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战场上转了一圈,战场已经收拾利索了,本来就没有多少可以收拾的东西。
    “报告千户,战场已经打扫完毕,一共也就几十石粮食,一些散碎银子和一些首饰,兵器也就是一些长矛,长短刀,都是些不甚值钱的东西,不过,那六七百自称是老百姓的人,千户,依我看,他们多半是王二的同党,不如……”这个军官手起,做了一个砍杀的动作。
    吴三桂皱皱眉头,没说话,军队杀良冒功的事,实在是稀松平常,不过,新军的军规条例很严厉,打仗严禁杀良冒功,特别是在明朝内部作战的时候,但这次和杀良冒功又不同,已经可以肯定,那些人不是“良民”。
    “这事,你先别管,派人把那些人看管好,这件事,还得交给上面去裁决,你赶快派人快马加鞭,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绥德新军那里,就说,我这边接到最新消息,这月的二十四,也就是处暑这天,会有人举旗造反,全陕不少地方都会有人响应,特别是绥德,特别要注意府谷这个地方……”吴三桂交代道。
    “啊千户,这……,这个消息是……”这个军官惊呆了自己的带队千户官和自己一起在这个山沟沟里剿匪,怎么可能有什么最新消息?难道说,刚刚和那个土匪头子谈的就是这个?难怪千户说要报上峰裁决呢。
    “是下官这就派人去。”那个军官反应过来,立刻答应道。
    “另外,再派人给毕大人那里送个消息,就说剿匪结束,匪首被擒,另外,把这个二十四日造反的消息也告知毕大人,另外,陛下那里,也需要把消息送到,陛下那里就走七八里加急吧。”吴三桂吩咐道。
    对于镇压陕西造反的事,吴三桂他们在沙盘上也做过不少推演,那个地方有人造反,或者几处地方有人造反,都做个推演,甚至也假设过绥德这个地方有人造反,推演过如何快速的镇压,所以,如今得了具体的消息,倒是不是很紧张了。
    “是”那个军规严肃的答应到,然后转身安排人去了。这种消息,必须得尽快。这也是一件好事,有仗打,他们才会升官,如果都是今天这种阵仗,那打仗也太容易了点,这个军官离去的时候如是想到。
第三百四十一章 表演
    第三百四十一章表演
    崇祯元年七月二十日。
    北京内城,崇文门里街,黄华坊,石大人胡同,这条胡同,今天,已经被戒严了。越是戒严,人们的好奇心理也就越重,纷纷上前去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胡同口的人也越聚越多。
    “我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怎么戒严了?看样子,好多官兵啊?”一个站在胡同口看热闹的人张口问到。
    人群中,立刻又人回答道:“咳,能有啥事,不就是这石大人胡同里如今出了个宝源局吗?人家戒严了要拉银币呢。”一个“知情人”立刻透露消息道。
    围观的群众听到了“内幕消息”,立刻纷纷议论纷纷。
    “我说,大兄弟,不会吧,即便是宝源局拉银币,也不至于要戒严啊,这银币那天没拉?这戒严,这得拉多少银币啊?”这个张口问话的人见有人知道内幕,立刻好奇的追问,看热闹,是国人的天性,即便是打仗,老百姓也会搬个板凳在战场上围观,可谓生猛。
    “嘿嘿,这还用问,拉一点银币用得着动用这样多的官军?还是锦衣卫,这除了当今皇上,谁能指挥得动锦衣卫?”这个“知情人”又解释到。
    群众们一听,一副原来也是的模样。
    “我说呢,怪不得,今天这样大的阵仗,原来是圣天子拉银币啊啧啧,也不知道拉多少银币,看样子,得十几车吧?”
    那个“知情人”没有回话,另外一个“知情人”接口道:“十几车?十几车就值得戒严?你也太小瞧圣天子了,圣天子那回做事这样小家子气了?我一个兄弟的大姨**妹夫在锦衣卫里当差,嘿嘿,你们猜猜,这一次准备了多少车子?”第二个“知情人”继续爆料到。
    群众也被这个人吊起了胃口,纷纷起哄。
    “我说大兄弟,五十车有吧……”一个大妈听别人聊天,听得两眼放光,见别人让猜猜有多少车银币,立刻把自己心目中最多的车数报了上来。
    第二个“知情人”一脸的鄙视,摇摇头。那个猜五十车的大妈倒是不好意思了,自己猜了最多的车数了,别人还鄙视的摇头,明显就是说自己猜少了,这个大妈脸一下子就红了,很不自在起来。
    “我说大兄弟,不该会有八十车吧?八十大车,都是那种拉一千斤的大车……”一个老爷子也听得起劲,跟着别人起哄,猜这次有多少车。
    群众们都用灼热的目光盯着看着这个“知情人”,看他说多了还是说少了。
    第二个“知情人”继续鄙夷的摇摇头,但是这次,说了几个字:“这位大爷说得没错,车是大车,可不是拉一千斤的大车,嘿嘿,说出来吓死你们,全都是拉两千斤的大车……”,这个知情人一副神秘样,有模有样的说道。
    啊
    群众们一声惊呼
    “两千斤,唉哟我的妈呀这得多少银币啊?”那个猜一千斤大车的老爷子嘴里一声惊叹,确实给这两千斤的大车给吓住了。
    群众里,有不少人顾不得什么体面不体面,开始搬起指头算帐了。
    “八十车,一车两千斤,这就得有十六万斤,这少说也有二三百万两银子吧……”一个帐房先生模样的人对算术比较精通,最先算出来数据。
    “老张头,没算错,少说也有二百多万两银子呢,换成银币,怕有三四百万个银币吧……”
    ……
    人群中,开始就这批钱到底有多少议论纷纷起来,场面甚是热闹。
    “不对,老张头,你算的是八十车,兴许还不止八十车呢,对吧,大兄弟,你倒是说个准数,到底有多少车啊……”人群中有人发现,八十车这个数字也还不是很准确的。
    群众再次把炙热的目光对准了那个“知情人”。
    那个知情人也洋洋得意:“咳咳,嗯,其实,这个到底有多少车,我那个兄弟的大姨**妹夫喝酒的时候跟我说过,不过,他也说,这似乎机密,绝不可外泄了,否则到时候会有麻烦的……”
    群众一听没有具体的消息,很失望,不少人甚至发出鄙夷的声音。
    那个知情人又说道:“不过,绝不会少于这个数……”说完,第二个知情人举起手,大拇指捏住食指,竖起另外三个指头。
    啊
    噢……
    群众们又是一阵惊呼。这个数,是三个指头,也就是说,不会少于一百车……
    众人的目光彻底的明亮起来。让这周围的光线都亮堂了不少。
    “我说,这得有多少银币啊,用得着用一百大车来拉?圣天子做事果然就与众不同啊大气,没得说啊”群众羡慕的说到。
    “那是自然,圣天子的银子,那是花不完的,圣天子家里可是有金山银山的,没银子只要从金山银山里搬一点就可以了……,你们也不瞧瞧是谁运银子,银子少了,圣天子还看不上眼呢……”一个群众立刻附和道。
    “啧啧,要是这些银子能给我分一点就好了,我可是几辈子都不用愁了……”
    “我说,这些银币,不会是假的吧?皇上他又这样多钱吗?”一个穿着富态的人疑惑的问了句,这个富态的人,是听说了宝源局戒严了一条胡同运银币,特地赶过来看看的,刚来,见围观的人很多,也在谈论这件事,也就听了下,顺便也准备问点情况。
    这一说可是捅了马蜂窝了。
    “哎,我说,看你这人穿得不错,也是个富贵人家的人,怎么就没见过钱是咋地?圣天子能没钱吗?那一千万两银子赈灾,你以为不用掏银子的啊?圣天子连一千万都能掏出来救济天下的人,这几百万两算什么……”老百姓当中,立刻就有人为皇帝打抱不平,皇帝的那一千万两银子救济天下的灾民,倒是让老百姓感觉到了温暖,既然这次可以拿这样多的银子救济别人,日后,如果自己遭灾了,圣天子也因该会救济自己,所以,当然得替圣天子说话。
    “就是……”
    “就是……”
    人群中立刻一片赞成声,纷纷声讨那个质疑皇帝的人。
    那个富态的人也随群众指责,不作声。
    群众见敢质疑皇帝没钱的人不出声了,一个个以胜利者的姿态自居,洋洋得意。
    石大人胡同口,早已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人,都是来敲热闹的,都是来看银子的,其实,如果不是早就预先要翻车,他们根本就看不到任何银子,也就是从众心理,真的只能来看热闹而已。
    顺公公正在宝源局里,教导着几个小太监“演戏”。
    “哎呀,你们别抢,别抢,这些银币,都是陛下送到银行里给军票作保的银子,你们这群天杀的,敢抢陛下的银币,活得不耐烦了……”一个小太监轻声轻语的,边说,一边用手挥动着拂尘,娘声娘气的“娇喊”道。
    顺公公则在一边看着,点着头,这次的表演,已经和他心目中车队被撞之后的情形差不多了。
    “好了,小璇子,这次,差不多了,我们这就启程吧,他们在外面都等不及了,记得,你跟着运银币的车队,那里被撞了,你就往那里赶,到时候会有人抢银币,你就装做气急败坏的样子骂那些人,官军赶过去要一点时间,所以,这些说辞,就得靠你说出来了,明白吗?”皇帝交给他的任务,他又找了两个心腹来表演这件事,务必把皇帝交代的事办好,为皇帝的军票做足面子。
    “回公公的话,小的记住了,包准不会坏事的。”那个被称作小璇子的小太监,立刻低声顺气的说到。
    “好了,咱们这就出发吧。”顺公公见万事俱备,立刻出发。
    ……
    宝源局的车队,终于开动了,车队如同一条长龙一般,缓缓的行进,都是能装二千斤以上的大车,车上的东西,都用统一的大木箱子装得严严实实,根本看不出是什么东西,车子也被这些东西压得咯吱咯吱作响,可见,车上的东西,绝不轻。
    石大人胡同口,不知道是谁带的头,从第一辆经过的车子就有人跟着喊数字,过去一两马车,就喊一声,不知不觉的,群众也就跟着喊起来,因为这车子实在是太多了点,数车子,也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九十八……”
    “九十九……”
    “一百……”
    人群很快就数超过了一百这个数字,再看后面,车队依旧是一条长龙。
    “不会吧,都过了一百了,怎么还有这样长啊?好像才过了一半,这车,也太多了点吧……”群众当中,不少人都惊讶的说道着,当初有人说一百辆,本以为就很多了,谁知道,数过了一百了,后面仍然是一条长龙,这车子,相当相当的多。
    车队依旧在咯吱咯吱的缓慢向前进,从宝源局的石大人人胡同进崇文门里街,到长安街的大时雍坊,六七里路,路上,跟着看新鲜,看热闹,看稀奇的人群,已经越来越多,因为传言这次运好几百万枚银币过路,这种稀奇,怎么的,也要看一看。
    长安街,某处看热闹的人群当中,有人开腔了。
    “我说,这些是不是运的银币啊?”
    “那还用说,从宝源局出来的,不是银币是什么?”一个“知情人”立刻回答道。
    “这样多银币,谁的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