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成都回三国-第3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公元207年,曹操远征柳城时,刘备就曾劝说刘表起兵后袭许都,刘表却是不纳其言,等到曹操班师回到中原的时候,刘表才对刘备说自己已经错失良机了,因为寄人篱下的缘故,刘备只得如此安慰刘表,如今天下大乱,征战不断,日后肯定还是会有机会的,只要刘表下一次把握住机会就好了。

    不过一直以来,在大汉到处都在发生的诸侯争战中。刘表始终保持着中立态度,而与此同时的刘表也不再向中央政府交纳税收,因此刘表的自守态度也使得荆州地区避免了许多战火,为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到了建安十二年,曹操在稳定了中原的局势后开始向南方发展,荆州便成为曹操的第一个进攻目标,毕竟入蜀作战受到了道路的限制,而对东吴出兵的话一来就要跨江作战,而荆州的北部就成为了最好的攻击目标。

    而这时的刘表已经步入晚年,但是未能妥善处理好后嗣的相关事宜,因此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与刘琮都牵涉到了嗣子之争的问题上。

    最初,刘表因为长子刘琦与自己的相貌长得相似而十分喜爱他,但是因为后来刘琮娶了刘表继室蔡夫人的侄女,所以蔡氏就爱屋及乌(实际上还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因此喜爱刘琮而讨厌刘琦,蔡氏于是就经常在刘表面前抵毁刘琦,而刘表因为宠信蔡氏,于是逐渐信以为真。

    另外,蔡氏之弟蔡瑁及其外甥张允亦得刘表信重,手中握着荆州的兵权,且又与刘琮相善,故此刘琦越来越感到不安,所以后来刘琦就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向刘表请缨代替战死的黄祖出任江夏太守,以求自安。

    后来刘表病重,因此刘琦也只能还归襄阳探望刘表,由于刘琦素来慈孝,张允等人怕其父子二人相见而亲情相感,会令刘表在最后时刻确立刘琦为嗣,于是便不许刘琦入内探望,而且还用刘琦需要镇守江夏,怎么能够随意离开为由,逼迫刘琦离开,于是乎刘琦最后还是被拒诸门外,不能与刘表相见,刘琦只得流涕而去。

    而据《英雄记》及《魏书》记载,刘表病危时曾经想将荆州让给刘备,刘备不忍趁人之危而再三推却,当然了,其实还是因为荆州的兵马基本上都掌握在蔡家的手中,而蔡家是坚定的拥曹派,所以刘备是没有机会控制荆州的,甚至会被蔡家抓住当做送给曹操的见面礼。。。

    最终在公元208年的秋初,曹操再次领兵出发,南征荆州,而在同年八月,刘表便因背疽发作而身亡,享年六十七岁,而在刘表死后,荆州也从此投靠到了曹操手下。

530章() 
说完刘表,刘鑫倒是想起了一个词——雅量。

    雅量的本意是指的一个人的酒量,就是出自于刘表之口,因为刘表好酒,在荆州的时候自己拥有三个酒爵,每个酒爵中能够盛的酒量都不一样,因此被分别称为伯雅,仲雅,季雅,总体便被称为雅量。

    不得不说一句,三国时期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演义素材,也创造了大量的成语与词语,所以三国时期虽然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但是文士在这个时期也留下了大量的遗迹。

    刘鑫继续和刘虞与刘晔聊着天,不由得聊到了刘表身上,毕竟前些日子刘表才被何进征召到了洛阳城内,不过还没有确定刘表的职位,因为刘表再怎么说也是一个汉室宗亲,何进能给刘表的位置可不好随便选择,用一个“高不成低不就”是能够形容刘表的最好词语了,因为何进费尽心思的把刘表征召,或者可以说是“请”到了洛阳城内,肯定不能随便那个军司马,校尉之类的职位把刘表给打发了吧,然后还是因为大汉长久以来的“潜规则”在无形之中一直在打压着像刘表这样的汉室宗亲,以防止这些汉室宗亲们做大做强,然后发动叛乱来推翻自己,因此一般来说除非是皇帝下令,否则汉室宗亲们一般来说都是担任的一些比较普通的职位,所谓的高位也大都是宗正府中的职位,毕竟宗正府的性质已经决定了只能由汉室宗亲们来担任,但是宗正府虽然规格够高,一把手还是九卿之一,但是宗正府却只能负责管理汉室宗亲,而如今的汉室宗亲又不像西汉时期的汉室宗亲那么一个个手握实权,因此宗正府可以说是大汉最高级别的部门,干的却是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这也是刘虞能够成为宗正府一把手的原因了,毕竟现在的宗正府有一点类似于后世的老干部退休处,某史研究部一样,是典型的清水衙门,看名头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实际上却是毫无实权,刘虞都笑称自己还不如当一个县令,而其他的汉室宗亲大都数都没有安排职位了,安安心心的当他们的安乐公,比较高层的也就是在朝廷中担任侍中一职,也是一个名头大于实权的职位。

    所以,何进虽然是汉灵帝的大舅子,因为自己的妹妹而得到了汉灵帝的宠信,手握重权,但是何进也不是一个傻子,相反何进还是一个有小聪明的人,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所以何进虽然想要借着刘表的名义来给自己刷一波声望,但是这声望也不是随便乱刷的,何进不能因为刘表来坏了规矩,尤其是像这样的“潜规则”,虽然从来没有人拿出来说过,但是在大汉几乎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了,所以何进必须对刘表的职位十分慎重,一来不能触碰到“潜规则”的底线,二来便是不能扫了刘表的面子,毕竟刘表现在愿意到何进的手下效力,何进再怎么说也得尽量安排一个更高的职位给刘表了。

    于是乎,虽然刘表已经到了洛阳城内一段时间了,但是何进还没有想好该给刘表一个怎样的职位,而且根据刘虞的了解,如今的各方的势力可都是在听着这件事情了,尤其是以袁逢为首的世家势力,可都是在紧紧盯着何进的一举一动呢,如果何进在刘表的职位安排方面出现了什么纰漏的话,那么袁逢肯定会带头上奏弹劾何进,趁着如今何进立足未稳,先行打压何进一波,削弱外戚势力的力量,至于其他的势力肯定也是在等着看好戏,顺便决定日后的倾向问题,看自己以后是不是要投靠何进的外戚势力以谋取好处。

    当然了,刘虞与刘晔虽然都是不太看得起何进这个杀猪佬,但是他们都认为何进是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情的,因为刘虞认为何进有着市井人物最好的性格,那就是审时度势,会看人脸色,所以何进现在也没有急着给刘表安排职位,而且刘表前两天也到宗正府来办事情,期间也提到过何进,刘表也认为何进这个家伙虽然没有什么大智慧,但是却很狡猾,所以刘表才愿意接受何进的征召来洛阳为官。

    当然了,刘表本身也是愿意来当官的,毕竟刘虞能够从刘表的口气中听出来,刘表总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因为自己是汉室宗亲的原因,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出仕为官,最后刘表还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对刘虞说道,如果刘表他自己不是汉室宗亲的话,他早就是一州刺史了。

    听到这里的刘鑫不得不在心中摇了摇头,怪不得日后的刘表会选择与董卓合作,而且在割据荆州的时候,也已经处于那种自立为王的状态了,不受朝廷的管辖了,由此可见刘表对于汉室还是有所不满的。

    刘鑫现在也必须得承认贾诩在历史上使出的计策实在是太好了,在董卓死于长安之后,便安排郭李二人各种分封汉室宗亲,并且一般都是刺史一职,这让原本只是普通官员的汉室宗亲鱼跃龙门,其中的差异性可想而知,对于汉室宗亲们的心灵冲击可想而知了,毕竟汉室宗亲这个名头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耀与好处,还附带着各种各样的限制,尤其是在出仕为官的方面上,毕竟在这个年头官位的高低,有时候都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高低,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官位屈居人下吧,尤其是像刘表这样本来就有能力的人,却因为自身身份的限制无法大展拳脚,想想都让人觉得憋屈,而像刘焉,刘繇等人也是如此,在历史上的他们也在成为一州刺史之后,便都有了反叛之心,或明或暗的选择了自立为王,给其他的诸侯树立起了一些坏榜样,毕竟汉室宗亲们都开始背叛汉朝了,他们这些诸侯背叛汉朝起来那不是更加的轻松随意???

    因此,贾诩的这条计还真是妙不可言,直接在内部给了汉朝致命一击,引得外面的吸血虫们也顺着血腥味来啃咬汉朝,最终让汉朝走向了灭亡。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刘鑫在刘虞问起自己对于刘表和何进这件事情的看法时,刘鑫只是呵呵一笑,然后说道:“嗯啊,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认为何进能够完美的处理这件事情,不仅能够让刘表得到满意的职位,也能够让袁逢他们无话可说,毕竟在何进手中能够掌握任命的官职,可是有不少合适的位置,而且何进的背后可是站着他的妹妹,只要何进不是做出了太出格的事情,何进的妹妹都可以安安稳稳的保住何进,所以这一次袁逢他们是没有机会找何进麻烦的。”

    刘鑫的一通分析非常明确,或者说是因为刘鑫已经知道了历史,所以对这件事情的进程了如指掌,因此才会如此自信的说道。

    而刘鑫毕竟是有着“仙师”的身份,所以刘鑫才会用这么肯定的语气说道,也让刘虞与刘晔相信了刘鑫的判断,而刘晔也有一些羡慕刘表了,毕竟刘晔也知道刘鑫口中所谓“合适”的官职,至少都是属于大汉的中级官职,甚至是中等偏上的程度了,而刘晔自己却只能作为一个县令,而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刘晔想要更进一步的机会十分渺茫,毕竟“潜规则”的威力可是不容小视的,刘晔到目前为止可是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而且刘晔也知道,刘鑫马上就要去益州赴任了,而自己则是要回老家去了,所以到时候刘鑫也算是和自己相去甚远,毕竟是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到时候刘晔就算是想要找刘鑫帮忙,那也得穿越大半个大汉才行,所以这个时候的刘晔也不能指望刘鑫了。。。

    所以,刘晔也不得不为自己的前途担忧,毕竟刘晔也不希望自己止步于县令的位置,毕竟自己可是被誉为“王佐之才”的男人,刘晔觉得只有一州刺史的位置才是自己的目标。

    因此,刘晔看着刘鑫,厚着脸皮的说道:“子期兄,话说你这就要去益州赴任了,我也要准备回去老家当县令了,所以还希望王爷你能够给我再算一算,我还没有机会再往上面走一走,毕竟在王爷你都知道,我现在还年轻,不想在县令一职上待一辈子。。。”

    刘鑫自然是明白刘晔的弦外之音,是希望自己能够给刘晔一个意见,让刘晔知道自己以后还有没有希望更进一步,毕竟现在的刘晔才二十岁左右,谁都不会想一直待在县令的位置上不挪地方吧。

    所以,刘晔名义上是希望刘鑫帮他算一算未来,实际上还是在暗示希望刘鑫在日后能够再帮自己一把,继续升官发财。

    而刘鑫倒是不介意这么做,但是刘鑫知道这大汉的天马上就要变了,刘晔已经根本不需要自己的帮助了,就可以靠着自己的能力继续往上爬了,不过刘鑫肯定是不会这么说了,因为这么说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刘鑫笑着对刘晔说道:“这事不急,子扬老弟你现在才刚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