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风流唐帝国-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战开始后第一个月,王重荣被王处存围攻甚苦,其部将杀王重荣,向朝廷投降。王处存被调入长安,经过培训一段时间后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安北方面军主将安北将军(一共成立了四大方面军。分别是安西、安北、安东(主要为水军,不久后改称海军)、安南方面军。属于野战军编制。地方部队从此后被取消,原有的地方军被整编为警察部队,原有的衙役被取消,取而代之地是维护治安的警察部队。)
    同一时间,朱玫也被附近的忠心朝廷的军队消灭。
    三个称帝的势力就此覆灭。
    这三大势力的覆灭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大战。最大、最激烈地战斗,发生在朱温与李克用二人之间。
    由于李克用率先动手,朱温开始就处于劣势,一只被打到大梁附近,才稳住脚跟。双方在大梁形成拉锯战。一直打了足足三个月。最开始朱温还在大梁驻扎有军队。预防朝廷的夹攻。后来见朝廷一直没有动静,而李克用也逼得很紧。只好抽空大梁的防御力量,投入到与李克用的战斗中。
    李克用打得也很艰苦,他一直怀疑朝廷是否用的驱狼吞虎之计,即消灭朱温,同时也削弱自己。但是他也已经和朱温打出了真火,此时骑虎难下了。幸好刘氏一直在鼓励他,他这才没有陷入崩溃。
    就在八月间,天降暴雨,大梁城外河水猛涨,青龙军团的水军和搭载的五万大军突然出现在大梁城外。此时大梁防御空虚,大军在大雨的帮助下,一举攻破大梁城,随后从背后攻击朱温。
    朱温腹背受敌,后路被劫顿时气怒攻心,吐血昏迷。其军队群龙无首,霎那间陷入溃散。李克用率军攻破大梁军军中大账。刚刚醒过来的朱温逃跑不及,被李克用抓获。为了泄愤,李克用一刀两断,砍下了朱温的头颅!
    后世历史上地乱世枭雄朱温,就此丧命。
    中原地区地战争,逐渐平息了。
    各地方势力都被勒令整编。在朝廷的大军威慑下,大多数节镇地节度使都选择了放弃兵权,做一个富家翁。极少数顽固分子被朝廷大军三两下就击败被杀。他们的前车之鉴,更让很多心有不甘的节度使不得不放弃抵抗的意图。
    整个天下间,只剩下了两个节度使:拓跋思恭、李克用。
    那些放弃兵权的节度使身家都不小,由于失去了兵权,他们不得不向商业方面发展,无数后世为人称道的大型商业集团的雏形,就这样开始出现。他们后来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商业势力,被称为节度商。
    广明三年十月,前往归义军地区的大军发回战报。已经控制了归义军地区,并将归义军进行了整编,初步具备了战斗力。归义军被加入安西方面军序列,是第一支加入安西方面军序列地军队。
    李俨于是着手对付拓跋思恭。
    李克用的沙陀军、赤卫军团及归义军、白虎军团等四大军团,一共将近三十万人,从三个方向围攻拓跋党项的根据地夏绥等州。
    拓跋思恭闻讯大怒,索性宣布自立为帝。建立西夏帝国,改元天昊。
    然而。拓跋思恭虽然控制了夏绥等州,却并不是党项一家独大。除了党项人,还有羌人、汉人、契丹人、柔然人、鞑靼人等许多民族生活在这里。听说天朝前来攻打党项人,这些人并不是都心甘情愿的为拓跋思恭卖命的。
    再加上,李俨在这个方面的情报工作做得很好,拉拢了不少非党项民族的部落和军队,三方大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到了夏州城下,顺利地与夏州城会师。
    党项人本来想在夏州城坚持一段时间,让那些被打散的党项部落前来救援。不料大军刚到第三天,就有人偷偷打开城门,引军入城。党项贵族慌忙逃窜,拓跋思恭宫殿而亡,其子侄带领党项残部向北逃往漠北。
    但作为一支独立地民族,拓跋党项已经就此灭亡了。
    拓跋思恭灭亡后。李克用成为唯一的节度使,心中惊惧,担心朝廷过河拆桥,于是主动上表要求撤除同州节度,和自己的节度使职位。
    李俨顺水推舟,答应了这一要求。
    李克用弄巧成拙。不顾刘氏的劝阻,仓促起兵,却被早有准备的朝廷大军击败。李克用被擒,余部投降。
    李俨亲自接见李克用,善加抚慰,表示只要他接受整编,可以让他担任安西方面军的主将安西将军。他的一切恩遇如同以前,但是不能在有自己地私兵了。他的沙陀军也要接受整编,不能再自行其是。
    同时,李俨还表示。四个方面军将会四面出击。为大唐打下无边的土地。李克用将有机会在这过程中名留青史,也有机会驰骋沙场。纵横天下。同时他还向李克用暂时了世界局势,告诉他,大唐还有多少土地需要李克用去占领和攻打。
    李克用是一个有英雄情结的人。游牧民族的人生来就是为了战斗的。李俨的诱惑成功了!在无边的战斗和无上地荣誉感召下,李克用接受了李俨的任命,和王处存一样,先去大唐的最高军事学校“讲武堂”接受培训,然后再前往安西军中就职——当然,还需要等到安西军建立之后才行。
    同时,沙陀人也被接受整编。他们的军队被与汉人军队混编,统一说汉化,取汉名,并鼓励与汉人通婚。同时他们也停止了游牧,在朝廷的帮助下一部分开始农耕,一部分开始养殖经济型的畜牧:比如绒羊。纺织业地发展,让他们开始富裕起来,他们的野蛮性也逐渐退去。
    解决了李克用后,李俨开始全国性的大规模改革。发展工商,奖励农耕,鼓励科学发明创造,改革政府制度。大唐的朝廷开始重新廉洁并且有效率起来。
    广明四年,在得到李俨专程派人前往占城获取占城稻种之后,陆龟蒙终于研究出了新的高产的杂交水稻。这一水稻在北方一年一熟,在南方却能够一年两熟,甚至三熟,亩产是从前的十倍!
    同时,为了获取东北地区的肥沃土地作为粮仓,李俨在安北方面军组建成功后,派兵向幽州以北进军,收复了曾经失去的安东都护府的土地。
    期间,还杂以对这些土地上生活地游牧民族地整编改造。许多小族都因此壮大,并欢喜的投入大唐民族大家庭中。
    唯独契丹人拒绝了整编。结果安北方面军在安东方面军(有一半海军)地辅助下和先进武器的帮助下,用三年的时间,彻底击溃契丹人,契丹一族从此被分化成许多小部落,被大唐兵不血刃的吞并。
    广明七年,契丹族灭亡。
    广明十年,杂交水稻被全面推广,东北地区、淮南地区大熟。仅仅他们一地的粮食,就足够整个大唐吃一年!
    同时,从广明四年开始,李俨加大了对海军的投入。各种关于海军的新技术、新武器被发明出来。新式的舰船被建造出来,已经开始成型的黑火药大炮也被搬上了海船。大唐海军的航行距离开始大幅度拉长。此时海军中的技术已经不逊色于明朝的郑和下西洋。
    于是李俨开始了海军的探索计划,向东、向南、向北派出了十支大船队一共三个批次进行探索。虽然大唐已经恢复了和平并开始复苏,但十支船队的开支仍然被政事堂大力反对。李俨无奈下引进民间资本,加上自己出尽血本,这才让船队得以成行。
    到了广明十一年,探索船队终于有了成果。在大琉球、南洋、天竺等国都建立了基地和外交关系。大唐的威名,强大的舰队,让这些国家都不敢对大唐的船队有任何的不恭敬。
    广明十二年,向极东进发的舰队发现了新大陆。被命名为“瀛州”(即后世美洲)。
    同年,向南方进发的舰队也发现了新大陆,被命名为“大洋洲”,因为这是一个被大洋包围着的大岛。(即后世澳大利亚。)
    同时,大量海外的物产被带了过来,橡胶树、可可豆、红薯、土豆、玉米等等物产,提高了大唐的粮食作物产量和经济作物产量。
    除了官方的探索舰队,还有大量的商船在进行贸易。这时候广州的胡商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们也借此进入了大唐的政治中心,开始真正的融入大唐之中。
    随着海外的收入增加,政事堂也开始放松对海军投入的控制,大唐的舰队发展更加迅猛。
    同时,国内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工商业发展及其迅速。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束缚被解放了的大唐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李俨通过法律的形式肯定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宗旨后,财产得到法律保护的大唐子民,更开始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广明十五年,天下大熟,朝廷储备的粮食已经足够食用二十年。同时在农业税逐渐减少到五十税一的情况下,大唐的税收超过了一亿缗,成为大唐建国以来税收收入最高的一年。这一年,李俨的大皇子刚刚十岁。二皇子八岁。还有三个五岁以下的皇子。
    同年,众臣上书,请李俨封禅泰山,李俨拒绝。
    到了广明二十年,大唐的元气已经彻底恢复,并称为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鼎盛王朝。税收的收入更是年年攀升。每一年都有大臣请求李俨封禅,都被李俨拒绝了。
    此时的大唐,人口已经超过了一亿,军队数目超过了两百万,长安城的人口第一次超过五百万。除此之外,大唐还有五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十二个人口超过五十万的城市。至于人口几十万的城市更是数不胜数。强大的市民阶层开始发展起来。数目众多的中产阶级,成为大唐的中坚力量。
    关于军事方面,新的安全炸药已经研制成功,隧发火枪成为大唐军队的标准配备。火炮的威力已经相当惊人。蒸汽机已经发展成熟,一艘蒸汽驱动的铁甲舰船正在建造之中。充入热空气的飞艇已经投入军方使用,并成立了飞天军也就是空军。充入氦气得飞艇正在研究中。已经有人不满足这样的飞行,飞机的雏形已经在研究中出现了。
    而非军事的科学领域,一个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即将到来,电力的研究已经开始进行,无线电通讯也在李俨的提点下开始研究。大唐已经准备好爆发的力量了。大唐真正腾飞、震惊世界的时机成熟了。
第六卷 鼎盛大唐 第四章 鼎盛大唐(大结局)
    大唐的对外战争几乎是突然之间爆发的。wWW。
    战争的开端不过源于一些小小的冲突。无论是在西边——西域,还是东面——东南亚诸岛国,或者南面——南诏,都是如此。
    实际上,在这之前的时间里,类似的冲突发生过很多起,但是大唐一直保持着克制的态度。事实上,在这之前,大唐没有人关心这些地方的冲突。曾经雄心勃勃的皇帝和朝廷似乎很满足于当前的疆域与和平——只有极少数人例外,比如安西方面军的统帅安西将军李克用或者安东方面军的统帅安东将军杨行密(这位后世五代十国一个割据政权的建立者现在成了一名疯狂的海权派,在他的统帅下,大唐的海军在整个世界的各大洋上耀武扬威,最南他们曾经到达过非洲南端和南极冰洲,最北他们到达过北极冰洋,最东他们到达了瀛州,最西他们进入了地中海。当然,很多时候他们是打着商人的旗号出现的。尤其是在另一个文明世界:欧洲)。这两位都疯狂的要求战争,要求大唐的对外战争。
    然而这一回,情况完全不同。
    这一回,在冲突中,有一些商人丧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