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成都回三国-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利不起早。

    刘鑫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弘农杨家之所以会如此看重这份宣纸的秘方,而且还愿意花这么大的代价来获得这份独家的宣纸秘方,那就说明这份独家的宣纸秘方能够为弘农杨家带来巨大的利益,而且这份利益可不是金钱能够买来的!

    刘鑫想到这里,便想到了昨天来找自己合作的何进,如今在刘鑫看来,这弘农杨家与何进的想法都是差不多的,都打算用金钱来换取一些别的东西,比如名誉,比如声望。。。

    灵光一闪,刘鑫突然想到了什么,嘴角不由得挂起了一丝微笑,现在刘鑫终于明白弘农杨家为什么会舍得下这么大的本钱来向自己寻求合作了,而且还愿意达成对自己如此不利的合作内容,原来都还是为了一个“名”字!

    刘鑫之所以能够看穿这一切,还是因为在前不久苏佳就找过刘鑫,专门商量过一件事,那就是关于如何去找文士势力(重点是卢植和蔡邕这种既有名气,背后牵涉不多的大汉著名文士)刷存在感与好感度,其中苏佳就提出了这么一个计划,一个与杨赐的计划不谋而合的计划,那就是让刘鑫注写四书五经!

    当时苏佳是这么想的,文士势力不同于其他的势力,能够借势压人,用自身的能量颠倒黑白,毕竟大汉文士除了个别蛀虫之外,都是一些正直且无畏的人,他们只会欣赏那些有才气的人,不会为了五斗米而折腰,更不会像现代的那些所谓“文人”,“公知”之类的满口胡言,自以为是,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

    所以刘鑫想要“打入”文士势力的内部,那就得拿出自己的文才学识来,当然了,这里的学识可不包括化学物理之类的东西,毕竟所有太过于超前的学说,在大汉有识之士的眼中,也都还没有鬼神之说来的靠谱。

    至于才学,无外乎诗词歌赋之类的,而刘鑫现在精通唐诗三百首,那么刘鑫能够靠着吟诗作对成为大汉文豪吗?

    不可能的,那是根本不存在的可能性。

    因为在大汉这个时代,虽然也有诗词这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但是对于大汉的文士来说,这些诗词都只是旁枝末节,上不了台面的文学作品,只有歌赋才是真正的文学作品,大家之作,所以大汉文士普遍都推崇歌赋这类作品,刘鑫除非成了大汉皇帝之后极力推崇诗词,才有可能靠着这些诗词成为大汉文豪。

    当然了,刘鑫在这儿也不是认为歌赋一定就比诗词高尚一个级别,这就像刘鑫并不觉得传统小说的逼格档次就一定比网络小说高一样,那些非得给文学作品分个三六九等的人,在刘鑫眼中就是一个智障,当然了,某些抄袭作品就算是写的再好,受众再多,都改变不了是垃圾的分类。

    比如刘鑫在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前的时候,就听说过某不要脸皮的作者强行将一本耽美小说“改编”成了一本言情小说,然后还跑去原作者哪儿求推荐,简直这都不是不要脸皮了,这完全就是连人格都不要了。

    话归正传,诗词歌赋,元曲小说,无论是那种类型的文学作品,都有着各自的文学价值,只是因为在华夏的某些时期因为某些原因而大行其道,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文学形式罢了。

    所以如今大汉流行的歌赋,刘鑫虽然也还能够背出不少还没面世的著名作品,就比如自己三弟曹操的《赤壁赋》,自己未来的侄子曹植的《洛神赋》,不过刘鑫能够直接拿出来套用吗?

    当然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能,原因也非常简单,歌赋一般都是以抒情感怀为主,所以大都是兴起而作,比如《赤壁赋》中就涉及到了赤壁之战,以及曹操当时的心境,刘鑫就算是强行“借鉴”过来,只要是稍有文学水平的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这根本与刘鑫的经历与阅历不相符合,也就是没有“代入感”,让人无法相信这《赤壁赋》会是刘鑫所做的。

    所以,刘鑫也自然而然的放弃了“借鉴”歌赋的打算,毕竟在大汉这个时代,文士们可都是对于“抄袭”这种行为抱有绝对的排斥,只要一个文士出现了“抄袭”这种行为,那么这个文士就肯定会被赶出文士圈子,永世不得翻身,甚至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厌恶,那里会像后世那般还能受人追捧,获得一批“脑残粉”呢?

    笑。

    于是乎,刘鑫也就只能选择苏佳提出来的这个办法——注写四书五经,说白了就是给四书五经做注脚,写注释,顺便翻译这句话的意思。

    虽然这注写四书五经看起来很简单,很轻松愉快,只需要随随便便写点自己的观点就行了,但是说到底这可不是一件容易饿事情,尤其是在华夏古代,能够注写四书五经这种级别的经典,可是需要极高的文学素养与社会地位,毕竟文人相轻,如果你的注写不能够让其他的文人认同,那么就会被其他文人给骂的狗血淋头。

    所以,华夏历朝历代都只有那些数得上号的著名文人才敢动笔,来注写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典书籍,而这些被注写的四书五经,自然而然的也成为了这些著名文人的代表作品了,也可以说是这些著名文人的巅峰作品了,毕竟注写四书五经这类的经典书籍可是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不过现在,刘鑫已经有了苏佳这个“代笔”者了,所以已经弄出了一套经过刘鑫“注写”的四书五经,并且都是传说中的“精装典藏版”,就等刘鑫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在与那些文士势力的人交流时送上这么一套,就有机会刷上一波好感度了。

    因此,由己度人,刘鑫很快就明白了弘农杨家想要获取这宣纸秘方的目的了,无外乎是和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一样,利用宣纸的特性制作成书籍,然后作为载体来传播自己的“私货”,从而提升自己在文士圈子中的地位。

    想到这里,刘鑫已经是看破红尘。。。啊呸,是看穿一切了,所以刘鑫好整以暇的准备好了说辞,开口对杨彪说道:“文先兄,你的诚意让本王非常满意,也非常感动,所以本王决定与你们弘农杨家进行合作,不过因为现在的情况而言,本王还得提出两个前提条件才行,如果文先兄你同意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谈论具体的合作事宜了,当然了,文先兄你也可以将本王提出的条件带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

    刘鑫的话让杨彪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毕竟刘鑫已经思考了一段时间了,这让杨彪都开始怀疑刘鑫会拒绝自己了,至于刘鑫所说的两个前提条件对于杨彪来说根本就不算是事,毕竟杨彪都已经做好了答应刘鑫任何条件的准备了,哪怕是以身相许。。。杨彪还是会考虑一下的。。。

    所以,杨彪立马点了点头,开口说道:“王爷你尽管放心,在下已经得到了我父亲的授权,只要王爷你愿意将宣纸的秘方交给我们弘农杨家独家代理的话,别说是两个前提条件,只要是我们弘农杨家能够办到的事情,那么我们弘农杨家就算是一百个前提条件都会办到的!”

    刘鑫呵呵一笑,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甚好,那本王也就有话直说了,本王的这两个前提条件其实很简单,首先是希望文先兄你所在的弘农杨家能够保证宣纸的出货数量,毕竟本王之所以打算将宣纸的秘方公之于众,就是希望能够为这大汉天下的读书人谋一份福利,所以本王希望文先兄你所代表的弘农杨家能够在得到这份宣纸秘方后,不要刻意减少产量,而且最好能够控制好价格,能够保证这大汉天下的读书人能够有机会用得起宣纸,当然了,本王也不能让文先兄你所代表的弘农杨家吃亏,所以本王还会提供多种作用不同的纸张秘方,毕竟宣纸主要是用来书写绘画的,并不适合用来制作成书籍,所以本王这儿还有一种非常适合作为书籍的纸张秘方,本王相信文先兄你会满意的。”

    杨彪虽然知道刘鑫可能已经看出了自己的父亲,或者说是自己所代表的弘农杨家的真实目的,但是杨彪现在也已经不在乎这件事情了,因为刘鑫提到了其他作用的纸张,最重要的是还有更适合制作成书籍的纸张!

    宣纸的作用早就被弘农杨家给研究透彻了,所以杨彪也非常清楚刘鑫所言非虚,宣纸相比于制作成书籍,更加适合用来写字绘画。

    但是当时的杨彪也明白,就算宣纸并不适合制作成为书籍,但是弘农杨家可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因此不管怎样,宣纸都必须成为制作书籍的原料。

    不过现在就好了,刘鑫竟然愿意“买一送多”,再给弘农杨家提供一些纸张的配方,其中还有适合制作成书籍的纸张配方,这对杨彪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因此,杨彪立马点了点头,笑着说道:“王爷你的这个前提条件,根本就是给在下所代表的弘农杨家送好处嘛,在下哪有不接受的道理,在下现在就可以保证我弘农杨家在得到宣纸的秘方后,每年都会生产出的宣纸数量都可以让王爷你满意,并且我们会以近乎成本价的价格进行贩卖!这点还请王爷你放心!”

    杨彪现在还不知道宣纸的秘方,所以也不知道宣纸的成本究竟是多少,所以杨彪干脆说出了弘农杨家的底线价格,那就是只求保本,不求利润。

    刘鑫见杨彪这么干脆的答应了,于是也没有多说废话,直接提出了自己的第二个条件,“文先兄果然是个爽快人,那么我们就来谈谈这第二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本王的利润问题,其实本王就给文先兄你直说了吧,这宣纸的制作工艺虽然比较麻烦,但是原料是非常容易获取的,所以宣纸的成本可谓是极低的,所以本王希望文先兄你所在的弘农杨家,只要提供给本王于生产的宣纸等重的黄金作为报酬就可以了。”

    PS:多谢源源而来roy的打赏,以及各位的支持,最近在捣鼓新书的事,所以本书只能保底4000字更新了。

404章 杨赐大寿() 
刘鑫可不差那么一点钱,毕竟就算是为了发展益州,也用不了太多的金钱,因为在大汉这个时代,商品的数量还是非常有限的,对于刘鑫来说的大头支出无外乎是粮食与金属,以及马匹资源。

    益州毕竟是一个大部分面积都是山区的地方,所以粮食产量十分感人,就算是刘鑫在益州推广黑色土豆,杂交水稻等等高产作物,然后利用山地开始发展梯田,在粮食方面也有一定的缺口,更何况刘鑫还打算在几年后组织出一支强大的益州军队,在外征战时也需要大量的粮食储备,因此刘鑫已经做好了打算,准备从外地购买一大批粮食回到益州进行储备。

    同样的道理,金属也是未来战争时期的硬通货,再加上苏佳手上的各种高新技术,能够提炼出更加坚硬的合金,从而制造出更加强大的武器装备,所以刘鑫也打算找一个借口大量购置大汉各地的金属,毕竟如果大规模的购买金属,总会被人猜疑的。

    最后便是马匹了,虽然在益州地区到处都是山地丘陵,骑兵的战斗力会收到极大的影响,毕竟骑兵都是依靠足够距离的冲击力进行杀伤敌人的,所以益州地区基本上没有骑兵的用武之地。

    不过益州山高路远,刘鑫觉得还是要购置一批驽马来拉车才行,当然了,这也是刘鑫购买战马的掩护罢了,毕竟刘鑫又不是守成之徒,永远都拘泥于益州这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