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混在三国当军阀-第4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去两年不到,马屠夫居然就又能调集三十万规模的大军出征了,凉军战略消耗的补充速度当真让人叹为观止啊。”
    “是啊。”贾逵附和道,“反观吴军,经历淮南之败后已经元气大伤,至少在十年之内不可能大举北伐了。我军也差不多,西川败后战很难再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了,这一次马屠夫来势汹汹。在下以为只有和吴军联合作战,才有一线生机。”
    “呵呵。”诸葛亮微笑道,“两位先生大可不必担心,凉军虽众却无水军。且劳师以袭远,我军虽寡却拥有绝对优势之水军,而且以逸待劳,纵战事不利亦可退守荆南四郡。借长江天险以拒凉军。更何况战争才刚刚开始,谁胜谁负还远未见分晓。”
    曹真道:“孔明可有退敌之策?”
    诸葛亮道:“亮的确已经替马屠夫掘好了坟墓!事实上,这歼敌之计早在先主公帐下时亮便已经考虑成熟了,可遗憾的是先主公始终不肯听亮良言相劝,一意孤行非欲伐蜀,以致兵败永安。令楚军元气大伤。致有今日之险象环生。”
    程追随曹操最久,闻言蹙眉不悦道:“孔明。这些不相关地话就别说了吧。”
    曹真也道:“对对对。孔明还是跟孤说说,该如何歼灭马屠夫的三十万大军?”
    诸葛亮道:“亮尝与先主公有言,马屠夫若大举南下、攻略荆州,亮可不费吹灰之力令其不败而败!不败而败者,非战之力。实则借助万物造化之天威也!不过遗憾的是。这次马屠夫只带了三十万大军南征,纵然这三十万凉军全灭,我军也无力趁势北伐。西凉也不会有覆亡之忧。其最好地结果就是此战之后,凉、楚、吴将呈三足鼎立之势。”
    “万物造化之天威?”程神色一动,凝声道,“孔明言下之意……是要借助长江之水?”
    “然也!”诸葛亮点了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幅地图置于案上,摊平,然后手指地图向曹真等人解释道。“主公,三位先生请看,这是长江,由荆门向东,这是襄江,从襄阳向东,两条大江在三江口合二为一,两江相夹则为东西走向的江汉山陵,形如口袋。”
    曹真道:“那又如何?”
    诸葛亮道:“襄阳上游江面狭窄,不足以抵挡凉军南下,因此襄阳的失守是迟早的事,襄阳若失守,我军可且战且退,沿麦城、江陵、阳一直退到乌林港,然后从乌林港登船渡河,沿途所经既无天险可守,又无水道相隔,凉军必然会长驱直入、直取乌林。”
    “那又如何?”贾逵不解,反问道,“正如孔明你所言,从江陵到乌林港,一路上既无天险可守,又无河道相隔,就算两江之间地江汉山陵形如口袋,我军也无法把袋口扎上,也就谈不上把马屠夫的三十万大军困死在里面,所谓的不败而败又从何说起呢?”
    “那也未必。”诸葛亮淡淡一笑,从容说道,“亮曾经仔细察看过夷陵至江陵一带的地形,发现麦城段襄江水位比夷陵段长江水位要低得多,如果我军从夷陵凿开长江引水北灌,分流地长江水就能在山陵之间形成一条新地河道,如此一来,江汉山陵的袋口岂不是扎上了?”
    “那又如何?”程忍不住反驳道,“就算能凿开长江,在江汉山陵间形成一条新的河道,那也只能暂时困住凉军一段时间,根本不可能把其困毙!要知道淮南一战,东吴水军对淮水、肥水的封锁最终还不是被凉军的铁索拦江给破解了?”
    “只要能困住凉军一个月就足够了!”诸葛亮道,“程先生可知江汉一带流行一种恶疾,名曰大肚子病(血吸虫病),患此病者腹大如鼓,往往不得善终,北人常年生活在北方干爽之地,不适应南方潮湿闷热的气候,极易感染此恶疾,而且发作极速,只需数日即能漫延全军,七至十日可使人丧失行动能力!”
    曹真、程、贾逵等人相顾骇然,沉声道:“缘来如此!”
    诸葛亮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不过当务之急是先打败马,先灭一灭凉军地威风。”
    曹真目光一闪,突然大声道:“来人!”
    早有小校应声入内,应答道:“王爷有何吩咐?”
    曹真道:“将孤地印信佩剑拿来。”
    “遵命。”
    小校领命而去,再转回来时手上已经捧着曹真的印信和佩剑,曹真郑重其事地将印信和佩剑交与诸葛亮,沉声说道:“孔明。从现在起汝即为楚军统帅,三军调动、粮草运转以及将领的分派皆由你全权独揽,孤绝不干涉半句。”
    诸葛亮郑重其事地接过印信、佩剑,肃然道:“亮……领命。”
    至此,刘方才如梦方醒般向曹真道:“主公,潜伏在洛阳的细作也有消息传回。不过真假难辩。”
    曹真道:“什么消息?”
    刘道:“据说马屠夫手下地头号大将马超已经死了。”
    “马超死了?”曹真愕然道,“怎么死的?”
    刘道:“据说是骑马摔下来崩裂旧疮死的。”
    “孤虽未能手刃马超,可马超既然是死于旧伤,总也算是死在孔明手下。”曹真说此一顿。回头望着诸葛亮道,“这么说起来,先王地血仇也算是报了,孤还真应该感谢孔明你啊。”
    诸葛亮道:“巫县之战,马超败在轻敌,以为先主既然已经战死。我军群龙无首之下再不堪一击,这才会率领两千骑兵杀上山道来追杀我军。以至兵败坠崖!真要说起来,也是之中自有天意,也许是先主显灵索了马超之命,亮委实不敢居功。”
    ……
    秣陵,吴王府。
    仅仅几天之隔。孙权也知知了马跃大举南征荆州的消息,当即召集徐庶、吕蒙、陆逊以及孙、孙瑜、孙皎、太史慈、贺齐、祖郎、全琮诸将商议应对之策。
    时大都督周瑜抱病在柴桑静养,孙权并未召其前来。
    孙权环顾众人一眼。沉声道:“消息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马超暴卒对我军来说固然是天大的好消息,可马屠夫起兵三十万大举南征,以眼下楚军地实力只怕是很难抵挡啊,孤以为其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退守荆南四郡,据长江天险以自守,诸位以为呢?”
    吕蒙道:“如果有甘宁的水军相助,只怕连长江天险也挡不住西凉大军。”
    “嗯。”孙权点了点头,沉声道,“所以,在荆州之战决出胜负之前,一定要把甘宁的锦帆水军堵在濡须坞,绝不能让他们溯江而上协助马屠夫地西凉大军横渡长江!眼下我军刚刚经历了淮南之败,元气未复,实在是派不出援军,能帮上楚军的也只有这些了。”
    说到濡须坞,孙权的脸色忽然又变得凝重起来,忧心冲冲地说道:“凭借西凉雄厚的人力、物力,甘宁这厮正躲在濡须坞里大造战船,又募集了三万南兵在巢湖上每日操练,长此以往恐将成为我东吴的心腹大患,子明绝不能看着它坐大啊!”
    吕蒙无奈道:“凉军吸取了怪石矶的经验,在濡须坞水军大寨地两翼筑起两座城堡,城堡里安置了数百架投石机,末将几次率领水军意欲强袭儒须坞,都在凉军投石机的逆袭下无功而返。末将以为,要攻破濡须坞水军大寨,就一定要先派出步兵攻破两侧地城堡,破坏堡内的投石机。”
    孙权遂即默然,脸上却露出几分苦色。
    吕蒙的话可谓是点中了孙权的要害,以眼下东吴的国力,根本不足以发起一次三万人以上地进攻战役,可如果没有三万以上兵力的投入,要想攻破濡须坞水军大寨两侧的凉军城堡又谈何容易?要知道西凉悍将高顺在濡须坞足足驻扎了两万大军啊。
    “好吧。”孙权负手转身,背对众人说道,“那就这样吧,立即派出水军封锁濡须坞。”
    吕蒙躬身抱拳道:“末将领命。”
    ……
    新野,文聘官邸。
    文聘正拆看诸葛亮地快马急书时,忽有小校匆匆走进大厅,急声说道:“将军,马的西凉铁骑已经进至鹊尾坡,距离新野县城已经不足五十里。”
    “唔。”文聘点点头,抬头看看天色,说道,“今日天色已晚,西凉铁骑应该不会再继续南下了。”
    旁边的副将急道:“可是将军,新野县城城池太小,城墙高度也不足两丈,仅凭城中的两千守军,很难抵挡西凉大军的猛攻啊。”
    “无妨。”文聘道,“三天之内主公和军师就会率领大军赶到,我军只需守住新野三日即可。”
    “可是两军兵力相差实在是太悬殊了。”副将忧心冲冲地说道,“西凉大军的兵力是我军的十五倍啊。只怕是很难守住三天啊。”
    文聘道:“如果让西凉铁骑杀到城下,只怕连一天也守不住。”
    副将道:16 k  小 说 wWw。1  6K。cn 文字版首发“那该如何是好?”
    文聘挥了挥手中的孔明书信,微笑道:“疑兵之计。”
    副将道:“何谓疑兵之计?”
    文聘道:“西凉铁骑既然走了鹊尾坡,接下来就势必要经过博望坡,博望坡一带山深林密,而且时值春季。正是天干物燥之时,极易火攻!我军只需在官道两侧不太显眼处置办一些旌旗,然后派几队士兵骑马在林中拖弋干柴,腾起烟尘以为疑兵。西凉大军必不敢轻易入林。”
    副将道:“西凉大军若径杀进林内呢?”
    文聘道:“那就放火,一把火烧了他们。
    ”
    副将道:“如果凉军先抢先放火呢?”
    文聘道:“那也无妨,这把大火一旦烧起来,没个三天三夜休息熄灭,待三天三夜过去,主公和军师早已经率领大军赶到新野了。”
    ……
    鹊尾坡。马军帐。
    孟达大步流星走进大帐,向马道:“二
    。有士兵开过后腾起地烟尘,看样子,博望坡两侧的密林内很可能有曹军埋伏。”
    马把目光转向旁边的司马懿。问道:“仲达,你怎么看?”
    法正已经随马征出征西川,马跃就只能派司马懿作为马的随军参谋了。
    司马懿道:“懿以为不可贸然入林。以免遭受火攻。”
    马点头道:“嗯,仲达所言不无道理。”
    马虽然年轻,而且急着为兄长马超报仇,可他并不是个不识大体的人,而且生性谨慎,再加上有司马懿相助,两个谨慎的人放在一块,轻敌冒进以致为敌所趁地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也是马跃放心让马领军担任前部的主要原因。
    孟达忽然说道:“二将军,不如我军抢先放火?”
    “好办法。”苏则赞道,“如果林中真有曹军埋伏,那可真是自寻死路了。”
    马又把目光投向司马懿。
    司马懿点头道:“懿以为此计可行,虽然大火烧起来会持续三、五天,多少会担误几天行程,也让楚军多了几天时间备战,不过我军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就算楚军准备再充分也难以挽回败局,应该不会影响丞相大军南征的大局。”
    “好。”马沉声道,“那就放火,先烧了博望坡再说!”
    孟达、苏则轰然应诺,领命而去。
    ……
    成都,东门。
    马征、法正率领大军赶到成都城外时,早见益州刺史张松已经率领川中文武恭候在城门之外,远远看见一大片黑压压的西凉铁骑在城外摆开,原本心中惶然地川中士绅官员们顿时宽心大放,一个个喜笑颜开,跟在张松身后屁颠屁颠地迎上前来。
    张松急上抢前,向马征长长一揖,恭声道:“下官张松,谨率川中士绅恭候世子。”
    张松身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