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5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去吧,另外跟徐大哥问声好,就说这几日麻烦他了,梁家父子,还请他多关照,咱家还得去趟徐阁老那里……”喜公公耳语完了,又吩咐道,这句话也是说给梁家那个子弟梁贤科说的。
    “小的明白。”小太监笑着答应了,就领着梁家的梁贤科走了,梁贤科在屋子里的时候,还是一副气定神闲、神采奕奕的模样,到了外面,就立刻是一副悲苦的模样,好似他家彻底完蛋了一样,还哭哭啼啼的。
    喜公公看这小子演戏还蛮像回事,稍稍的笑了笑,这小子,等日后皇帝办盐商结束了,或许也是个可以培养的人才,笑了一回,又立刻严肃的出去了,他还得去徐光启那里通气,不给徐光启通气,怕产生误会,那就不好了。
    ……
    梁家父子都被锦衣卫下狱的事,在南京城里里的盐商中,掀起了**ō,一些原本就犹豫的盐商,更加的犹豫了,要不要走这条路?这也是在太凶险了点吧,都捐出家财了,还下狱?完全就不给人活路啊!不是说这是条活路么?
    很多盐商都犹豫起来,锦衣卫可是全力查抄梁家的家财啊!就连那些被先前卷走的,更是被锦衣卫照顾,基本就没有走脱的,甚至连一些收了梁家钱财的官员,也惧怕锦衣卫这种“狂风暴雨”式的态度,吓得连连将梁家打点的银子退回来,以示和梁家没关系。
    这也让很多盐商更加的焦急,这次办梁家办得如此狂风暴雨,和先前的“温情脉脉”完全不一样,是不是说,盐商案到了收尾的阶段了?这路子,是不是要关上了?下一家是谁?
    许多盐商想到这里,更是惊慌不已,四处luàn窜。
    盐商梁家更是惊疑不定,锦衣卫这种“恢复”以往办事风格的行事方式,让他家感觉到了压力,向京城求证的信,才送出去,要等到回信,还得几天,可如今锦衣卫这种风格,着实吓人,天知道下一家是谁?万一给锦衣卫下狱,那可就完了,即便是有京中的“关系”疏通,怕也是要脱层皮的。
    锦衣卫“疯狂”办案的意外效果,也是喜公公没料到的,他原先还担心锦衣卫动作太大,吓着一些人,吓得大家不敢走这条路,可没料到,锦衣卫“恢复”了本sè,那搂草打兔子的效果好了不少,有几家小盐商实在是煎熬不住,吓坏了,查梁家的第二天,就跑到他这里捐家财了……,这意料之外的事,让喜公公有些高兴,却也不爽,这就是两家小盐商,加起来,不过百十来万两的家财,和那些大盐商比起来,不够看。当然,也不是都不爽,起码梁家的家财追回了很多。
第四百八十八章 郭家的抉择
    锦衣卫狂风暴雨般的办案,将淮扬的盐商吓坏了,不少人受不了这种压力,来了个痛快,到徐阁老那里去捐家财了,以期望得个解脱,这煎熬的日子,实在不是人过的。
    其实,淮扬的盐商,大多得了“关系”们的警告,说这次办盐商,绝不会轻松过关,皇帝已经完全掌握了主动,已经拿皇帝没办了,皇帝要怎么办他们,“关系”们是没有任何办的,让他们早早的想清楚,看清楚,及早按照皇帝的意思去办,虽然必定会损失些家财什么的,但鉴于“关系们”已经和皇帝妥协,那么,皇帝也不一定会下死手,必定会留些情面的,但这件事也闹得太大,不办一些人,也肯定是不好收场的,所以,也必定会狠办一批人,所以,怎么办,让他们自己想清楚、看着办。
    许多盐商也不是不知道情况,也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奈何却舍不得自己那庞大的家财,无割舍那繁华的生活,总想着可以ménghún过关,天下有数的盐商有数十家之多,或许不会家家都办,或许,挨得一年半载的,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在那里幻想着ménghún过关。
    这三天锦衣卫“疯狂”办案过后,梁家父子也出来了,这让原本以为梁家彻底完蛋的众人大感意外,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梁家父子出来之后,居然是喜气洋洋的,丝毫没有丧尽家财的痛苦,仿佛那几百万家财不是他们家的,还跟人又说有笑的打招呼,也丝毫没有一丁点败家的“觉悟”,出来之后,就很快搬到jī鸣寺和王家作伴去了,喜公公也同样派了人去“看管”,能去jī鸣寺的,除了王家,可就他家了,如今捐了家财的盐商,大多住在寺庙里,但不同的寺庙,显然有不同的待遇,jī鸣寺的“待遇”明显是最好的,为此,倒是有很多人对梁家刮目相看。
    话说喜公公担心害怕了几天之后,终于迎来了人生的另外一个chūn天,盐商里,也不乏有明眼之士;也不乏有觉悟之人;也不乏有魄力之辈,眼见着盐商已经无路可走,无处可逃,这每天的邸报都在批判盐商,就如催命符一般源源不断从北京城里过来,让人不断窒息,不得安生,而皇帝已经开了这个方便之mén,便头也不回的撞了进去,将全副家财都捐了出来,准备来个早死早超生,既然“关系”们已经不能指望了,他们就更不用指望几个盐商能和皇帝过招,既然朝堂上的“关系”们已经跟皇帝让步了,或者说,转而靠向皇帝那边了,那么,想必皇帝也不会太过于绝情,不留一点情面,王家趟出来的路子,虽然苦了些,可是条生路的希望还是很大的。王家和梁家都那样“开心”,这个路子,也未必就不能走的“开心”一点。
    也获益这次梁家的事,很多盐商原本还打算悄悄留一些家财,以免这条路即便走不通的时候,还有退路,见过梁家的事后,惊诧于喜公公的手段,也熄了这个心思,或者重新调整了悄悄留下家财的数目,不敢再转移数目庞大的家财,留下的部分,也绝不敢过大,否则,即便是过了徐阁老那关,怕也过不了喜公公那只会捞钱的手。
    自从梁家的人去了jī鸣寺之后,喜公公的日子,一天美似一天,来送银子的盐商,一天比一天多,而他要做的,就是收银子,就是清点家财,就是接管家财,就是判断别人家的家财和估计的相不相符,每日忙到深夜也乐此不疲,看着那一本一本的家财清单,喜公公觉得,自己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就够了,再睡,就是可耻、就是无耻,和什么过不去,也不能和银子过不去。
    每每有下属或者钦差shì卫给徐光启送来新的清单,说喜公公那里又收到了多少银子,徐光启每次都要感慨一番,惊叹喜公公捞银子的手段;也感叹,自己果然不是捞银子的料,别人稍稍一求情,自己稍稍心一软,二百万两银子就从自己手边溜走,每每想起以前自己为了几万两银子奔走,苦求而不得的情形,除了感叹,就只能自嘲。对于梁家那事,徐光启印象深刻,喜公公疾风暴雨式的追索那梁家被卷走的家财,更是让徐光启有不可磨灭的印象,更是对皇帝办盐商的步骤和分工佩服得五体投地,办盐商如果全让自己来,天知道自己能收到多少银子,盐商实在太狡猾了,自己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看着史可又拿着一本“家财”进来,徐光启就知道,这家过了喜公公那关了,收拾了一番情怀,准备看经过喜公公手之后的“家财”,那才是盐商真正的家财。
    ……
    越来越多的盐商去走王家的那条路,让郭家越发的感觉到压力,锦衣卫经过这次梁家的事之后,又消停下来,开始文明办案,依旧不紧不慢的查案,时不时的将一两家盐商请去喝茶,动作悠闲得很,绝不是像在办着钦定的大案。
    送去京城里的消息,已经是第九天了,马上就是元宵节了,郭家不知道,皇帝的这个口子还能开多久,每日都在煎熬中度过,焦躁不安的郭家终于等到了京城里的消息。
    郭家在南京城里的别院,聚拢着郭家大大小小各房的人,听说京城里来了消息,都自发的围到堂屋里,等着揭开他家最后的结局。
    郭家当家的面sè严肃的坐在首座上,各房的人依次坐定,见该到的人都到了,郭家当家的这才指了指自己手边桌案上的信件,道:“京里已经来消息了……”说了这句,郭家当家的就说不下去了,来不来消息,他家也不可能再走出什么路子来,除了走皇帝的路子,他家并没有其他路可走,他的期望,是皇帝看在他家“关系”的面子上,能对他家网开一面,而不必和其他人走同一条道。
    郭家的人都沉默着,默不作声。
    沉默了一阵,郭家当家的叹息了一口气,拿起这桌子上的信件,拆开了。里面又是两封信,郭家当家的看了看,拆开其中一封,仔细阅读起来。
    郭家的人,都摒住呼吸,看着郭家的命运是怎么样的。
    “……韩阁老说,让我们家紧跟王家,越快越好,有他在,陛下不会对我们家下死手,纵使现在破家,将家财捐出去,日后要翻身,也不难,让我们家不要犹豫了,能要到和王家一样的待遇是最好的,要多求徐阁老,此事,徐阁老是能做主的人……,陛下开的这个口子,时日也必定有限的,朝堂上还有其他重要的事,陛下不会让这件事久拖不决的……”郭家当家的说道。
    郭家各房的人,听了,有的面sè惨白,有的默默垂泪,有的面sè愤怒,心有不甘,有的则一副无动于衷的表情。
    郭家当家的说完,又看了看另外一封信,拿起来端详了一会,又放了回去,这封信上面写着“子先亲启”,信封上面用火漆封了口子,郭家当家的知道这是给徐子先的,给那位徐阁老、徐钦差的,看到这封信,郭家当家的原本有些落寂的脸sè,又稍稍好了起来,有这封信在,他的胆气又足了不少。
    “……这就不多说了吧,我这就去徐阁老的钦差行辕一趟……”郭家的当家的下了最后的决心,尽管这个决心不好下,看着这华丽的堂屋,他的心很疼。
    一个管家将一个托盘送了上来,上面放了三本家财清单,一本只列了少量的家财;一本列了一半家财;还有一本,将大部分家财列了上去,这是他家准备应对不同情况而准备的,郭家当家的看着这三本家财清单本,稍稍犹豫了一下,偏头看了下那两封信,特别是在那封写着“子先亲启”信上面盯了一会,叹了口气,最终将手落到了列了大部分家财清单的本子上面。
    郭家各房的人,都盯着当家的手,看会落在那本上,最终见落在了最多的那本上,各人的脸sè,更是不一。
    “……各房也都准备一下,准备搬出去,……”看着各房人的脸sè,想了想,又道:“……注意,不要带什么值钱的金银首饰……”吩咐完,长长的轻哼了声,拿起那两封信,起身准备出去。
    各房的人看着当家的出去,想说话,却又不敢,能主宰他们家命运的人,都不在这里,能决定他家走向的人,也不是他们。
    ……
    徐光启正在心情愉快的看着喜公公送来的家财清单,这份经过喜公公核实过的家财,才是真正的家财,看着那清单上面一叠数字,徐光启就莫名的笑,这个喜公公,捞钱果然有一手,虽然太监的名声不好,徐光启一直对太监若即若离,不感冒,可徐光启也不得不承认,喜公公绝对是个可以称得上能人的好太监,对太监的印象也大改,没有这捞钱的能手,徐光启知道,凭自己,怕现在这些家财清单上面,顶多只有一个零头了。
    “禀阁老,淮扬大盐商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