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凤凰之涅槃-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是派人送去了两万两银子,并附上一封书信,表明自己已经尽力了。

    也不知道这次两兄弟再聚首,会不会旧事重提,惹出纷争来。

第九十七章 大伯一家() 
腊月二十一,正是过小年。

    这天正是老侯爷的庶出大哥崔忠信回到安信侯府的日子,一大早,老侯爷就派了木管家在大门外候着,自己则和侯爷夫人小侯爷一起坐在永和院的大堂内候着。

    没过多久,有下人来报,说崔大伯一家已经要到门口了,老侯爷即刻率领着一家人浩浩荡荡的迎了出去。

    钱玉宁起了个大早,给小侯爷穿戴好后,自己也挑了一件玫红色的衣服穿上,外面又罩了一件白色的斗篷,整个人看起来很喜气。钱玉宁和刘嬷嬷一起一人抱了一个孩子立在二门的一侧和其它的五位姨娘一起站着。

    二门的另一侧路旁立着的是老侯爷的三位妾室和她们的庶出子女,只除了二爷崔书行,他是男丁,有资格和老侯爷侯爷夫人一起去大门上迎客。而她们这些人就只能站在二门上迎客,钱玉宁满脸含笑看着自己手上抱着的凤哥儿,他长大后也是有资格的,她的凤哥儿也是男丁啊!

    没过一会儿,老侯爷出现在二门上了,身旁跟着一位和他长相有六分相似的老者,这人看来就是崔大伯了,两兄弟有说有笑的走在最前面,老侯爷身后跟着小侯爷和二爷,崔大伯身后跟着两位年轻男子,和他有几分挂相,应该是崔大伯的儿子。

    见老侯爷一行人往这边走了过来,二门上老侯爷的三位妾室和小侯爷的六位妾室赶紧低下头去行礼,老侯爷点了点头,没说什么就过去了,崔大伯也只是瞟了一眼,过去了。

    后面,侯爷夫人和少夫人引着一个五十来岁的夫人过来了,她脸上微胖,圆润,穿金戴银,一身珠光宝气,走在侯爷夫人身后半步,由两个年轻貌美的夫人扶着一路行来,少夫人则走在侯爷夫人身后。

    再往后就是四个孩子了,全都由几个看起来三四十岁的婆子抱在怀里。其中有三个少爷打扮的小男孩,一个六岁左右,一个四岁左右,一个两岁左右,还有一位四岁左右的小姑娘做小姐打扮,几个孩子俱都是长得粉雕玉琢,十分可爱。

    这些想来就是崔大伯一家人了,剩下的马车夫,随身伺候主子的丫鬟婆子和奶娘则全都由木管家带着从侧门入府,大门不是他们这些奴才该走的地方。

    老侯爷带着崔大伯一行人来到府里专门待客用的大花厅梅厅,众人分别依照尊卑在位子上坐下,稍事休息,丫鬟们鱼贯而入,奉上香茶。

    老侯爷先开口和崔大伯寒暄了几句,崔大伯也客气的做了应答,一时间,气氛融洽起来,堂上充满了久别重逢的亲情暖意。

    老侯爷和崔大伯一时话毕,小侯爷携了妻子史慧云上前去给崔大伯和大伯娘崔谭氏见礼:“侄儿崔书言携夫人史氏见过大伯,大伯娘,愿大伯,大伯娘福寿安康!”

    崔大伯笑着应了,手上虚扶一下,崔谭氏拿了两个红封出来一人一个,又给了崔书言一支狼毫笔,史慧云一个金镶玉手镯。两人又行了谢礼,退下来在自己位置上坐下。

    崔书行上前见礼道:“侄儿崔书行,见过大伯大伯娘,恭祝大伯大伯娘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崔大伯也是笑着把崔书行虚扶起来,崔谭氏也是拿了一支狼毫笔并一封红封给他。

    崔书行道了谢退到自己位置上坐下。

    二小姐崔淑贞上前行礼,得了一个和史慧云一样的金镶玉手镯并一个红封。

    因老侯爷的三位妾室不是小辈,不用前来行礼,所以早早的回了各自的院子。庶出的三小姐和四小姐没有一同回去,留下来给崔大伯和大伯娘见礼,只见两姐妹一同上前去给崔大伯夫妻行礼,一人得了一个红封并一个玉镯子。

    之后,小侯爷和史慧云的一双儿女上前去行礼,一人得了一个玉佩并红封。

    老侯爷这边的小辈都行完了礼,接下来该轮到崔大伯家的儿孙们了。

    只见一个比小侯爷崔书言略大几岁的年轻男子上前来给老侯爷侯爷夫人行礼道:“侄儿崔书阳携崔李氏与长子崔锦桓,次子崔锦朗见过二叔,婶娘,祝二叔,婶娘福寿无疆,长命百岁!”

    老侯爷笑呵呵的将人请了起来,说道:“好好好,听说大侄儿谋了个督水使者的差事,不错不错。”

    侯爷夫人从身旁徐嬷嬷端着的盘子上拿了四个红封,一人给了一个,再给了崔书阳一方名贵精美的砚台,给他媳妇儿的是一串指头那么粗的粉色珍珠项链,两个孩子一人再得了一个玉佩。

    崔书阳和妻小退下后,另一个比他小几岁的年轻男子带着老婆孩子走上前去给老侯爷侯爷夫人请安,说道:“侄儿崔书刚携崔于氏与长女崔惜柳,长子崔锦瑞见过二叔,婶娘,祝二叔和婶娘身体康泰,福泽百年!”

    老侯爷笑呵呵的将人请了起来,道:“二侄儿听说也谋了一个县令的职位,可喜可贺啊!好!”

    侯爷夫人也是给了崔书刚和崔于氏一人一个红封,再加一方精美名贵的砚台,一串粉红色的珍珠项链。至于两个孩子,女孩得了一幅纯金头面并一封红封,男孩得了一幅文房四宝并一封红封。”

    因崔大伯家这次来的都是嫡系,故而庶子庶女们都没有带来,两个嫡子的庶子庶女们也没有来,留在了青州看宅子。

    众人互相见完礼,老侯爷和崔大伯寒暄了几句,眼见崔大伯一家实在是疲累了,便叫了崔书言和史慧云将崔大伯一家领到已经打扫好了的梧桐苑去休息。毕竟不是外来的客人,是自家人。而且,这梧桐苑也是除了永和院外最大的院子,崔大伯家这次来的人口有点多,安排在这个院子才勉强住得下。况且,这也是崔大伯从前和他那个受宠的姨娘的住处,相信安排他住在这里,触景生情,也有一番感怀吧!

    崔书言和史慧云将崔大伯一家人带到了梧桐院,顾名思义,梧桐院里栽了几颗高大的梧桐树,现在已是掉光了树叶,光秃秃的立在院子里。不过,梧桐院里可不都是梧桐树,还有许多其他的花草树木,现在也就看见几株小叶榕和万年青还是生机勃勃的,其他花树基本上都没有叶子了。院子门口,侯府派来伺候的丫鬟婆子站了一边,跟着崔大伯一家来跟着伺候的丫鬟婆子站了一边,看见崔大伯小侯爷一行人来了,俱是跪下行礼,异口同声道:“奴婢见过主子,主子万安!”

    崔大伯点了点头,进去了,跟在他身后的大伯娘崔谭氏停了一下脚,叫了一声:“都起来吧!”也跟在崔大伯身后进去了,后面一串人跟着。

    到了梧桐院的堂上,崔谭氏将崔大伯扶着坐在了主位左边儿,自己坐在右边儿,崔大伯看着站在堂下的崔书言道:“书言啊,就这样吧,你也是辛苦了,回去歇着,我这把老骨头也得歇歇了,马不停蹄的跑了半个月,骨头都快要颠散架了,哎!老了,老了啊!”

    崔书言见大伯如是说,连忙在堂下拱手道:“那大伯你就先休息,侄儿去安排午膳,等一下叫下人们送来。晚上若是伯父伯娘,堂哥堂嫂,侄儿侄女想吃什么,用什么,尽管吩咐下人来告知侄儿,侄儿一定给您办妥。伯父歇着,侄儿就不打扰伯父伯娘休息了,先行退下。”

    崔大伯用手捋着下巴上的一把美胡须,笑着连声说道:“好,好,好,去吧。”

    待崔书言和史慧云走后,崔谭氏吩咐两个婆子去门口看着,不准侯府的下人靠近屋子,只准他们呆在院子里。自己则带着两个儿子把梧桐院逛了一圈,回来对着崔忠信说道:“老爷,咱们就住在这么个地方啊,窄巴窄巴的,院子也不够宽敞,亏得还是侯爷府,就那么小气,给自家大伯大伯娘就住在这种地方。”说着,扁了扁嘴,翻了一个白眼。

    崔大伯看着自己老婆的那副样子,没好气的说:“你还嫌窄了?这就是我和我娘以前住过的院子,嫌弃就别住,乘早出去,我和孩子们住。”

    崔谭氏委屈的说:“我不就是说了那么两句吗,你急什么,这比起咱家在青州的宅子,也太小了吧,我看咱家在青州的宅子也抵得上这侯府了。”

    崔大伯哼了一声:“青州宅子占地不过十亩,这侯府占地二十亩,再说了,这京城能和青州相比吗?京城的地价是多少你知不知道?五万两银子一亩地,都快是青州地价的十倍了,在京城,没有爵位,想修那么大的宅子可是要杀头的,妇道人家,懂什么,还不快滚进去给我把床铺好,老爷我要睡觉。”

    崔大伯一番话,一下子把崔谭氏唬住了,再不敢胡乱说话,带着一个婆子进去了最大的一个主人房。两个儿媳妇儿也赶紧告退各自带着贴身的丫鬟抱着自己的孩子去了主人房左右的房间,刚好一人一间,先给夫君铺好床铺叠好被子,等一下好让夫君好好休息一下。

    崔书阳上前一步,叫了一声:“父亲。”

    崔大伯应了,说道:“阳儿,刚儿,你们也都累了,有什么等休息一下起来再说吧。”崔大伯说话时,能感受到他的疲劳,崔书阳河崔书刚对视了一眼,均向崔大伯行了个礼,告退后去了自己的屋子。

第九十八章 突发事件() 
晚上,一家人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仍是男女分席而坐,老侯爷,小侯爷,二爷崔书行和崔大伯,崔大伯的两个儿子一桌。

    侯爷夫人,少夫人,二小姐崔淑贞和大伯娘崔谭氏,崔谭氏的两个儿媳妇一桌。

    小孩子们因为都还没有满七岁,不用分席而坐,由各自的丫鬟或奶娘婆子伺候着吃饭,因为第一次有那么多的小伙伴,大家吃过饭后玩在了一堆,觉得特别有趣。

    人多,气氛自然热闹,大人们有许多话要说,在席上要吃许久,小孩子们早早的扒了几口饭,嘴里还包着就要去院子里玩。

    崔书阳的小儿子,四岁的崔锦朗拿出一个竹蜻蜓来玩,被他哥哥看见了,又要过来抢,崔锦朗吓得满屋子乱窜。没想到一下子撞到了正在捉着糖葫芦吃的崔惜云身上,许是崔书阳撞过来的力道太大了,崔惜云手里的糖葫芦一下子贯进了她嘴里,竹签穿过了山楂肉扎破了口腔上颌的皮肉,崔惜云倒在地上,“砰”的一声,后脑勺着地,手上拿着的糖葫芦顿时散落了一地,她愣了两秒,然后“哇!”的一声哭起来,嘴里吐出了一串带血的泡沫。

    旁边看着崔惜云的婆子顿时着了慌,赶紧去把大姑娘抱起来看,崔惜云越哭嘴里流出来的血越多越浓,她两只小手抓扯着抱着她的婆子的头发,一下一下的“啪啪”在她脸上打着耳光,那婆子本来挽好的发髻很快就散乱了下来,劈头盖脸的,显得很狼狈,两边脸也被打得红了起来,好在孩子还小,力道不够,只是把脸皮打红了,不会受伤。

    眼见妹妹被崔锦朗撞翻在地,受了伤,崔锦真跑过来,像一头发了怒的小老虎一样扑在崔锦朗身上就是一顿揍,崔锦朗见自己撞翻了小堂妹,正在害怕发着呆,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扑过来骑在他身上的崔锦真打得哭爹喊娘起来。

    很快,崔锦桓见弟弟受了欺负,也过来加入了战局,把崔锦真从崔锦朗身上抓起来贯翻在地,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