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3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改革有点汗颜了,没料到,这死水一潭的朝局,也会出现如此戏剧性的一幕,自己原本是打算让曹于汴发挥余热,继续充当反派的角sè,没料到,曹于汴居然会有如此之大的转变,一个把赤luǒluǒ的利益挂在嘴边的明朝士大夫精英?这算是自己“改造”的成果吗?杨改革很汗颜,心目中那个曹于汴的形象,彻底的颠覆了。
    朝堂上出了这么一件让人惊讶和意外的事,不仅杨改革没了心思再处理今日的朝政,连大臣们也没什么心思开小朝议了,君臣们又胡乱的扯了几件事,匆匆的就散了小朝议。
    杨改革出了文华殿,就立刻对王承恩道:“大伴,去请孙师傅过来。”杨改革第一件事,就是和孙承宗商量一下,今天这件事,虽然只有一番话,可这份量,绝对不轻,甚至可以说,是浓厚的一笔,今日这些让人意外和惊讶的话为这逐渐平淡的朝局注入了一份新鲜的空气,必定会产生长远的影响。对朝堂上格局,动向,甚至士大夫们的言论风向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件事貌似偶然发生的事,甚至可能开启某个时代。
    孙承宗很快就到了,也是一脸的意外,杨改革看了,知道孙承宗也十分的意外此事。
    “孙师傅,今日朝堂上这事,可实在是有些让人意外了……”杨改革开口就问道。
    “回禀陛下,确实让人意外,实在难以想象,曹自梁居然会有如此之大的转变,这似乎是开了某些先河了……”孙承宗立刻会意了皇帝的意思,立刻把自己想到的东西说了出来。
    “是啊!陈于廷说不出这些话,说出这种话的,也只有曹于汴了,曹于汴说出这种话来,确实是开了我朝先河啊!……一个言利,逐利的先河……”杨改革到了此时,依旧有些不相信这事是真的,一个为国家言利和逐利的明朝士大夫精英,还是一个前东林党高官,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实在是匪夷所思。
    “回禀陛下,是的……”孙承宗也是汗颜得很,他实际也是一个言利派,但是,他顶多和皇帝sī下里商量,sī下里说,平时在朝堂上,在外人面前,可从来不说,可今日,陈于廷在朝堂上赤luǒluǒ的把逐利说得冠冕堂皇,这其中的差别,孙承宗一想起来,就只觉的汗颜。
    “……呃,难以想象,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杨改革到现在还是不相信这件事是真的,如果明朝士大夫都能以国家的利益为先,什么事都把利益挂在嘴边,杨改革可真的要跳起来笑了。
    “陛下,这其中的缘由,只怕复杂得很……”孙承宗接了一句,脸sè怪怪的。
    杨改革听了,脸sè也怪怪的,其中的缘由,大明朝高层的人只怕都明白,韩爌和曹于汴两人之间的“情仇”,可真的深得很。
    孙承宗怪怪的看着皇帝,这事,完全就是皇帝一手捣鼓出来的,要不是皇帝没事给曹于汴一个什么密匣,事情或许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输得精光的曹于汴只怕也会认命,不会再掺乎朝堂上的争斗,也没那个能力了,可偏偏,皇帝从中插了一手,捣鼓了一个密匣,只怕风烛残年的曹于汴也“看开”了很多东西,思想才会有如此之大的剧变,以另外一种姿态继续和韩爌“纠缠”。
    杨改革也是怪怪的看着孙承宗,这事可真的不怨自己。
    “哎……,也罢,此事就暂且不说了,朕觉得,曹于汴如此剧变,也未必不是件好事,朕倒是希望朝臣们都能言利……”杨改革说道。叫孙承宗来,不仅仅是为了这个事,还有更重要的事要说。
    “……是,陛下。”孙承宗答道,他从来的都只是暗地里言利,如今光明正大的赤luǒluǒ的言利,这或许是件好事。
    “陈于廷说的抵押借债这个事,朕觉得,或许不错,倒是可以稍稍调整一下对林丹汗的策略,不再白给他了,让他拿相应的物资来换,没有就抵押,就借,就如陈于廷说的,只要说得上的,林丹汗舍得拿出来抵押的,我朝都要,白给也是给,虚无缥缈的抵押也是给,有个抵押总好过什么都没有,今日借出去的,明日让林丹汗连本带离还回来,孙师傅觉得呢?”杨改革说道。
    “回禀陛下,臣完全支持,如此调整,更适合陛下的策略。”孙承宗想都没想就立刻回答道,这事孙承宗已经考虑清楚了。
    “好!既然孙师傅也觉得没问题,那朕就让刘吉善执行新策略……”杨改革笑道,今日意外的得了一个大收获。
    “……对了,大伴,你通知一下樊维城,让他的邸报把今日陈于廷说的那个什么岁币之盟的话在邸报上说一说,把问林丹汗要抵押的事好好的引导一下,要抵押、借债这个事,需要正确的引导,日后有什么事,也可以依照这个来办……”杨改革想了想,又对王承恩道,借债,抵押这个事,终于走上了明朝士大夫精英们的视野,这无疑是件好事,比满嘴跑仁义道德实惠多了。
    “可,……陛下,那些话有辱陛下的名声……”王承恩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皱起眉头说到。
    “无妨,这不算什么,这是好事一件,大伴照办就是,刘吉善那边还等着这邸报办事呢,嘿嘿嘿……”杨改革笑道,岁币之盟貌似对自己有些影响,不过,这些东西,正面面对反而比遮遮掩掩更好。
    “奴婢遵旨!”王承恩见皇帝坚持,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
    下了小朝议的大臣们也和皇帝一样,对于今日这件事,也是相当的惊讶和意外,前大明总宪借如今的大明总宪的嘴,在朝堂上赤luǒluǒ的谈逐利,谈抵押,谈借债,这事貌似不起眼,可着实是给大明朝带来的一些异样的气息。
    大臣们下了朝,立刻三三两两的议论开来,消息立刻四散,除了逐利,借债和抵押之外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曹于汴虽然下台了,可对朝局依旧还有相当的影响力,韩、曹二人之间的纠葛只怕还没完,如今韩爌貌似还硬朗,而曹于汴貌似已经是风烛残年,时日不多,做起事来,只怕更加“犀利”,这二人的争斗,必定还会有好戏看,不少的大臣都抱着看好戏的态度,要看看,这事到底如何发展。
    ……
    平台。
    袁崇焕下了小朝议,就直接到平台来了,他上任兵部尚书之后,除了处理兵部的公务,每天还必修抽出相当的时间来平台参与各种推演,参与北方战事的研讨,身为前线指挥官,如今的兵部尚书,他是必定要参与这件事的。
    袁崇焕虽然是兵部尚书,可却也是小心翼翼的,相当谦虚。北方的万里之战,他即便是兵部尚书,可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整个北方的战事,袁崇焕实在没有多少底气,他知道,自己必须小心的学习,尽快的了解情况,所以,每日都必到平台参与北方的战事讨论和推演。
    “陛下驾到!……”一声长长的喊声,平台里的人立刻立正,准备迎接皇帝。
    和孙承宗谈完了事,杨改革又到了平台。
    袁崇焕也跟着立正站好,等待皇帝的到来。
    杨改革稍稍的挥手示意,算是回礼。
    平台里的人又依旧忙自己的。
    平台里进行推演和论证北方战事的几个高官,都围拢过来迎皇帝。
    杨改革径直走到了自己的位置。
    “今日倒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诸位……”杨改革说道。
    众人见皇帝说好消息,都等着皇帝,看到底是什么好消息。
    杨改革扫了一圈自己眼前的人,把目光放在了袁崇焕身上,今日这事,可和袁崇焕有关。
    “……南方琉球国的事,已经有了眉目了,如不出意外,不日捷报就会传回来……”杨改革透lù着这个消息。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众人连忙恭喜,助藩属国复国,也是一份功绩,倒是值得向皇帝祝贺。
    “呵呵,祝贺倒是不必了,那琉球国还不如我朝一县之地大,即便帮他复国,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杨改革说道,虽然嘴上说没什么了不起,可心里还是很得意的,比起历史上的崇祯连帮琉球复国的能力也没有,自己可比他强多了。
    “……本来,诸位要面对北方战事,心思都应该放在这上面,朕不该说这个事的,免得分了诸位卿家的心,不过,既然碰上了这事,朕也就提一提……”杨改革说道。
    其他几个人都不解的看着皇帝,不知道皇帝要说什么,只有孙承宗知道皇帝要说什么。
    “……帮琉球复国了,那接下来,就要应对倭国的反扑和sāo扰,水师可能会和倭国交战,朕想问,我朝对付倭国的策略该是什么?还有,日后我朝可能要南下,可能会重建交趾布政使司,那么,又该如何面对如今的交趾,甚至更远的南洋、西洋,以至于更加遥远的地方……”杨改革说道。
    几个人都有些惊讶的看着皇帝。
    “……朕刚才说过了,这件事本不该提的,以免分了诸位卿家的心,但又碰巧遇上,那朕也就将就着这个事,考一考诸位,看看诸位应对倭国、南洋、西洋、乃至更远地方的策略,几位卿家回去之后,把自己心目中的策略写下来,朕给几位卿家三天的时间,三天之后朕要看……”杨改革说道。
    “臣等遵旨!”袁崇焕,秦良玉和满桂都很是吃惊,皇帝怎么忽然要考他们这个?
    杨改革看了看孙承宗,孙承宗一脸的平静。
    “……此事算是小小的调剂,几位卿家还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北方战事上……”杨改革又说道。
    “臣等遵旨!”几个人又答应道。
    ……
    辽东。
    锦宁。
    新任的辽东巡抚洪承畴一上任,就逐一的接见手下的部属,争取尽快的熟悉这里,尽快的适应这里。
    见过了诸多大大小小的将领,洪承畴对辽东的情形,算是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本来,见过了这些大大小小的将领,也就完了,可以洪承畴的了解,这辽东战场上,还活跃着一只特殊的队伍,这些队伍,不在大小将领的统领之下,可在***遮东虏上,却是出了大力的,在辽东战场上打“斥候战”,相当的活跃,这就是那些“赏金猎人”。
    洪承畴对这些人产生了好奇,这些人的来历,洪承畴也有一些了解,大多都关内来关外碰运气的,这里的赏格相当的高,如果运气好,做得一两年,或许就可以回家买上几亩地,做个小康之家没问题,所以,到关外做赏金猎人,对于关内也是有着相当的吸引力的。
    今日,洪承畴就特意接见了这一行里比较出名的一只队伍,准备仔细的了解一下这种特殊的队伍。这只比较出名的赏金猎人队伍,头领人称杨六。
    做足功课,一直是洪承畴相当注意的。
    “你是说,来辽东做你们这一行的,很多都是陕西的?其中又以榆林等地为最?”洪承畴和杨六客套过来,就开始问开了。
    “回禀巡抚大人,正是。”杨六略带jī动的说道,能得巡抚这种高官亲自接见,杨六还是很jī动的,更何况,这个人,据说还是皇帝的人,更是起于陕西,算起来,也是有几分情谊的,所以,对于洪承畴的询问,倒是不隐瞒什么。
    “哦,原来如此,据本抚观察,***东虏一事,你们是出了大力的,可想过投靠官军?”洪承畴倒是起了一些心思。
    “回禀大人,此事,说起来,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