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成都回三国-第3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些都不是刘鑫要关心的事情,因为刘鑫重新将视线放在了洛阳拍卖会上,原因则是刘鑫看到了一个老熟人,我们的大汉第一任王司徒——王允(第二任自然是我们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了)。

    刘鑫不由得眉头一挑,刘鑫可没想到王允会来参加这一次的洛阳拍卖会,虽然王允作为何进的忘年之交,来为何进撑场面也未尝不可,但是现在的王允可谓是一穷二白,毕竟王允的根基不是在洛阳,而是在并州啊,因此刘鑫都听说过,王允在洛阳城内的府邸可不大,完全没有作为大汉三公的气派。

    因此,刘鑫一开始在来洛阳拍卖会的路上,便觉得王允应该是不会到场的,毕竟这次洛阳拍卖会的拍卖品,个个都是能够卖出高价的,不过都属于那种附加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拍卖品,至于这里的附加价值,自然是指的刘鑫这个人了。

    所以,王允如果真的要给何进撑场面的话,肯定会拍下一件拍卖品,而且还不能是那种价格垫底的拍卖品,因此王允需要付出的金钱可想而知了,而且在这个年代可不存在着什么刷卡支付,转账支付的骚操作,都只能用现金进行支付,因此为了保证洛阳拍卖会的顺利进行,何进可是要求所有的参与者都事先将自己准备好的拍卖资金错放在了何进这里,然后何进开了一张条子给这些人,在洛阳拍卖会结束之后便可以多退少补。

    因此,除非是何进与王允打算联合演出一场戏,要么是何进事先提供给了王允足够的资金,要么就是在事后何进退还给王允参与拍卖所用的金钱,这两种方法都是十分麻烦的事情。

    不过在这个时候,刘鑫注意到了王允不时的与自己身边的一个年青男子在说笑,看起来王允与这个年青男子的关系应该非常不错。

    因此,刘鑫突然觉得,王允今天之所以来参加洛阳拍卖会,十有八九就是为了他身边的这个年轻男子而来的,而且十有八九还是会来找自己的。

    想到这里的刘鑫,不由得开始思考起来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年轻男子到底是谁?

    在各种资料记载中的王允,几乎都没有见到王允他儿子的身影,只是在王允被杀之时,王允的族人几乎都为其陪葬了,而且按照大汉的礼法而言,王允身旁的年青男子应该不会是王允的儿子,因为父子之间没有如此平起平坐的可能。。。

    所以,刘鑫估摸着这年青男子应该是王允的远方亲戚,亦或是王允那个世交的儿子。

    不出刘鑫的意料之外,王允身旁的年轻人就在洛阳拍卖会的下半场一开始的时候,便拍下来了一件拍卖品,刘鑫觉得自己今天十有八九还是要和王允见上一面了,不过刘鑫秉承着先下手为强的思想,决定让典韦去将王允和那个年青男子请上来。

    于是乎,典韦下楼去把王允与那个年青男子请了上来。

    王允一进贵宾室,便笑呵呵的对刘鑫说道:“王爷,好久不见了。”

    刘鑫自然也是呵呵一笑,开口说道:“王司徒,怎么能说好久不见呢,我们前几天才见过面呢,刚才本王从这上面看到了王司徒你,便忍不住将王司徒你叫了上来,不知道有没有打扰到王司徒你呢?”

    王允笑着摇了摇头,有一种调侃的语气对刘鑫说道:“哪里哪里,既然是王爷召见在下,那怎么谈得上是打扰呢,对了,这位是在下的侄子,王凌字长文。”

    王允顺势将自己身后的那个年青男子介绍给了刘鑫,刘鑫有些惊讶的看着这个年青男子,没想到这个年青男子竟然是王允的侄子王凌。

    王凌是太原祁县人,其叔父王允为汉朝司徒时,因为主持刺杀了董卓,加上流传出来王允要诛杀所有董卓部下的流言,所以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人打着为董卓报仇的名号,先下手为强,在长安杀了王允的全家,王允留在长安的家人中只有王凌和王凌的哥哥王晨因为当时年龄尚小,得以翻还过城墙逃出长安,回到了太原老家。

    王凌在早年的时候就和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贾逵等人结为好友,后来被举孝廉,出任发干长,后因罪获刑,但是在王凌服刑期间,恰逢遇到了曹操巡察,因为曹操得知王凌是王允的侄子,又是因公犯罪,当即解除了王凌的劳役,并且委以骁骑主薄之职,之后便转为中山太守,因为治理中山有功,后来便得到受曹操赏识,出任丞相掾属。

    但是,王凌的出生时间可是在公元172年左右,所以王凌才得以在长安之乱中逃脱,因此现在的王凌应该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孩童罢了,但是现在站在刘鑫面前的王凌,一看就是已经二十岁左右了,何况都已经取了表字。

    刘鑫觉得,自己好像又要被天道给坑了。。。

537章() 
刘鑫没有想到,除了司马懿与诸葛亮这样的三国著名人物之外,就连王凌都被天道强行“催熟”了,原本应该只有八岁的王凌,现在却已经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了。

    而且刘鑫也由此有了一个推测,那就是司马朗等人也应该被天道给“催熟”了,毕竟司马朗等人都是王凌的友人,而且与王凌的关系还很不错,俗话说的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王凌的变化势必会引发司马朗等人的变化,毕竟王凌身上的一些事件都与司马朗等人有关。

    不过话说回来,刘鑫觉得以王凌的能力而言,的确是值得天道为其“催熟”的,因为王凌在三国时期崭露头角的时候,已经是在曹丕登基的时代了。

    黄初元年(也就是公元220年),在曹丕代汉称帝之后,便开始大力提拔一些属于自己的亲信,其中王凌也就在此时飞黄腾达,直接被任名为散骑常侍(职位等同于中常侍),并且出任兖州刺史,要知道兖州可是曹魏的发源地与根基,由此可见曹丕对王凌的信任。

    到了黄初三年(也就是公元222年),曹魏与东吴发生了洞口之战,王凌与众将合力击破了吴将吕范,因此王凌有功被封为了宜城亭侯,并且加封为建武将军,之后王凌又任青州刺史时,便开始整理当地的法度,重建当地战乱后的秩序,得到百姓称颂,由此可见王凌也算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到了太和二年(也就是公元228年),王凌又随从于大将曹休征伐东吴,在夹石时与吴军发生了遭遇战,结果魏军因为准备不足而失利,还好我有王凌拼死突围,使得曹休得以撤退,因此王凌也得到了曹休的友谊,王凌在曹魏势力中更加的如鱼得水。

    之后王凌又担任了扬州刺史和豫州刺史,并且都颇得军民的欢心,因为王凌刚到豫州时,就表彰了当地先贤的后代,然后征召了一些还没有多大名气的俊才出仕为官,因此影响极好,得到了豫州各方面人士的支持,也成为了曹魏势力中的重要人物。

    因此在景初三年,正始初年(也就是公元239年),曹魏新一任的皇帝曹叡驾崩之后,当时的大将军曹爽对王凌进行了积极的拢络,任命王凌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军事,彻底让王凌成为了曹魏势力的高层人士。

    正始二年(也就是公元241年),吴国大将全琮(当时的东吴驸马,娶了孙权的女儿孙鲁班为妻)带领着数万人马进攻芍陂,因此王凌率诸军迎战,奋战数***得吴军退走,因此王凌被进封为南乡侯,不久之后又升迁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食邑一千三百五十户,到了正始九年(也就是公元248年),王凌便代替高柔出任曹魏司空,由此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不过曹魏势力的后期内乱不断,尤其是在曹睿之后的继承者们一代不如一代的情况下,曹魏的大臣们都有了各自的私信,想要效仿曹魏势力的缔造者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拥立一个傀儡皇帝上台,然后自己就可以成为“幕后主使”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王凌自然也是动了自己的小心思,恰好当时的兖州刺史令狐愚,便是王凌的外甥,驻扎在平阿地区,所以这王凌与令狐愚甥舅二人同时掌握重兵,单独承当着防守淮南地区的重任。

    而在此时,司马懿诛杀了大将军曹爽,所以引得王凌心生不满,毕竟曹爽也是提携或许王凌的,因此曹爽也算是对王凌有着知遇之恩,所以王凌与自己的外甥令狐愚在暗地里策划,认为现任的魏帝曹芳昏庸懦弱,受制于强臣(自然是指的司马懿),所以王凌在听说了楚王曹彪有智有勇,便想要拥立曹彪为帝,奉迎曹彪到许昌建都取代曹芳。

    司马懿在一开始的时候也不知道王凌对自己的不满,所以也对时任司空的王凌积极拢络,并且在高平陵事变(曹操在被封为魏王之后,便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而在曹丕临终时,也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人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睿,到了魏明帝曹睿当政的时期,司马懿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要职位,到时在魏明帝曹睿驾崩之后,便托孤幼帝曹芳给司马懿和曹爽,结果曹芳在继位之后,司马懿便遭到了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引起了司马懿的不满与野心,于是在正始十年,也就是公元249年的时候,司马懿趁着曹爽陪曹芳离开洛阳至高平陵扫坟的时候,起兵发动政变并控制了曹魏的首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随后司马懿便将曹爽的亲信手下张当屈打成招,“供认”出了曹爽和何晏计划在这年三月的时候起兵造反,于是司马懿便下令将曹爽与其同伙都抓捕入狱,同时桓范也因为“污蔑”司马懿谋反而被下狱,与曹爽等人一同处死,并且诛灭三族,这便是高平陵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司马懿消除了由曹爽领导的曹氏宗室在朝中的势力,从此曹氏宗室力量日渐薄弱,司马氏得以完全掌握了曹魏势力的大权,控制住了曹魏朝政,然后逐步消灭支持曹氏的势力,向着篡夺曹魏政权的目标前进,也为日后司马炎代魏立晋奠下了根基)后,便提升王凌为太尉,以此拉拢王凌。

    当时司马懿就曾问蒋济(王凌之前的太尉)王凌的才干怎么样,能不能接任他的太尉一职,蒋济就回答说过王凌文武双全,当世无双,其子王广更有大志,胜父一筹(刘鑫怀疑这是蒋济捧杀王凌),于是让司马懿也对王凌有一丝戒心。

    而在这一边,王凌另立新君的行动一直也是在秘密进行,由于曹彪的封地在兖州令狐愚的地盘内,所以在嘉平元年(也就是公元249年)的九月,令狐愚派遣自己的亲信张式以监察亲王为名赴曹彪家拜访,然后便将王凌与令狐愚的计划告诉了曹彪,曹彪自然也是欣然答应了,毕竟谁不想当皇帝呢?

    因此,在得知了曹彪的想法后,王凌便派出自己门下的舍人劳精到洛阳,因为王凌的家属大都还在洛阳,所以想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他的儿子王广。

    王广自然是同意了自己父亲的计划,不过王广却认为现在还不是实行计划的时候,因为已经被杀的大将军曹爽是因为骄奢淫逸而失去了百姓的信任,何晏此人虚浮而不能治国,丁谧、毕轨、桓范等人虽然有着较高的声望,但是都在一心追逐名利,再加上当初多次变易了曹魏的典章制度,随意的更改政策法令,这些当权者心里想的太过于所以然了,基本上都是不切合实际民情的改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