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0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受万世传诵啊朕却担心……”杨改革一直犹豫不决,从历史上来看,这个张显庸的历史可不过硬,远不能和孙承宗,秦良yù这些人比,用不用他,怎么用他,杨改革一直犹豫,如今到了关键时刻,必须得下决心了,是成全这个家伙,还是另选一个人?另外的人选,杨改革不是没有,汤若望就是杨改革的备份,当然,不到万不得已,杨改革不希望一个洋和尚来领这份天大的“功德”。
    有了显微镜,自己再利用自己的知识,稍稍的推进一下,医学就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就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个科学史上,医学史上相当份量的人,必须是一个可靠的人,必须是自己能掌握的人,自己还要通过他,做很多事。
    “陛下担心什么?可是担心臣么,陛下放心,臣一定唯陛下马首是瞻,陛下说一,臣绝不说二,陛下要臣往东,臣绝不往西……,臣请陛下成全……”张显庸这回,从椅子上下来,爬在了地上去了,已经改口叫臣了,这份“功德”的yòuhuò,已经让张显庸忘乎所以了。
    杨改革没有立刻答应,而是陷入了深思,难以抉择。张显庸则跪在那里,头也不敢抬,自己一身的成就,自己万世传诵的美名,就在皇帝这一念之间。
    “呼……”杨改革长舒一口气。
    张显庸抬起头来,期艾的望着皇帝,仿佛在渴求。
    杨改革看着张显庸期望的脸,道:“起来吧,朕就暂且让你试一试,看你能不能做到如你自己说的那般,如果能做到,朕不妨成全你万世的美名;如果做不到,就别怪朕没给你机会。”杨改革最终还是决定让张显庸去做,当初,自己为了给张显庸压力,还用洋和尚敲打过他,希望他别让自己失望,到时候如果做了缩头的乌龟,自己可没好果子给他吃。
    “臣谢陛下隆恩,臣今生所获成就,完全是陛下赐于的,完全是陛下给予的,请受臣一拜……”张显庸狂喜,皇帝最终还是选择了他来领这份天大的“功德”,那么,他这一身的成就,将无可限量,道教在他的手上,必将发扬光大,他的威名,甚至可能超过道教之祖,他甚至可以和道祖一同供奉,当下是真真切切,真真实实的磕头谢恩。
    “不用谢,只要你记得说过的话就成,朕有神人庇佑,能给你的,自然就能收回……记着,举头三尺有神明……”杨改革感情复杂的说道,张显庸并不是发现微观世界的唯一人选,还有洋和尚,汤若望也是人选之一,当然,那只是备用,主要还是给张显庸压力用的,这个张显庸的历史不过硬,没办法,杨改革除了给他压力,就只好以神来压这个神棍,希望他到时候别滑头。
    “臣领旨”张显庸是真心实意的磕头谢恩,当皇帝说起神人的时候,他更是虔诚的匍匐在地,他也坚信,皇帝确实有神人庇佑,比如,预言陕西天灾,比如,为什么知道这种无法想象的事?想到这里,他是更加的虔诚和认真。
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财,嘴
    第四百四十六章兵,财,嘴
    这几日,杨改革一直在召见大臣,做最后的冲刺。
    兵部尚书刘延元最近的日子一直过得不错,在他这个兵部尚书的任上,关外,辽东打了打胜仗,招降了东南那个攻城掠地的大海盗头子,西北则是如此之重的天灾也未有大规模的农民造反,这些功绩,可都是在他任上取得的,虽然和他没多大的关系,但是,作为参与者,作为兵部尚书,怎么也绕不过去他的,所以,他是心安理得的跟着皇帝干了,心安理得的享受这些荣誉和成就,在他看来,再有得些功绩,比如将东虏彻底的消灭干净什么的,那么,凭着这个功劳,他要入阁也未可知,这可是他以前不敢想的。
    今日,他接到皇帝的召见,兴高采烈的来见皇帝。
    “臣叩见陛下!”东暖阁里,兵部尚书刘延元进来就行礼。
    “免了,坐吧。”杨改革道。
    “谢陛下隆恩!”兵部尚书刘延元小心翼翼的坐在圆凳上,稍稍将身体前倾,做倾听状。
    “刘兵部啊!今年的战事,差不多是完了,总的来说,是我大明赢了,你做得不错,没让朕失望,有大功啊!……”杨改革道。
    “全奈陛下圣明,臣不过是辅佐陛下而已,不敢居功!”刘延元立刻回答道,说实话,他不是个干兵部尚书的人,对兵事根本就不了解,不过是以前的兵部尚书倒霉下台了,他捡了个便宜罢了,但是,他自认运气好,他不懂没关系,有人懂,皇帝懂,孙承宗懂,这就够了,他只要按照皇帝说的去做,按照皇帝的谋略做,这天下的战事就了如指掌,就能赢,就有功劳,这就够了。他自认先前不过是一介书生,对战事更本就是一窍不通,但是和皇帝,孙承宗打多了交道,也对兵事有了些了解,如今,也算得上是知兵事的人了。
    “你的功劳,朕记在心里的,内阁这几日正在商量今年北方战事的功绩问题,你尽力的协助,以尽快的将功劳定下来,朕想,将士们肯定是盼望着尽快获得该得的赏赐,所以,就要辛苦你了,另外,朕上半年就承诺的补足历年欠响的事,上半年朕补足了一半,下半年的,朕也准备好了,最迟不过腊月初就要发到将士们手中去,让天下的将士们高兴高兴,过个好年,先跟你通个气,让你有个准信,做好准备。”杨改革微笑着道。
    “臣谢陛下,将士们闻之,必将欢欣鼓舞!”兵部尚书刘延元脸立刻红起来,看上去像喝醉了一般,这种向天下将士卖好的事,又一次轮到他头上了,上一次,给边军京营送八十万套棉衣这种好事,就是由他主持的,上了邸报的,给吹得不行,好似棉衣是他送的一般,着实让刘延元过了一把万众瞩目的瘾,如今他刘延元的大名,也算是天下知名了,在士卒中的知名度,也是蛮高,在士卒的心目中,那也是有份量和地位的,这个兵部尚书,当得痛快,远比他前几任兵部尚书痛快,滋润多了。
    “刘兵部可考虑过,明年的战事?今年是我大明小胜了一把,东虏未伤筋骨,东虏必定不甘心,必定还会再来,兵部可有什么对策?”杨改革笑着问道,这个兵部尚书不懂兵,这一点,杨改革很清楚,不过,有一点好,他站在自己这边,这就够了,自己要调动人马、兵员没他的帮忙还真的不方便。
    “回陛下,兵部也学着陛下,做了沙盘,做了推演,臣觉得,依旧如今年一般,几千里的战线上同时动作,让东虏首尾难顾,如此,只要持续陛下的纠缠之策,就足以将东虏消耗干……”刘延元虽然不懂兵事,但是,也见多了皇帝和孙承宗在平台推演战事,也知道皇帝的对策,心里也多少有些谱,见皇帝问起,立刻答了出来。
    “不错!看来刘兵部还是下了番苦功夫的,不错,只要我大明一直持续这种纠缠的状态,让东虏不能生产,要不了多久,东虏就会耗干,就会不战自溃了。”杨改革笑道。杨改革很想练一只一口气干掉东虏的军队,和野猪皮一番血战之后赢得胜利,但是,各种综合来的情况表明,这不太现实,自己也下不起那样大的赌注,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要借军威,要立军威干来其他的事,所以,必须得谨慎,维持一个小胜对自己来说,是最明智的。等解决了国内这批拉后tuǐ的人,再去解决野猪皮也不迟。
    “谢陛下夸奖!”刘延元心道:这可是陛下您亲自定下的谋略,臣身为帝党,自然是紧随陛下,陛下说什么,臣就干什么,这屁股可不敢坐歪了,要自己想出点什么对付东虏的高招,那现实么?
    “东虏那边也是有利害角sè的,虏酋黄台吉今年和朕打了一仗,必定也明白了朕的意图,所以,必定会不择手段破坏朕的策略,所以,也不得不妨。”杨改革道。
    “陛下是说,东虏会暗地里破坏?”刘延元惊讶的问道。
    “不错,虏酋黄台吉也不是善善之辈,必定不会束手就擒的,必定会不择手段破坏朕的策略,这一点,兵部可得多加注意,别给东虏坏了朕的大计,那样,要收拾东虏,可就难了,情形会急转而下也说不准。”杨改革道。
    “这……,臣遵命,只是这,臣愚钝……,实在不知该如何防范东虏的诡计……”刘延元实在想不通东虏还能搞什么破坏,害怕起来,要是关外战事出现反复,或者是不利的局面,他这个兵部尚书可干到头了。
    “有多少手段,朕不是虏酋,也不知道,但是,有一些是可以猜出来的,比如,上表求和,示弱内附这些把戏,也不难猜出……”杨改革笑着道。
    “臣明白了,这东虏以前确实有过数次这般的举动,如今臣听陛下一说,才明白,这不过是东虏拖延时日的把戏罢了,是来骗我大明的,其实,东虏根本就没有求和的意思……”刘延元得皇帝一翻解释,立刻恍然大悟。
    “不错,我朝内,有些大臣看不明白这其中的问题,以为东虏求和了,示弱了,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就可以兵入库,马放南山,结果中了东虏的诡计……,这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多少手段,还得东虏使出来了才知道,所以说,如何防范东虏的诡计,刘兵部要做好思想上的准备,任何和东虏牵扯上关系的事,刘兵部,都得时刻提高警惕啊!”杨改革说道。
    “臣遵旨,臣明白,一定提高警惕,不让东虏的jiān计得逞,不灭东虏誓不罢休。”刘延元立刻道。
    ……
    给这个不懂兵的兵部尚书谈过了。接下来,又到户部尚书了。
    毕自严站在这东暖阁里,很不自在。
    “坐吧!”杨改革正在处理奏疏,见是毕自严在行礼,又让毕自严坐下。
    “谢陛下隆恩!”毕自严这才在圆凳上坐下来。
    “今年户部可还开支得下?”杨改革首先就问到。
    “回禀陛下,多亏陛下开源有方,开支得下,还略有盈余!”毕自严说道这里,不是自豪,而是脸红,如果是面对以前任何一个皇帝,能摆平旧年的账目,这绝对是个了不起的成绩,自己的能力绝对值得夸赞,可如今他摊上了这样一个会nòng钱的皇帝,自己那点功劳在皇帝面前就不够看了,相比之下,实在是太逊sè,每每毕自严面对皇帝,都很不自在,皇帝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己却没法替皇帝分忧。
    “盈余多少?”杨改革边处理奏疏,边说道。
    “回陛下,大约能盈余五六万两银子。”毕自严说完,就把脑袋埋下去了。
    “五六万?嗯,太少了点啊!景曾就没觉得,我大明如此之大的一个大帝国,每年国库仅能盈余几万两银子,这很不正常么?一旦有事,这几万两银子能干什么?”杨改革问到核心问题了,明朝可是大一统的帝国,可税收却低得吓人,国库的盈余,也吓人。
    “这……,臣有愧陛下,未能为陛下管好户部,请陛下惩处!”毕自严道。
    “……这不是你的问题,能持平今年的亏空,就很了不起了,……哎……景曾可想过,有什么办法改变么?我大明老是这般国库里仅存几万两银子,会很危险。”杨改革本想将今年自己赚了多少银子拿出来做个对比,但是见毕自严这个户部尚书可是自己的人,自己把自己人的脸打得太厉害也不好,那些比较难听的话又没说出口。
    “回陛下,臣以为,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