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方鸿渐-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你吕叔叔现在是县里省立中学的校长,前段日子他得知你留洋学成,便请你去他们学校给学生们讲一讲西洋文化,我觉得这种事对你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就顺便替你答应了下来,这件事你可要好好准备,这事关我方家的颜面,万万不能出任何问题。”说到最后,方父的声音渐渐的严肃了起来。

    “这个父亲,我能不能不去?”方鸿渐试探的问道,因为他真心不想去做什么演讲,自己又不擅长这个。

    “不行,这次的演讲你必须得去,否则你就别想着去上海了。”方父毫不妥协的说道。

    见到方父这么坚决,方鸿渐只得无奈的答应了下来,但他根本就不打算按照方父交给他的那几本《问字堂集》、《谈瀛录》等线装书进行准备,该讲点什么其实他心中早有定论,不过在翻看这些前世早已绝版的书籍的时候,他还是发现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脑洞大开的论调,比如西洋进口的阿芙蓉有毒,吸食之后会成瘾,所以非禁不可;但我中华土地平和,所以种出来的阿芙蓉,吸食之后也不会上瘾,故不需要禁止云云。

    PS:本章为修改之后的版本,与最初有一点不同,不过请放心,整体并不影响阅读。

第五章 演讲() 
虽然方鸿渐前世并不曾有过这种演讲的机会,所以难免有些紧张,但好在他这个人的一大优点就是人越多发挥的越好,所以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在吕校长致辞之后,先是向台下恭敬的一鞠躬,然后便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演讲:“之前有幸接到吕校长的邀请,让我讲一下西洋文化,但是这个题目我觉得实在是太大了,虽然西洋文化不如我中华源远流长,但毕竟也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纷繁驳杂,不是我这么一个初窥门径的人能够讲得清楚的,所以我还是讲一下我比较熟悉的西洋医学。

    在留学之初,我本是想学习一些治国之道,以改变国家目前羸弱之局,但在一番学习之后,我发现我并不是这方面的栋梁之才,所以秉持着文正公(范仲淹)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古训,于是在修习哲学之余也学习了一下西洋医学。

    不过我发现现在在国内,西医与中医之争甚嚣尘上,有的人是坚信中医、绝不肯进西医之门;有的人是****,认定中医不符合科学原理,宁死也不看中医,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梁任公,宁可被西医误诊而死也坚决不看中医,甚至还留下遗嘱,不可让这件事散播出去,以免影响大家对于西医的信心。(这是真事儿,不信可以查查梁启超死因。)

    但在我看来大可不必如此极端,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他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够为病人祛除疾病,只不过是各有所长,比如中风面瘫我肯定去找中医针灸治疗,而如果中了枪伤,我肯定找西医给我开刀取子弹,所以没有必要如此固执,中医不行就试试西医,西医不行就试试中医,总之是以看好病为重。”

    事实上当时的中西医之争要远比方鸿渐说的严重的多,早在1913年,时任教育总长的汪大燮就提出要“废除中医和中药”;到了1922年,更是发生过全上海中医集体拒领医师执照、对抗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打压;到了1929年,因为那部臭名昭著的“废止中医案”(全称《废止旧医(中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而引发了遍及17个省市、242个团体的请愿、集会游行浪潮,声势之大仅次于“五四”运动。等到1947年形势会变得更加严重,不过那就已经是后话了。

    方鸿渐前世虽然学的是西医,但对于中医并不排斥,因此即便是到了这个年代,他也希望能够借助自己的努力让广大民众对中西医有一个平等、公正的看法。

    事实证明,方鸿渐的这次演讲还是非常成功的,最好的例证就是方围好几家殷实人家都将自家女儿的照片、庚帖送了过来,尤其是里面有一位许家二小姐方母极为满意,方鸿渐眼见如果再这么下去,没准自家的婚事都得定下来,于是连忙急匆匆的离开家乡跑到上海。

    既然已经到了上海,那第一个要拜访的自然就是资助自己出国留学的岳父岳母,然后便是苏小姐,虽然方鸿渐早就知道苏小姐的父亲苏鸿业以前做过几任实缺的官儿,而且也颇有名望,但是到了苏府,他这才切身的感觉到这种官宦人家的气派。

    对于他的到来,苏小姐自然非常的高兴,热情的招呼道:“本来我还想着如果过几天再看不到方先生的话,就要托人到方村去打听你了。”

    不过随即她又笑着说道:“说起来你今天来得也真巧,晚上在我家要举办一个酒会,到时候你也一起过来热闹下吧,顺便还能多认识一些朋友。”说着,就递给他一张请帖。

    其实打从刚才进来的时候,方鸿渐就已经发现苏府内每个人都忙得是脚不沾地,而作为苏府的大小姐,那自然更是闲不着,于是他很识趣的说道:“那好、那我晚上过来,你先忙吧,我就先不打扰了。”

    到了晚上,方鸿渐早早的就赶了过来,不过也正因为太早了,所以苏小姐要在门口迎客,没时间陪他聊天,他只得自己端着一杯酒到处瞎逛,好在没一会儿他就认识了两个很是外向好客的家伙,一个叫陈士屏,是欧美烟草公司的高等职员,大家唤他Z。B。,仿佛德文里“有例为证”的缩写。一个叫丁讷生,外国名字倒不是诗人Tennyson而是海军大将Nelson,也在什么英国轮船公司做事。

    直到酒会开始了一会儿,苏小姐这才抽出时间走过来跟方鸿渐聊了几句,并将他拽到另一个圈子,对一个带着眼睛、肥头大耳的中年男人介绍道:“冯叔叔,这就是我上次跟你说过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作者方鸿渐方先生,方先生、这位就是新闻报副刊《快活林》的冯总编。”

    听到《快活林》的这个名字,方鸿渐不由得肃然起敬,要知道这可是当时上海最有声望的通俗文学阵地,比如大名鼎鼎的《啼笑因缘》就是在《快活林》连载的,于是方鸿渐连忙拱手道:“原来是冯总编啊,真是久仰久仰。”

    其实方鸿渐之所以这么客气是有原因的,因为他的第一桶金就跟这《快活林》有关,现在能在这里认识总编自然是意外之喜,不过冯总编并不知道方鸿渐的心思,只当他是真的很敬仰自己,于是笑着说道:“方先生您的那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也看了,真是少见的佳作,当时我就向文琴打听这是哪位大师的新作,没想到居然是方先生您这样的后起之秀。”

    然后略微思索了一下,又说道:“不知道方先生可否愿意将大作发到我们《快活林》上啊?”其实冯总编这么说有一大半是给苏小姐的面子,否则每天都有无数人想要在他们《快活林》上发表东西,向来只有别人求他,可甚少有他求别人的时候,除非你是像张恨水那样的大师,而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能让苏府的大小姐这么给他求情,想来两人的关系不一般,没准以后还会是苏府的女婿,那么就不妨提前凑个趣儿了。当然了,这也是方鸿渐的这首诗写得的确不错,否则冯总编也是决计不会冒着砸自家牌子的风险的。

第六章 应元岳() 
听到冯总编这么说,方鸿渐自然是大喜过望,于是连忙说道:“我的小诗能够在《快活林》上发表是我的荣幸。”然后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呢,我最为擅长的还不是写诗,而是小说,这段时间我正好刚刚写了一个长篇的开头,不知道能不能请冯总编帮着品评一下。”

    就在几个人聊天的时候,忽然从不远处传来一阵嘈杂声,并且有好几个人乱哄哄的在喊:“快、快给医院打电话!”

    “这里有没有医生啊?”

    “快点救命啊,如丝小姐要不行了!”

    方鸿渐等人闻声后立刻跑了过去,这才发现原来是今天受邀过来为酒会献唱的法租界第一舞厅仙乐斯的头牌歌女如丝小姐刚才吃零食的时候被人恶作剧的吓了一跳,结果导致枣核卡在了嗓子眼里,咽也咽不下、吐也吐不出,整张俏脸憋的通红,双手呈V字型紧紧的掐着自己的脖子,好像要把自己掐死一样。

    虽然被食物呛着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但他可以引发的后果却是可大可小,如果是被比较小的食物或者水呛着的话,那倒是没什么大事儿,最多也就是比较难受。可如果是被比较大的东西给堵住了气管或者器官分叉的话,那就非常危险了。

    人体是一个精密异常的机器,无数个细胞共同组成了大大小小的人体器官,并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在我们口鼻的下面有两个并排的“管道”,一个是气管,连接着肺部,给人体提供氧气;一个是食管。连接着胃部,给人体提供营养。从解剖学上来讲,两根管子都开口于咽部,同时连接着相通的鼻和口,所以我们用嘴也可以呼吸。有些人甚至可以用鼻子喝水。

    气管在生理上是只能通过空气的管道,一旦有异物进入就会引起强烈的不适或者危险,所以在漫长的进化中人体制造了一个叫会厌软骨的小东西。平时吃饭或者喝水的时候会厌软骨会把气管的开口给盖上,避免食物和水进入到气管中,其他时间则会打开,让人们可以呼吸或者讲话。

    但是要注意的是,一旦人们在吃东西的时候说话或者大笑的话尤其是大笑,为了提供空气会厌软骨会在神经的控制下打开,非常容易造成食物进入气管也就是呛住。

    而很明显如丝现在的情况就是被比较大的物体给呛着了,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很容易就会有生命危险,就在方鸿渐打算冲上去的时候,忽然一个须发皆白、气度庄严的老者已经走到了如丝的身后沉声说道:“不要着急,这件事交给我吧。”

    虽然方鸿渐并不认识这位老者,但好在旁边有人低声说道:“哎呀,原来是应院长啊,有他老人家在,如丝小姐这次肯定没事儿了。”

    “那是、那是,中山医院可是现在上海滩最好的医院了!”

    听到这些介绍,方鸿渐这才知道原来这位老者就是中山医院的首任院长应元岳,作为一名中国医生,自然早在上学的时候就听说过中山医院的大名,这可是由中国人管理的第一家大型综合医院,当时想进中山医院当住院医是一件难到难以想象的事情,至于为什么那么难进,你只要看看那些科主任的名字就知道了:内科钱悳(这个字念DE)、肺科吴绍青、儿科陈翠贞、胸外黄家驷、耳鼻喉科王鹏万、皮肤科杨国亮、骨科李鸿儒,妇产科苏应宽。。。。。。这一连串能让现在的医学生们顶礼膜拜的名字自然会让所有的医生们都挤破脑袋的想要进来

    不过虽然应元岳是我国著名的内科和热带病学专家,但是很显然对于处理呼吸道异物堵塞使用的还是老方法,只见他让如丝弯下腰,然后一边用力的拍打她的后背一边大声的叫道:“用力、快用力把它咳出来!”

    虽然这样的方法有时候的确能将一些小的喉异物给咳出来,但是显然对于眼下的如丝小姐并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只见她的脸色越来越红,明显已经到了极度缺氧的程度,见到这种情况,应元岳皱着眉头叹道:“哎,其实现在最好的办法是能做手术将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