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混在三国当军阀-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馥急道:“那上郡城呢?”
    小校答道:“上郡城也被马跃回师袭取,现在马跃正挟裹上郡百姓北迁河套。”
    辛评急道:“三位大人,请速发大军进攻河套,绝不能让马跃把上郡的十数万百姓迁入河套啊,河套水草丰美、沃野千里,如果有了这十几万百姓,只怕要不了几年,马跃就会实力大增,势必成为各位大人的心腹之患呀。”
    田丰叹息道:“只怕现在已经成为心腹之患了。”
    韩馥环顾丁原、袁绍道:“本官决意再伐河套,不知两位大人意下如何?”
    袁绍抱拳道:“下官唯大人马首是瞻。”
    丁原犹豫道:“常言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先前一伐河套,我军损失惨重,钱粮辎重损耗更是巨大,一年半载之内只怕是再承受不起大规模地征伐了,当然,如果两位大人非要攻伐河套,本官还是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的。”
    韩馥与袁绍对视一眼,向丁原抱拳道:“既如此,本官先行告退。”
    袁绍跟着起身,向丁原抱拳道:“下官也一并告辞了。”
    丁原淡淡一笑,抱拳回应道:“两位大人慢走,本官恕不远送了。”
    ……
    上郡,将军府议事大厅。
    马跃正召集贾诩、沮授议事。
    贾诩向马跃道:“经过上次河套之败,在短时间内耿鄙、丁原已经无法威胁主公了,韩馥、董卓或者还有这个实力,可冀州相隔太远,而董卓似乎更热衷于收伏羌兵,并无意和主公争夺河套,上次谴韩遂出征,也不过是想要借杀刀人、谋取韩遂麾下的八部精兵。”
    马跃凝声道:“这个董卓,可千万小觑不得。”
    贾诩点头道:“董卓虎狼之徒,相比主公亦是不遑多让,的确不可小觑,不过眼下山高水远,与主公毫无交会,就算有心算计也是鞭长莫及呀。好在主公现在已经拥有了一块牢固地根基,现在灭了秦胡,治下总算也有了十几万人口,只要好好经营,不出三年就能慢慢恢复元气,开始对周边地并、凉二州用兵了。”
    马跃把目光转向沮授,凝声道:“则注。”
    沮授冲马跃拱了拱手,涩声道:“主公。”
    马跃道:“治理河套地重任本将军就交托给你了,但凡内政之事,皆由你自行决断,本将军绝不横加干涉。”
    沮授垂头丧气地应道:“授~~命。”
    马跃语锋一转,问道:“不过,本将军想听听你的想法,你打算如何治理河套?”
    沮授叹息一声,反问道:“在下冒昧地问一句,不知主公志向如何?”
    马跃道:“此话怎讲?”
    沮授道:“主公若是只想偏安一隅、称雄河套,主公所创之分封百户制足矣。”
    马跃道:“本将军若想南寇京畿、三辅,席卷中原呢?”
    沮授道:“主公若想南寇京畿、三辅,入主中原,只靠分封百户制只怕是很难成事,百户制可以有效地治理游牧种族,替主公维持一支能征善战地骑军,却很难治理汉人百姓,主公若想河套钱粮丰茂、民生繁荣,还是得靠郡县制。”
    马跃与贾诩对视一眼,苦笑道:“则注有所不知,本将军麾下多有虎狼之士,独缺士人学子,郡县制诚然不错,可本将军上哪去找这许多太守、县令?”
    沮授道:“眼下主公治下人口不多,也就中原一县之口,仅授一人足矣。”
    马跃忽然说道:“倒是有个人可以帮助则注,此人姓官名宁,表字幼安,北海名士,只可惜生性固执,不愿在本将军帐下出仕,则注若是有暇,不妨劝一劝他,就当是为了天下苍生的福祉吧。”
    沮授无奈道:“授~~命。”
    马跃又向贾诩道:“文和,秦胡已然平定,我军也算在河套站稳了脚跟,河套战略总算实现了第二步!再接下来,就该攻略漠北的鲜卑人了,前次出征之前,原本想一把火烧了漠北草原,不过结果不太如意,这大火终究没能烧起来。”
    火烧草原?
    沮授虽然神色震惊,可眸子里并没有多少不忍之色。
    毕竟当时的汉人还是相当排外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算是已经附汉的乌桓、南匈奴各族,汉人也常常抱以戒心,不敢稍有放松。还有大汉朝地许多戎边将领出身世家,自幼饱读圣贤之书,深知仁义道德、礼义廉耻,可屠杀起胡人来,却丝毫不比马屠夫手软。
    ……
    晋阳效外,韩馥大帐。
    韩馥冷笑道:“看来丁原是被马跃打怕了!如此良机,竟然不愿出兵。”
    袁绍道:“不出兵便不出兵,丁原自己都不热心,我们还凑什么热闹?反正马屠夫在河套站稳脚跟之后,第一个拿来开刀的肯定是他丁原,冀州和河套中间隔着个并州,马屠夫再厉害,这屠刀三年五载也还架不到大人头上。”
    韩馥点了点头,向张郃道:“传令下去,大军即日开拔、回师邺城。”
    张郃抱拳道:“遵命。”
    第二卷 八百流寇起狼烟 第166章 西凉猛将马腾
     更新时间:2008…12…1 13:00:26 本章字数:6802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十月,马跃挟裹十万秦胡百姓以及万余秦胡降兵回师美稷,随着秦胡的灭亡,马跃正式占据河套、成为河套草原的实际统治者。
    随着冬天的到来,一场大雪封冻了整个河套,以及大漠草原,马跃军终于迎来了最为平静的一个冬天,马跃一边密切关注着朝廷以及并、凉数州的动静,一边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来年开春对鲜卑人的战争。
    北伐鲜卑是既定的战略,要想进兵中原,就必须首先解除后顾之忧,鲜卑人一日不灭,马跃就一日无法南下,或者展开对周边并、凉诸州的攻略。
    当马跃休养生息、准备来年与鲜卑人决战时,朝廷和别的军阀也没有闲着。
    在军师李儒的协助下,护羌中郎将董卓终于完成了对烧当、勒姐、先零、白马诸羌的征服,在董卓恩威并施的策略下,诸羌纷纷臣服,到了年尾,董卓已经组建起一支兵力多达六万的汉羌混合大军。
    这支军队全部由羌民以及胡化了的汉民组成,边塞地区极度恶劣的生存条件铸就了这支军队吃苦耐劳、不畏伤亡的凶悍作风,随着这支汉羌混和大军的壮大,护羌中郎将董卓的实力也迅速强大起来,成为汉末地方最为强大的军阀。
    中平四年正月,忧心冲冲的汉灵帝为了挑起北方各大军阀之间的混战、削弱地方实力,正式下诏重置朔州,并任丁原为朔州牧。马跃调任凉州刺史,耿鄙改任护羌中郎将,董卓为冀州刺史,韩馥为并州牧。
    接到诏令之后,五大军阀果然不予理会,全都赖在原来治所不肯走马上任。
    不过到了二月中旬,董卓采纳了军师李儒的建议,忽然率两万精兵向东进发,对外扬言奉旨前往冀州赴任,可大军到了河东之后。却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攻占了河东郡治安邑,河东太守杨奉率部投降。
    ……
    洛阳。北宫。
    “太嚣张了!”汉灵帝一掌狠狠地拍击在御案上,龙颜大怒道。“董卓这是想要干什么?既不回师陇西,也不继续进兵冀州,两万大军就这样赖在河东郡不走了!?他这是在往朕地心尖上戳刀子啊。”
    “最为可恨的是杨奉这厮,竟然率部投靠了董卓。”司隶校尉袁隗怒道,“陛下,董卓目无君长,杨奉背失臣节。皆属大逆不道,老臣愿率司隶精兵前往讨伐。”
    “万万不可呀,陛下。”司徒王允急道,“董卓固然大逆不道、其罪当诛,可他麾下有雄兵十万、战将千员,如果朝廷真的和他撕破了脸。这厮说不定就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起大军来攻打洛阳,那就大事不妙了。”
    侍中蔡邕也劝道:“王司徒所言极是。董卓虎狼之师,可比不得黄巾乌合之众哪!真要让董卓的虎狼之师攻进了洛阳,大汉社稷危矣~~”
    袁隗怒道:“难道就这样算了不成?董卓如此无法无天、倒行逆施,朝廷如果毫无反应,则天子颜面何存?”
    “颜面事小,存亡事大。”王允道,“陛下三思。”'汉末,朝廷封董卓为并州刺史,董卓不愿交出兵权,率大军进驻河东,确有其事'
    汉灵帝深深地吸了口气,竭力平抑下心中的怒火,沉声说道:“王爱卿所言不无道理,朱隽、皇甫嵩死后朝中已无良将,袁爱卿忠心固然可嘉,不过司隶新军刚刚编成,如何能是董贼虎狼之师的对手?也罢,可谴使前往安邑训斥董卓,命他即日离开河东,前往邺城走马上任。”
    “唉~”
    袁隗跺了跺脚,长叹一声。
    王允和蔡邕却是弯下腰来,恭声道:“陛下圣明。”
    汉灵帝挥了挥手,说道:“袁爱卿和蔡爱卿且请回府,王爱卿留下,朕有事相商。”
    目送袁隗、蔡邕离去,汉灵帝才向王允道:“王爱卿,董卓两万精兵留驻河东,随时可能南渡河水入寇京畿,此绝非长久之计,卿可有良策以应对?”
    王允道:“董卓两万精兵出河东,朝廷固然难受,可有个人却比陛下还要难受。”
    “哦?”汉灵帝闻言又目一亮,恍然道,“你是说马跃?”
    “不错。”王允点头道,“河东与河套仅只一水之隔,与北地相去更是不足五百里,董卓兵出河东,就像一柄尖刀顶在了马跃的腹部软肋,此后马跃无论往东、往西或者往北用兵,都必须随时提防董卓这两万精兵。”
    汉灵帝道:“朕明白了,王爱卿的意思是说,如果马跃不想受制于董卓,就必须设法拔掉这颗钉子。”
    “正是。”王允道,“不过董卓、马跃皆非寻常之辈,眼下两人互相忌惮,还不到翻脸之时,等闲是绝不会轻易开战的,臣倒是担心这两人狼狈为奸、秘密结盟,这样一来,朝廷的处境就极为不妙了。”
    汉灵帝失声道:“狼狈为奸,秘密结盟?有这个可能吗?”
    王允道:“不管有没有可能,陛下都必须作最坏地打算,臣有一计,可令马跃、董卓反目成仇,再无结盟之可能。”
    “计将安出?”
    “董卓贪花好色,于朝中任郎中时便极为仰慕益阳公主美貌,时刻存有非份之想。”王允说此一顿,发现汉灵帝脸上并无不悦之色,才接着说道,“陛下可谴使前往河套,具言陛下有意将益阳公主赐与马跃为妻,然后安排公主仪仗途经河东前往河套,董卓不知陛下赐婚之事。又贪恋公主美色,定会截留车驾,如此一来,董卓于马跃便有了夺妻之恨,于马跃都不可能再和董卓结盟了。”
    汉灵帝神色阴沉,半晌才不悦地说道:“这样一来,董卓于马跃固然有了夺妻之恨,可朕的御妹遭臣子抢了,岂不是也得颜面扫地。天下地士子百姓岂不是要看朕地笑话,戳朕地脊梁骨?”
    王允道:“无妨。陛下可顺水推舟将公主赐婚给董卓,于颜面何损?”
    “唔~~”汉灵帝神色一动。点头道,“倒也值得一试。”
    王允道:“陛下,还有几桩消息,臣不知道该不该讲。”
    汉灵帝:“但讲无妨。”
    王允道:“据臣所知,长沙太守孙坚(孙坚本是南阳太守,为了镇压长沙区星之乱,朝廷调孙坚为长沙太守)和荆州刺史刘表近来交恶。两人正在招兵买马、整军备战,看样子荆襄之地很快就要爆发一场混战了。”
    “这是为何?”
    “长沙区星之乱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