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起宸歌-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给一阵呼叫声打断了。
“皇上,皇上,请您快去看看我家娘娘吧,娘娘她肚子疼痛不止,一直在唤皇上……”声音是玉霄宫的宫女绮莜发出来的,不知何时,她竟然也直接闯进来了德禧宫。
皇后不悦道:“混账,没看皇上正在探望如嫔吗?谁准许你来这里大呼小叫的?!”
绮莜道:“奴婢该死,但是太医前两日才检查出我家娘娘有喜,娘娘本想将这大好消息过几日再启禀皇上和皇后娘娘的,不想刚才肚痛不止,她一时害怕,才让奴婢无论如何都要来求皇上过去。”
此言一出,皇后立马改变了态度,宣帝也转忧为喜,急声催促道:“快,去玉霄宫。”
刚才还乌泱泱的一群人,转眼间就走了个精光,连一句关心如嫔的话语都没有留下。苏以宸站在门口,望着夕阳一点一点的沉落天边,心里的火焰一点一点的燎成了炼狱,陷害沈家的人固然可恨,但宣帝对沈家的薄情寡义才真正的令人发指,在他而言,无论是为他宇文家打拼江山的男人,还是为他宇文成泰孕育皇嗣的女人,都只不过是可利用的工具,一旦用不到了,弃之如敝屣,毫无怜惜。
采屏不知何时站在了她的身后,低声的说道:“二小姐,你不要太难过了,娘娘一旦醒来,想必很难接受家亡和小产这样的双重打击,你若是不打起精神拉力应对,那德禧宫势必就会成为下一个灵熙宫。”
采屏的话如一盆冷水,将沉湎在仇恨炼狱的苏以宸瞬间浇醒,沈家已经失去了整整八十条生命,不能再多出一条了,无论如何,一定要先确保如嫔没事,只要人还活着,亏欠沈家的,总有一天,她会追讨回来!
凌晨,一声痛苦的尖叫声撕破了后宫的宁静。如嫔醒来,下意识的往自己的肚子摸去,几乎是一瞬间就觉察出了自己身体的异样,下午兰房里的对话也如潮水般涌向她的脑海,她顷刻间觉得大脑一片空白,只剩强烈的悲痛在胸腔中不断撞击,最终化为一声声哀嚎恸哭。
苏以宸一直坐在她的床畔,看到她醒来,急忙握紧她的双手,本意是想安慰她,可话不及出口,自己也忍不住哭了起来,围上来的秋静哪里还忍得住,很快也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素玥一看便急了,想上前去劝阻,采屏拦住她道:“让娘娘和二小姐先哭一会吧,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若不发泄出来,反而对身体不利。”
如嫔的哭声终于渐渐的小了下来,目光缓缓的转向苏以宸,然后猝不及防的用力将她推了出去,若不是她身后有采屏和素玥挡着,只怕当场就要跌翻在地上。所有人都错愕不解,如嫔手指着她,从齿缝间挤出质问:“是不是你?是不是你让她们都瞒着我,害我连父亲母亲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是不是你?”
秋静替苏以宸解释道:“娘娘,这事不怪二小姐,你的身体当时……”
“你闭嘴!你,还有你!”她指向秋静,然后又指向素玥等人:“你们居然伙同她一起来骗我?!你们还当我是你们的主子吗?!”
秋静跪下去解释道:“娘娘,奴婢们真不是有心瞒您的,二小姐也是为了您好,您当时怀着龙嗣,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刺激?!”
如嫔嘶吼道:“那你们就可以伙同起来瞒我吗?你叫我怎么能原谅你们?怎么可以?!”
苏以宸流泪道:“我知道姐姐不会原谅我,当日我去天牢里送别舅父舅母,他们也不愿意将消息透露给你,只希望你能平安诞下皇儿,替沈家伸冤报仇。”
“可皇儿没了!父亲母亲也没了!”如嫔痛苦得闭上了眼睛,豆大的泪珠从她的眼角滑落下来,****枕套:“什么都没有了!还留着我有什么用!”
面临这样的惨境,莫说鼓励和安慰如嫔,就是苏以宸自己,心里也充满了愧疚和沮丧。可她不能任由着如嫔自暴自弃,她答应过舅父,要照顾好如嫔,要替沈家报仇。她靠近如嫔,在她身前跪下,恳求道:“姐姐,你不是一无所有,你还有哥哥,还有我!沈家已经只剩下我们了,沈家八十条人命包括你肚里的孩子,这笔债我们必须要向仇人讨回,你不可以放弃自己!”
如嫔呓语道:“报仇?向谁报仇?父亲母亲能活过来吗?我肚里的孩儿能回来吗?没有了,都没有了,我什么都没有了,皇上也不会再来看我了!”
说完,她把被子蒙过头顶,将自己关在了无声黑暗的世界里,再也不想出来!
天气一夜之间就寒冷了下来,德禧宫随着如嫔的小产,也迎来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考验,母家的势力倒了,皇上的宠爱也突然没了,后宫里的诸般势力,终于都跳了出来,轮番踩踏德禧宫。首当其冲的,就是银炭的短缺,然后就到了每日食材的克扣,所有人都瞧出来德禧宫走向败落了,当差的宫女太监们也渐渐起了心思。
如嫔完全无视这一切,她被一连串的重击压垮,对未来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信念。她每日里将自己关在寝殿,既不梳洗也不妆扮,只呆呆的躺在床上,仍凭苏以宸怎么呼唤她,任凭秋静怎么求她,都一动不动的好似僵成了一截枯木。德禧宫漫长的冬季来临了!
第七十七章 如意算盘()
后宫里不缺娇颜丽色,总是有人冷落有人受宠。玉霄宫那晚成功的惊动了皇宫里最有权势的两个人,宣帝和皇后在德禧宫还没站热乎,马上就被请去了玉霄宫里看肚痛不止的荣嫔。宣帝刚刚痛失了一个龙胎,一听说荣嫔也有喜了,悲伤之意一下冲淡了许多,对荣嫔的这胎也看得格外的珍惜,但凡荣嫔所求,几乎是无不应从。
玉霄宫又重新成为了后宫中最瞩目的所在,荣嫔往日里的嚣张跋扈,此刻也成为了妃嫔们交口称赞的大家风范,每天都有人在景阳宫请安后不忘再去玉霄宫报到一番,荣嫔终于倨傲不可一世,朝堂上有父亲为自己撑腰,后宫有肚里的龙胎为自己争气,如嫔?不过是昔日一只小小的麻雀而已。
吉嫔却不这么认为,淡笑着对荣嫔说道:“姐姐可莫忘了,如嫔肚里的龙种虽然没了,可她身边还有个比龙种更有威胁的武器。”
她的年龄实际比荣嫔还要大上半岁,却自降身份称呼荣嫔为姐姐,显然是为了更好的同杨家结盟。荣嫔近来春风得意,躺在贵妃榻上,眯着眼睛,慵懒得如同春日里晒着太阳的猫咪,听到吉嫔的警示,她不以为意的笑了笑:“你不提这茬我倒险些忘了,三个多月前,我那不争气的哥哥不知怎地看上她这妹妹了,竟把家里的嫂嫂都给休了去,让父亲帮他上沈家求亲不果,就央到我这来了,死活让我求皇上给他指这一门亲事。”
吉嫔笑道:“既是如此,姐姐何不成人之美,既给母家的哥哥圆了心愿,又给咱们解决了一个潜在的威胁,毕竟只要皇上惦念着她一日,沈家就可能借她的势重新站起来。”
荣嫔虽然也愿意把苏以宸解决掉,但吉嫔这样说,她显然并不爱听:“你是不是太抬举她了?!本宫可不是赵德仪,凭她也配成为本宫的威胁?!就是十个如嫔,本宫也不放在眼里!”
“妹妹当然知道姐姐的美貌与才智都在她二人之上,说起来姐姐也就是晚生了几年,若不然,如今坐在那高位的,还不知道是谁呢?!”吉嫔舌若莲花,说得荣嫔又重新眯上了眼睛,若她此时睁开眼睛的话,一定能看到吉嫔嘴角浮起的嘲讽,但那抹嘲讽很快又隐入了充满真诚的笑意中:“可姐姐莫忘了,沈家的覆灭,说白了,您的父亲出力可不少呢,若是留着沈家人的性命,指不定哪一天就会成为祸害,还不如趁早的解决一个是一个。您求皇上把她许配给宗祁少爷,依妹妹看,就是个一石二鸟的最好办法。”
“说得倒也是,那本宫就帮哥哥这一回,省得他埋怨。”荣嫔睁开眼睛,望着吉嫔道:“妹妹好似对这小狐媚子很是忌惮,难不成这里头还有什么本宫不知道的缘由?!”
吉嫔浅浅一笑:“姐姐想多了,妹妹进宫来的目的你还不清楚么?可没有半分争宠的念头,只是一看到沈家人,就恨不能将他们挫骨扬灰,以告慰我父王和王兄的在天之灵!”
“那就好。”荣嫔得意的笑道:“本宫不日就要封妃,你放心,有本宫一天,就不会让姓沈的在这宫里蹦跶。”
封妃前夕,宣帝在彩璃殿设宴,邀请后宫众人为荣嫔庆祝。前来赴宴的各宫主子们都轮流来向她道贺,送上为她精心挑选的礼物,彩璃殿看上去真是好一派喜悦和睦。荣嫔是今晚的主角,皇后很贴心的将她的座位设在了皇上左侧,几乎与自己平齐。这个位置往常都是留给华妃的,但她今晚提前告知了不来,皇后安排起座位来倒也省了不少心。不过,有些人可不一定会这么想,比如,荣嫔,她仗着父亲在朝中的权势与皇上的宠爱,在宫中一贯嚣张跋扈惯了,但惟独华妃,她不敢轻易招惹。别看她素日里轻言软语,一副极好脾气的模样,但执行起宫规赏罚来,那真是一丝不苟,不讲一点儿情面。
宣帝的心情看起来不错,频频举杯,还特地叫德公公将自己吃着喜欢的菜夹送到荣嫔的碗里。不过荣嫔今晚的胃口似乎不太好,只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颦眉揉着额角,似乎有些疲乏。
宣帝很快就注意到了,问道:“爱妃为何吃得很少?可是不合胃口?”
荣嫔强笑着摇了摇头:“就是近来没休息好,头有些疼。”
皇后也放下了筷子,关心道:“妹妹现在怀着龙嗣,身体可马虎不得,不如传御医过来看看吧?”
荣嫔急忙阻止道:“多谢皇后娘娘关怀,嫔妾无碍,不必传太医。宫中姐妹难得齐聚一堂,千万不可扫了皇上和各位姐妹们的雅兴,嫔妾休息一会便好。”
一直站在荣嫔身后的夏春姑姑适时接话道:“奴婢早就劝娘娘,放宽心,不要为外事烦扰,娘娘就是不听,近日里总是夜不能寐,白天也愁眉不展,这样下去,如何能行?!”
宣帝笑道:“原来是爱妃有烦心事困扰,说来听听,朕帮你解决!”
“多嘴!”荣嫔呵斥夏春道,转而欠身面对宣帝,歉然道:“不过是近来母家不宁,兄弟欠安罢了,还得劳烦皇上操心嫔妾母家的事,嫔妾真是惶恐。”
“哦。”宣帝道:“我记得杨相除了爱妃外,就只有一个儿子,难不成是他出了什么事?”
荣嫔幽幽一声叹息,道:“可不是嫔妾那不争气的哥哥,本是饱读诗书,通晓四书五经之人,偏偏整日里花天酒地、游手好闲,生生把嫂嫂都给气跑了,母亲背地里不知抹了多少回眼泪。前段时间也不知中了什么邪,看上了一户人家的女子,赌咒发誓若给他娶了那女子,从今往后必当循规蹈矩、发愤图强,怎么劝都没用,还害起了相思病。嫔妾早年进宫,家里就他一人承欢在父母亲膝下,若是他有个三长两短,叫嫔妾的父母亲可怎么活啊?!嫔妾又怎能不烦忧?!”
宣帝哈哈大笑道:“这等小事,有何烦忧的,哪家的女子,朕帮他指婚便是。”
第七十八章 弄巧成拙()
荣嫔喜上眉梢,皇后了然一笑,戏谑道:“以杨相之能,竟有女子家不肯嫁入相府,倒真是趣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