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凰之涅槃-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了母亲,崔书言见她老人家只是喝茶,同身边伺候的丫鬟和嬷嬷讲话,并不搭理自己。只好自个儿凑上去“母亲,母亲,母亲!”这样叫了几声。夫人这才好像刚看见他似的,说了一句:“你来啦!坐吧!”说完后,又不搭理了。
这时,美莲刚好端来了冰镇莲子羹,崔书言殷勤的上去接了下来,自个儿端到侯爷夫人跟前,要伺候她用羹,侯爷夫人见儿子如此讨好,一时之间也有些受用,虽心里憋着气,到底是亲生的孩子,哪儿能跟他较真儿啊!两三下就被崔书言哄得是眉开眼笑了。不一会儿用完了莲子羹,美莲上来给夫人擦嘴,崔书言变戏法儿似的,从怀里掏出一样事物来献宝:“母亲,这是凤栖山的暖玉,冬暖夏凉,最是养人了,儿子特地寻来献给母亲的,夏日配在身上,冰凉舒爽。儿子看着母亲您操劳府中事物,饭又用得少,听徐嬷嬷讲您晚间也睡得不好,这些天太热了,您也不要那么操劳,有什么事吩咐史氏去办就是了,否则病了儿子可是会心疼的。”
侯爷夫人见儿子心疼自己,心中欢喜,嘴上却似真似假的抱怨道:“史氏我现在哪儿叫得动呀?还不是因为你,弄了个什么钱氏进府,戳了人家的心窝子,连累我这个当老娘的跟着你受气,得看儿媳妇的脸色过日子。”说起来她是连连叹气。
崔书言无奈的说道:“史氏哪儿敢啊!她对您最是恭敬不过了,不会敢给您看脸色的。”
侯爷夫人笑道:“得,心里还是有你媳妇儿的,我儿甚好,没有有了新姨娘就忘了结发妻子。”
崔书言讨好的上去帮侯爷夫人捶背:“母亲,您就允了儿子这一回吧,我是真的喜欢玉宁,她是一个极温婉的女子,以后会孝顺您的。”
侯爷夫人轻哼了一声道:“你倒是会说,罢了,一个姨娘而已,现在她也为我们侯府诞下麟儿,不安置好,岂不是让人看了笑话去。只是有一条,还得让她去史氏跟前敬了茶,磕过头,才算是进了门儿。”
崔书言这下喜笑颜开,嘴里一连串的好话冒出来:“我就知道母亲最是通情达理,大人,明儿儿子就领玉宁来给母亲您磕头她知道这都是母亲的恩惠。”
侯爷夫人忍不住笑起来:“哎呀!我家言儿也有这么嘴甜的时候,我道要看看这钱氏是不是真的像你说的那么好,如果只是空长了一幅好相貌,岂不是连累我儿成了贪色之人。”
崔书言一阵尴尬:“不会,不会,儿子岂是贪色之徒,就是觉得钱氏性子柔顺温婉,加上又给儿子生下了一儿一女,无论如何也不该负了她。”
侯爷夫人点头,道:“不错,大丈夫应如是,有担当,方成才。你明儿领她来见我吧,把两个孩子也抱来让我看看。”侯爷夫人其实早就知道了两个孩子的事,心中也早就想见一见了,只是她是祖母,这两个孩子只是儿子的庶子庶女,所以一直端着没有去。
崔书言应下了,刚好外间一个婆子来传膳,两母子便一块儿用了晚膳。
晚膳后,两母子对坐着饮茶,侯爷夫人问起:“听说你把姚嬷嬷一干人等关押了起来?可有此事?”
崔书言道:“母亲,确有此事,只因那姚嬷嬷太可恶,竟要至玉宁于死地,两个孩儿也险先胎死腹中,还好儿子赶到及时,否则一尸三命。儿子每每想到此事,就痛心不已,幸好两个孩儿吉人天相,否则我父子父女三人天人永隔,岂不让人伤神!”
看崔书言说得如此悲寂,神情又是愤慨,侯爷夫人也皱眉怒道:“真是岂有此理,姚嬷嬷平日里看着是个好的,却不想在大是大非上竟糊涂了。不过。”侯爷夫人顿了顿:“我听说那钱氏要走正门,姚嬷嬷的意思是让她走侧门,钱氏是姨娘,而且此时身份未明,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正门需得是正妻方可进出,侧室婢妾之流是不可以走的,这,你可知道?”
崔书言道:“母亲,儿子当时看情势紧急,顾不得那么多了,人命关天,玉宁当时已经出血,大夫说了,恐怕会难产,这才选了一个最近的地方,也没想到那么多。至于玉宁,她是小地方来的,更加不懂这些了。”
侯爷夫人和颜悦色的道:“好吧,看在孙子的面子上,我就饶了她这一回,这往后啊,她就在府上住下了,我想也不用再出门。不过,她这种小地方来的人,礼数不周,作为我儿的姨娘,总是不配,我就遣两个嬷嬷去教她一下吧。”
崔书言喜道:“多谢母亲教导,至于姚嬷嬷等人,儿子着铁头带来母亲亲自处置吧,毕竟是服侍母亲的人,儿子也不敢不敬,只是那姚嬷嬷太可恶了,所以关了她一段时间,略作惩罚。”
对儿子的表现,侯爷夫人很满意,温和的笑着道:“你放心,这姚嬷嬷,我是不想再用的了,她恐怕已经老糊涂了,姨娘虽是不足挂齿,可姨娘肚子里的孩子是我侯府血脉,她也敢轻曼了去,这种不长眼睛的东西,我留她何用?”
旁边伺候的徐嬷嬷听到这一番话,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冷颤,还好她站在侯爷夫人身后,没人看出端倪来。只她自己心中惶恐,一丝儿一丝儿的冒出冷气来,大热的天,凉爽的花厅里,竟密密麻麻冒出了一头一身的冷汗。徐嬷嬷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姚嬷嬷算是完了”,昔日的死对头现在倒了霉,徐嬷嬷不仅没有高兴的意思,还有那么一丝悲凄。想来大概是因为她当日先动手推了钱玉宁,后又悄悄借故溜走,现在虽然钱玉宁没有把这件事说破,侯爷夫人和小侯爷也都不知情,她侥幸没有收到一丝一毫的牵连,但心中总是不安,现在看着姚嬷嬷冲上去耍威风,结果反而当了她的替罪羊,这让她怎么能安心呢?
崔书言也笑着说:“母亲处事最是公道,一切全凭母亲做主便是。”
两母子又聊了好一会儿,崔书言见母亲有些乏了,才起身告退了出去,回了听雨阁。
第六十二章 聪明伶俐()
八月初十,中伏第十六天,宜嫁娶,祭祀,祈福,求嗣。
这一日,崔书言领着钱玉宁和两个孩子到了永和院,老侯爷和侯爷夫人早已经端坐在大厅中等候着看孙子孙女。
崔书言走在最前边,钱玉宁紧随其后,张嬷嬷领着两个奶娘在最后,刘嬷嬷和孙嬷嬷到了门外就不准入内了,只好侯在永和院大门外。
崔书言领着钱玉宁进到大厅来,向着老侯爷和侯爷夫人行了跪拜礼,:“儿子见过父亲母亲。”
钱玉宁跟着跪了下去,磕头道:“贱妾钱氏玉宁,见过侯爷,侯爷夫人,愿侯爷,侯爷夫人万安!”
两个抱孩子的奶娘也赶紧抱着孩子跪了下去,算是孙子孙女第一次见了自己的祖父和祖母。崔书言在一旁指着尚在襁褓之中的一个孩子介绍道:“父亲,母亲,这个是男婴,儿子给他起名叫崔锦凤。”又指着另一个襁褓中的孩子道:“这个是女婴,起名叫崔惜月。”
老侯爷不作声,侯爷夫人怕儿子跪得久了膝盖疼,于是和气的说:“快都起来吧,这大热的天儿,别又折腾出一身汗来。言儿,把我的孙儿给抱过来,为娘看看。”
崔书言接过奶娘手里的崔锦凤抱了过去,侯爷夫人一把抱在怀里,见小家伙黑眼珠子亮晶晶的盯着自己看,似乎不怕生的样子,五官长的端正,小脸白生生的,又伸出小短手来胡乱在自己跟前抓弄舞动了几下,看起来可爱极了。
老侯爷也凑过来看着,大概也觉得他可爱,取下自己手上的一枚玉扳指在他眼前面上晃来晃去的逗弄他,崔锦凤觉得好玩儿,咯咯笑了起来,兴奋得手舞足蹈。他这一笑,把大家都逗笑了,侯爷夫人对老侯爷道:“侯爷,你看,他这小胳膊小腿儿的,舞得多有劲儿,将来必定是习武的好苗子。”
老侯爷一脸的同意:“我崔家子孙,都是要上战场的,将来他和锦真长到十四岁上,本侯爷就亲自教导兵法和武艺,只盼将来他们能在战场上扫平敌寇,建功立业,方可保我崔氏世代功勋。”
老侯爷一说话,就没注意手上的动作,崔锦凤显然对他手上拿着的玉扳指极为感兴趣,乘机右手上去一挥就勾住了那玉扳指。手上一重,老侯爷回过神来,看见小孙子右手的两个小指头正死死的勾住自己的玉扳指,两个眼睛凝神盯住那玉扳指不放松,观他面上的神色,好像是在使力一般,一幅严肃的表情。不由得哈哈大笑:“好,好,不愧是我崔家男儿,有志气,有志气。”崔书言上去轻轻用手把崔锦凤的小手给掰开,崔锦凤用小拳头挥舞着打了他两下,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扁着嘴巴似乎要哭的样子,侯爷夫人这边嘴里“啧啧啧”的哄了几下,这才又好了,收起了要哭的表情,咯咯咯笑了起来,逗得大家直乐。
抱了好一会儿,侯爷夫人感觉胳膊有些酸,于是招来奶娘让她抱着,又招来抱着崔惜月的奶娘把崔惜月抱到跟前来好好端详了一番,说了一句:“这丫头,长相倒也乖巧伶俐,只是怎么一头的黄毛,莫不是营养不良?”
钱玉宁上前回话道:“回侯爷夫人话,月姐儿大概是因为在奴婢肚子里时动了胎气,受了些影响,又因为是早产,生下来时有些瘦弱,头发也是稀疏发黄,不过大夫说了,好好调养是能养好的。”崔惜月行第三,钱玉宁本该称呼她为三姑娘的,可是因为她还没有见过长辈,没有定名份,只好先称呼她一声月姐儿。
侯爷夫人:“哦!原来如此,可怜见儿的,徐嬷嬷,去把燕窝和人参一样拿一盒来,赏给三姑娘,以后叫奴才们熬成汤水喂给三姑娘喝着,身子也好些。”侯爷夫人这一句话,就定了崔惜月在侯府的位置。
徐嬷嬷答道:“是,老奴这就去。”
钱玉宁和抱着崔惜月的奶娘跪下谢恩,侯爷夫人又和颜悦色的叫她们起来。
看着气氛温馨,崔书言乘机对母亲提出,想让钱玉宁搬去碧翠园住,说天热了孩子们跟着过去住着也凉快一些,侯爷夫人心情高兴,当下就允了。走之前,侯爷夫人又赏赐了崔锦凤一幅文房四宝,赏了崔惜月一副纯金头面。这些东西两个小婴儿占时都还用不上,全都由钱玉宁代为保管。
见过了侯爷夫人,接下来就要让钱玉宁去给史慧云敬茶了,毕竟史慧云是正室,这一关无论如何是越不过去的。钱玉宁就算现在已经住进了侯府,若没有正室夫人的首肯,她跟着崔书言就是名不正而言不顺,是要平白招来许多闲话的。
对于钱玉宁的事,从她进府生产,到去永和院给侯爷,侯爷夫人请安,史慧云都没有一点动作,也没见她出面过,这让大家都以为她大概是消息不灵通,还不知情。其实。她早就知道了,等的就是钱玉宁来向她敬茶的这一关。史慧云在落月轩里咬紧了牙关,听着下人们的闲言闲语,什么小侯爷独宠钱姨娘了,她闯皇宫求药,钱姨娘生了一对龙凤胎,是好征兆,钱姨娘生的小公子聪明可爱,钱姨娘已经去见过侯爷和夫人了。通通这些,史慧云每天听着春燕和春丽向她报告钱玉宁的事,事无巨细,细细倾听,脸色也从刚开始的面黑如锅底慢慢变成了面无表情,不喜不怒也不悲,不知道她到底在想些什么!
钱玉宁给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