇帝想夹菜,立刻在一旁代劳,率先夹了一些在一个碗了,然后递给一边的跟班,这个跟班就吃了起来。确认没有问题,王承恩又才夹一些到崇祯的碗里。
    杨改革对王承恩的安全意识,表示一百二十个佩服。连外出,都要带一个试吃的人,这个,实在是太“气派”了。杨改革也不准备说王承恩什么,自己是皇帝,自己的健康和生命问题,还是有这样一个人把关比较好。
    夹了几口,觉得味道比宫里面的好得多。
    ……
    边吃,边听外面的议论。
    只听见外面高声议论道。
    ……
    “自根兄,此物当真是神奇,能自行流墨,持续写字,写的字却是细小,字迹也清晰,自根兄,那里找来的好东西,这可是比用毛笔练字节约多了啊!想这笔再早出一些时间,当年我练字也不会如此费力了,唉……。此物实乃贫困之家学子的天赐宝物啊!”这个人可能也是贫寒之家考出来的,所以,对这种笔深有感触。想当年,恐怕为了练字,也没少费力,费心思,家里,肯定也是为了练字伤透了脑筋吧。
    “……果然不错,xx兄所言极是,此物写字清晰,能持续写字,费墨极少,费纸也极少,真是好物件……”来了一个支持的人。
    ……
    “……,自根兄,请恕我直言,我瞧此物乃竹子削制而成,似乎用不了几天就会磨秃哦,再者,这笔尖如此纤细,一不小心就会折断……”说完,这位仁兄有点不好意思的提起了自己手中的“笔”,这支笔的笔尖已经被折断了,纸上面,前面几个字还算工整,后面就有一坨墨水在上面。
    众人出一声叹息,叹息着支笔的命运。
    “徐一范,你这是故意的!”一名学子对这位折断笔的不太感冒,大声的呵斥起来。
    “万户侯,你敢说我是故意的,我……”然后两人就骂街起来。当然,文人骂街,威力远不如泼妇。顶多也就是斗嘴的阶段,远不如朝堂上那些大人喷口水厉害。
    那位自称是叶自根的人站出来,道:“两位仁兄还是别吵了,先来论一论,这事有没有谱吧。万一,朝廷真的改用小字书写,这竹笔,也就是选的书写工具啊!对我等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啊!……”
    听得这位这样一说,大家也觉得有道理,如果朝廷改用小字了,那么,用竹管笔写字,也就有可能了,事先准备对策,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落人之后。
    一位士子问道:“不知是何人想到的这主意?制出的此笔。”
    其他士子也比较感兴趣。
    那个被呵斥的徐一范道:“嘿嘿!这事,不说也罢,实乃臭不可闻……”
    其他士子更加的想知道其中的八卦。问得更加勤快。
    徐一范被众人围拱,奉承,也很得意,也就细细解释器这竹管笔的来历了。当下就把朝堂上刘吉善从一开始顶撞皇上,然后被言官记录,然后跪午门,然后忽然就出了这竹管笔,革天下文人命的东西,一一道来,当真是个消息灵通的人士,对事情的起因经过,基本算是没说错。
    众人一听完徐一范的介绍,当下就骂刘吉善不是个东西,从开始的恶意顶撞皇上,到后来的阿谀奉承,当真是一个奸臣的做作,不是一个好人。嚷嚷着皇帝应该罢免了他。
    杨改革在“包厢”里面听得津津有味。这些人,什么观点都有,什么话也敢说,比那些成天围在自己身边的太监和大臣们可有趣多了。对于要求自己罢免了刘吉善的话,杨改革笑而不语,自己毫不容易找了一个和大臣们对战的人,怎么可能自废武功。
    对于这款笔,有的则是喜欢,有的则是不屑。
    有的支持刘吉善,认为他给天下贫寒士子带来了便利,有的则骂他不是人臣,是个奸佞,当诛。
    一时,这间茶楼上面沸沸扬扬,气氛相当的热烈。
    【徐一范,万户侯,这名字是不是很牛?很有意思?呵呵,都是真实历史人物,当然,是小人物。】
    【这次改版,呵呵,新书精品紧挨着分类封推,不错,还排了第一位,位置不错。】
第七十六章 奇女子
    杨改革觉得气氛相当的好。
    接下来,就没什么意思了,大多都是猜考题的。既然来的都是考生,这东西,自然会被提出来,也就不稀奇了。
    杨改革听着无味,也就没有继续呆下去的意思了。走人。
    下楼时,本来还有人准备出言挽留,想跟杨改革结识一番,但是一看杨改革这作派,管家,跟班,家丁一大群,就没有开口了。这个人跟他们不是一路人啊!
    杨改革本来是打算和他们交流交流的,但是一听到他们谈四书五经,谈考题,杨改革就头晕了。对这些东西,杨改革是一窍不通,和他们一谈,不是露馅了吗?凭白遭别人白眼,也就没意思。所以,也就走人了。
    ……
    琉璃厂。
    琉璃斋。
    杨改革拿着一束在宫后苑(御花园)剪的几支花,准备当作礼物送给孙丽娘。
    “丽娘,我来看你了……,丽娘……”杨改革叫了几声,也没人答应。正奇怪,难道不在家?
    忽然又看到孙丽娘一个人坐在客厅的一角。脸上带着一股子的怨恨味道,杨改革老远就感觉到了。
    孙丽娘正委屈的坐在客厅的一角,两眼带着幽怨,盯着杨改革。对杨改革的到来,没有什么好脸色。
    杨改革诧异,这是咋了?自己好像没有得罪她啊。好大的脾气。
    “丽娘,这是怎么了?”杨改革问道。
    ……
    孙丽娘也不答话,就用幽怨的眼光看着杨改革。其中还带着不满和愤怒。
    “……丽娘,你这是?”杨改革莫名其妙。自己没有得罪她啊!
    ……
    还没问出由头来,孙丽娘又哭起来了。
    杨改革纳闷了,这都是怎么回事啊!又哭起来。正准备过去安慰安慰孙丽娘,忽然有听到孙丽娘道:“公子还是放过小女子吧……”说着,哭得更厉害。
    “丽娘,这是为何?”杨改革心道,我还没把你怎么样吧,连小手也没摸几下呢。
    “……小女子不愿做闺妇,更不愿意做笼中之鸟,任人圈养,观赏……”孙丽娘说的可是眉头紧锁,咬牙切齿啊!
    “……这……”杨改革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这个东西,新时代的女性?要求女性解放?要求自由?这个,怎么看着都不像明朝的女子啊!
    杨改革顺口弱弱的问了句:“那丽娘想干什么。”
    “……小女子之志,志在货殖四方,让五湖四海的物产互通有无,看天下财货聚散、流通……丽娘的志愿在此,而不是养儿育女,终老深闺……”孙丽娘可是说得气势磅礴,抬头挺胸。虽然眼泪也被甩的到处飞。
    杨改革可是被这明朝的人“雷”过无数次了,显然,今天,又碰到一个“雷”女了。货殖四方,那就是要做生意,互通有无,这就是做物流之类的,口气不是一般大,四方,五湖四海,这大概是明朝人最大的地理概念了,如果她知道有月球和火星,大概能说去那美克星去卖东西。这个可够新潮,够新奇的,最雷人的这还是个女人说的,更不可意思的是这还将是自己的女人。
    杨改革觉得这明朝,疯狂的不是自己一个啊!
    看着孙丽娘气势磅礴,一脸严肃大气的站在那里说话,两边的眼泪却横甩,杨改革笑岔了气。
    “……你……”孙丽娘气的说不出话来。
    笑了一会,杨改革道:“丽娘,我可没阻止你走生意啊!你又何必怪我呢?”
    “你还没有阻止,你问问他……”孙丽娘家装生气的用手指着站在一旁的一个人,杨改革回头一看,这个人正是那锦衣卫千户,沈福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