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成都回三国-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了,除了外戚势力与世家势力明面上派出的势力代言人外,两大势力中各个派系与个人也各自派出了他们选出的代言人,其中就包括袁家,弘农杨家,何进,袁术等等。

    当然了,在这其中的袁术绝对算是一个另类,因为其他的组织或是个人都是想和刘鑫寻求合作,才特意搜集刘鑫的情报,以方便在谈判桌上投其所好,确定自己的筹码。

    而袁术这家伙完全是被杨弘赶鸭子上架,随随便便的安排了一个代言人,而且也没有给自己的代言人设定什么目标,让自己的代言人“见机行事”。

    华夏的语言博大精深,一个字都能引申出各种各样的意思,更何况像“见机行事”这样的成语,总会让人浮想联翩。

    而袁术安排的这个代言人也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家伙,毕竟袁术就那点本事,也不指望他的手下能有多出色了。

    所以袁术的代言人一来就给袁术挖了一个坑,随便找到了余通一伙人,策反他们成了卧底,并且毫不掩饰的暴露了自己的身份,直接告诉了余通一伙人,他们是在为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做事,然后许以重利,各种条件随便开。

    袁术的这个代言人,虽然成功的调动起了余通一伙人的积极性,但是毫无疑问也直接暴露了他的身份。

    就在第二天,“余通一伙人是袁术策反的卧底”这样的消息,已经被其他代言人所知晓。

    王允自然是得到了这个消息,王允都忍不住暗骂一声“袁术智障”,谁都知道策反卧底是一件需要保密的事情,作为一个幕后主使,必须要保证自己的身份不被泄露,这样就算自己安插的卧底被别人发现了,也不会直接暴露自己的身份。

    除了袁术的代言人之外,其他所有组织或是个人的代言人,都是以代号或者是假名来策反车队成员,王允都只是依靠一些消息来猜测这些组织或是个人的具体身份,如今除了确定余通一伙人是袁术安排的卧底时,王允也就知道那些车队成员已经成为了卧底,至于他们具体是为谁效力,王允也只能猜测个七七八八,不敢确定。

    不过在得知了余通一伙人是袁术安插在刘鑫身边的卧底时,王允就想起来袁术可是一个坚定的“刘鑫黑”,而且还是一个“喷子”,曾经多次在公共场合表示刘鑫一定是江湖骗子。

    因此王允的心中又生一计,那便是揭发袁术的卧底!

    首先,王允一直非常厌恶袁术这个二世祖,因为在担任侍御史的期间,王允就得知了许多关于袁术的黑历史,不过当时因为寄人篱下,迫于形势的压力,王允只得昧着良心给袁术“洗白”。

    但是现在,王允已经和袁术的父亲袁逢交恶,那么“父债子还”,王允决定揭发袁术的卧底,让刘鑫与袁术的关系再下降一些。

    二来王允也非常自信,毕竟自己是一开始就在成都策反了张伟等人,而且张伟等人也在自己心腹手下的安排中,一直不露声色的扮演着“忠臣”形象,而其他的卧底因为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段,被各大组织或是个人的代言人策反,因此他们都是互相知道各自的存在,而不知道张伟等人早就成了卧底。

    正因如此,简单的来说现在就是一局三国杀,刘鑫自然是主公,姜维等人是忠臣,而那些被策反的车队成员自然是红果果的反贼了,而王允策反的张伟等人便是唯一的内奸,不过在反贼们的眼里,张伟等人可是忠臣!

    因此王允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主动出击的能力,能够轻松解决掉袁术的同时,还能搅起这潭浑水,让更多的组织或是个人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到时候自己就能“求同存异”,将一些潜在的敌人给赶出去,到时候自己手中的筹码就会比其他人更丰厚,这样自己才能有机会与刘鑫开展合作,而不会被其他人直接踢开。

    毕竟王允现在不过是一个被架空了权利的大汉司徒,手中能够动用的筹码本来就不多,如今只能依靠情报上的优势,才能有机会与刘鑫达成合作。

    而且王允深知一点,如今只有刘鑫有能力,可以帮助自己拿回作为大汉司徒的权利,而且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里,可能再也遇不到第二个这样好的机会了。

    因此,王允已经做好了与刘鑫见面的准备了,准备取得合作的主动权。

    当然了,王允不知道的是,刘鑫已经猜测到了他的想法,并且王允自以为隐藏的很深的张伟等人,也已经在无意中暴露了。

    总而言之,王允想要获得的主动权,如今早已被刘鑫紧紧的握在手中了。(未完待续。)

第三零五章 谣言可畏() 
刘鑫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王允找自己寻求合作的可能性,要比来找自己麻烦要高得多,毕竟王允现在是表面风光无限,背后却充满了各种无奈与限制。

    而刘鑫作为一个“外来者”,首先是自成一派,与洛阳城内的三大势力都没有多少牵连,和王允如今的情况差不多,不过刘鑫的底牌要比王允多的多,所以王允知道刘鑫是不会被其他人所控制或是架空的。

    而在王允眼中,刘鑫的潜力更是巨大,无论是仙师的身份,还是王室身份,亦或是容易被人忽视的商人身份,都能够给王允提供巨大的帮助。

    因此,王允才会想方设法的与刘鑫进行合作,想要借助刘鑫的力量夺回那些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利。

    当然了,王允也知道自己该付出怎样的代价,毕竟王允可是一个实干派,毕竟在如今的大汉,理想派们要么已经归隐山林,要么就已经死了。

    而王允,实际上已经猜到了刘鑫前来洛阳的真实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落实自己的王室身份,而是想要获得益州的控制权。

    因为王允从他心腹手下的口中得知,刘鑫带领成都官军打退了板楯蛮的进攻,并且招安了板楯蛮。

    这看起来是一件好事,是刘鑫帮助大汉朝廷平定了板楯蛮之乱,但是王允可没有忘记,刘鑫到现在还只是一个平头老百姓罢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句话可不只是说说而已,刘鑫现在还是一个普通平民,竟然直接代表大汉朝廷收复了板楯蛮,这不仅没有功劳,反而还是杀头的大罪,因为这完全可以按照谋反定罪了。

    大汉有着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一个品级再低的官员,也比一个普通的平民地位要高,民不跟官斗,这也不是说说而已。

    至于官与官之间,等级制度就更加完善与严苛了,尤其是在公开场合,品级压制可不是开玩笑的。

    打个比方,就像是弘农杨家的家主,就算实际地位要比弘农太守高得多,但是如果弘农杨家的家主官职不如弘农太守,那么在公开场合上弘农杨家的家主也得听从弘农太守的安排,当然了,暗地里弘农杨家的家主就算是白身,弘农太守也得对弘农杨家的家主毕恭毕敬,不管端半点架子。

    如果说刘鑫这只是越庖代厨,还能用“刘鑫只是出手帮助成都度过板楯蛮袭击的威胁罢了”这样的理由敷衍过去的话,那王允还知道一个消息,这个消息足够让刘鑫喝一壶的了。

    王允的心腹手下在买通蜀郡张家的那位管事时,意外获得了这么一个消息,当时蜀郡张家的那位管事已经喝的醉气醺醺,口风一漏,说的就是蜀郡张家的下一任继承人,成都县丞张肃,以及阆中黄家的下一任继承人,成都县令黄枚,都已经选择为刘鑫效力了。

    王允知道,这个消息可就劲爆了,刘鑫现在毕竟还只是一个来历不明的黑户,成都城内的县令与县丞,也就是成都官场的一把手和二把手都成为了刘鑫的手下,这个消息都不用进行任何加工,就可以直接当做刘鑫“谋反”的证据了。

    这也算是刘鑫和苏佳的失误,当时一心想着该如何尽快掌控成都城,却忘记了自身的身份问题,虽然苏佳也想过这一点,但是苏佳认为刘鑫马上就能落实王室身份,回到益州当州牧或是刺史,而且平时刘鑫也是作为黄枚的朋友以及参谋而出场,除了已经宣布效忠刘鑫的黄枚一众人之外,也就蜀郡张家的当代家主知道刘鑫已经是成都城的“幕后主使”了。

    而那名蜀郡张家的管事,也只是听到了一些小道消息罢了,那日借着酒劲,也是为了在王允的那位心腹手下面前展示自己多么有“能耐”,能够知道这样重要的消息,所以才会随口那么一说。

    简单的来说,蜀郡张家的这位管事就是在造谣。

    从古至今,各种各样的谣言层出不穷,就像“东边一个汉,西边一个汉”,这个让董卓决定迁都长安的所谓童谣,实际上就是李儒制造的谣言罢了。

    尤其是如今日益发达的网络之中,有不少人都会为了展示自己的多么有“能耐”,将某些自己都不知道是真是假的事情,当做谈资煞有其事的告诉给他人,说的跟真的一样,因此很多网络谣言都是这么先一点点传播开来的,然后在到达某个临界点时就直接爆发,比如当年的盐防辐射之类的假消息。

    而说到这里,刘鑫对谣言也是深有感触,深知这谣言的可怕性,本是一些捕风捉影,甚至只是虚构的小事,最后在有意无意中被无限放大,通过口耳相传,从一开始的“好像”,“可能”,变成了“十有八九”,最后就成了“绝对”,“千真万确”!

    刘鑫初中时就有一个女同学,长得还算漂亮,不过因为个性比较古怪而且内向,所在在班级中没多少朋友。

    突然有一天,刘鑫就听自己同桌神神秘秘找到自己,说要给自己讲一个大秘密,刘鑫便洗耳恭听,结果这个所谓的秘密,就是说那位女同学小学时被侵犯过,因此才会如此孤僻。

    刘鑫当时就意识到,这肯定是一个谣言,于是反问自己的同桌,这个所谓的秘密他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敢如此肯定?

    结果刘鑫的同桌支支吾吾,只说是某个同学告诉他的,至于真实性他就不敢保证了。

    但是最后,刘鑫的同学还不忘补充一句,“所有人都是这么说的,所以应该就是真的吧。”

    人云亦云,这是人类常见的从众心理,也是谣言传播如此迅速的原因。

    刘鑫深知这一点,便知道那个所谓的“秘密”,实际上只是某人的恶作剧,又或是恶意中伤,不过因为事不关己,再加上刘鑫和那位女同学又不熟,于是刘鑫只当那不过是个笑话,置之不理。

    结果接下来的发展就出乎刘鑫意料了,很快整个班级,乃至整个年级都在传播这个谣言,并且语气一个比一个肯定,而且还被填充上了各种细节,当然了,刘鑫的那位女同学也知道了这个谣言。

    平白受到这种污蔑,刘鑫的那位女同学自然是忍受不了这样的委屈,以及旁人那种满怀恶意,鄙夷,嘲讽的视线,于是直接选择了转校,而且是直接离开了成都。

    在这之后,刘鑫又听说了那位女同学的所谓“最新消息”,说那位女同学割腕自杀了,最后还是被救活了。

    当然了,刘鑫知道,不管这是不是又一个谣言,那位女同学都已经被谣言伤害的太深了。

    谣言可畏。

第三零六章 未来的合作() 
当然了,蜀郡张家的哪位管事,实际上并不知道实情,只是将自己知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