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成都回三国-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乎,梁太后便决定听从李固的建议,连夜发丧。

    在汉冲帝与汉质帝死亡之后,皇太后梁姡蛭獠恍抑拢⒋笕ń桓雀ㄗ舸蟪迹罟趟岢龅慕ㄒ椋簥{大都予以采纳,凡是作恶的宦官,一律被排斥和遣退,天下人都期望政治清平,然而梁冀却对此深恶痛绝,毕竟李固抢了自己的权利。

    汉顺帝时所任命的官吏,多数不按常规次序,所以官职混乱,所以等到李固当政时,奏准免职的官员有一百余人。这批被免职的官吏,既对李固怨恨,又迎合梁冀的意旨,于是共同写匿名信诬告李固,在奏章呈上后,梁冀面见皇太后梁姡肭蠼嗾孪陆挥泄毓倮舨榘欤侍罅簥{没有听从,所以梁冀对李固更加怨恨了。

    在拥立汉桓帝一事上,梁冀先是劝说梁姡冉罟堂庵埃詈罅⒘踔疚郏春夯傅郏⑶矣牖鹿偬坪狻⒆髳∫坏老蚝夯傅畚芟荻徘撬担骸氨菹孪惹敖次皇保徘呛屠罟谭炊裕衔荒苁と问谭詈撼诿淼募漓搿!

    这时汉桓帝知道,自己又找到了两个合适的队友,由此在明面上表现得对杜乔和李固心生怨恨。

    到了建和元年,汉桓帝初立,甘陵人刘文不服,与南郡刘鲔联合“谋立”清河王刘蒜,而李固、杜乔两人原来固然赞成立刘蒜也帝,但是他们二人并没有参与这次政治活动,结果工于心计的梁冀却巧妙地将这件事与李固、杜乔挂起勾来,这当然是极狠毒的一着,因为梁冀认为,在立帝问题上,汉桓帝对李、杜二人早就埋下私怨,如今又是刘文、刘鲔的同谋者,岂能为皇帝所容忍!

    于是呼,李、杜两人被捕下狱,但是梁冀对李、杜的诬陷激起了社会的不平,李固的学生渤海王调,戴着木枷上书,与河内赵承等数十人也到宫门外请愿,所以梁太后怕事情闹大了,被迫放李固出狱,于是京师人得知,欢喜若狂,街头巷尾欢呼万岁,结果梁冀愈迫害李固,李固的威望就愈高,李固的威望愈高,梁冀就愈害怕李固。

    当梁冀得知洛阳人民欢呼李固出狱,大为惊恐,从而也就最后下了杀李固、杜乔的决心,但是处死李固的罪名是什么呢?还不是旧事重提,继续诬告他与刘文谋立刘蒜。

    本来与李固一同上书建议立刘蒜为帝的司徒胡广和司空赵戒,当李固与梁冀抗争到底时,他们却临危退缩了,所以他们俩被分封为了安乐乡侯和厨亭侯,而在李固在牢狱中的时候,还给胡广和赵戒写信说,你们享受着汉王朝的高官厚禄,却眼看着王朝的覆灭而不顾,难道你们不怕历史对你们的惩罚吗?!

    这种人理所当然地要遭到人们的卑视,所以,当时京城洛阳流传有这样的谚语:“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还有名盛一时的经学家马融,他门生遍天下,不少名士贵人出自他的门下,马融本人也很自负,自认为注疏经书,贾逵“精而不博”,郑众“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只有他马融。

    结果最初马融也恃才自傲,与梁冀等外戚顶撞,但是吃了几次小小的苦头,他就软下来了,上奏处死李固,就是梁冀要他写的,与此同时,他还为梁冀写了《西第颂》来拍马屁,由此可见在这文士之中,也有有软骨头的。

    不过就在梁冀准备处死李固与杜乔的时候,汉桓帝暗中出手了。

570章() 
梁冀打算处死李固与杜乔,汉桓帝肯定是不会让他如意的,而且汉桓帝已经将李固与杜乔当成了队友,能够帮助自己推翻梁冀的队友。

    所以,汉桓帝利用自己当上皇帝的这段时间,培养出来的几个亲信潜入了天牢,找到了李固与杜乔,并且施展了一招金蝉脱壳,安排了两个体型外貌与李固与杜乔相似的罪犯,替换了李固与杜乔,然后让那两名罪犯上吊自杀。

    之后汉桓帝便立马招梁冀入宫,当“李固”与“杜乔”在牢狱中上吊自杀的消息传到宫中的时候,汉桓帝便装出一副非常愤怒的样子,直说李固与杜乔死的太轻松了,所以要求梁冀派人把“李固”与“杜乔”的尸体丢到洛阳郊外的道路上鞭尸,以解自己的心头大恨。

    梁冀见汉桓帝如此生气,心中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让汉桓帝替自己背锅的机会,所以梁冀立马同意了汉桓帝的建议,派人执行汉桓帝的命令。

    于是乎,汉桓帝的计划成功了,因为被鞭尸之后的尸体,自然是难以辨认的,所以梁冀也没有想那么多,以为李固与杜乔真的死了,殊不知李固与杜乔已经被汉桓帝接到了宫中,化身为两个汉桓帝的随身太监,开始成为汉桓帝的幕僚。

    毕竟这个时候的李固与杜乔都知道,想要通过正规手段来对付梁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所以李固与杜乔都劝说汉桓帝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来对付梁冀,并且让汉桓帝尽可能的团结一切反对梁冀的势力,哪怕是宦官也行,而且李固还向汉桓帝推荐了自己的一位好友,一位被梁冀逼迫的只能隐姓埋名,归隐深山的好友——崔琦。

    其实梁冀想要独揽东汉王朝的大权,在他做河南尹时就已为人所知,当时的著名文士崔琦就曾作一《外戚箴》规劝梁冀,结果梁冀无动于衷,后来梁冀一意孤行,继承父职做了大将军,于是崔琦就再做《白鹄赋》以讥讽之。

    最后梁冀见了大为恼怒,厉声质问崔琦说:“朝廷内外,这么多官员,难道就是我最可恨吗?你为什么要用这样激烈的言词来刺我呢?”

    结果崔琦回答说:“历史上的管仲相齐,乐于听不同的意见,萧何帮助刘邦治天下,鼓励人们进言。而今将军一家世代居辅佐之位,荷伊尹、周公的重任,不行德政,不用贤良,堵塞言路,钳制士口,颠倒黑白,蒙蔽皇上,如同赵高指鹿为马。”,说得梁冀无言以对,只得遣送他回家,不过梁冀自然是憋不住这份气。

    所以在不久之后,梁冀就任命崔琦做临济县令,崔琦当然是知道梁冀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所以这次升迁对他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于是就弃官隐居起来,但是梁冀仍旧不肯放过崔琦,于是就派刺客暗地行刺,结果那刺客见崔琦在地里种田,休息时还拿出书读,所以刺客感动地对他说:“大将军秘密派我来刺杀你;我看你是一个贤者,不忍心动手,你快逃走吧!我也就此逃走了!”

    于是乎崔琦即刻亡走,但梁冀的党羽布置严密,所以崔琦找到了当时还是太尉的李固,李固便将崔琦藏匿了起来,所以现在,李固准备安排崔琦作为汉桓帝在宫外的使者。

    至于对于梁冀的态度,杜乔向汉灵帝提出了建议,毕竟汉桓帝之所以能够登上皇帝宝座,都是因为有梁冀的支持,所以杜乔让汉桓帝一定要大肆酬谢梁冀“援立之功”,不惜一切代价的来讨好梁冀,这样才能使梁冀不对汉桓帝起疑心,也就不会对汉桓帝下黑手了。

    所以汉桓帝在杜乔的建议下,对梁冀可谓是有求不应,可以说当时汉桓帝对梁冀的礼遇之优,超过了萧何;封地之广,超过了邓禹;赏赐之厚,超过了霍光,可以说梁冀所受到的恩遇,超过两汉以来一切元勋。

    不过尽管如此,梁冀仍是有些“不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梁冀要的是权,更多更大的权,有了权,何愁礼不优,地不广,财不厚?

    李固与杜乔看出来了这一点,所以让汉桓帝避其锋芒,以自己年纪还小,能力不足为理由,将权力下放给了梁冀。

    于是乎,梁冀开始醉心于权术,朝廷的大权小权都抓到了他的手里,而且可谓是事无巨细,大小官员无不向他请示事情,由他负责决断,以至于宫廷内外都布满了他的亲信,连皇帝起居的一点一滴小事,他都要过问,大小官吏的升迁,他更是重视,凡是升迁者都必先到他那里谢恩辞行,至于皇帝那儿去不去,那是其次。

    汉桓帝虽然对此表示非常愤怒,但是知道现在的自己是惹不起梁冀的,所以只能在李固与杜乔的建议,继续休养生息。

    梁冀既然结党营私,“请托”之风自然公开肆行,当时有位叫吴树的官员,新任为宛县令,到梁冀那儿去辞行,而宛县是南阳最繁庶的地方,有很多梁冀的宾客亲信,所以梁冀要吴树对他的族党宾朋多给照顾,结果吴树是一个正直的好官,到任之后即将梁冀宾客中罪恶累累者杀了几十个,所以梁冀恨透了他,后来梁冀就以升吴树为荆州刺史为借口,将他召至府中饯行,结果在酒中置毒,但是在这之前,得知了此事的崔琦,知道梁冀会这么做,所以提前告知了吴树,并且买通了下毒者,所以吴树在回家去的车上“假死”,成为了崔琦的手下,共同保护招揽那些被梁冀陷害的人。

    东汉王朝外戚专横,也不只梁冀一人,但是梁冀的专横却比任何外戚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见者无不“侧目切齿”,大多数人都是敢怒而不敢言,当然也有个别吃了豹子胆的人,敢于挺身而出,仗义执言,袁著就是其中一个。

    袁著年轻时就担任郎中小官,他看到梁冀如此“凶纵”,甚是愤激,不禁给皇帝上书,指出朝廷已经“势分权臣”,建议大将军梁冀“功成身退”,回家养神,否则权重震主难以“全其身矣”,并且还提出“除诽谤之罪,以开天下之口”。

    结果这份奏折自然是落到了梁冀手中,于是马上派人逮捕袁著,袁著变换姓名逃走,又托病假死,用蒲草结成尸体,下棺落葬,但仍然掩遮不住梁冀密探的耳目,当梁冀查明之后,即暗中派人将袁著抓住,想要活活地将其打死,结果又是崔琦买通了梁冀的手下,救下了奄奄一息的袁著。

    在汉桓帝放权于梁冀的这段时间里,可谓是小人得势,勇者遭害,智者隐退,那么在朝廷里当权的,不能说是好人完全没有,即使有那么几个也起不了什么作用,由此可以想见梁冀所把持的东汉王朝黑暗腐败到了何等地步。

    所以在梁冀当权时,东汉王朝名义上是刘家天下,实际上是梁家天下,真的可谓是梁冀一人当上大将军,梁家的阿猫阿狗统统升天,光是梁冀一门,前后封侯的有七人,当上皇后的有三人,六个贵人,二十个将军,梁冀的夫人、女儿都被封了食邑,册为君的有七人,娶公主为妻的有六人,其余的卿、将、尹、校达到五十七人。

    比如梁冀的儿子梁胤,又名胡狗,年十六,无德无才无知无识,加上相貌丑陋得很,结果梁冀暗示自己手下的人推荐梁胤为河南尹,穿上官袍官帽,歪七歪八,走在路上,见者只是暗自作笑,却也无可奈何。

    而梁冀的妻子叫孙寿,是一个很妖艳的女人,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也可以称得上千古一怪。她的眉毛细而曲折,一双眼睛的下面又涂着红红的胭脂,好似才哭过的样子,那乌黑的发髻盘在一侧,走起路来一双脚似乎撑不住那不断扭摆的身子,笑起来两颊的面肌似乎在发痛地抽搐,而且露出一嘴黄牙,不过这在当时那些腐朽的上层豪族妇女们的眼光里,这也是一种另类的美,不过,这又是一种病态的富有刺激的美,至少梁冀就被她“媚惑”了。

    而当时的梁冀就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然而就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