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成都回三国-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讲授传染病学的教授曾经说过,大汉的覆灭就是因为这种伤寒瘟疫的蔓延,就连一代名医张仲景也对此素手无策,张仲景的家族中有一半以上的族人就是因为这场瘟疫而死去。

    所以,刘鑫未来不仅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天灾,也要找办法解决这一场恐怖的瘟疫。

    刘鑫将自己所想的都告诉了苏佳,苏佳也表示对此十分认同,不过因为在历史记载中没有这场瘟疫更加详细的记载,也没有出现过有效的验方,所以苏佳打算在伤寒瘟疫时,再收集资料研究该如何解决这场瘟疫。

    苏佳开口说道:”伤寒瘟疫的事情可以暂且放一放,不过今年我今天在查阅一些资料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今年很有可能会发生一次非常严重的蝗灾!“

    刘鑫眉头一皱,没想到今年竟然会发生蝗灾!

    如果让刘鑫选择最不想遇见的天灾,那么就非蝗灾莫属了。

    因为蝗灾的出现,势必会导致粮食减产,而东汉著名的流民运动,就是因为蝗灾而出现的,导致河南地区的近百万人口流离失所,易子而食的情况从未间断。

    而在这之中,最令刘鑫感到好气又好笑的,那便是有些人还借此修饰自己的政绩。

    因为有这么一句话在东汉广为流传,”帝贪则政暴,吏酷则诛惨。生蝗虫,贪苛之所致也。”

    这句话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蝗灾是因为天下政事混乱,老天爷才降下的惩罚,所以如果当地官员能勤政修德,惠及元元,那么蝗灾不仅不会发生官员所管辖的地区,连周边郡县的蝗灾也会避让这个官员所管辖的地区,绕道而行。

    就因为这句话,《后汉书》、《三国志》之中就记载了很多有名的官员在出任地方官时,他们所统辖的地区就不会出现蝗灾,隔壁地区的蝗灾也会绕过他们的辖区。

    每当刘鑫看到这样的记载时,总是忍不住暗骂一声厚颜无耻,竟然拿蝗灾来粉饰自己。

    不过刘鑫还是有些疑惑,苏佳为何如此确信今年会发生严重的蝗灾呢?

    要知道像蝗灾这类的记载,大多数都没有提及具体的时间,或者说是年年都有,至于具体的规模也是语焉不详,除了那种规模空前,影响力巨大的蝗灾,才会有详尽的记载。

    而在公元181年,刘鑫可不记得有相关记载说会发生一场严重的蝗灾。

    刘鑫将自己的疑惑告诉给了苏佳,苏佳开口说道:”因为今天我在外面的时候,听说冀州又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旱灾。“

    刘鑫心领神会,旱灾之后必有蝗灾,因为在干旱之后,由于水位下降,土壤会变的较为坚实、含水量降低,地面的植被稀疏,而且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所以蝗虫产卵数会大为增加,多的时候一平方米能有二十到四十万粒卵。

    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低,蝗虫以此为食,生产更快,之后便会使得蝗虫迁徙,结成更大的蝗虫群,就像滚雪球一般,从而导致大型蝗灾。

    所以苏佳才敢肯定,今年很有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蝗灾!

    PS:多谢简寐的月票与打赏,以及各位的推荐票,这章是昨天更新的,但是又没发布出来,我去。。。(未完待续。)

第二四九章 神化() 
刘鑫知道,如果自己想要完成自己发出的那个宏愿的话,就不得不面对这些各种各样的天灾,解决这场被统称为“伤寒”的东汉末年流行的瘟疫,以及此起彼伏的蝗灾!

    这些各式各样的天灾,刘鑫自然是没有办法阻止的,只能被动的接受;而这场“伤寒”瘟疫是东汉末年发生的那数十次瘟疫的总称,虽然在官方记载中将这些瘟疫的表现统一概括了,但是刘鑫是一名医生,所以刘鑫知道每一场瘟疫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所以刘鑫需要先搜集到足够的情报,苏佳也需要从瘟疫发生地取得足够的样本来进行分析,所以在“伤寒”瘟疫这一方面,刘鑫只能暂且搁置,毕竟自己现在是无能无力;最后便是蝗灾了,虽然蝗灾的发生地点并不在益州,所以不是刘鑫的管辖范围之内,但是刘鑫现在可以曲线救国,刘鑫已经做好了打算,只要培育出足够的作物种子,刘鑫就会把这些来自未来的作物种子推广到整个大汉去。

    当然了,光是推广作物种子,无疑是饮鸩止渴,治标不治本,毕竟蝗灾的根源还是出在蝗虫之上,如果不能解决蝗虫的话,那么拥有产量再高的未来作物种子,也没有办法彻底解决蝗灾带来的危机。

    这一点刘鑫和苏佳都很明白,而且这一件事也是刘鑫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刘鑫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在面见汉灵帝的时候,将蝗灾的事情提前告诉汉灵帝,希望能引起汉灵帝的重视。

    当然了,刘鑫也没指望汉灵帝能够做出什么有效的防范蝗灾的措施,或是能够及时的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毕竟汉灵帝已经生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被十常侍们建立起来的一座“墙”围困其中,隔绝了汉灵帝与外界的联系,而那些有能力进入“墙”内与汉灵帝交流的朝廷命官们,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对蝗灾闭口不提,反而向汉灵帝歌功颂德,让汉灵帝以为自己的“无为而治”成功的感动了上天,所以上天才没有降下蝗灾来,至于十常侍与那些朝廷命官们,蝗灾对他们又没有多大的影响,至于因为蝗灾而死去的那些人,又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这正如有个故事说的那样——有一个人用刀杀死了另一个人,当这个人被抓去县衙审判时,却开口狡辩道:“杀死那个人的是这把刀,所以那个人就不是我杀的!”

    蝗灾就如一把利刃,天下百姓便是那手无寸铁,毫无反抗之力的被杀者,而那些知情不报的十常侍与朝廷命官们,便是那持刀杀人者,至于汉灵帝,便是那糊涂到不辨是非的县官了。

    因此刘鑫可以肯定,汉灵帝可能到现在也不知道在他执政的大汉天下,发生过多少次天灾,多少次人祸。

    不过刘鑫为什么还是打算提醒汉灵帝呢,原因很简单,刘鑫需要借助汉灵帝的大势,毕竟汉灵帝在名义上还是整个大汉的唯一掌权者,独裁者,所以汉灵帝发布的指令还是具有权威性的,刘鑫可以借此更好的治理蝗灾,免除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再者没有汉灵帝的指令就私自救灾,又或是治理蝗灾,这些都是收揽民心的做法,也就是企图谋反的行为,所以刘鑫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的治理蝗灾,结果被人从背后捅刀子,做好还落得一个企图谋反的罪名!

    所以,不管怎么说,汉灵帝这张虎皮大旗刘鑫是必须弄到手的,这样刘鑫也能放心不少。

    而另一方面,刘鑫也希望借此“敲打”一下汉灵帝,让汉灵帝知道他所信任的十常侍,是如何对他隐瞒问题的,这也算是在汉灵帝心中埋下一颗猜忌的种子,日后揭发太平道的阴谋时,如果赵忠一派的那些十常侍想要出言替太平道掩饰是非,那就别怪刘鑫借刀杀人,让汉灵帝出手处理掉这些大汉的蛀虫!

    于是乎,刘鑫在自己面见汉灵帝的记事本,默默的添上了一笔。

    不过光是这样寻求汉灵帝的帮助,对于治理蝗灾来说还远远不够,刘鑫培育出来的那些作物种子首先还得满足自身的需求,然后才能逐渐推广到整个大汉,所以这需要不少的时间来进行准备布置。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调动灾区人民对抗蝗灾的决心,否则光是刘鑫在这里忙上忙下的治理蝗灾,而那些灾区人民还是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刘鑫就算是累吐血也没有办法治理蝗灾。

    前面提到过,东汉时期人们对蝗虫的理解十分奇怪,他们并不认为蝗虫是一种普通的昆虫,而是上天降下来的惩罚,所以也有不少百姓便对蝗虫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敬意,认为蝗虫是上天的使者,所以还出现过对蝗虫的崇拜,蝗虫神也应运而生。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蝗虫来无影,去无踪,数量庞大且移动速度极快,数以百万的蝗虫集结在一起时,那场面简直就是遮天蔽日,昏天黑地,宛如世界末日一般,而普通的老百姓,或者说是任何人在这样的蝗灾面前,都显得渺小脆弱,毫无反抗之力!

    不过这些也都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大汉百姓并不了解蝗灾的本质,确切的说应该是不明白蝗虫的生活习性,所以才会对蝗虫产生误解,而古时候的人类喜欢将自己无法认知的事物加以夸张,从而形成神话,以此来掩饰自身在面对这些事物时的力不从心,在精神上以达到安慰自己的目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时代越久远,出现的神话就越多,而且越古老的神话,里面出现的人物就越强大,发生的灾难就越恐怖,而到了被现代人戏称为“末法时代”的宋朝神话《说岳》(据说《说岳》这本书有两个版本,一个神话版本和一个普通版本,而且)中,岳飞的“战斗力”明显比不上封神榜中一些打酱油的强,至于再往前面走,武侠故事便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神话。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身边事物的理解越来越深,一些在以前无法解释的现象在现在已经被研究的十分透彻,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所以就失去了原本的神秘。

    就像现在的刘鑫被汉代人民尊敬的称为仙师一样,如果换到二十一世纪,刘鑫要么是一个化学家,要么就是一个魔术师。

    所以说,如何教导大汉百姓正确的认知蝗虫,是刘鑫治理蝗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蝗虫就是我们俗称的“蚂蚱”,因为具有咀嚼式口器,所以吞食速度极快,还好蝗虫是一种植食性昆虫,如果要是肉食性昆虫,那蝗虫就是飞在空中的“食人鱼”,到时候对人类的威胁性将会更大;不过仔细想一想,刘鑫记得自己看过的很多某点末世文,都是将昆虫变得巨大化,并且被赋予了肉食性这一特征。

    全世界蝗虫的种类一共有12000种之多,除了寒带地区之外,世界各地都有蝗虫的身影。

    而华夏常见的蝗虫,其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小时候抓过蝗虫的小伙伴都见识过吧,反正作者小时候经常放假回老家,就喜欢和朋友一起去抓蝗虫和蜜蜂,每次都能装满一个矿泉水瓶),当然了,蝗虫的飞行能力也是不错的。

    而蝗虫的体色也是会根据所在环境的不同,大致分为绿色和褐色,这都是蝗虫的保护色。

    在每年夏、秋为蝗虫的繁殖季节,而且一般在二十天到一个月内能够孵化出幼虫,,寿命在两到三个月左右,并且有夏秋两个批次,而夏秋这两个季节,正好就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两个季节。

    所以等蝗虫的幼虫成年之后,便可以啃食各类农作物,从而对农业产生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古时候的农作物多为叶片类植物,正好是蝗虫的最爱,所以蝗灾往往能让一个地区颗粒无收。

    而蝗虫的生产方式为卵生,交尾后的雌性蝗虫会选择在有水源的地方进行产卵工作,雌性蝗虫会把产卵管插入10cm左右(没错,整整10cm的产卵管)深度的土中,每一次雌性蝗虫都能够产下约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