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成都回三国-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公孙瓒培养成一名儒将的想法,不过卢植对此也表示无所谓了,毕竟公孙瓒在兵法方面的天赋已经那么好了,现在在学问方面还有这么好的天赋的话,那自己这个当老师的就得自愧不如了。

    而对于刘备这个弟子呢,卢植就可谓是又爱又恨了。

    卢植自然是知道刘备的出身,也知道刘备是接受同族的支持才能在自己手下学习的,而在一开始的时候,卢植考验刘备的时候,发现刘备虽然底子不行,但是在头脑方面却是非常灵活,而且很会说话,因此卢植才决定收下刘备为徒。

    结果刘备接下来的表现却是让卢植极其失望,因为卢植本以为出身贫寒的刘备会发愤图强,努力学习,然后凭借其还算不错的天赋,日后也能够有所作为。

    但是刘备的表现却出乎卢植意料之外,刘备在来到洛阳的短短几天里,就迷失在了繁华的帝都洛阳中,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开始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卢植都觉得刘备这小子怕是连自己姓甚名谁都给忘记了吧。

    不过在这个时候,卢植也突然发现刘备在与人交流的手段可谓是让卢植都赞叹不已,毕竟刘备光是凭借着自己的这一张嘴,就能说服自己的同学心甘情愿的接济自己,然后可谓是身无分文的刘备竟然能够在洛阳城内过得有声有色,比那些洛阳城内的富裕家庭过得还好,这让卢植都不由得腹诽过刘备,认为刘备现在就完全可以入宫去当宦官了,过不了几年刘备就能够混到十常侍的位置上了。

    所以,卢植对于刘备的看法现在是十分纠结了,虽然刘备不学无术,整日与一些纨绔子弟混在一起,但是卢植认为刘备自身拥有的那种花言巧语,说服人心的本事也是一种难得的才能,再加上刘备平时也没有犯下什么打错,卢植也从来没有驱逐过自己门下的学生,因此卢植决定“放养”刘备,并且还对刘备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期待,那就是想要看看刘备有没有本事就靠着自己的那张嘴,就能混迹进官场之中。

    所以,卢植今天才会带着刘备与公孙瓒两人作为自己的随从,一起来参加这次杨赐六十大寿的宴会,毕竟这次杨赐六十大寿的宴会档次十分高,甚至可以说除了汉灵帝举行的国宴之外,也就这次杨赐六十大寿的宴会档次最高了。

    所以就算是作为随从只能待在一个专门的客厅休息,但是卢植也觉得刘备与公孙瓒都能够认识一些不错的人物,毕竟还有不少家境一般的世家子弟也只能在这间客厅“参加”杨赐六十大寿的宴会了,所以在这间客厅里举行的宴会档次也不会太低,非常适合让公孙瓒与刘备来见识世面,结果不曾想这公孙瓒与刘备两人竟然会自己跑出来了。

    不过这都是不重要的事情了,卢植现在终于下定决心,对刘鑫开口说道:“王爷,这是在下的两个劣徒——公孙瓒与刘备,他们两个虽然平时有些顽劣,但是也算在下这一批弟子中,最有天赋的两个人了,如果王爷你愿意的话,还请王爷你能够指点他们两个一两句话吧,毕竟王爷你的一句话,可是有着点石成金的能力啊。”

    虽然公孙瓒与刘备都已经有表字了,而且公孙瓒与刘备的年龄比刘鑫差不了多少,但是因为刘鑫是和卢植平辈论交的,而且刘鑫的身份与地位完全碾压了公孙瓒与刘备,因此卢植才会没有提及公孙瓒与刘备的名字,毕竟前辈是可以直呼后辈姓名的。

    而这时的刘鑫则是一脸懵逼的看着卢植,没想到卢植竟然会对自己说出这样的话,这是刘鑫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毕竟在刘鑫的眼里,卢植可是一个非常严厉的老师,没想到会为了公孙瓒与刘备这两个徒弟来请求自己,这让刘鑫一时间也有些反应不过来了。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师德”吧。

    想到这儿,刘鑫也是很快就回过神来,立马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原来如此,既然子干兄你都这样说了,那么本王也就开口指点伯珪与玄德两句吧,毕竟伯珪与玄德也都算是一时人杰,子干兄你可是收了两个不错的徒弟啊。”

    刘鑫此言一出,在场的众人都让眼前一亮,尤其是公孙瓒与刘备,眼神中更是充满了欣喜!

    PS:脑壳痛。

438章 刘备(下)() 
一世人杰。

    这是刘鑫对刘备和公孙瓒两人的评价,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评价,这让刘备与公孙瓒如何不感到欣喜若狂?

    毕竟能被如今炙手可热的刘鑫如此评价,而且刘鑫也不可能会随口胡言,那么就只能说明一件事情,也就是说刘鑫真的认为刘备与公孙瓒日后有机会成为一时人杰。

    而一时人杰这样的评价,就代表着刘备与公孙瓒日后至少能够成为一地太守,甚至一州刺史这样的级别。

    当然了,刘鑫其实也是没也有说实话了,毕竟刘鑫总不可能告诉刘备,他日后能够在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吧,何况现在益州都已经成为刘鑫的地盘了,所以刘鑫也总不可能把益州送给刘备知道吧?至于告诉公孙瓒能够称霸边塞?刘鑫担心公孙瓒会被自己说的一时上头,然后直接在边塞起兵征讨异族,然后就死在战乱之中了。。。

    所以,刘鑫想了想以后,才决定给出这么一个“一时人杰”的评价。

    不过说到底,这么一个评价实在是有些“假大空”了,有一种非常敷衍的感觉,就像别人再问你今晚上想吃什么的时候,你直接回个话说自己“随便”,那么这里的“随便”又是指的是什么,足以让问话人一脸懵逼的看着你了。

    所以刘鑫呵呵一笑,继续说道:“当然了,这一时人杰只是一个最基本的结果罢了,不过伯圭和玄德你们两人具体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还是取决于你们以后在某些方面做出的决定了,毕竟你们的人生也不是本王能够一言以断之的,当然了,本王有一句话还得提醒你们,伯圭,你日后一定要记得这么一句话——勿忘初心,方能始终,有时候还是以和为贵。”

    公孙瓒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毕竟刘鑫的这句话是说给至少几年后的公孙瓒,所以这个时候的公孙瓒对于刘鑫的这句话也是不甚了解的。

    而刘鑫的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希望公孙瓒能够记住现在的自己,不要在日后的战乱中迷失了自己的本心,也不要再次与塞外异族处于不死不休的境地,本来能够和平解决的问题,最后演变成不死不休的境地,当然了,最重要的是公孙瓒这次别要再把刘虞给杀了,毕竟刘虞可是一个汉室宗亲,一地太守,公孙瓒这么做无疑是在谋反了,要不是在当时的大汉已经陷入了内乱之中,大汉朝廷已经无暇再顾及这边塞地区的公孙瓒了,所以才放任公孙瓒在塞外继续瞎折腾。

    而刘鑫对于刘虞这个“远方亲戚”,刘鑫还是挺有好感的,或者说是现在大汉老一辈的汉室宗亲——也就是刘虞,刘焉,刘表等人了,这些汉室宗亲的能力都非常不错,不过他们的儿子就都是一群草包了,败了这些汉室宗亲们留下的丰厚家底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些老一辈的汉室宗亲中,喜欢搞事情的人也不少,比如刘焉想要在益州自立为王,而刘表的心态也是摇摆不定,只有刘虞还算是一个真正的大汉忠臣,而且刘鑫也对刘虞可是十分佩服的。

    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名汉室宗亲,刘虞在镇守幽州时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并且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游牧民族,而且成效显著,当时候边塞地区的游牧民族都愿意接受刘虞的想法,本来大汉边塞地区可以因此达到长期的和平状态,但是由于刘虞与公孙瓒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一向看不起异族的公孙瓒自然是对刘虞的计划表示反对,并且在公元193年,刘虞决定先下手为强,自己纠合了十万人的大军去进攻公孙瓒,结果兵败之后被公孙瓒的使者段训斩首,并且还被人送首级到京都,半路被刘虞的故吏尾敦劫走安葬。

    刘虞的祖父刘嘉曾经担任过光禄勋,父亲刘舒也曾任丹阳太守,所以刘虞一开始是通过举孝廉而担任曹吏一职,很快就因为能履行职务而获升为郡吏,之后便因为累积政绩被迁为幽州刺史,而刘虞在担任幽州刺史期间,不仅在幽州地界的百姓对刘虞多加称赞,更为难得的是刘虞此人在边塞地区的游牧民族——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外族之间也有崇高威望,甚至达到了能够让这些边塞地区的游牧民族随时向刘虞朝贡,而且也不敢随意侵扰大汉边境,而百姓们也在传唱歌谣以赞颂刘虞的功德,不过刘虞也在这之后因为一些公事而被免官,赋闲在家。

    不过到了公元184年,也就是黄巾起义发生的中平元年,东汉末年这个时期的出发点(一般都认为东汉末年的开端就是中平元年的公元184年,在这里才能使用东汉末年这个称呼了),当时因为黄巾起义的爆发,一开始势如破竹的黄巾叛军攻破了冀州诸郡,于是朝廷任命当时还家中休息的刘虞为甘陵相,毕竟刘虞深得民心,负责前去安抚灾荒后的百姓是再好不过得了,而刘虞也算是不负众望,非常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不久之后刘虞便被升为了宗正一职。

    宗正是九卿之一,其职务是掌握皇族的名籍簿,也就是皇室族谱了,然后以分别这些皇室宗亲的嫡庶身份或与皇帝在血缘上的亲疏关系,并且还会在每年排出同姓诸侯王的世谱,而在按照汉代开始确立的八议制的规定,宗室亲贵有罪要进行先请,即先向宗正申述,然后由宗正再上报皇帝,而后便可得到从轻处置,而且当同姓王犯法的时候,宗正也可以参预审理,如在西汉时衡山王、江都王等王爷有罪时,皇帝曾派宗正协同其他官吏承办这些案件,而且宗正以及宗正以下的从官都是由皇室宗亲担任的,所以刘鑫估摸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自己在离开洛阳之前,很有可能与现在的大汉宗正见上一面,毕竟刘鑫也得正式加入大汉族谱了。

    而到了公元187年,黄巾起义的声势已经彻底覆灭的时候,前中山相张纯、前太山太守张举与乌桓一族进行联盟,开始发动叛乱,带兵进攻到蓟下,烧毁城郭,掠夺百姓,杀死了当时的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人,手中部队一时之间达到了十余万人,屯住在肥如,张举还自称为自称为“天子”,张纯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而且还十分膨胀的传书到大汉各大州郡,说是要代替当时已经腐朽不堪的汉朝了。

    说到这张举,刘鑫还记得自己在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前的时候,就曾经玩过一款叫做《三国志》的炒冷饭大作中,除了袁术这个所谓的“仲”国皇帝之外,还有一个叫做张举的角色立绘是一副“天子之相”,当时刘鑫就非常好奇这张举是何方人物,竟然能够当上“皇帝”?

    话归正传,当时的张纯又使乌桓峭王等将领带着五万人左右的部队,进攻青、冀二州,攻破清河、平原等重要城池,杀害了大量的吏民。

    结果当时的大汉朝廷一如既往的开启了高延迟模式,等到了次年,大汉朝廷才反应过来准备平叛,于是乎,因为刘虞在大汉北方地区的威信很高,于是这次直接任命刘虞为幽州牧,而刘虞在到达蓟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