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山渐青-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秋青再无一句废话,招过身后诸将,直接用铁枪在地上画起了图形,朗声讲解:“今早接到奏报,夏军两千人马昨夜五更初突袭了安疆寨,我已传令定边军,守住安疆寨北边的威边寨、横山寨等北归要道;传令保安军严防洛水东线,现在我等即刻兵分三路,神安疆寨的两千夏军合围。
    第一路由本将亲率三千人马,走西北方向,出惠丁堡,过通塞堡向安疆寨逼近,第二路张愈率领三千人马,由正西往东走淮安镇、过柔远寨向安疆寨逼近;第三路由赵野率领教导营,及我调拨的两个营,共计一千五百人马走西南沿白马川南下至府城寨,渡延庆水到华池寨再向北逼进。
    鉴于夏军有可能抢完安疆寨就走,三路人马中无论哪路与夏军相遇,皆须尽力拖住夏军等待其它两路增援,若有畏敌不进,敷衍拖沓、作战不力者,斩!”
    “喏!”
    “出发!”
    秋青率先翻身上马,手抖缰绳,长枪前举,战马长嘶一声奋蹄向北冲去,身后的铁骑随之冲出顿时山岳震荡蹄声如雷;赵野等人也随之带人分路奔驰而去轰隆有声,未几环州城下便为之一空,只余下薄雪残泥,一片狼藉。
    泾原路。
    兜岭一线,百森萧疏,峰峦叠嶂,雄关险隘坚冷如铁,关隘之上夏军刀枪齐出旗帜飘扬,守将多多马窠抚着秃头,凝视着几里外的宋军大阵只见宋军漫山遍野,静立于残雪之上,如同铺天盖地的红云,锐亮的刀枪映着朝阳,寒光四射,让人目花眼迷;猎猎的宋字大旗呼啦啦的翻卷着,关上关下,肃立无声,然无形中却又煞气冲天,阳光都为之暗淡。
    多多马窦面色凝重,前阵子为了筹集过冬物资,同时也是因为宋夏和谈破裂,为了给宋廷施压,顺便挽回渭州大败的士气。夏军分为小股潜入宋境四处抢掠,此举虽因宋军缺少骑兵,有了不少收获,如今却终于将宋军激怒了,若宋军真的死攻兜岭,夏军虽占地利,但仍不免要尽力防守,就算宋军攻不下兜岭险关,但西夏也会耗费无数,如此一来前翻的抢掠便得不偿失了。
    西夏几年来连翻对宋作战,事实上虽然胜多败少,但因国内青壮犬部抽调,以至农牧劳力不足,民生凋弊,李元昊之父李德明积蓄了二三十年的国力,被尽数耗尽。前翻渭州城下大败后,实则已后继无力,小股抢掠之策也是不得而为之。若宋军此时再誓死猛攻兜岭,对西夏而言等于是雪上加霜,今冬难过啊!
    多多马实作为李元昊手下几员大将之一,对国内的情形自是十分清楚,所以神色才如此凝重。他身上数位部将亦步亦趋,紧随身后,副将野利凌山上前说道:“将军何须多虑,兜岭雄关在手,我军何惧之有?宋军这次不过是狗急跳墙,想以大军威逼兜岭,让我军回防而已,这一举正好说明,他们对我军小股作战的策略无能为力了!”
    多多马实在关城上轻击一掌说道:“你们不懂!而且,不管是不是狗急跳墙,宋军兵压兜岭,我军回防是必然的,他们的作战目的已然达到,若真个再强攻兜岭,宋军就算抛下几万尸首,也无多大关碍……而我国如伞却消耗不起啊!”
    野利凌山紧握刀柄,目光桀骜,心里虽然不服,但多多马窠毕竟是主将,西夏军规森严,他也不敢多作顶嘴,但难免暗暗鄙视多多马窦畏战,身后诸将之中,有他一样想法的不少,毕竟这些年多是夏军在主动进攻,嚣张惯了,一时难以接受这种攻守异位的角色转换。
    关下宋军大阵。
    处于中军之中的种世衡须发萧萧,然而骑在马上的身姿却依然挺直如松,给人一种无比伟岸的感觉,他凝目望着兜领雄关,心潮起伏:身后近七万大军肃立如墙,这七万人马仍泾原、秦凤两路抽调,都是久经战阵的精锐西军,此翻兵压兜岭,种世衡心中并不想只作佯攻,他已五十多岁,峥嵘岁月能复几何?
    何况如今正是西夏疲弱之时,若能一举夺下兜岭雄关,对今后宋军的战略态势极其有利,出了兜岭,西夏境内便是一马平川,再无险关可守,宋军随时可以兵出兜岭,东则可攻韦州、盐州,沿葫芦河一线北进可达黄河南岸,兵逼灵州甚至是西夏国都兴庆府。
    所以兜岭这条通道对宋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谁掌握这道雄关,就等于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李元昊多次入侵,都是兵出兜岭,沿葫芦河南下,好水川大战、长城壕大战、渭州大战,皆是如此。由于这些战略性的雄关掌握在西夏手中,这些年犬宋只能在边境处处修筑寨堡,空耗银钱无数,西北空有三十万大军,也只能分兵处处防守,战略态势极为恶劣。
    种世衡收回目光,回首对对副将李绥宁望去,李绥宁是怀德军知军,与内地各军多以文官出任知军不同,由于怀德军处于宋夏最前线,正好扼守在兜岭雄关左近,所以怀德军是由李绥宁这个武将出任。李绥宁多翻与西夏激战,战功虽然没有狄青那样耀眼,但却是个智勇双全的能将,夏军在他手下吃过不少亏,此次种衡集两路精锐兵压兜岭,便由他出任副将。
    “报种经略使,大军已准备就绪,前军一百一十俱床驽,四千六百放铁蒺藜及一万多手雷皆已运到。”李绥宁一等种世衡望来,便大声上报。
    种世衡临风而立,须发俱张,深沉的目光扫过如山静立的军阵,放声高喊道:“将士们听着!此翻强攻兜岭,成败在此一举,众将士当闻鼓而进、悍不畏死,奋勇当先,力争一举拿下兜岭!本官就站在这里,等着给尔等庆功;若有畏死不前者,临阵退缩者,斩!一伍退,斩伍长!一什退,斩什长!一都退,斩都头!以此类推,若全军尽退,本官将自刎于兜岭之下,绝不偷生!尔等可听明白了!”
    “喏!”
    三军将士轰然回应,声如惊涛拍岸,地动山回。
    种世衡回望李绥宁,沉声下令:“李将军,你亲至前军督阵,按原先拟定的作战方略,床驽于前,弓驽手居中,刀盾手掩护两翼,先以床驽发射铁蒺藜、手雷轰炸,若夏军出关迎战,则以弓驽手射杀,一但轰炸过后,大军一举攻上险关。”
    “末将得令!”李绥宁接了将令,带着几个部将飞马往前军冲去。
    少年种谔突然扑身种世衡马前,轰然跪倒,脸膛激动得涨红,钢牙一咬大声道:“父帅大人!末将请求带领手下人马作为攻关先锋!”
    种世衡看着前不久刚授了都头一职的儿子,虽然脸上还略显稚气,但却长得雄姿英挺,请令时一脸的的坚毅,种谔虽然还算不上沙场宿将,但这两年跟随自己身边历练,倒也长进不少,更重要的是,种谔作为自己的亲生儿子,充作前锋攻关,必能大涨三军士气,想到这,种世衡大声说道:“好!本帅就准你为攻关先锋,再调一千人马听令于你,你要记住!种家只有战死的男儿,没有退缩的孬种!你若作战不力!畏缩不前,本帅到时将要亲自执刀,将你斩于三军阵前,绝不食言!”
    “父帅放心,儿绝不给大宋丢脸,给种家丢脸,若有作战不力,不用父帅动手,儿自己提头来见!”
    “好!带上中军这一千人马,去吧!”
    常言道将是兵之胆,将不畏死,则兵不惜命!种家父子阵前这一翻对话,听在三军耳里,顿时个个心潮澎湃,紧握刀枪的双手青筋暴起,满身血气激荡得呼吸都急促出来,恨不能即时杀上关城,以血肉洗礼一腔的杀气!
    种世衡乃经年老将,自知士气可鼓不可泄的道理,趁此机会大声喝道:“击鼓!”
    中军十八面牛皮大鼓顿时雷鸣般响起,声震云天,激荡四野!
第二百三十六章狭路相逢勇者胜
    通塞保外,一段几十里长的防御性城墙,横垣于山野间,城墙建于何时已不可考,只有那坍塌的城碟,和斑驳的洞孔,仿佛还在无言地诉说着,曾经的一场场鏖战。荒原上西风呜咽,草木调零。
    初冬的太阳驱散不了风中的寒意,狄青率领着三千人马,自城墙边飞驰而过,战马声嘶,口吐热气,隆隆的马蹄声震得城碟上尘土簌簌往下掉。
    几日前经三路经略使商定,陕西四路骑兵全调到了环庆路,连尚在西北的龙卫军教导营都没放过,为的就是实行这种机动性围剿,如今夏囘军小股而来,就象些四处流窜的悍匪,若只是步兵设防,没有骑兵追剿,很难奏效。
    如今赵野已堵住南路,东有保安军,北有定边军,张愈由正西突进,狄青自己再自西北包抄,对袭囘击安疆寨的二千夏囘军形成了包围之势。
    张愈,字子麟,乃廊延路经略使庞籍手下得力干将,与西夏作战中屡立战功,以二十七岁之龄出任延川防御使;加上赵野率领的龙卫军精锐,此次陕西四路可以说是拿出了最强的骑兵阵容,此举能否奏效,就看这次能否迅速围剿这两千夏囘军了,若能,则可震慑敌胆,但夏囘军不敢再分兵抢掠,若不能奏效,狄青等人将背负一身责任。
    所以狄青亲自带兵,包抄夏囘军最可能撤退的西北一线,誓要将此股夏囘军斩于马下。
    “报!”
    前军斥侯飞驰而来,远远就大喊并报。
    “并报狄将军,半个时辰前,据定边军所言,前方东谷寨附近曾有七八百夏囘军出没。”
    七八百?这人数不对,难道是另一股夏囘军?不管如何,先追上去再说,狄青一边吩咐身后兵马加快速度,一边询问道:“可曾查探清楚,这股安军从何而来?”
    “回狄将军!夏囘军由南而来,至于是不是昨夜突袭安疆寨的夏囘军一部,目前无法确定。”
    “再探!务必找出这股夏囘军确切行踪!”
    “喏!”
    狄青一边纵马狂奔,一边思索着,夏囘军近来采取的战术极为灵活,有时候数股分掠各处,一但有机可趁,又会突然数股合兵一处,突袭有价值的寨堡,而突袭得手后,有时全军作一路迅速撤退,有时则再度分兵流窜,所以,这八百夏囘军极有可以是昨夜突袭安疆寨,得手后分出来的一股。这就是让人头痛的地方,夏囘军这种分分合合的灵活战术,让人防不胜防,追剿起来也顾此失彼。
    急赶了一程,副将赵怀明与狄青驰了个并行,大声说道:“狄将军,这股夏囘军北出东谷寨,极有可能是想窜回横山,然定边军已有防备,堵住了他们北归路线,想必他们不会往东,那就只有折返往西北而来,我军当节省马力,一但遇上,方可穷追逼杀。“
    狄青颌首,赵怀明说得没错,夏囘军北归路线已被定边军层层设防,往东是保安军防守洛水沿岸,那么夏囘军只有可能往自己所在的西北方向逃窜,若不是有骑兵迅速机动到此处,夏囘军又可以毫无不费力的逃出去了,而此翻,非要他有来无回不可……
    狄青认可,令将军放慢马速,刚走两里就听前方山谷传来隐约的马蹄声。
    “赵怀明,你带一千人马右插向前,一但夏囘军出了谷口,你务必要堵住他们退路,其他将士听本将令!”
    狄青想都不想,即时下达作战命令,大宋在西北的骑兵几乎尽集自己和张愈他们手中,此处还有骑兵出现,那只有一个可能,夏囘军!
    赵怀明带着一千军骑兵,顺着疏林迅速向右掠出,还没等他驰过疏林,七八百骑夏囘军已驰出谷口,两军隔着两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