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智枭-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疑噬保ɑ桓鲎执妗



“将安庆绪弑父之罪诏告三军,然后以王礼厚葬吧。”史思明似乎有些伤感,不过眼中却有掩饰不住的得意之色,他对几名心腹将领一挥手,“即刻率军入城,若遇抵抗,即刻予以消灭。”



“等等!”司马瑜从后帐中缓缓踱出,他的脸上似乎隐有悲戚,似乎在为故主的死难过。看到兵卒将安庆绪的尸体拖了出去,他才对史思明道:“请将军容我先行入城,让邺城守军开门迎接将军。”



史思明呵呵笑道:“这样最好,那就有劳先生了。”



司马瑜带着辛氏兄弟来到邺城,将安庆绪之死向大燕国幸存的将士通报后,众人虽有疑问,但也不敢与史思明大军抗衡,唯有一人径直来到司马瑜面前,涩声质问:“我哥哥究竟是怎么死的?”



司马瑜羞惭道:“史思明假借归还玉玺,将陛下骗出邺城,然后借口陛下弑杀先皇,所以……”安秀珍一把扣住司马瑜要害,厉声质问:“你明知道父皇的死跟我哥哥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不阻止?”



辛乙见安秀珍威胁司马瑜,本能地拔刀指向其后心,安秀珍却不管不顾,只盯着司马瑜的眼眸。司马瑜示意辛乙收起兵刃,然后挥手令众人退下,待殿中仅剩他与安秀珍二人,他才无奈道:“史思明狼子之心,昭然若揭,就算没有先帝这事,他也会另找借口。”



安秀珍凤目含煞,涩声问:“我哥哥死了,为何你却还活着?”



“因为我不想做无谓的牺牲,我要留下自己这条性命,为陛下报仇雪恨。”司马瑜说到这语气一转,黯然叹道:“再说你还在邺城,还在史思明大军的威胁之下,我又岂能不顾你而去?我现在向史思明屈服,只是权宜之计,以后但有机会,我定要为陛下报仇!”



安秀珍眼中虽然还有质疑,但面对司马瑜坦诚的眼神,她最终还是缓缓的放开了手,涩声道:“但愿你说的是真话,你要是骗我,我会跟你一起死。”说完放开司马瑜,毅然转身而去。



见安秀珍要走,司马瑜忙道:“贞妹要去哪里(忽然发现把所有的安秀贞都打错了,改不成了,见谅)?”安秀贞苦笑道:“我不走,难道要向史思明乞命?你放心,我会照顾自己,我还要留着这条命,为我哥哥报仇!”



不等司马瑜再阻拦,安秀贞已飘然而去。司马瑜眼中隐约有些不舍,但最终还是没有再追,只是缓缓来到殿前,对守候在门外的将领吩咐:“打开城门,迎接史将军入城。”



史思明入城后,听说安秀贞已离去,他脸上喂喂变色,跺足道:“我忘了安庆绪还有个厉害的奶奶,虽然年事已高活不了几天,但在萨满教中她的地位无比尊崇。要是他追究起来,这麻烦可是不小。”



司马瑜胸有成竹地道:“将军不必担心蓬山老母,我向将军推荐一个人,有他在,蓬山老母和萨满教也只能对将军俯首帖耳。”



“是谁?”史思明忙问。



“魔门大教长佛多诞。”司马瑜从容道。



史思明微微变色,颔首道:“我听说过他的名号,确实可以与蓬山老母相抗。不过我与他素无交情,他凭什么帮我?”



司马瑜道:“佛多诞一直现在中原公开传教,只是苦于没有朝廷的扶持,要是将军肯将他的光明教立为国教,他定然乐意为将军效劳。”



史思明大喜道:“这有何难?只要肯为我效力,就算拜为国师也无妨。”



司马瑜颔首道:“既然将军有如此胸怀,我这就修书一封,邀他到将军帐下共商大事!”



史思明喜道:“这事便由先生替我全权处理,就让他到范阳来见我,本将军拜他为国师,奉光明教为国教。”



第二天一早,史思明挟击败六十万唐军的雄威,风风光光地班师回范阳。离去前他将邺城改为相州,留长子史朝义驻守。回到范阳后,他在手下众将的力劝下,自立为帝,成为大燕国的新皇帝。



在史思明登基,忙着肃清安氏父子影响的这段时间,大唐终于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唐帝趁机收拾残局,赏罚功罪。按说邺城会战这样的惨败,理应斩几名将帅以正军纪,但邺城会战的主帅是鱼朝恩,是皇帝不顾李泌等人劝阻亲自任命,处罚他岂不是自搧耳光?如果不出发鱼朝恩,却将责任推给旁人,又何以让人心服?所以皇帝权衡再三,最终没有追究众将责任,反而提拔郭子仪为东(地名,这字看不清……)、山东、河东诸道元帅,知东京留守,全权负责对叛军的防御。另外还后赏了在这次战役中不幸故亡的两位节度使——李嗣业攻城时被毒箭所伤,在营中养伤时听到李光弼与史思明激战的号鼓,奋然而起欲往助战,结果伤口迸裂而死;鲁炅则是在败逃之时,其部下沿途烧杀掳掠,被地方官告到朝廷,鲁炅畏罪服毒自杀。二人俱不是死于战场,但皇帝依旧作为战死的功臣厚赏,以安各路唐军之心。



鱼朝恩不通军事又不听众将建议,最终酿成邺城惨败,怕皇上追究,便将责任一股脑推到郭子仪身上。只说郭子仪自恃功高,不听调遣,不尊号令,其余几路节度使也都看郭子仪颜色行事,而他这个宣慰使根本指挥不动兵马。这话触动了皇帝的心中最脆弱的那根神经;他并不怀疑郭子仪的忠诚,但是谁能保证他帐下的将士不会有自己的打算?要是他们都股东郭子仪拥兵自重,甚至另起炉灶,岂不是又是一个安禄山?



大唐已经仰仗郭子仪太多,不能再将前途和命运系于郭子仪一身。想到这里皇帝终于下了决心。就在史思明范阳称帝后不久,他下诏就郭子仪召回京城,溯方节度使一职交由李光弼代理。郭子仪虽然位列三公,却被肃宗剥夺了兵权,从此在京中闲赋。



任天翔一向与李光弼不对付,既然郭子仪被明升暗贬,他也就没有心思再留在军中效力。而且离京日久,他也想念留在长安的义门兄弟,便与杜刚、任侠、小川流云等人一道,随郭子仪回到长安。



义安堂与洪胜堂因再香积寺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安百姓心中威望更胜从前,得知它们的门主任天翔与兴唐名将郭子仪同回长安,全城百姓竟空城而出,去十里外夹道欢迎,这成为长安有史以来最大一场由百姓自发举行的盛事。



看到前来迎接的长安百姓,郭子仪不禁感动的热泪盈眶,心中那一点怨气也烟消云散。任天翔确实忧心忡忡,他知道如果之前郭子仪还有复职希望的话,现在却再无半点可能。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放心将军队交给一个民心所向、威望无双的将领,这次盛会是郭子仪人生的顶峰,也将是他军事生涯的终结。



虽然任天翔是守卫睢阳的功臣,又是义门的门主,但在百姓眼里,显然郭子仪才是主角。



任天翔识趣地避过一旁,并不上去凑趣。随着阅历的增长,他越来越懂得树大招风的道理。就在他快要被所有人忘掉的时候,却发现还有一个更为低调的人,混杂在欢迎郭子仪的人群中,一身布衣,毫不引人注意。



【智枭28】一箭双雕之卷



83议谋



任天翔丢下众人迎上去,拱手拜道:李兄怎么也亲自出迎?我这就禀告郭令公。



那布衣儒者忙拦住任天翔,微笑道:老将军现在要接受百姓的欢迎,咱们就不要打扰了,为兄是专门来迎接兄弟,望兄弟移步一叙。



半个多小时以后,任天翔随李泌到达他的住所,见他依然住在以前的小院,清新优雅,不仅在心中暗叹道:李泌是肃宗身边最为信任的谋臣,无论是论才能还是讲关系,都完全胜任肃宗身边的宰相,而肃宗也一直有这个心愿,但都被李泌坚辞,他只以长史的身份为肃宗出谋划策,要说低调,和对朝廷的影响力,又有谁比得过李泌。



二人分宾主坐下,就听李么笑道:知道公子回来,我已令人准备香茗,以敬公子。



雅诗门开,一个素净到一尘不染的年轻人如同精灵般翩然而入,他向李密和任天翔微微一礼,然后开始将茶具一个个铺展开来,看他那专心致志又一丝不苟的摸样,简直像在举行一个宗教仪式。



任天翔一见之下十分惊讶,他认出这个年轻人竟然是陆羽,没想到历经战乱,他居然还是那样翩然出尘,除了大几岁,眉宇间多了几分稳重外,与当年几无二致。任天翔不禁叹道:没想到羽仙风采依旧,茶艺更胜从前。



陆羽微微笑道:一个人如果心中有茶,身外的变故对他就不会有台的影响。当年在下有幸为两位公子煮茶,没想到多年之后,陆羽还依然是陆羽,两位公子却以是物是人非了。



想起当年与李泌品名相时的情景,任天翔不禁心生感慨。默默接过陆羽的茶汤轻轻抿了一口,但觉茶香中隐然带了一份苦涩,更显醇厚多变,令人回味悠长。就听李泌笑道:不知公子从这杯香茗中,拼出了什么味道?



任天翔略一回味,不禁颔首赞道:茶仙就是茶仙,我从这杯香茗中拼出了世事的无常和战乱的苦涩,还品出了陆先生的悲悯和怜伤,一杯香茗,竟包含了先生对人生的感悟和期盼。令人叹为观止。



陆羽微微叹道:这杯乱世情,也只有任功子这样的知音才有资格品尝。



饮茶三杯,陆羽悄然退下。任天翔默默放下茶杯,望向李泌问道:李兄是不是又有什么拆迁,所以特令陆羽奉上这杯乱世情?其实以李兄现在的身份,及时圣上身边最重要的谋臣,又是华夏门的门主,有什么差遣只需一句话,咱们一门上下,无不欣然从命。又何用这叙旧为名,对我用上以情相动的手段?



被任天翔当面拆穿,李泌也不恼,他的眼中隐有一丝忧色,遥望天边淡淡道:如今的圣上已经不是当年的太子,他收复两京,重振河山,乃是大唐的中兴之主,已有自己的想法。为兄现在虽然依旧是圣上最为倚重的谋臣,但除了为兄,圣上身边依然有许多可用之臣,如李辅国,鱼朝恩之辈。后宫的张皇后也经常帮圣上过问朝政,为兄能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



任天翔虽然久未回京,也听说过这几个人。鱼朝恩自不必说,他已领教过这太监的本事,李辅国是肃宗身边最为宠信的太监之首,当年肃宗还在做太子时就一直追随,在肃宗心里自然是被当成自己贴心的奴才,而那张皇后原本只是个不入流的宫女,因善于奉承而被肃宗一步步扶上正宫娘娘宝座。有这三人在肃宗身边,任天翔开始有些理解郭子仪的遭遇,他微微叹道:“难怪郭令公会遭圣上猜疑,有这等奸佞在身边,难怪会有这等事发生。看来我是错怪了先生,以为郭令公的遭遇,是先生不作为的结果呢。”



李泌淡淡道:“郭子仪在社稷将倾之际力挽狂澜,后又率溯方军击败叛军精锐,功劳之大天下无双。大唐百姓都知道郭令公不仅是收服两京的功臣,更是保护洛阳百姓免遭回纥洗劫的恩人,所以听到他回京,尽皆出城相迎。无论军心民心,皆让圣上深为忌惮,即便没有奸佞挑拨,圣上迟早也会将郭子仪闲置起来。毕竟江山只有一个,而能打仗的统帅却不止一人,不用郭子仪,还有李光弼、王思礼、朴固怀恩等人可用,就算慢一点收复国土,也总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